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
搜索文档
2025谷歌博士生奖学金揭晓,清华、科大、南大等校友入选
机器之心· 2025-10-25 09:03
项目概况 - 谷歌于2009年创建博士奖学金计划,旨在表彰和支持在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进行杰出研究的优秀研究生,培养下一代科学家 [5] - 2025年度共有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255名博士生获奖,涵盖12个研究领域 [5] - 谷歌将为获奖者提供超过1000万美元的资金、来自谷歌导师的专门支持以及与广泛研究社区的联系 [5] 算法与优化领域华人研究者 - 该方向共有14位博士生获奖,其中两位是华人 [7] - Tony Eight Lin是台北医学大学的博士生,活跃于药物发现与分子模拟领域,其研究结合了机器学习、化学筛选和分子对接 [8][10] - Yonggang Jiang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博士生,研究重点是图算法,旨在理解其在并行和分布式计算等环境下的理论极限 [14] 计算机体系架构领域华人研究者 - 该方向共有两位博士生获奖,其中有一位是华人 [16] - 潘哲雯(Zhewen Pan)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的博士研究生,曾获得EECS 2025新星奖、ISCA'25最佳论文荣誉提名等奖项 [18] 人机交互领域华人研究者 - 该方向共有14位博士生获奖,其中共有两位华人 [20] - Qiwei Li是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博士生,是一名批判性技术学者,关注性别、计算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社会议题,研究方向包括非自愿亲密影像和生成式AI「deepfake」内容等 [23] - Yichuan Zhang是东京大学的博士生,本科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曾发表以「时间序列预测中的人机协作」为主题的演讲 [26] 机器学习与ML基础领域华人研究者 - 该方向获奖人数达到38人,其中有10位是华人 [28] - 蔡澄奕(Chengyi CAI)是墨尔本大学可信机器学习与推理组的三年级博士生,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分布偏移下的学习与推理 [31] - Dingling Yao是奥地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及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的博士生,研究主要集中在表征学习中的可识别性以及因果表征学习在科学发现中的应用 [34] - Mirah Shi是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四年级博士生,研究位于机器学习理论、经济学与社会的交叉领域,特别关注机器学习系统与人类决策者之间的互动 [37] - Peihao Wang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的博士生,研究聚焦于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探索利用几何基元提升语言模型推理能力 [40][41] - Wangbo Zhao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四年级博士生,研究兴趣包括高效深度学习、动态神经网络以及多模态模型 [44] - Wei Xiong是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系的三年级博士生,研究聚焦于强化学习及其在大语言模型后训练中的应用 [47] - Xiangjian Jiang是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的计算机科学博士生,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结构化表格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可解释性领域 [50] - 林欣余(Xinyu Lin)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三年级博士生,研究兴趣主要包括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推荐、生成式推荐以及基于智能体的推荐系统 [53] - 李修川(Xiu-Chuan Li)是悉尼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博士生,研究方向是因果推理和可信赖机器学习 [56] - 王芷若(Zora Wang)是卡内基梅隆大学语言技术研究所的博士生,主要研究兴趣是运用编程方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任务,包括Computer-Use智能体、记忆与技能自适应智能体等 [58] 机器感知领域华人研究者 - 该方向共有13位博士生获得奖学金,其中8位是华人 [59] - 金海岸(Haian Jin)是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博士研究生,研究位于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与机器学习的交叉领域,目前的研究兴趣集中在长上下文学习、物理理解以及世界建模等方向 [61] - 钟磊(Lei Zhong)是爱丁堡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研究兴趣位于计算机视觉与计算机图形学的交叉领域,近期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三维人体运动的建模与生成 [64] - Mingfei Chen是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的三年级博士研究生,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三维场景中的多模态空间推理,以及在多模态大语言模型、扩展现实设备和机器人系统中的相关应用 [66] - Tsai-Shien Chen是加利福尼亚大学默塞德分校的三年级博士研究生,研究目标是构建先进的视频生成模型 [68] - 马英浩(Ma Yinghao)是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字音乐中心人工智能与音乐博士项目的候选人,提出了大规模自监督训练的声学音乐理解模型(MERT) [72] - Yuekun Dai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MMLab的三年级博士研究生,研究兴趣包括计算摄影、计算机图形学以及动漫相关研究,目前主要聚焦于图像分解、动画生成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分层图像编辑 [75] - 陈语童(Yutong Chen)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计算机视觉与学习组的二年级博士生,研究致力于开发能够感知并与三维世界交互的智能视觉系统 [78][79] - Ziang Cao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MMLab@NTU的一年级博士生,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以及三维生成领域 [80] 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华人研究者 - 该方向共有18位博士生获得奖学金,其中1位是华人 [82] - Mengyu Ye是日本东北大学Fundamental AI实验室的自然语言处理方向二年级博士研究生,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领域,早期的研究聚焦于大语言模型的可解释性 [85] 隐私与安全领域华人研究者 - 该方向共有16位博士生获得奖学金,其中6位是华人 [86] - Gefei Tan是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三年级博士生,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密码学,近期的研究工作聚焦于为现实隐私保护任务设计高效的加密协议 [89] - Jiamin Chang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博士生,研究聚焦于人工智能模型的漏洞研究,研究兴趣包括人工智能安全与可靠性、多模态模型以及具身机器人 [92] - Minghao Shao是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博士生,研究兴趣包括智能体系统、大语言模型、机器学习以及网络安全 [94] - Tiansheng Huang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的四年级博士生,研究兴趣包括分布式机器学习、并行与分布式计算、优化算法以及大语言模型的安全与对齐 [98] - Yaman Yu是伊利诺伊大学信息科学博士生,研究重点包括可用的安全与隐私、隐私政策以及人工智能在隐私保护中的应用 [101] - Ziyi Guo是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生,研究兴趣集中在理解、分析与缓解现实世界的安全问题,并探索将大语言模型用于安全研究的可能性 [102] 量子计算领域华人研究者 - 该方向共有8位博士生获得奖学金,其中2位是华人 [104] - Jun Zen是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OIST博士生,是一名专攻量子信息理论的博士生,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量子纠错码领域 [107] - 阮劭伦(Shaolun Ruan)是新加坡管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博士研究生,研究兴趣包括数据可视化与人机交互,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开发以人为中心的计算工具 [110] 半导体研究领域华人研究者 - 该方向共有2位博士生获得奖学金,其中之一是华人 [113] - Sheng-Yuan Zheng是清华大学(台北)的在读博士生,研究硅光子集成电路,以及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学习均衡器 [114] 系统、网络和云计算领域华人研究者 - 该方向共有4位博士生获得奖学金,其中有2位华人 [116] - ChonLam Lao是哈佛大学SEAS学院计算机科学专业四年级博士生,研究方向是网络系统、机器学习系统、可编程硬件和网络内计算 [119] - Jinshu Liu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博士生,研究方向涉及内存系统,尤其关注内存分析、性能分析和系统级性能优化 [122]
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更全面的风险保障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04:12
