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

搜索文档
人民法院持续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 依法严惩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违法行为 法治之力提升生态颜值(法治头条)
人民日报· 2025-07-10 06:07
环境资源审判成效 - 2024年审结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1.9万件,判令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96亿元,同比增长87.5% [1] 非法采矿与生态破坏案例 - 湖北4家企业以康养旅游项目为名非法开采白云岩,造成矿产资源损失9007万元、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640万元 [2] - 法院判处4家企业连带承担赔偿1290万元,并追缴违法所得9007万元 [2] - 被告需在省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 [2] 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例 - 某检测公司出具虚假监测报告222份,涉及44家委托单位,被处罚金20万元 [3] - 6名责任人被判有期徒刑并禁止3年内从事环境监测行业 [3] 生态修复与预防性司法 - 重庆法院责令非法捕鱼者在长江干流搭建人工鱼巢1961平方米,修复生态 [4][5] - 浙江长兴县法院发出禁止令,阻止景观工程威胁濒危物种长兴水韭的生存 [5][6] 农业污染与司法干预 - 四川某养殖合作社偷排粪水污染饮用水源,造成损失160万元,被判处污染环境罪 [7][8] - 法院推动养殖场拆除并复耕土地,并向相关部门提出农业污染治理建议 [8][9] 司法建议与长效机制 - 广安中院建议完善养殖场电子档案和联合执法机制,获相关部门采纳 [9]
为何要在城市公园留出一片片“荒原”?
中国环境报· 2025-07-09 08:13
城市"自然带"建设 - 北京市已在城市公园开辟558处"荒野"区域 这些区域专门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不受人类干扰的自由栖息地 [1] - "荒野"区域特点包括无游乐设施 远离游客 无园径路灯 绿化工人极少进入 最大限度降低人类干预 [1] - 管理方式采取不打药 不修剪 对轻微虫害不轻易干预 保持自然状态和野性 [1] 生态效益 - 温榆河公园监测数据显示已记录880种动植物 包括大鸨 斑头秋沙鸭 青头潜鸭等珍稀鸟类 [1] - 为城市野生动植物提供宝贵栖息地 有助于保护和恢复城市生物多样性 [1] - 形成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植物种类日益丰富 [1] - 改善城市微气候 增加绿色空间 提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 [2] 社会价值 - 为市民提供接触自然的平台 通过观察自然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 - 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自然之美 激发保护自然的热情 [2] -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举办科普活动增强市民对"自然带"的认知和认同感 [2] 发展意义 - 推动建设和谐宜居之都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1] - 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树立标杆 做法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2] - 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为后代保留宝贵生态资源 [2]
李强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第二及第三阶段会议
证监会发布· 2025-07-08 09:25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经济与产业机遇 - 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维护世贸组织基本原则 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中方成立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 [2] - 提升国际金融合作:支持新开发银行发展 欢迎全球南方国家投资中国金融市场 推动国际金融机构股权结构调整以增加发展中国家话语权 [2] - 新兴领域合作:拓展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 5年内为南方国家举办200期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培训 打造"数字南方"品牌 [2]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发展 -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推动AI技术应用于千行百业 中国将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 - 数字能力建设:通过全球发展倡议框架加强发展中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和技能培训 [2] - 治理机制建立:会议通过《金砖国家领导人关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声明》 [3] 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气候变化应对:坚持《巴黎协定》原则 深化清洁能源和碳市场合作 敦促发达国家履行资金技术承诺 [3] - 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实施 倡导系统治理模式 [3] - 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金砖疫苗研发中心等平台作用 为全球南方提供公共卫生产品 [3]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 多边主义践行:维护国际经贸秩序 凝聚全球南方国家力量应对世界经济复苏挑战 [2] - 实际成果落地:会议通过《金砖国家领导人气候资金框架宣言》等实质性文件 [3] - 中国参与承诺:持续提供全球公共产品 在气候、卫生等领域承担国际责任 [3]
