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治理
搜索文档
COP30首席执行官:气候治理不应因地缘冲突而停滞不前
新华社· 2025-10-25 14:05
地缘政治对气候治理的挑战 - 当前地缘政治形势是几十年来最为复杂的局面,军事与贸易冲突分散了国际社会在气候行动上的关注与资源投入[1] -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造成不良影响,欧洲在提交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方面出现滞后[1] COP30大会的进展与应对 - 联合国气候机制展现出韧性,大会各项筹备工作有序进行,已有163个代表团完成注册[1] - 大会将通过强调多边主义,让世界各国重新聚焦气候议题,加速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1]
中国公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将在上海召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7:26
中国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 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至10% [1] - 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30%以上 [1] - 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1] - 到2035年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 [1]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 [1] 行业会议与平台建设 - 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召开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主题为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 [2] - 大会旨在汇聚全球智慧力量为全球可持续治理注入中国动能 [2] 区域与企业ESG实践 - 发布央视《京津冀ESG行动报告(2025)》系统评价京津冀上市公司ESG表现 [2] - 报告遴选中国ESG上市公司京津冀先锋50(2025)企业 [2] 绿色金融投资 -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2024年度投资决策项目28个决策金额131.48亿元 [3] - 基金2024年度出资金额98.41亿元直投项目生态环保与双碳领域出资结构占比49:51 [3] 碳市场与创新交易 - 秦山核电完成核能供热领域首单碳普惠交易出让104吨二氧化碳核证减排量 [3] - 该交易为通过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替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首次探索 [3] 国际合作与项目 - 三家联合国机构投入550万美元约合3916万元人民币助力中国西部气候适应性农村社区建设 [5] - 项目聚焦中国西部四个地区建设儿童友好气候适应和繁荣的农村社区 [5]
6倍以上、36亿千瓦,我国更新风光装机目标!相关板块股价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9-25 17:00
风光装机目标更新 - 中国提出2035年风光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6倍以上 力争达到36亿千瓦 [1] - 2020年提出的2030年风光装机12亿千瓦目标已于2023年提前6年实现 [1][2] 市场表现 - 二级市场相关板块普涨 光伏设备指数上涨2.20%至3389.13 光伏指数上涨0.41%至3486.43 [1] - 储能指数上涨0.75%至5417.83 风电设备指数上涨1.66%至2424.98 [1] - 个股表现突出 TCL中环上涨10.06% 亿纬锂能上涨6.47% 科华数据上涨4.99% 金风科技上涨4.92% [1] 行业意义 - 新目标标志着中国气候治理与能源转型进入新阶段 是覆盖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减排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风光发电作为清洁能源主力 其装机目标与实施路径对实现整体气候目标起关键支撑作用 [2] - 新目标既是对国内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安排 也是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贡献 [2] 装机数据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 同比增长99.3% 占新增装机的91.5% [3] -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1.59亿千瓦 同比增长30.6% 占总装机的59.2% [3] - 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新增装机主体地位 接近全国总装机的六成 [3] 需求驱动因素 - 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带动工业 建筑 交通等领域能源需求与电气化水平提升 [2] - 数字智能技术普及推动数据中心 算力基础设施等新兴用能需求快速增长 [2]
【环球财经】新预测:美国气候政策转向拖累全球气候治理
新华社· 2025-09-16 17:51
美国气候政策转向 - 美国新一届政府气候政策出现近些年来最急剧的转变,转向支持化石燃料 [1] - 政策转向导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激增,并使全球排放量比去年同期增加 [1] - 政策转变将使美国减排速度降至过去20年所实现速度的一半 [1] 减排前景预测 - 在最佳情景下,到2040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仅能减少43%,远低于上届政府承诺的到2035年减排61%至66%的目标 [1] - 在最糟糕情景下,到本世纪30年代末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甚至可能有所上升 [1] - 最佳情景的实现依赖于化石燃料价格变得昂贵以及廉价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部署 [1] - 最糟糕情景由清洁能源发展受到经济和政治因素严重制约导致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波兰共和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共同文件