中再产险的战略重点与行业机遇 - 公司认为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布局为再保险行业带来机遇 截至2024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5.2万家境外企业 [1] - 行业通过引入国际承保技术、开发产品弥补保障空白、强化海外风险评估、打造预警体系、搭建海外服务网络来强化对出海企业的风险保障 [1] 服务能力建设与创新实践 - 公司面临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的挑战 特别是在海外业务人才方面 当前团队以国内孵化为主 缺乏针对走出去风险的专业化体系化队伍 [2] - 公司计划通过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服务水平、强化网络建设来提供更好更全面的风险保障 [2] - 公司正借助新能源车险出海赋能险企 例如与现代保险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共同打造数据驱动的海外新能源汽车保险解决方案 构建直再融合加产业融合的新模式 [2] 科技保险的发展与挑战 - 科技保险分为承保创新过程不确定性的科技活动保险和承保创新组织自身运营风险的科技主体保险 这两类业务在风险特质上与传统保险有显著区别 对数据积累和模型构建提出新挑战 [3] - 公司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发展对保险业提出的全新要求 正积极探索创新路径 通过深化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推出多个行业服务平台和定价模型 为行业输出风险减量管理技术 [3] 技术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方法、自动化系统等热门技术的应用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球再保险人共识 [3] - 新兴技术应用将提升风险定价水平与效率、客户响应速度、运营效率、资本周转效率并缩短结算周期 [3] 参与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 - 公司深度参与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 于2024年7月在上海临港成立中再产险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 旨在助力实现信息集成、交易集中、标准提升 [4] - 公司积极开展业务交易并加快系统对接与功能优化 例如今年5月与太保产险、大地保险完成场内交易签约 金额超过50亿元 [4] - 公司计划加强北京、新加坡、伦敦三大国际业务平台与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的协同联动 推动境内外再保险交易 加速特定业务线上交易和清结算 [4][5] - 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是公司服务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践 未来将利用上海的政策便利和平台优势拓展国际业务 参与全球风险治理 并吸收境外经验反哺国内市场 [5]
Patterson-UTI Energy(PTEN)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3 23: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营收为11.76亿美元,净亏损为3600万美元或每股0.10美元,调整后净亏损为21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为2.19亿美元 [20] - 其他运营费用为2300万美元,其中2000万美元与多年前发生的人身伤害相关索赔费用计提有关 [20] - 第三季度加权平均流通股为3.83亿股,季度末流通股为3.79亿股 [20] - 前三季度产生1.46亿美元调整后自由现金流,第三季度营运资本带来收益,预计第四季度营运资本将继续成为顺风因素 [20] - 第三季度向股东返还6400万美元,包括每股0.08美元的股息和34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 [21] - 自完成NextTier合并和Altera收购以来的两年内,公司在公开市场回购了4400万股股票,流通股数量减少了9%,净债务减少了近2亿美元 [22]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将是今年自由现金流最强的季度 [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钻井服务部门第三季度营收为3.8亿美元,调整后毛利润为1.34亿美元,美国合同钻井业务总运营天数为8737天,平均运营钻机数量为95台 [22] - 与第二季度相比,二叠纪盆地以外的活动持平,二叠纪盆地的活动是导致钻机数量连续下降的原因 [23] - 预计第四季度钻井服务部门平均钻机数量与第三季度相似,调整后毛利润将比第三季度下降约5% [23] - 完井服务部门第三季度营收为7.05亿美元,调整后毛利润为1.11亿美元,以泵送小时计算的活动量与第二季度持平 [23] - 完井服务收入下降主要是低利润砂石和化学品产品销售额下降所致 [23] - 预计第四季度完井服务调整后毛利润约为8500万美元 [24] - 钻井产品部门第三季度营收为8600万美元,调整后毛利润为3600万美元,美国和加拿大业务表现强劲,国际收入受沙特阿拉伯活动减少影响 [24] - 7月份钻头维修费用高于正常水平影响了季度利润率,但季度末利润率恢复至接近历史水平 [24] - 预计第四季度钻井产品调整后毛利润将略有改善,美国和加拿大业务相对稳定,国际收入和毛利润将增加 [25] - 其他业务第三季度营收为500万美元,调整后毛利润为200万美元,预计第四季度将保持稳定 [25] - 第三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6200万美元,预计第四季度将相对稳定 [25] - 第三季度折旧、损耗、摊销和减值费用总额为2.26亿美元,预计第四季度约为2.25亿美元 [2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页岩前景比几个月前更为乐观,尽管油价下跌,但整体上比许多预测更具韧性 [5] - 天然气前景看好,液化天然气带来的实际需求增长开始显现,客户开始计划满足预期的多年需求增长,这可能需要比当前水平更高的钻探和完井活动 [6] - 在加拿大,尽管行业总活动略低于预期,但春季解冻后收入强劲复苏 [17] - 国际收入下降主要发生在沙特阿拉伯,但沙特以外地区的国际收入表现强劲,预计第四季度国际收入将增加 [17][24] - 钻井产品部门约70%的收入来自美国,10%来自加拿大,20%来自国际市场 [2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通过额外的服务和产品线整合以及基于绩效的协议来增强商业策略,同时降低成本结构,以减轻今年行业活动缓和的影响 [4] - 专注于通过投资扩大技术优势来推动盈利能力和现金生成前景的改善 [5] - 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将低于2025年,即使资本支出降低,仍计划维持高需求部分的设备并投资于新技术,同时产生有意义的自由现金流 [8] - 致力于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组合,将至少50%的年度自由现金流返还给股东 [9] - 杠杆率保持低位,净债务与EBITDA之比略高于1倍,季度末现金为1.87亿美元,未提取的循环信贷额度为5亿美元 [9] - 定向钻井业务表现异常出色,得益于强大的服务质量和新技术交付,以及与钻机和钻头的进一步整合 [10] - 数字和技术包仍然是为客户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的关键因素,已进行的投资帮助利润率保持在以往活动缓和时期之上 [11] - 新的专有EOS完井平台通过Vertex自动化控制、Fleet Stream和IntelliStim三个主要产品推进技术优势 [13][14][15] - 翡翠车队(100%天然气动力设备)需求旺盛,继续战略性地投资于新技术 [15] - 自2023年收购Altera以来,美国每台行业钻机的收入增长了约40%,在Patterson-UTI钻机上的钻头产品市场份额增长了10%以上 [16] - P10数字性能中心是整个公司的支柱,对于执行和优化客户的钻完井设计至关重要 [1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过去六个月的新闻头条强调了警示信号,包括OPEC+的石油供应增长、贸易政策演变导致的需求模式转变以及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4] - 美国石油产量尚未完全反映过去六个月活动减少的影响,当前行业活动水平已经低于维持美国产量持平所需的水平 [5] - 任何进一步的活动减少都可能对未来美国产量造成额外压力,从而可能对2026年全球石油供应产生负面影响 [6] - 随着市场企稳,在钻井和完井业务中看到了投资高需求且供应短缺的技术的机会,预计任何增量投资都将获得强劲回报 [7] - 行业设备分化和资本可获得性正在导致整个行业采取纪律性行为,客户整合正在导致油服市场高端领域相对于整体市场更具建设性 [28] - 尽管商品价格较低在过去几年减缓了美国的整体活动,但业务保持韧性,专注于投资技术、最大化长期自由现金流和向股东返还现金 [29] - 预计2026年将是又一个自由现金流强劲的年份,资产负债表状况良好,流动性强劲,资本灵活性极高 [31]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三季度总资本支出为1.44亿美元,其中钻井服务4700万美元,完井服务8100万美元,钻井产品1300万美元,其他和企业支出300万美元 [26] - 预计第四季度总资本支出约为1.4亿美元,2025年全年资本支出预计低于6亿美元,这还未考虑前三季度通过资产出售实现的3300万美元收益 [26] - 董事会已批准2025年第四季度每股0.08美元的股息,将于12月15日支付给12月1日登记在册的股东 [27] - 完井服务部门最近为东北部的一个客户创造了连续泵送348小时的记录,突显了休斯顿数字性能中心的能力 [12] - 最近接收了第一批商业直接驱动泵,这将允许以显著低于电动压裂车队的资本投入为客户提供100%天然气动力解决方案 [15] - 直接驱动泵计划在第四季度开始长期专用工作 [15]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完井服务定价趋势与同行叙述的差异 [33] - 回答: 团队在现场执行高端工作方面做得很好,使用大量天然气,为客户节省燃料成本,目前所有能燃烧天然气的设备都已投入使用,未感到降价压力,行业整体也表现出纪律性 [34] 问题: 关于2026年完井服务车队更新计划和投资 [35] - 回答: 对100%天然气直接驱动系统感到兴奋,认为这是更好的资本利用方式 2026年预算尚未最终确定,但过去几年一直在高端领域投资而不投资低端领域,通过自然损耗减少总马力,如果对100%天然气设备有更多需求,将继续投资 [36][37] 问题: 关于数据中心市场是否为公司进入油田电力市场带来机会 [42] - 回答: 公司在电力方面拥有显著技术专长,但目前专注于产生自由现金流,不想在认为不能立即为股东带来价值的项目上投入大量资本 如果认为能获得良好回报,会考虑为客户提供生产电力 [43][44][45] 问题: 关于压裂优化软件的开发进展和贡献 [46] - 回答: 对团队在完井数字方面的工作感到兴奋,已推出EOS完井平台,其中Vertex自动化控制产品将在今年年底前部署到所有车队,该软件可跨所有设备平台工作,预计能提高设备可靠性并实现差异化,是可以收费的产品 [46][47] 问题: 关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客户合同讨论 [52] - 回答: 活动目前已稳定,尽管今年钻机数量下降,但定价保持良好,与以往缓和周期相比,行业整体状况更好 客户正努力维持产量,即使商品环境疲软,对技术的需求强度仍在增长 [54][55] 问题: 关于2026年股东回报框架和股票回购计划 [56] - 回答: 目前讨论2026年计划为时过早,刚刚开始预算周期,未来会提供更多信息 内部重点是目前的表现和效率,尚未重点关注明年的回购计划 [57] 问题: 关于活动变化对生产影响的周期时间或效率 [61] - 回答: 当前活动水平有可能对美国产量产生轻微负面影响,但如果油价保持在50美元高位一段时间,可能会进一步降低美国产量,进而引发商品价格反应 长期基本面仍然良好,石油需求长期增长,美国必须成为供应的一部分,OPEC+实际增加的实物桶数不及讨论的多,供需之间仍存在平衡 [61][62] 问题: 关于2026年天然气活动是带来上行还是抵消石油疲软 [64] - 回答: 认为明年天然气活动有上行空间,虽然第一季度不会立即显现,但随着液化天然气需求增加,即使石油保持稳定,这也是公司的上行机会 [64] 问题: 关于明年完井市场定价和利润率展望 [69] - 回答: 大部分招标已经完成,第四季度预测已锁定部分定价,明年可能略有变动 目前所有能燃烧天然气的设备都已售罄,需求仍然存在,不认为定价是巨大阻力,市场仍然竞争,但整体工作相对稳定 [69][70] 问题: 关于资本回报与资产负债表强度的权衡 [72] - 回答: 确保三大业务线拥有顶级设备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然后关注资产负债表杠杆,目前对杠杆率没有担忧,回报股东的顺序是确保提供最佳服务和设备后,再考虑是否超过对股东50%的承诺 [72][73][74] 公司承诺将至少50%的自由现金流返还股东,目前全年比例接近60% [75] 问题: 关于EcoCell技术在外部的机会 [79] - 回答: 可能存在机会,但EcoCell专为危险环境设计,可能适合生产环境,但用于数据中心或工业应用则不需要这些资质,公司对此持开放态度并持续探索 当功率需求超过200兆瓦时,竞争激烈且可能是最低价中标,不符合公司产生强自由现金流的重点 [80][81] 问题: 关于钻机数量上升所需的再投资和未来利润率扩张 [82] - 回答: 重新激活一台钻机需要数百万美元资本,这会计入任何协议中 客户要求钻机上有更多技术、更大能力以钻更长井段,这将推动更大的对话和更高的日费 任何增加技术或结构升级的投资都会获得高回报 [83] 问题: 关于第四季度钻井服务毛利润下降5%的原因 [85] - 回答: 整体市场价格略有软化,自年初以来行业和公司钻机数量有所下降,预计第四季度后除了第一季度季节性因素外,将相对稳定 [86] 问题: 关于客户对钻机技术增量能力的具体要求 [87] - 回答: 例如在海恩斯维尔钻更深井需要结构能力从75万磅提升到100万磅,在特拉华钻更长井段需要更大结构能力以堆放更多钻管提高效率 自动化是另一个重点,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改进钻井和完井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87][88] 问题: 关于当前周期与历史周期的差异以及未来复苏路径 [92] - 回答: 本次周期活动下降已持续约两年半,公司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 活动以当前模式下降,复苏可能类似,天然气方面可能更快反弹 无论哪种情况,公司都看到上行空间,资产负债表强劲,资本灵活,继续部署技术并获得回报 [93][94][95] 问题: 关于数字套件的收入和利润机会 [96] - 回答: 完井方面仍处于早期阶段,正在签署合同 钻井方面数字服务已产生数百万美元年收入,随着人工智能的融入,将增强应用生产力 这是软件业务,不是重资本投资,有收入上行空间 [97] 问题: 关于翡翠车队规模的更新 [100] - 回答: 目前约为25万马力,本季度还有更多设备交付并部署,总马力已从峰值330万降至280万,对完井市场持建设性态度,因为行业总马力在下降 [100] 问题: 关于电动车队和直接驱动车队在成本和性能上的差异 [102] - 回答: 电动车队表现良好,但需要昂贵的涡轮机发电,资本投入高(35兆瓦涡轮机约4000-4500万美元)且面临电力竞争 直接驱动使用大马力天然气发动机,总体资本投入可能低25%-30%,运营成本虽高于柴油,但预计低于同时维护电动泵和涡轮发电机的总成本 [103][104][105] 问题: 关于季节性停工和2026年上半年车队重启情况 [109] - 回答: 并未真正闲置任何车队,季度间工作马力和泵送小时相似,但通过进行更多同步压裂来调整马力分配,车队数量因作业强度增加而难以衡量 [110][111] 第四季度季节性预测考虑假期和天气导致的停机,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112] 问题: 关于技术改进是客户要求还是自主驱动 [114] - 回答: 两者平衡,既有客户要求,也有公司工程师自主提出通过机器学习等方式改进作业能力的想法 [114] 问题: 关于并购机会的看法 [120] - 回答: 公司无需进行任何并购,对当前公司状况、现金流状况和技术部署感到满意 完井领域可能仍有小公司整合空间,钻井市场已有纪律 公司关注过类似Altera的标的(低资本支出),但对现有业务满意 [122][123] 竞争对手转向非核心业务出售的设备可能技术等级不符合公司要求,可能性较低 [124] 对中东等国际机会会关注,但认为目前分离核心业务的可能性不高 [125]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AI给金融系统带来很大的边际变化
上海证券报· 2025-10-23 18:36
AI对金融业的基本定位 - AI是信息处理、IT和自动化基础上的又一次重大边际变化 [1] 银行业性质的演变 - 银行业已从传统银行转变为数据处理行业 [3] - 支付、存贷款定价、风险管理及市场营销均高度依赖数据处理和模型计算 [3] - 人机关系从人主导机器辅助演变为人主要作为机器与客户之间的界面 [3] AI带来的具体边际变化 - 银行系统积累的海量数据可用于机器学习使传统模型转向智能推理模型 [4] - 银行业主要依赖大数据分析和推理模型较少使用多模态或生成式技术 [4] - 客户行为深刻变化越来越多人习惯与机器打交道人工智能在支付、定价、风险管理和市场推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AI对监管的影响 - 反洗钱、反恐融资系统可运用大量数据分析通过已破获案件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升级模型对监管有巨大作用 [4] - AI发展带来模型的黑箱性未来监管需面对黑箱模型产生的结果来调节或监管金融市场 [6] - AI模型大量运用短期高频数据可能导致学习结果与金融稳健和宏观调控所需的面向基础面、长远稳定性要求不一致 [6] AI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 - AI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尚不明显货币政策是慢变量需要慢处理 [5] - 重要方向是通过机器学习从历史金融稳定数据中推理预知金融不稳定的出现如明斯基时刻 [5] - 预知金融不稳定需要从历史经验中长期数据中学习并更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处理非结构性数据多模态信息甚至社会情绪 [5] 国际合作 - 可就加强AI基础设施展开国际合作包括金融行业尤其是金融市场方面的AI基础设施的加强和联通 [7]
基金配置策略报告:AI看图:K线识别和趋势预测-20251023
浙商证券· 2025-10-23 18:18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K线图像识别和趋势预测方法,该方法源自学术论文《(Re-)Imag(in)ing Price Trends》,并将其思路在国内市场进行本地化实践[1] - 该方法的核心创新在于将传统技术分析的视觉过程自动化,通过算法自动从标准化的K线图像中发掘预测规律,而非依赖人工预设模式[2] - 模型在预测未来收益方向上表现出色,实证结果显示其预测准确率和投资组合表现均优于传统技术指标,并展现出较强的跨市场和跨时间周期的可迁移性[3][4] 研究背景与方法思路 - 传统基于价格趋势的预测方法存在三大局限:依赖人类经验的先验知识、备择假设模糊、在低信噪比金融数据中难以捕捉微弱但持续的预测信号[11][14] - 论文采用机器学习看图思路,具备三大创新:输入数据创新(将历史市场数据转化为标准OHLC图表图像)、模型训练创新(采用CNN自动提取局部特征)、预测目标创新(预测未来收益方向而非精确值)[2][14] - 技术分析长期存在的原因在于视觉模式更符合人类直观认知,该研究旨在将看K线的视觉分析过程自动化、系统化[11]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量价数据生成标准化K线技术图:使用CRSP数据库的日频美股数据(1993-2019),包含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成交量,生成5日、20日、60日三个分析周期的图像[3][11][18] - 图像标准化规则:每个交易日占用3像素宽,添加n日移动平均线,图像底部1/5区域显示成交量,所有图像格式高度固定以确保不同股票和时期的数据可比性[18] - CNN模型架构设计:根据图像大小定制层数(5日图像2层,20日3层,60日4层),每个构建块包含卷积、激活(Leaky ReLU)和池化操作,滤波器数量首层为64个并逐层翻倍[15][18] 实证结果与模型性能 - 模型在预测未来20日收益方向的样本外准确率达到53.3%,显著高于50%的随机猜测水平[3][19] - 投资组合表现优异:基于20日图像的多空策略(做多预测概率最高组、做空最低组)年化夏普比率高达2.2,明显优于传统动量策略(夏普比率0.3)和短期反转策略(夏普比率0.6)[3][22] - 模型战胜传统技术分析:在周度、月度频率上,没有任何一个传统的7846种预设技术交易规则能超越模型表现;在季度频率上,也仅有约13%的规则表现优于CNN[3][24] 模型可迁移性与黑箱解读 - 跨市场可迁移性强:在美股训练的模型直接应用于26个其他国家市场,在大多数国家均优于使用当地数据重新训练的模型,多空组合夏普比率平均从0.3提升至0.7[4][25][26] - 跨时间周期有效:基于日频数据训练的模型直接预测周K线表现同样优秀,多空组合年化夏普比率达到2.1[4][28] - 模型决策逻辑类似人类技术分析:通过梯度加权类激活图技术发现,模型在预测时特别关注价格高波动和成交量异常放大的时点,综合价格相对位置、波动率和成交量做出决策[4][29][32] 国内市场的本地化应用 - 本地化实践选择ETF而非个股:因ETF的驱动逻辑和市场行为模式更加一致和稳定,而个股价格受公司经营或新闻等噪声影响巨大[35] - 本地化模型流程:从Wind数据库抽取ETF日频价量数据并渲染成2D图像,基于PyTorch Lightning框架构建CNN模型,输出对未来价格走势的三分类预测(上涨、下跌、震荡)[36][39] - 初步应用结果:使用2020年至今的20只主要ETF数据,在一个涨、跌、平概率各为1/3的三分类问题中,模型在测试集实现了55.3%的分类准确率,表明其从K线图像中提取到了有效信息[4][37]
周小川:人工智能在银行业的支付、定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凤凰网· 2025-10-23 16:46
在被问及人工智能是否会对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带来新改变,周小川坦言,这个问题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10月23日在"2025外滩年会"的"金融领域的AI治理与国际合作"圆桌讨论中表示,从金融的角度来看,AI是在历史上信 息处理、IT和自动化基础上的又一次新的边际变化——但这个边际变化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过去银行系统、金融系统积累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使传统模型转向智能推理模型。银行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人 工智能前几年兴起时,大家非常关注生成式模型,后来重视多模态处理;而银行相对简单,较少使用多模态或生成式技术,主要依赖大数据分析 和推理模型,因此有其自身特点。基于这一特点,银行未来结构会进一步向这个方向发展。由此带来一个现象,银行的从业人员规模会显著受到 影响和减少。"周小川表示。 在他看来,客户行为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客户与银行打交道时,许多人习惯与人沟通,不习惯与机器互动。但近十多年的变化显示,越来越 多人习惯与机器打交道,不太愿意或认为没有必要人工介入。这个变化也非常深刻。因此,人工智能在银行业的支付、定价、风险管理和市场推 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
