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辅助驾驶功能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方:宇树科技计划科创板IPO,年营收超10亿元;全球AI人才榜单首次曝光:华人撑起半边天,DeepSeek无人上榜丨AI周报
创业邦· 2025-07-06 17:42
国内AI热点资讯 - 腾讯元宝新增智能搜索功能,支持图片、视频号内容一键匹配,并实现文字+视频混合输出[3] - 美图公司开发垂直场景AI Agent,聚焦影像与设计领域工作流程优化[6] - LiblibAI推出中文版「星流Agent」,针对国风审美和本土场景优化设计全链路能力[6] - 京东推出AI社交产品"宠TA"和"聊愈小宇宙",分别聚焦宠物社区与心理健康陪伴[6] - 百度搜索十年来最大改版,支持千字长文本输入并集成AI写作、作图等工具[17] - 阿里云在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全球可用区达90个,并设立首个AI全球能力中心[22] - 宇树科技年营收超10亿元,计划2025年底前科创板IPO,已获首程资本追加投资[14][25] - 小米汽车1000万Clips版本辅助驾驶功能将于7月下旬推送至SU7部分车型[25] - 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包含47B/3B MoE模型等10款模型[26] - 深圳南科大发布首款自研人形机器人"南科盘古",具备多模态交互与双臂协同能力[28] 全球AI动态 - 英伟达6月市值达3.86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第一[38][39] - OpenAI澄清未授权Robinhood发行股权代币,相关产品涉及其未批准的股权转让[37] - 美国政府取消部分对华EDA出口限制,三大厂商去年占中国82%市场份额[37] - 特斯拉暂停Optimus生产进行设计调整,原计划年产5000台目标恐难达成[39] - Meta发布Hypernova智能眼镜渲染图,搭配神经腕带售价1000-1400美元[40] - 微软开源GitHub Copilot Chat,支持AI Agent自动化编程[43] - 英伟达高管12个月内套现超10亿美元股票,近期5亿美元集中抛售[50] - Neuralink受试者增至7人,未来计划实现脑机接口控制特斯拉机器人[51] - 孙正义称软银目标成为超级AI平台供应商,已向OpenAI累计投资320亿美元[55] AI投融资概览 - 全球AI融资总额38.54亿元,国内占比70%(27.07亿元),海外占比30%(11.47亿元)[57] - 国内融资集中在早期阶段(10起),北京地区以19.47亿元领跑[59][65] - 智谱AI获10亿元D3轮融资,为本周最高单笔融资[67] - 海外最大融资为Genesis AI的1.05亿美元种子轮,专注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82] - 宇树科技、极智嘉(9130万美元)、天瞳威视(3.2亿港元)等企业获大额融资[71][72]
雷军详解小米YU7不同轮胎轮毂组合对续航影响
凤凰网· 2025-07-01 07:20
产品配置 - 小米YU7提供多款轮毂轮胎组合,搭配不同CLTC续航里程以满足用户对续航、静音、舒适、运动的需求 [1] - 标准版离地间隙为185mm,Pro版和Max版搭载闭式双腔空气弹簧系统,离地间隙范围为147mm-222mm,支持5挡高度调节,总调节范围达75mm [1] - 闭式双腔空气弹簧系统可快速调节悬架刚度,最大高低刚度差超40%,兼顾通过性与底盘软硬调节 [1] 试驾与辅助驾驶 - 小米YU7试驾车已抵达全国展厅,试驾需求火爆,建议提前预约,少量门店可接待临时试驾但需等待 [2] - SU7 Pro、Max和SU7 Ultra预计7月下旬推送1000万Clips版本的辅助驾驶功能 [2]
【联合发布】2025年4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
