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工商联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对接活动在穗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23:49
活动概况 - 全国工商联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对接活动在广州民营科技创展中心举行,聚焦搭建交流合作与赋能发展平台 [1] - 活动由全国工商联主办,广东省工商联承办,联合广州市多个政府部门及白云区政府共同开展,吸引近200名政企银研代表参与 [1] 产业与政策支持 - 广州市智能制造产业被强调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新兴产业分局介绍其发展现状、优势领域及政策支持 [1] - 白云区发布智能制造产业空间载体信息,展示优质资源与配套设施以吸引企业落地 [1] - 3家赋能机构发布支持政策,涵盖技术研发资助、数字化改造补贴、金融信贷优惠等多维度支持 [1] 项目与合作 - 广州民营科技园表彰民营经济突出贡献企业与个人,并与8家机构签订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合作协议 [2] - 签约方包括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农业银行广州白云支行、广州赛特智能科技等 [2] 企业展示与成果 - 6家全国代表性智能制造企业进行路演,展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的前沿技术 [2] - 参与企业包括中瓴星能新能源科技、广州力多机器人、广东云韬氢能科技等 [2] 活动成效 - 活动通过政策宣讲、产业推介、项目签约等形式搭建政企银研合作桥梁,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赋能支持 [2]
把握历史性机遇 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7-07 11:23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促进法》是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明确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写入"两个毫不动摇"原则 [1][2][3] - 法律赋予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平等地位,将公平竞争审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政策上升为法律规范,禁止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3] - 法律要求建立政企沟通机制,政府需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并解决合理问题,发改委等部门将加强项目服务与审批支持 [4] 融资支持与金融创新 - 金融机构需开发适合民营经济的金融产品,包括股权投资试点、私募基金、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 [5] - 鼓励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新型融资方式,完善"政银担"风险分担模式,对小微企业贷款给予风险资本权重优惠 [5] - 推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发行科创票据、绿色债券等,政府股权基金重点投向初创期科技型民企 [16] 科技创新与市场准入 - 法律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明确成果转化收益分配规则 [6][7] - 缩短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理准入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招投标和政府采购 [7] - 鼓励民企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12] 国际化与公司治理 - 设立民营企业国际化法律服务中心和数字出海平台,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支持海外研发中心建设 [13] - 引导民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财务审计,推动法人财产与个人财产分离,将社会责任纳入战略规划 [14] - 对治理规范的民企给予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优先,在项目申报中予以倾斜 [14] 政策协同与法治保障 - 财政政策建议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民企比例,设立"民营经济专项发展基金",优化出口退税流程 [9] - 货币政策提出差异化降准、专项再贷款等工具,加强LPR定价占比考核,协同财政激励金融机构 [10][11] - 法治层面规范跨区域执法,建立"观察期"制度,推行"首违不罚+信用修复",打击侵害知识产权行为 [18]
新野县法院召开座谈会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搜狐财经· 2025-07-04 17:56
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实 - 新野县法院与统战部、工商联、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邀请裕康面业、同星粮油等民营企业家代表共商法治护企策略 [3] - 法院汇报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成效,强调平等保护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延伸司法职能等核心举措 [3] - 企业家代表提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及改进建议 [3] 司法服务成效 - 新野县法院2025年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4.76%,平均审理周期压缩至22.35天,显著提升企业纠纷解决效率 [4] - 法院通过"护企、安企、便企"主线降低企业维权成本,节约司法资源 [4] 政企协作展望 - 县委统战部等部门肯定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成果,对后续服务提出更高期望 [3] - 法院计划持续发挥司法职能,与社会各界协同推动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4]
九部门联合发文加大对“个转企”发展的培育支持
证券日报· 2025-07-04 00:14
政策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旨在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并加大培育帮扶力度,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政策强调尊重个体工商户意愿,通过政务服务系统集成提供高效便捷的转企服务,同时提升转企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合规意识 [1] 政策具体措施 优化办理流程 - 提出优化登记注册流程、加强涉税信息共享、延续有关行政许可等措施 [1] - 允许个体工商户在变更登记时同步办理公章刻制、社保登记、公积金缴存登记、银行账户开立或变更等关联事项 [2] 培育帮扶举措 - 实施分型分类梯度培育、优化就业和社保服务、落实税费减免政策 [2] - 金融管理部门指导银行机构深化金融服务能力,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强化对转企后企业的融资支持 [2] - 对转企前有贷款的个体工商户依法合规做好后续融资衔接 [2] 行业影响 - 个体工商户作为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政策将加速其转型升级,优化经营主体结构 [1] - 解决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激发市场活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能 [2]