韦韬:坚决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广西日报· 2025-07-06 09:33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政策动向 - 自治区代主席韦韬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1] - 要求以政治自觉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持续擦亮广西生态招牌[1] - 近期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抬头,需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推进[2] 柳州市污染治理案例 - 柳城县六塘镇韦中平养殖场4月发生粪污渗漏污染地表水,经两个月整改水质恢复正常[1] - 政府实地检查渗漏区域清理情况,要求养殖场升级改造消除隐患[1] - 六塘镇新建分散式饮用水源工程,检查取水点水质及泵房建设[1] 污染治理具体措施 - 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坚持全面排查与分类施治[2] - 要求柳州市举一反三整改,避免简单关停,加强技术指导服务[2] - 加大饮用水源地非法排污执法力度,加快备用水源建设[2] - 建立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保障供水安全[2]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关于征集生态环保产业相关标准的通知
仪器信息网· 2025-07-04 16:03
征集生态环保产业相关标准提案 - 核心观点:征集生态环保产业相关标准提案,重点聚焦"双碳"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推动技术进步与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1][4] - 征集重点领域包括温室气体监测、碳减排效益评估、低碳产品评价、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等7个方面 [8] 提案要求 - 提案资格:会员单位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相关机构,参与标准提案发起的单位不少于三家 [5] - 提案要求: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符合生态环境管理要求和产业发展导向 [6] - 提案材料:包括标准制修订项目申报书、标准大纲或初稿、标准负责人简历等,需填写《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申报书》并加盖单位公章 [6] 工作流程 - 立项审查:立项提案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统一组织论证,通过论证的项目将在网站公示10个工作日 [7] - 标准编制:标准编制工作按《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标准管理办法》开展,原则上一年半内完成,批准发布的标准由协会统一出版 [7] - 进展报告:标准编制的立项计划和阶段性进展将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 [9] - 信息查询:立项标准项目和已发布标准可登录协会网站"标准化工作"栏目查看 [10] 联系方式 - 联系人:闫骏,联系方式:13269073399,电子邮箱:standard@caepi.org.cn [11] -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七剧场路6号二层 [11]
刹住户外游“撒野”之风需利剑出鞘
中国环境报· 2025-07-04 07:12
旅游行业生态破坏问题现状 - 暑期旅游旺季景区客流高峰期间,部分游客存在驾车漂移、挖沟烧烤等破坏天然草场和高寒草甸的行为[1] - 新疆赛里木湖景区发生车辆持续40分钟草场漂移事件,内蒙古赤峰大青山出现团队挖沟烧烤破坏高寒草甸案例[1] - 生态破坏行为造成的损害往往需要数十年恢复,部分损失不可逆转,直接威胁当地生态安全[1] 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 游客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爽玩一次"不会被严惩,同时景区因地域广阔存在监管盲区[1] - 现行惩处机制震慑力不足,如赤峰事件涉事团队仅需回填且免于行政处罚,违法成本过低[2] -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极其脆弱,1平方米损伤即可能引发系统性崩塌,但补救措施与破坏程度不匹配[2] 行业规范与监管改进建议 - 需建立分类景区禁止行为清单,明确车辆禁入区、露营烧烤限制区,配套巨额罚款+生态修复+信用惩戒联动机制[3] - 高寒草原类景区应专项禁止车辆驶入非指定区域,违规者需承担修复责任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3] - 构建跨部门(生态/旅游/公安)及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设立生态旅游带联合执法中心实现统一调度[3] 技术应用与社会共治体系 - 推广监控摄像头+无人机巡查+红外热成像技术组合应用,减少监管盲区[4] - 建立游客举报奖励机制,通过景区广播/宣传栏/手册加强生态法规普及[4] - 生态保护区实施准入培训+承诺书签署制度,强化事前预防教育[4]
方红卫到周至县开展“七一”走访慰问并调研
西安日报· 2025-07-02 11:53
