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成本
搜索文档
拖垮你的,是“沉没成本”
36氪· 2025-05-27 17:19
沉没成本概念解析 - 沉没成本指发生在过去且无法收回的付出,包括心力、时间、金钱和精力等资源 [3][4] - 典型场景包括购买不合适的商品后无法退款,或对无起色的项目持续投入 [6][7] 沉没成本效应机制 - 心理学"损失厌恶"理论解释:人们对损失的痛苦感远超获得的快乐,导致难以放弃已投入资源 [9] - 案例:消费者对高价但不合脚的鞋子会经历不甘心→侥幸→绝望的心理过程,最终造成更大精力损耗 [7][8] - 果断止损者能节省时间精力,将资源集中于关键决策 [11] 应对沉没成本的策略 - **时间价值管理**:相同时间创造价值差异显著,需减少低收益时间消耗 [13][14] - 建议通过每日TDL(待办清单)规划时间,提升效率 [14][15] - **放弃追回沉没成本**:90%不幸源于不甘心,需接受无法挽回的损失 [17] - **目标导向思维**:避免被次要目标干扰,聚焦核心需求 [18] - 案例:超市购物时因打折偏离购买杯子的原始目标 [18] - **减少无意义决策**:频繁决策导致"决策疲劳",应集中精力于关键选择 [19][20] 理论支持与引用 - 本杰明·富兰克林强调时间即金钱,娱乐时间隐含机会成本 [14] - 亚科斯教授指出不甘心是止损的主要障碍 [17] - 《教父》台词佐证决策能力需长期训练 [20]
当A股波动率消失时,最应该做的事
雪球· 2025-05-01 09:32
市场现状分析 - A股成交额近期萎靡,在万亿附近徘徊 [4] - 隐含波动率持续降低,市场呈现横盘状态 [5][12] - 1年期存单利率同样横盘,波动率极低,显示央行控盘迹象 [13][15] 投资者行为问题 - 市场轮动速度快导致操作困难,易出现"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现象 [8][9] - 投资者常见错误包括:亏损40%仍不愿调仓、盈利时过早止盈(如50%盈利回撤至45%即懊悔) [22][27] - 投资组合不合理主因是沉没成本效应,例如用买入成本锚定股票价值而非实际价值 [31][40] 投资策略建议 - 垃圾时间应减少操作,避免频繁交易导致亏损扩大 [16][17] - 需以现金视角重构组合:假设持有100万现金而非亏损中的持仓,重新配置资产 [44][47] - 战略层面应平衡股票与现金比例,比较资产性价比,为未来波动放大做准备 [51][56] 长期投资理念 - 涨跌均可利用:上涨兑现利润,下跌创造买入机会,横盘赚取分红 [61][63] - 短期波动随机性高,需聚焦长期资产增值,避免被短期账面盈亏干扰 [66][68] - 分散投资是核心原则,通过资产、市场、时机三维分散实现风险控制 [70]
生活中有哪些套路需要及时止损?
集思录· 2025-03-27 22:05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生活中的各种套路展开,以某手签到领手机为例,指出规则随意更改会消耗人们时间和精力,类似投资中的止损问题;同时介绍识别和防范生活中骗局与忽悠陷阱的方法,并列举保险、APP等方面的套路案例 [1][2][5] 生活套路案例 - 某手签到领手机活动规则不断升级,从点击签到变为观看视频、直播,让人看不到希望最终放弃 [1] - 拼多多红包提现类似悖论,永远无法完成,淘宝也学了这些套路 [10][11] - 保险推销给老人不合适的产品,后续退保损失大,继续交保障非所需 [19] 套路本质分析 - 签到活动本质是诈骗,骗免费劳动力为广告赚取流量费用 [14] - 签到送手机是不平等交易,对方必然另有所图 [16] - 前期签到是为筛选又蠢又爱占便宜的目标客群 [18] 防骗方法建议 - 提高自我认识,认清人性现实,好事轮不到自己,主动找上门的大概率不是好事 [5] - 从概率判断好事真假,父母给予真好事概率最大,陌生人最小 [5] - 分析好事对对方是否有利,若对方无明确利益则需谨慎 [6] - 看好事是否需额外付出金钱精力,需付出则假好事概率大 [6] - 判断好事是否违背常理,越玄乎越可能是坏事 [6] - 通过大量学习提升认知,并结合实践接触更多陷阱以增强防范能力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