新华社· 2025-09-15 23:05
双边关系与合作框架 - 双方在2025年9月15日于华沙举行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1] - 双方一致同意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深化双边合作并定期召开委员会会议 [3] - 双方重申基于《行动计划(2024-2027年)》扩大各领域、各层级交流与合作 [6] - 双方同意加快落实2024年6月两国元首会晤达成的共识 [6] 交通与物流合作 - 双方强调发展高效、富有经济竞争力的欧亚交通走廊及波兰的关键作用 [7] - 双方认识到在铁路、海事和航空货运方面提供互利服务的好处 [7] - 双方愿共同保障中欧班列通道安全畅通 [7] - 双方注意到在发展两国间直航运输、共同提升航空业竞争力方面存在共同利益 [7] 贸易与投资促进 - 双方欢迎通过贸易畅通工作组和投资促进常设工作组开展双边经济对话 [8] - 双方同意尽快召开两国经济合作联委会新一次例会 [8] - 双方致力于双边贸易可持续发展以及货物和服务贸易品类多元化 [8] - 双方讨论了中国稀土相关物项对波出口许可事宜,愿加强出口管制主管部门沟通 [8] - 双方将依法依规推动动物疫情解禁工作,共同推动波兰农食产品输华准入 [8] 产业与绿色经济合作 - 双方愿继续扩大双向投资 [9] - 双方认识到波兰致力于打造国内电动车产业全价值链并成为欧洲最大锂电池出口国 [9] - 双方愿鼓励两国企业就促进波兰电动车产业链发展探讨互利合作 [9] - 此项合作符合双方推动气候治理和经济绿色转型的共同愿景 [9] 旅游与文化交流 - 考虑到当前两国人文交流势头积极,双向游客数量显著增长 [10] - 双方决定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合作,认为中国免签政策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 - 双方决定鼓励两国旅游机构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对方举办的旅游推介活动 [10] - 双方将支持文化领域深度交流与务实合作 [10]
2025鼓浪屿论坛|Saeb Eigner:跨国协作——构建韧性与低碳的贸易通道
观察者网· 2025-09-15 15:51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鼓浪屿论坛ESG与可持续产业发展创新论坛在厦门举办 主题为打造数字产品护照助力可持续贸易发展 [1] 全球可持续贸易协作 - 全球协作对可持续贸易与气候治理至关重要 可降低成本和激发创新 [3] - 成功的气候治理需依靠全球合作而非孤立政策 [3] - 中国高效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是构建可持续贸易和气候治理的核心 [3] 中国绿色科技主导地位 - 中国在电池制造和光伏组件等关键绿色科技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 部分领域高达95% [3] - 中国的领先地位源于战略规划及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高效协作 [3] 贸易安全与韧性 - 全球面临安全和地缘政治风险 价值链需要更具灵活性 [4] - 信任透明度与标准是全球绿色贸易互利的基础 与中国互利共赢理念吻合 [4] 中国碳市场与ESG发展 - 中国碳市场流动性仍需提升 需通过更好治理确保数据流通性与透明度 [4] - 中国需要在碳定价和ESG报告领域继续努力 [4]
特朗普杀死新能源
虎嗅APP· 2025-07-11 08:23
法案核心内容 - 《大而美法案》终止对太阳能和风能的联邦支持,转而拥护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以满足能源需求 [1][3] - 法案取消2027年后新建太阳能和风电场的税收抵免,并终止电动汽车7500美元新车购置及4000美元二手车的税收抵免 [3] - 法案对"海外禁止实体"(FEOC)实施严格限制,包括技术许可、原材料采购和付款等合作禁令 [4][5] 新能源产业影响 - 美国清洁能源投资将显著下滑,已规划的3210亿美元投资及未来5220亿美元投资可能受冲击 [3] - 电动车渗透率预计下降,日韩车企因成本劣势竞争力进一步削弱 [4] - 太阳能和风能项目可能减少300吉瓦装机容量,导致未来10年450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受威胁 [9][10] 供应链与本土化限制 - FEOC条款涵盖中、俄、伊、朝等国企业,要求外国政府持股或控制权低于25% [5] - 使用中国组件的项目需确保60%以上非中国采购(2030年升至85%),否则丧失税收抵免资格 [5] - 技术许可协议金额超100万美元将导致两年后失去税收抵免资格 [5] 能源市场与成本变化 - 美国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可能减少57%-72%,电价预计上涨(家庭7.3%、企业10.6%) [10] - 燃气涡轮发动机供应短缺导致5-7年交付延迟,加剧能源缺口 [10] 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 美国退出气候治理可能阻碍全球减排目标,中欧合作或加强 [11] - 法案被批评将削弱美国在太阳能、风能、电动车等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11]
特朗普杀死新能源
虎嗅· 2025-07-10 19:20