乘联分会· 2025-06-23 16:5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 - 2025年5月新能源轿车占比42.5%,同比下滑2.4个百分点,新能源SUV份额达47.2%,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 [7] - 乘用车销量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持续增长,商用车中牵引车同比增长接近300% [7] - 2025年5月新能源汽车总销量130.7万辆,环比增6.7%,同比增36.8%,渗透率48.7%,其中乘用车123.4万辆(环比+7.7%),商用车7.3万辆(环比-8.3%,同比+63.4%) [9] 智能化技术装车率趋势 - 2025年1-4月L2+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77.8%,16万以下市场加速渗透 [11] - AEB功能在乘用车整体装车率60.1%,新能源车达64.3%,16-24万区间装车率72.3% [14][15] - 全速域ACC功能乘用车整体装车率57.5%,新能源车达68.4%,传感器融合技术提升安全性 [20] - ALC自动变道功能在40万以上车型装车率77.1%(2025年),32-40万车型53.5%,24-32万车型37.3% [24][27] - APA自动泊车整体装车率31.2%,24万元以上市场表现突出,技术正向HPA/AVP升级 [29] "智驾平权"行业变革 - 硬件成本下降(10万车型标配5R5V传感器)+软件算法优化推动L2功能普及 [33][35] - 车企采用硬件预埋+软件订阅模式,城市NOA功能从2022年30万以上下放至2025年15万级车型 [35][36] - 行业竞争格局重塑:比亚迪"天神之眼"、吉利"千里浩瀚"、长安"北斗天枢2.0"等系统加速技术普惠 [41] - 市场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头部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巩固优势 [9][38]
车展观察丨智驾“祛魅”,车展上见证智驾宣传新常态
齐鲁晚报· 2025-06-16 14:17
行业转型 - 2025年汽车智能驾驶行业迎来关键转折点 新势力车企从激进宣传转向理性发展轨道 [1] - 工信部4月出台新规 明确智能驾驶宣传规范、功能边界和技术标准 引发行业响应 [2] - 多家车企联合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 核心诉求为"实事求是宣传 明确功能边界" [2] 车企策略调整 - 新势力车企修正宣传口径 夸张表述消失 转为严谨克制的宣传风格 [2][8] - 传统车企如大众、丰田保持审慎策略 过去几年避免激进承诺 更强调安全、可靠与成熟体验 [4] - 沃尔沃等品牌表示客户对智驾敏感度低 销售重点仍为安全、操控等传统因素 [4] 消费者认知与行为 - 车展销售主动纠正消费者认知 强调"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明确功能使用条件和驾驶员监督必要性 [5][7] - 70%消费者认为国产新能源品牌优势在于先进自动驾驶功能 但仅37%认可智能座舱体验 [11] - 性价比、价格预算、品牌口碑是购车三大核心因素 智驾功能仅为加分项而非决定项 [9][11] 技术应用现状 - 问界M9的华为ADS系统突出"辅助"性质 包含盲区监测、紧急转向辅助等功能 全程需驾驶员监督 [7] - 小鹏G6车主表示会重度使用XNGP功能 但仍保持警惕 双手紧握方向盘随时准备接管 [12] 市场反馈分化 - 部分消费者认为现有技术不成熟 完全回避使用 另一部分则对L3级突破持乐观态度 [12] - 网络事故热搜加深消费者疑虑 多数人选择在复杂路况或载有儿童时切换手动驾驶 [14] - 消费者普遍认可车企理性宣传 认为明确功能局限性反而增强安全感 [14]
卓驭科技CEO沈劭劼:Tier1供应商需要具备兜底能力
证券日报· 2025-06-15 20:54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现状 - 智能驾驶技术蓬勃发展 有望重塑汽车行业 2025第十七届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在广州举行 [1] - 消费者对辅助驾驶功能关注度日益增长 十万元以下车型需求较弱 更高价格车型兴趣浓厚 [1] - 当前辅助驾驶技术尚未完全达到让消费者安心放心的程度 但智能驾驶向智能辅助驾驶转变有望改善局面 [1] - 最新强标对高速领航 高速NOA等功能提出更严格要求 包括对侧翻车辆 静止车辆及通用障碍物的应对能力 [1] 卓驭科技技术方案 - 采用能够通用障碍物躲避的双目技术 在面对新强标要求时展现合理性 [2] - 预计一年内有望在中算力方案中实现对高难度场景的有效应对 推动辅助驾驶功能在更广泛价格区间应用 [2] - 作为Tier1供应商需要具备兜底能力 对智能辅助驾驶子系统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负责并解决 [2] - 采用多样化合作模式 包括软硬一体 部分软硬一体及纯软件等不同方案 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2] 