6800万美元,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多位校友获奖,亚马逊AI博士奖学金公布
机器之心· 2025-10-23 15:45
亚马逊AI博士奖学金项目概况 - 亚马逊AI博士奖学金计划将资助来自九所大学的100多名博士生,研究领域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 [1] - 项目将在2025–2026和2026–2027两个学年提供1000万美元资助,并每年额外提供2400万美元的AWS云计算额度,两年总计资助金额达6800万美元 [2] - 九所合作高校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华盛顿大学 [1] 麻省理工学院获奖华人学者 - Jenny Huang是EECS博士生,研究兴趣包括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不确定性量化及高效人工智能开发 [4][6] - David Jin是计算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AI驱动决策系统中GPU加速的大规模优化方法,应用于机器人和能源领域 [8] - 张凇源是航空航天系博士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钱学森班,研究兴趣集中在安全多智能体系统、强化学习、控制理论和机器人 [9][11] 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奖华人学者 - Yuxiao Qu致力于开发能像科学家一样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的AI系统,以推动科学研究、药物发现和数字辅助领域 [14] - 王丹青专注于提高LLM智能体在复杂现实环境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建立基准评估方法、整合安全性与功能性训练 [15][17] - 吴梦迪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姚班,利用机器学习自动适应计算内核优化策略,旨在跨平台提供高性能内核并加速模型训练推理 [18][20] - Xinyu Yang致力于简化端到端训练系统来扩展AI智能体,引入新生成模型架构实现多智能体工作流程 [21][23] - Zeji Yi研究将生成模型应用于通用机器人平台,为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铺平道路,潜在应用包括仓库自动化和配送中心 [24][26][27] - Zichun Yu专注于解决LLM有机数据有限的挑战,通过设计和优化合成数据生成系统提升预训练数据质量 [28][30] - Xinran Zhao研究增强RAG系统,提高在复杂检索增强生成场景中的意识、归因和有效性 [31][3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奖华人学者 - Dacheng Li研究目标是高效开发人工智能和人工世界,从事视觉文本生成模型与分布式系统交叉领域研究 [34][36] - Hao Wang研究通过受控安全推理实现安全代码生成,专注于安全、软件工程和LLM的交叉领域 [37][39] - Melissa Pan研究方向是将可持续性作为大规模机器学习和数据中心系统的首要优化目标,同时关注效率 [40][42] - 曹诗怡研究方向为在大规模异构系统上加速优化计算,特别是机器学习工作负载 [43][45] - Shuo Yang研究方向是高效的机器学习,包括LLM推理和DiT视频生成 [46][48]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奖华人学者 - Haoyu Li研究重点是利用AI技术提升现代系统性能和可用性,关注数据分析流程、LLM缓存管理及边缘计算调度 [49][51] - Junbo Li主要研究方向是agentic大语言模型和强化学习,构建能自我演进、解释指令并利用外部工具解决复杂问题的流程 [52][54][55] - Kaizhao Liang研究方向包括高效训练方法、稀疏神经网络以及大语言模型 [56][58] - Zeping Liu研究重点是推进地理空间人工智能,关注地理基础模型和空间表征学习,已发表14篇论文 [59][61] - 徐浩然工作重点是扩展强化学习方法并整合生成式AI,以推动超越人类的通用人工智能,特别是在机器人技术和大语言模型领域 [62][64] - Chutong Yang对理论计算机科学和可信机器学习中的算法设计分析有广泛兴趣,包括学习理论、算法公平性等问题 [65][67] - Xiao Zhang研究重点是网络化和分布式系统,目前重点是通过跨层遥测和资源管理实现5G边缘可预测的AI性能 [68][69]
十篇论文,揭秘寒武纪AI芯片崛起之路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23 09:01
