Workflow
智能驾驶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酒后使用智能驾驶 构成危险驾驶罪吗?
央视网· 2025-09-29 04:10
智能驾驶技术相关市场行为 - 智能驾驶技术的迅速发展使部分使用者产生侥幸心理,试图规避安全法规 [1] - 市场上出现被称为“智驾神器”的产品被公开售卖 [2] “智驾神器”的法律定性 - 法律人士指出,所谓“智驾神器”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 [2]
传祺向往S7全新Pro+售15.98万元起,Momenta R6年内上车
中国经济网· 2025-09-28 16:19
产品发布与市场定位 - 广汽传祺推出向往S7 Pro+系列新能源车型 起售价15.98万元[1] - 新车将在国庆期间进驻全国500家线下门店[1] - 首任车主可享受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权益[1] 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 公司通过明星联动派对和央视合作技术品鉴活动提升品牌曝光度[1] - 成为湖南卫视&芒果TV《向往的生活·戏如人生》节目官方指定用车[1] - 传祺向往系列认知度在半年内提升至65.7%[1] 产品研发与用户洞察 - 研发团队基于全国31城980位真实车主反馈进行产品改进[1] - 向往S7成为品牌历史上用户满意度最高车型[1] - 产品核心优势集中在智能体验、电池续航和舒适座舱三大领域[1] 智能驾驶技术配置 - 全系搭载高通骁龙8295P芯片并支持10年系统迭代[2] - 配备可变焦中长距激光雷达实现厘米级探测精度[2] - 采用27组高精度传感器和算力254TOPS的英伟达Orin-X芯片[2] - 年内将通过OTA升级搭载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2] 电池技术与安全性能 - 配备36.3度电池组实现CLTC标准205公里纯电续航[2] - 采用符合2026年新国标的弹匣电池技术[2] - 弹匣电池已搭载超130万台车 累计行驶480亿公里保持零自燃记录[2] 内饰设计与舒适性配置 - 车内高度达1.268米为同级最高[2] - 二排座椅靠背最大调节角度137度并支持电动无级调节[2] - 采用15毫米加厚慢回弹海绵层和超23平方米超柔水润皮包裹[2] - 配备2.6平方米天幕玻璃[2] 制造体系与品质保障 - 依托919航空品质智慧工厂采用9大智造技术和9大精密工艺[3] - 配备300多人试验团队完成1000多个试验项目[3] - 在全国70多个典型路况进行全面测试[3] 市场竞争与行业影响 - 搭配5年10万0息金融政策降低购买门槛[3] - 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亲民价格区间普及[3] - 对同级别插混SUV车型形成竞争压力[3]
奇瑞汽车(9973.HK)登陆港股,开盘涨超11%
新浪财经· 2025-09-25 16:30
公司上市概况 - 公司于9月2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973.HK [1] - 上市定价为每股30.75港元,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约83.76亿元人民币)[1] - 此次上市是2025年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1] 市场反应与财务表现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超300倍认购,市场反应热烈 [3] - 上市首日开盘价34.2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1.22%,盘中最高涨幅超13%,市值突破1900亿港元 [3] - 2024年公司营收达2698.97亿元,净利润为143.34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682.23亿元,净利润47.26亿元,显示持续盈利能力 [3] 行业地位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是中国汽车出口龙头企业,已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3] - 2025年上半年出口汽车54.6万辆,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海外收入占总营收比例高达37.4% [3]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车型研发、先进技术攻关及海外市场拓展 [3] - 具体分配为35%投向新能源车型研发,25%投入智能驾驶等技术领域,20%用于支撑全球化布局 [3]
奔驰联手Momenta 新一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将首搭纯电CLA
经济观察报· 2025-09-25 11:00
2024年底,奔驰宣布向Momenta投资约7500万美元,并计划从2025年起在中国市场推出至少四款搭载 Momenta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软件的车型。 早在2017年,奔驰就成为首个投资Momenta的国际车企,双方团队共同研发全新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该 系统依据中国实际交通路况和驾驶场景开发,经由中德团队调校,成为"更懂中国"的智能辅助驾驶方 案。 9月25日讯,奔驰正通过深化与中国科技企业的合作,加速其在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技术落地。奔驰与 Momenta联合开发的端到端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将首次搭载于今年秋投产的纯电CLA车型。未来,这一 系统还会拓展至更多梅赛德斯-奔驰车型。 (原标题:奔驰联手Momenta 新一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将首搭纯电CLA) ...