行业分工与发展 - 行业分工是动态平衡过程 企业根据商业判断和利益考量找到最适合发展位置 [3] - 不同企业在技术研发 产品应用等环节可能存在重叠 但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3] - Tier1企业从子系统兜底角度出发 芯片企业从发挥芯片价值角度出发 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3] - 智能驾驶行业快速发展 技术不断突破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但辅助驾驶平权仍面临技术挑战和行业协同问题 [3]
开启智驾可以避免酒驾?没有驾驶证也能开?这些关于智驾的误区司机必须了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2 14:25
智能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区别 - 当前市面上的智驾汽车均属于L2级以下(组合驾驶辅助),L3级以上仅处于示范应用或道路测试阶段,未面向个人出售 [10][12] - L2级辅助驾驶要求驾驶员全程监控路况并随时接管,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可在设计运行范围内(如高速公路)由系统独立完成驾驶任务但需驾驶人待命接管 [9] - L4级高度自动驾驶仅适用于限定场景(如封闭园区),L5级完全自动驾驶才具备全场景替代人类驾驶的能力 [9] 辅助驾驶使用中的法律风险 - 开启辅助驾驶后驾驶人未及时接管导致两起事故:沪武高速常州段追尾事故(驾驶人刘某未制动)和龙吉高速匝道撞护栏事故(驾驶人吴某未降速)[4][6] - 法律明确规定辅助驾驶功能不改变驾驶人义务,需全程遵守交通法规并保持对车辆控制 [15] - 两起醉驾案例显示:使用辅助驾驶不能免除酒驾责任(湖北襄阳案例血液酒精含量未披露,浙江宁波案例血液酒精含量119mg/100ml)[19][23][29][31] 车企责任与行业规范 - L2级以下辅助驾驶事故责任由驾驶员承担,L3级以上才可能将部分责任转移至系统或车企 [37] - 车企需规范功能命名和营销宣传,避免使用"自动驾驶"等误导性用语,否则可能面临广告法处罚(广告费用5-10倍罚款)或刑事责任(最高2年有期徒刑)[38][40] - 若事故调查发现辅助驾驶功能存在缺陷,车企需承担产品责任 [42]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现状 - L2级辅助驾驶已成为新车标配,但L3级以上技术尚未商业化 [43] - 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未涵盖自动驾驶内容,专家建议通过专门条例明确L3级以上自动驾驶的事故责任归属 [45] - 自动驾驶市场准入、数据保护等领域需法律明确技术边界 [47]
小米YU7辅助驾驶功能全系标配激光雷达。(Auto有范儿)
快讯· 2025-05-22 21:02
行业动态 - 小米YU7系列车型将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技术 [1] 产品升级 - 激光雷达成为小米YU7辅助驾驶系统的标准配置 [1]
雷军低谷的背后,智驾降温了?市场数据里隐藏着什么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5-18 19:50
行业动态 - 智能驾驶行业经历信任危机后态度趋于理性 从"智能驾驶"更名"辅助驾驶"反映出行业对技术认知的调整 [1] - 行业呈现"安全伦理理性克制"与"市场渗透率快速上升"的冰火共存状态 正在寻找新平衡 [9] - 中国本土智能驾驶供应商占据主导地位 Momenta和华为合计占据城市NOA供应链市场90%份额 [19][20] 市场数据 - 新能源乘用车L2+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66.3% 16万元以下市场智驾装车率持续增长 [3] - 新能源车渗透率在2025年4月达51.5% 超越燃油车 预计2030年将超70% [6] - 30%消费者愿为领航辅助驾驶支付超1万元 智能驾驶功能正成为购车关键考量因素 [3] 车企竞争格局 - 零跑汽车4月交付量41039辆同比增173% 登顶新势力榜首 B10车型贡献25%销量 [10] - 小鹏汽车4月交付35045辆同比增270% MONA M03累计交付破10万辆 [12] - 理想汽车交付量33939辆环比降7.5% 退居第三 正通过L6车型智驾下沉夺回市场 [14][16] 产品策略 - 零跑B10将激光雷达车型价格下探至11.98万元 