法案核心内容 - 《大而美法案》终止对太阳能和风能的联邦支持,转而大力扶持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 [1] - 法案取消清洁能源税收抵免政策,2027年后新建太阳能和风电场不再享受投资/生产税收抵免 [2] - 法案终止电动汽车7500美元新车购置税抵免及4000美元二手车抵免,9月30日起生效 [2] 新能源产业影响 - 美国清洁能源投资将显著下滑,咨询机构Rhodium Group预测2035年前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减少57%-72% [8] - 太阳能产业协会警告法案或导致300吉瓦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消失,威胁450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 [7] - 电动汽车行业受冲击,日韩车企因成本劣势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3] 供应链与外资限制 - "海外禁止实体"(FEOC)条款限制中、俄、伊、朝企业参与美国清洁能源项目,股权或控制权超25%即被认定 [4] - 使用中国组件的项目需满足60%(2030年升至85%)非中国采购比例,否则丧失税收抵免资格 [4] - 与FEOC技术许可协议超100万美元将导致两年后失去抵免资格 [4] 能源市场与价格 - 美国电力需求因AI数据中心增长,但天然气发电厂建设滞后5-7年,电价预计上涨(家庭7.3%,企业10.6%) [8] - 页岩油技术使美国成为石油出口国,传统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雪佛龙)政治影响力增强 [7] 国际竞争格局 - 中欧在新能源领域话语权提升,气候治理合作可能深化 [8] - 法案加速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重组,中国组件出口面临更高壁垒 [4][5]
观察者网联手巴西247举办金砖国家可持续峰会,聚焦全球南方气候治理话语权
观察者网· 2025-07-05 10:25
金砖国家可持续性与能源转型峰会 - 峰会将于2025年7月9日在巴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银行(BNDES)总部举行 与第17届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同期举办 获巴西总统卢拉特别支持 [1] - 金砖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夫 COP30主席 巴西银行行长等高级官员将出席 与中巴企业代表及智库代表就全球南方国家能源自主权展开对话 [1] - 峰会举办时金砖成员国GDP总量已占全球36% 将围绕清洁能源发展 经济脱碳路径 COP30与碳市场建设三大主线展开研讨 [1]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战略定位 - 行长迪尔玛·罗塞夫将发表主旨演讲 阐释该行在推动成员国绿色转型中的战略定位与融资创新 [2] - 罗塞夫预计将就重构绿色金融标准 优化项目融资机制等核心议题提出具体方案 被视为金砖国家应对全球气候治理挑战的重要政策信号 [2] 中国企业的技术实践 - 华为 中国海油 国家电网等中国企业将分享前沿实践 中国驻巴西大使祝青桥将解析中国在绿色经济中的角色定位 [3] - 国家电网将分享巴西东北特高压项目实践经验 华为将聚焦新型能源稳定性保障方案 [3] - 中国企业的实践案例展现了新能源技术积累 体现金砖国家"互利共赢 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 [3] 巴西的能源转型探索 - 巴西国家开发银行总裁 巴西银行总裁 前环境部长等多位嘉宾将分享能源转型和绿色经济的实践与思想 [4] - 巴西在农业综合企业环保模式 碳认证体系等领域的探索将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新思路 [4] 媒体与智库的推动作用 - 观察者网与巴西247新闻网共建"全球南方传媒联合体" 集合两国政界 商界 学界智慧 助力金砖国家重塑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4]
深圳发布2024年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
中国环境报· 2025-06-26 09:16
深圳低碳发展成果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3% [3] - 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达到2439亿元 [3] -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80% [3]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76.9% [3] - 绿色建筑面积达2.1亿平方米 [3] -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34家 [3] - 森林蓄积量超过469万立方米 [3] 碳市场与绿色金融 - 碳市场覆盖38个行业、708家重点排放单位 [3] - 深圳碳市场累计成交量1.08亿吨 [3] - 碳市场成交金额为24.75亿元 [3] - 绿色信贷余额首次破万亿元 [3] - 累计推出气候融资项目293个 [3] 低碳创新示范 - 累计推进113个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 [4] - 遴选出20个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 [4] - 15个大型活动碳中和标杆项目 [4] 气候适应能力建设 - 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密度达到2.6×2.6公里 [6] - 完成林分优化4520亩 [6] - 新造林抚育3430亩 [6] - 森林抚育29349亩 [6] - 红树林营造17.37公顷 [6] - 红树林修复106.95公顷 [6] - 记录到维管植物2200多种 [6] - 陆生脊椎动物550多种 [6] 城市基础设施韧性 - 防洪潮能力为100年—200年一遇 [7] - 内涝防治能力达到20年—50年一遇 [7] - 城市供水储备能力达85天 [7] - 全市各类步道总长度超3600公里 [7] - 全市公园总数达1320个 [7] - 全市绿地覆盖率超45% [7] 政策与科技创新 - 出台《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实施方案》 [8] - 发布《深圳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8] - 实现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一区一站" [8] 国际合作与未来规划 - 在COP29上分享"深圳经验" [9] - 聚焦碳排放精准管控 [9] - 加快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9] - 强化科技与市场双轮驱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