一汽收购卓驭科技35.8%股权,后者前身为大疆车载事业部
第一财经· 2025-09-23 12:54
股权交易 - 一汽收购卓驭科技35.8%股权 交易后一汽与New Territory分别持股35.8%和34.85% 双方共同控制公司[1] - 交易前一汽未持股 New Territory持股70.65%并单独控制公司 交易后一汽成为最大单一股东[1] - 卓驭科技在交易后保持独立运营[1] 公司背景 - 卓驭科技前身为大疆车载事业部 2016年成立 2023年从大疆分拆独立 2024年6月启用卓驭品牌[2] - 公司属于"地大华魔"头部智驾企业之一 即华为/Momenta/地平线/大疆[2] - 2022年在宝骏KiWi EV(10万元级)量产首套辅助驾驶方案 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拨杆变道/自主泊车等功能[2] - 2023-2024年在10万级车型实现无图高速领航与城市记忆领航[2] 业务现状 - 合作车企包括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奇瑞/一汽/东风/长城 但未带来巨大规模和市场声量[2] - 2024年4月合作车企增至9家 新增比亚迪/奥迪/北汽 量产车型近20款 开发中新车型超30款[3] - 发布基于英伟达Thor平台的VLA大模型 该技术为行业前沿 理想/小鹏等企业也在押注此技术路线[3] 战略影响 - 股权深度绑定一汽有望加快量产落地速度[3] - 市场关注深度绑定一汽是否影响与其他车企合作[3]
麦特汽车发布电池弹射技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1 21:59
核心技术特点 - 电池弹射技术利用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与侧插式换电技术,在BMS或支架系统检测到电池异常或不可避免碰撞时,1秒内将热失控电池弹射至3至6米外的安全区域[2][3] - 技术优势包括成本低、次生损失小、电池损失小、兼容性强及车身改动小,提供单双三仓电池舱形式,适配A00至D级纯电和增程式车型,兼容400伏与800伏电压平台[5][6][7][8][9] - 弹射执行需满足两条件:系统检测到电池热失控或碰撞将导致热失控,且环境感知系统确认半径10米内无任何人与障碍物,不满足条件则无法执行弹射[9][10] 行业影响与保险考量 - 保险公司认为该技术可降低赔付成本、减少全损率及火势蔓延导致的高额理赔,提升人员安全并影响乘客责任险风险敞口,但需公开弹射成功率及失效场景应对方案以精准定价风险[11] - 技术大规模应用需与主机厂、维修企业共享弹射触发条件及损伤评估指南,推动建立数据互通平台,实现事故后弹射记录及损伤数据实时回传,帮助保险公司评估损失过程及风险管控[11] - 电池弹射系统联动保险公司提前评估电池健康状态具备进一步开发空间,弹射系统是否具备远程预警功能可减少三者损失[11] 工程化挑战与市场适配 - 工程师建议技术需与智能驾驶系统更好结合,利用其环境感知能力确保安全弹射,同时需协调电池仓重量空间占用与轿车"低趴"设计趋势的矛盾[13][15] - 技术需考虑与电池技术从CTP向CTC发展的趋势及一体化压铸车身设计的潜在冲突,弹射装置盖板打开速度不能过慢,电池仓需安全冗余设计避免损坏导致失控[15] - 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需评估电池仓及气体发生器带来的材料成本增加对整车开发的影响,以及车身、底盘、电气架构平台化改造带来的成本变化[13] - 公共道路安全法对弹出大型物体有具体规定,电池弹射作为新课题需与公安部交管局等部门沟通探讨在公共道路上弹射的合法性与安全性[13] 消费者接受度与商业潜力 - 市场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安全技术存在支付意愿,愿意多花钱购买心理安全,技术作为新车卖点需研究提升单车利润的可能性[14][16] - 作为新技术需认真考虑消费者接受度的市场引导和教育需求[15]
哈啰Robotaxi获阿里战略投资
北京商报· 2025-09-17 10:23
公司战略合作 - 哈啰旗下Robotaxi业务获得阿里集团战略投资 双方将基于实际运营场景开展全面合作 [1] - 合作内容包括共建视觉、语音、语言等基础大模型及智能座舱等垂直领域专用模型 [1] - 共同探索世界模型等前沿方向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应用 [1] 技术发展目标 - 合作致力于打造极致低成本、高安全、高可靠、高可用的智能驾驶技术 [1] - 加速实现Robotaxi商业化落地 [1] 业务布局进展 - 哈啰于3个月前正式进军Robotaxi赛道 [1] - 哈啰联合蚂蚁集团、宁德时代通过投资主体成立"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 - 三方首期合计出资超过30亿元(约3 billion)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商业化 [1]