较比亚迪同类产品低3万元以上 [12] - 小鹏MONA M03顶配版搭载双Orin芯片 支持城市NGP功能 覆盖16万元以下市场 [12] - 理想L6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起售价进入25万元区间 奇瑞QQ纯电搭配L2功能瞄准5-8万元市场 [16] 技术路线 - 行业形成Momenta第三方方案、华为垂直整合、车企自研三大模式 Momenta服务多家合资车企 [18] - 博世承认在L2+领域处于追赶阶段 正推出端到端城区辅助驾驶方案 [21] - 合资车企通过本土供应商合作+冗余安全设计提升竞争力 强调开发流程严谨性 [23] 未来趋势 - 智能驾驶技术下沉正取代价格战成为销量增长新驱动力 [10] - 2026年被视为智能驾驶行业决出胜负的关键时点 预计最终存活企业不超过3家 [23] - 行业竞争维度从配置堆砌转向安全体验、规模与生态的多维度博弈 [23]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4月22日)
乘联分会· 2025-04-22 16:44
国内新闻 - 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 [6] - 财政部下达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超135亿元 其中29 1亿元用于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奖励资金 23 4亿元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7] - 上汽通用别克与Momenta合作推进城区辅助驾驶功能 下半年发布搭载该方案的新车 同时发布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及五款新车 覆盖多种驱动形式 [8] - 吉利与雷诺合资公司浩思动力推出电车改装混动方案 可将纯电车改装为混动车而不需开发新平台 [9][10] - 2026年悦达起亚计划推出3款新产品 包括中大型SUV、轿车等纯电车型及增程式电动车 将研发符合中国市场的智能座舱和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11] - 蔚来成立蔚乐萤汽车销售服务公司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销售及充换电设施运营 [12] - 比亚迪与沙特阿美签署联合开发协议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开展深度合作 [13] - 理想汽车超充站突破2100座 覆盖31省份219城 计划在i8发布时超充站达2500座 2025年覆盖90%国家级高速主线和四线及以上城市核心城区 [14][15] 国外新闻 - 印度2024/25财年汽车出口量达536万辆 同比增长19 2% 其中两轮摩托车出口首破400万辆 [16] - 土耳其Tofas计划投资2 56亿欧元生产新轻型车 年产能15万辆 目标2027年总出口产能达20-22万辆 [17] - 西门子将在加拿大建立全球电池研发中心 五年投入1 5亿美元 预计创造至少90个就业岗位 [18][19] - 英国AI公司Wayve进军日本市场 在横滨设立测试中心 此前与日产合作开发ProPilot驾驶辅助系统 [20] 商用车 - 吉利醇氢科技将在上海车展展出醇氢电动商用车 包括全球首款醇氢电动大VAN和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重卡 [21] - DeepWay深向向申通快递交付36台新能源重卡 将投入江浙沪23条运输线路 实测电耗低至1 15度/公里 [22] - 上汽红岩即将全面复工复产 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后效率提升12% 新能源重卡产线已完成数字化升级 [23] - 江淮1卡发布3款新品 包括帅铃尊耀版、骏铃A系和恺达EX6双排亿纬66度新品 覆盖全场景运输需求 [24]
日产将于2027财年推出配备人工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
快讯· 2025-04-11 12:43
日产AI辅助驾驶技术规划 - 公司计划在2027财年推出搭载人工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型 [1] - 该技术将显著提升车辆自动驾驶能力 [1] - 此举显示公司正加速布局智能驾驶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