文章核心观点 - 寒武纪的崛起是一条典型的"硬核"技术路线,其发展脉络和战略抉择均清晰地体现在其从2014年至2025年间公开发表的十篇关键学术论文中 [5] - 公司从最初探索专用硬件加速器可行性,逐步进化到构建指令集、优化稀疏计算、设计专为AI训练的新架构,最终实现对新兴AI应用(如神经场景表征)的算法与硬件深度协同优化 [5][26][36][57][59] -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对计算架构的颠覆性创新,其技术演进展示了从学术研究到商业产品,再到构建独立生态的完整路径 [5][7][37] 奠基时代:"DianNao"系列的一鸣惊人 - 寒武纪的诞生源于陈云霁与陈天石兄弟在中科院计算所的学术研究,他们拥有深厚的处理器设计学术背景 [7] - "DianNao"系列是全球最早、最系统化的深度学习处理器架构研究之一,开创性地提出针对神经网络的专用硬件加速器,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实现性能和能效的数量级提升 [7] - 2014年的"DianNao"论文验证了专用硬件加速器路线的可行性,该加速器在3.02平方毫米面积、485毫瓦功耗下实现452 GOP/s性能,比128位2GHz SIMD处理器快117.87倍,能耗降低21.08倍 [11][12] - 同年的"DaDianNao"面向数据中心,采用多芯片设计,在64芯片系统中相比GPU实现450.65倍加速,能耗降低150.31倍,是后续云端芯片思想的雏形 [14] - 2015年的"PuDianNao"扩展了加速器的通用性,支持K-Means、SVM等七种机器学习算法,在65纳米工艺下比NVIDIA K20M GPU能效提高128.41倍,体现了对算法快速迭代的适应性思考 [17][19][20] - 2015年的"ShiDianNao"专为视觉应用设计,将计算单元靠近传感器以消除DRAM访问,能效比当时最先进的神经网络加速器高60倍,为终端AI芯片设计埋下伏笔 [24][25] 商业化序章:从指令集到IP核的进化 - 公司正式成立后,意识到构建生态的重要性,核心举措是提出了首个专门针对深度学习的指令集"Cambricon ISA",实现了上层应用与底层硬件的解耦 [26] - 2016年的"Cambricon"指令集论文是公司的"立司之本",该指令集综合了标量、向量、矩阵等指令,比x86、MIPS等通用指令集代码密度更高,基于该指令集的加速器能灵活覆盖10种不同的神经网络 [27][29][30] - 同年的"Cambricon-X"论文专注于稀疏神经网络加速,通过硬件优化利用模型稀疏性,平均比当时最先进的神经网络加速器实现7.23倍加速和6.43倍节能,进入精细化场景优化阶段 [31][34][35] 转型生态构建:软硬件一体化的产品矩阵 - 2017年公司迎来关键商业突破,其Cambricon-1A处理器被集成于华为麒麟970芯片,成为全球首款搭载独立AI单元的手机SoC [37] - 2019年后,面对重要客户转向自研,公司加速自有品牌"思元"云端芯片迭代,并大力投入NeuWare全栈软件平台建设,以构建独立生态 [37] - 2019年的"Cambricon-F"提出专为AI计算的"分形冯诺依曼架构",通过同构多层设计显著提高编程生产力,其实例相比GPU性能提升最高5.14倍,能效平均提升11.39倍 [38][41][42][43] - 2021年的"Cambricon-Q"是针对高效量化训练的定制混合架构,结合ASIC和近数据处理引擎,在DNN训练中相比GPU能效提升6.41倍,性能提升4.20倍,且精度损失不超过0.4% [44][47][48] - 2024年的"Cambricon-C"针对4位低精度计算,提出将矩阵乘法"原始化"为计数操作的新范式,能效比传统脉动阵列提升1.95倍,为超低精度LLM时代提供了颠覆性解决方案 [50][52][53] - 2025年的"Cambricon-SR"展示了算法与硬件的深度协同,通过新型稀疏编码表算法和定制硬件,在神经场景表征训练中相比A100 GPU实现1259倍加速和1139倍能耗降低 [54][56][57]
奈飞公司20251022
2025-10-22 22:56
奈飞公司 20251022 摘要 Netflix 用户参与度保持良好,美国和英国的电视广告时间份额创历史新 高,广告销售季度表现最佳,预计 2025 年广告收入将超过翻一番,表 明其在流媒体领域的持续增长和盈利潜力。 Netflix 通过现场直播产品和游戏等新兴业务功能不断创新,如卡内洛- 克劳福德拳击赛和电视游戏,这些举措旨在提升用户体验和长期竞争力。 巴西税务问题导致 Netflix 在第三季度计提相关费用,主要影响 2022 年 至 2024 年期间,对 2025 年的影响约为 20%,但预计不会对未来业绩 产生重大影响。 Netflix 重申其财务目标,即保持健康的收入增长、扩大利润率并增加现 金流,并计划在 1 月份发布 2026 年全年指引。 Netflix 广告业务增长迅速,2025 年收入预计翻一番,程序化广告增长 速度更快,将成为未来增量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在于扩大规模、 关注用户群体、升级广告技术栈和强大的内容阵容。 Netflix 通过与 Spotify 合作的视频播客交易,以及在院线窗口变现部分 内容,进一步丰富内容阵容,巩固其作为主要娱乐服务平台的位置。 Netflix 持续投资 ...
报名倒计时 | 量化洞察上海专场:从微观交易到宏观经济
Refinitiv路孚特· 2025-10-21 14:02
活动背景 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准确及时的宏观经济情报与微观交易数据正成为卖方研究与投资决 策的关键驱动力。宏观层面,LSEG 与 XTech 联合推出的预测模型,通过前沿指标提前洞察全 球经济趋势,为研究机构和投资者提供可操作的市场信号。微观层面,借助分钟级别的股票交 易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投资者能够实时识别"聪明资金"何时建仓或减仓,从而在制定入场与 退出策略时获得关键优势。 LSEG 的解决方案将宏观经济预测与市场微观结构分析相结合,帮助卖方研究人员和投资专业 人士在海量信息中精准识别"信号",有效规避"噪音",提升研究效率与投资回报。 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由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主办的量化专题活动——" 从微观交易到 宏观经济:LSEG量化洞察上海交流会 ",与基金、量化、研究机构及咨询公司的专业人士,共 话量化洞察与数据驱动的投资未来。 活动时间 活动议程 16:30 - 17:00 17:00 - 17:20 主题分享:从微观交易到宏观经济——LSEG量化解决方案 Arman Sahovic博士 , LSEG亚太区Front Office解决方案总监 17:20 - 17:50 量化行业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