禾赛科技登陆港交所,岚图汽车注册资本增至36.8亿元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6:36
激光雷达行业与公司动态 - 禾赛科技在香港交易所主板实现港股美股双重上市 成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的IPO [1] - 禾赛科技募资约41.6亿港元 将用于研发和产能扩张 [1] - 禾赛科技上半年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54.79万台 已超过2024年全年 [1] 新能源汽车企业资本变动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 企业名称变更为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类型转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2] - 岚图汽车注册资本大幅提升至36.8亿元 由东风集团股份控股 [2] 汽车产业战略合作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 - 双方计划在投融资等方面深化协同 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 [3] 乘用车库存与市场状况 - 8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316万辆 较上月下降13万辆 较2024年8月增1万辆 [4] - 8月厂家库存占比23.9% 较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 行业库存下降主要来自渠道库存 [4] - 现有库存支撑未来销售天数为42天 显示汽车市场需求逐步回暖 [4]
禾赛科技登陆港交所 岚图汽车注册资本增至36.8亿元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6:34
激光雷达行业动态 - 禾赛科技在香港交易所主板实现港股美股双重上市 成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的IPO [1] - 禾赛科技募资约41.6亿港元 将用于研发和产能扩张 [1] - 上半年禾赛科技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54.79万台 已超过2024年全年 [1] 汽车企业资本运作 - 岚图汽车注册资本大幅提升至36.8亿元 企业类型变更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2] - 岚图汽车由东风集团股份控股 成立于2021年 [2] 汽车产业战略合作 - 长安汽车与中国国新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重点在投融资等方面深化协同 [3] - 双方计划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 助力中国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3] 乘用车库存状况 - 8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316万辆 较上月下降13万辆 [4] - 厂家库存占比23.9%较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 渠道库存下降缓解经销商压力 [4] - 现有库存支撑未来销售天数为42天 显示市场需求逐步回暖 [4]
Momenta亮相德国IAA展,大秀中国AI科技“肌肉”
南方都市报· 2025-09-10 17:10
全球市场拓展 - 在欧盟市场与超过20家全球主流车企建立深度合作 [1] - 智己L6海外版IM5与LS6海外版IM6在英国成功上市并搭载公司辅助驾驶系统 [1] - 与Uber战略合作计划2026年在慕尼黑启动L4级自动驾驶Robotaxi商业化运营 [1] 技术创新突破 - R6飞轮大模型实现端到端强化学习大模型量产落地 具备超越人类驾驶水平的潜力 [2] - 推出中国首例"无图端到端"方案 不依赖高精地图实现全球快速部署 [2] - 与法雷奥联合开发中高阶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及自动驾驶产品 [2] 商业化进展 - 智能驾驶系统总搭载量已超40万辆 第三个10万辆装机仅用不到三个月 [2] - 从首个10万辆耗时两年到近期装机速度显著提升 显示规模化落地加速 [2] - 通过Robotaxi商业化运营计划重塑欧洲出行方式 预示自动驾驶服务规模化落地 [1] 行业地位展示 - 在IAA Mobility 2025展示中国AI科技实力与全球化布局 [1] - 成为智能驾驶技术出海的首例企业 体现全球影响力 [2] - 与全球伙伴合作深化持续巩固自动驾驶领域领先地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