在法治轨道上更好促进“两个健康”
人民日报· 2025-07-02 06:01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正式施行 确立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里程碑 [1] - 法律明确工商联在促进"两个健康"中的法定职责 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1] - 将"两个毫不动摇"方针法律化 规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政策 [3] 政策导向与立法宗旨 - 法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固化党中央关于民营经济的大政方针 [3] - 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 彰显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 [3] - 立法目的包括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3][4] 企业支持措施 - 法律系统性安排公平竞争 投资融资促进 科技创新等制度 破除发展障碍 [5] - 推动金融机构对符合信用条件民营企业应贷尽贷 提升信用贷款获得率 [6] - 建立银企对接平台 帮助降低融资成本 支持企业跨越转型关键期 [6] 科技创新支持 - 专设"科技创新"章节 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与知识产权保护 [7] - 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共享 支持民企牵头重大技术攻关 促进数字化转型 [8] - 鼓励民企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担当重任 [8] 企业治理要求 - 实施法治素养提升工程 推进法治民企 诚信民企 清廉民企建设 [8] - 引导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机制 [8] - 强化党建引领 要求执委企业在治理现代化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8] 社会责任引导 - 完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持续开展"万企兴万村"等专项行动 [8] - 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鼓励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促进共同富裕 [8] - 引导企业把发展同国家繁荣 民族兴盛 人民幸福紧密结合 [4][8]
赋能民营经济,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07:12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 推动国家发展 促进就业 激发市场活力 [2] -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2025年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3] - 深圳建行紧跟国家政策导向 2025年3月25日发布《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推出降低融资成本 提供长期限资金支持等务实举措 [3] 金融服务创新 - 深圳建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近6000亿元(截至2025年5月末) 较年初显著增长 平均利率下降近20BPS [4] - 提供基础结算便利化服务 包括账户管理 收付款服务 资金流动性管理解决方案 以研祥集团为例展示服务成效 [5] - 推动支付线上化 通过银企直联系统实现账户查询 批量支付 资金归集等自动化处理 提升财务操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6] 供应链金融支持 - 针对产业链上下游需求痛点 量身定制供应链管理产品 赋能产业链发展与延伸 [6] - 为研祥集团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7] - 通过延链 强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增加产业附加值 实现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7] 精准融资服务 - 根据企业发展阶段提供差异化融资方案 初创期提供小额贷款 成长期提供中长期贷款和项目融资 [8] - 对高科技和创新型企业给予利率优惠支持 降低融资成本 研祥集团将节省资金投入新产品研发 [9] - 针对制造业研发周期长特点 提供3年期流动资金贷款 期限与研发至生产销售周期相匹配 [9] 深度协同合作 - 与民营企业开展共同研发 技术交流 市场拓展等深度合作 以研祥集团为例推动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 [10] - 通过固定资产贷款支持研发中心建设 吸引培育科技创新企业 形成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圈 [10] - 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空间 推动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10]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宁武莜麦产品打入东亚高端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6-24 10:16
公司发展 - 山西天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已发展成为集种植、初加工、深度研发于一体的有机全谷物食养健康全产业链新型农业企业 [3] - 公司打造了万亩莜麦种植基地,年处理有机全谷物能力达1.5万吨 [3] - 公司计划进一步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拓宽销售市场,打造全国知名品牌 [3]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攻克莜麦加工技术难题,2025年1月成功研发莜面面条、馒头等成形产品 [1] - 产品凭借高营养、低糖等健康属性获得国内外市场认可,100公斤燕麦粉成功出口日本 [1] - 日本客商对产品品质高度评价,计划深入对接第二批出口产品 [1] 市场拓展与销售 - 公司构建线上、线下联动销售网络,线上与京东京喜等电商平台合作,5月24日完成12万单促销活动 [2] - 线下通过展会展示拓宽渠道,参加第27届中国国际焙烤展览会提升品牌知名度 [2] - 为知名连锁企业及线上亿级品牌提供研发服务,与胖东来、吴召国运营团队合作完成60万单私域流量销售 [2] 产能与供应链 - 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启动生产线二期改造工程,于6月20日完工以提升产能 [2] - 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展优良品种试验培育,提高莜麦产量,打造地标性有机莜麦产品 [2] 行业地位 - 宁武县依托"中国高原莜麦之乡"优势,将莜麦产业作为农业发展重要引擎 [1] - 公司产品成功打入东亚高端市场,推动宁武莜麦产业向国际化发展 [1]
资本市场服务宁波民营经济再升级 证券机构建言献策共推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6-20 20:14
资本市场服务宁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 - 宁波市证券期货业协会举办"资本市场服务宁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11家行业机构、8家民营企业代表参加 [1] - 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及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服务民营经济 [1] - 活动举办时点恰逢《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即将满月 [1] 证券机构服务民营企业情况 - 甬兴证券作为宁波唯一本土证券法人机构,2020年成立以来已完成19个宁波民营企业投行项目,涉及总融资规模143.62亿元 [1] - 证券机构代表介绍服务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情况,包括支持改制上市、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产业转型等案例 [1] - 光大证券、浙商证券、国金证券、申万宏源等机构表示将发挥证券行业特性助力宁波民营经济发展 [2] 民营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经验 - 宁波富佳实业、恒帅股份、德业科技等8家企业代表分享对接资本市场促进发展的成效及经验 [3] - 恒帅股份分享可转债发行经验,募投项目聚焦汽车微电机和清洗系统业务,达产后将新增300万件门类电机等产能 [3] - 企业代表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支持直接融资的建议 [3] 法律服务机构支持民营企业 - 国浩律师(宁波)事务所分享助力民营上市及拟上市企业加强合规体系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等案例 [4] - 提出需要结合资本市场规则、行业特性和企业需求,提供全周期专业化法律服务 [4] 甬兴证券定位与发展 - 甬兴证券表示将把握功能性定位,打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精品券商 [2] - 强调发挥金融"源头活水"作用,提高民营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 [2] - 目标是为宁波金融强市建设持续贡献力量 [2]
淅川这场会,民营企业家坐“C位”
搜狐财经· 2025-06-19 10:52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 - 淅川县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 企业家代表被安排在主席台"C位"和会场前排 体现尊商重企决心 [1] - 会议要求落实政策措施 打造发展新高地 持续创优环境 政企同心干实业 开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3] - 实施"有诉即办"提升行动 确保企业诉求"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全面收集企业用工、融资等问题 分层次推进解决 [3]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淅川县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超过5.6万户 贡献全县55%以上税收 65%以上GDP 8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 85%以上城镇劳动就业 [6] - 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局面 精准帮扶困难企业 优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配置 [6] - 淅减智能化装配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赶制订单 桦越农业小麦丰收 套种辣椒 万德隆项目即将落成成为新地标 [3][5]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44个部门2496项审批事项全部入驻政务大厅实现"一厅通办" 2329项事项"全程网办" 642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 [7] - 创新开展31期"政务服务+直播"解答群众疑问3000余条 实现"企业码"改革市场主体全覆盖 [7] - 采用"活封活扣"保全措施 对83家中小微企业采取信用修复、分期履行等柔性执行手段 [7]
前5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0.25万亿元,占外贸总值57.1% 创新驱动,提升外贸“含新量”(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02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 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前5月达10.25万亿元,同比增长7%,占外贸总值57.1%,其中出口6.97万亿元(+8%),进口3.28万亿元(+4.9%)[1] - 民营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如微石文化科技出口超1000款产品至100+国家,3D金属拼图全球市占率95%,前5月出口额增20%[2] - 浙江民营企业前5月进出口18293.8亿元(+8%),出口14521.6亿元(+10%),占全省企业主体超90%[3] 新市场开拓与全球化布局 - 狮丹努集团前4月进出口2.5亿美元(+15.8%),在柬埔寨等国家设4个海外生产基地,覆盖50+国家市场[3] - 山东临工机械产品销往140+国家,前5月进出口15.7亿元(+15%),高端新品订单排产至7月中旬[4] - 松灵机器人前5月出口订单增50%,累计实施3000+全球机器人应用方案,客户集中于北美、亚太及欧洲[5] 数智化与绿色转型 - 东莞前5月出口工业机器人1.9亿元(+116.4%),松灵机器人等企业推动移动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5] - 九号公司电动滑板车全球出货超1400万台,前5月出口额增77.06%,江苏电动摩托车出口32亿元(+21.6%)[5] - 山东临工等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智造"出海[4] 进口业务创新与消费升级 - 首次进口孟加拉国芒果3吨,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售[6] - 上海口岸前4月进口咖啡26.7亿元(+15.5%),覆盖25个"一带一路"国家[6] - 广州进口水上游乐设施创新消费场景,海关快速查验助力设备试营业[6] 政策支持与品牌升级 - 四川启动外贸企业"百企领航·千企升级"培育,浙江推货通全球计划,山东实施"万企出海"国际市场开拓[7] - 民营企业从"产品出海"转向"品牌出海""文化出海",如微石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潮玩设计[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