基础设施建设 - 鄠周眉高速公路楼观段和杨哑路改建项目正在推进 强调强化协调配合与服务保障 力争早日建成通车以助力县域经济提速发展 [2] - 骆峪铜矿矿山治理现场要求持续巩固治理成果 强化巡查监管和水质监测 严密防范环境风险 [1] 乡村振兴 - 调研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强调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 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1] - 楼观镇西楼村走访老党员 要求当地党组织保障老党员生活 解决实际困难 [1] 生态保护 - 在永红生态林场野生动物救助收容站强调健全野生动物保护长效机制 增强保护能力并加强法治宣传 [1] - 桃李坪道班驿站开展巡河巡林工作 要求压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责任 加大林草资源与水源地保护力度 [2] 防汛与安全管理 - 骆峪镇尚兴村地质灾害点要求加大汛期巡查力度 及时采取应急转移避险措施 [2] - 金盆检查站强调严格落实峪口封闭管理 加强危化品运输风险防范 保护水源地安全 [2] 文化遗产保护 - 仙游寺博物馆调研建设运营情况 强调保护文物资源并挖掘历史文化价值 提升市民文化体验 [2]
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蓝劲松: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背后的故事
中国环境报· 2025-07-01 11:44
组织体系改革 - 成立市、县生态环境保护和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保水护水委员会,统筹协调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问题 [1] - 县级层面实行党政双线分管生态环境的领导机制,全面落实生态环保工作"党政同责" [1] - 成立市、县、乡镇水质安全保障中心,村级配备专职环保网格员,实现四级贯通联动 [1] - 成立全国首个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环境警察支队,整合3支队伍专司打击非法排污等违法行为 [1] - 建立汉江上游、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合作机制和三省五市检察机关跨区域水质保护协作机制 [1] 制度体系改革 - 建立县乡跨界水质监测评价体系,每月评估水质状况并督促整改 [2] - 将生态环保工作纳入市委绩效考核体系,考核结果影响年度综合目标任务评价 [2] - 生态环保履责情况同干部提拔使用挂钩,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要督查计划 [2] - 颁布实施《十堰市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立法项目库 [2] - 市人大常委会将生态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列入监督检查内容 [2] 治理体系改革 - 建设丹江口水库水质保障数字平台,实现守水护水由人力密集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 [3] - 组建十堰生态环境集团,统一运营城区10座污水处理厂,形成全链条管理闭环 [3] - 创新源头管控、管网攻坚、按效付费"三位一体"机制,推动污水治理系统化转型 [3] - 建成污水处理监测管理可视化平台,对污水处理厂和管网进行"一网统管" [3] - 分级分区管控10个三级流域片区、23个四级流域单元,实施水质稳定达标等攻坚行动 [3] 社会参与机制 - 成立京堰环保志愿联盟,常态化开展守水护水志愿活动 [4] - 全市2000多支环保志愿服务队、33万名志愿者常态巡河、库面清漂 [4]
如何守牢自媒体流量的“堤坝”?
中国环境报· 2025-06-27 07:12
环保网红的社会影响力 - 抖音博主"渔猎齐哥"拥有近250万粉丝 今年以来曝光江西乐平工业园区废气扰民 湖北天门河污染等问题 推动污染问题解决 [1] - "理想青年—小辛"在长江 澜沧江清理白色垃圾60余吨 B站UP主"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通过专业讲解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1] - 微信平台"阿拉善SEE生态协会"长期聚焦荒漠化防治 引导公众关注沙漠生态修复 [1] 环保网红的传播特点与问题 - 环保网红通过生动有趣方式转化专业生态知识 或通过曝光推动舆论监督 对非法排污企业形成威慑 [2] - 部分环保网红存在专业知识不足 拍摄形式单一等问题 但凭借社会责任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力量 [2] - 流量利益诱惑下出现乱象 包括刻意制造污染场景摆拍 夸大生态环境问题传播不实信息等行为 [2] 环保网红的发展建议 - 环保网红需秉持专业科学态度 确保内容准确性 避免公益活动作秀 多角度客观反映问题 [3] - 自媒体平台应严格审查虚假内容 优化算法扶持优质内容 设立专项奖励激励生态环境宣传 [3] - 政府部门可为网红提供专业培训 完善法律法规 借助网红影响力开展政策宣传 [3] 公众参与环保网红生态 - 公众需提高对摆拍造假行为的辨识能力 及时举报虚假内容 积极分享传播优质环保内容 [4]
以有力监督守护清澈南水奔流北上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26 09:18
南水北调工程政治监督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战略项目,湖北省丹江口市纪委监委将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政治监督核心内容[1] - 监督重点聚焦污水处理、消落带治理、水华治理等4个方面18项任务,出台《丹江口市水质安全保障补短板"十大工程"实施方案》[1] 跨区域协同监督机制 - 构建"地企"协同监督组,整合地方政府资源与企业专业优势,形成"一个协同监督事项、一名班子成员主抓"的推进体系[2] - 对"引江补汉"工程的预算审核、环境影响评价等关键节点实施全程监督,建立问题互通、线索共处机制[2] 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 开展排污口"查、测、溯、治"专项行动,按"一口一策"原则制定整改方案,完善监管机制[3] - 强化危化品运输全链条安全监督,排查企业应急预案、生产工艺等环节[3] - 推动库区畜禽养殖场规范化管理,减少面源污染[3] 监督问责与长效治理 - 制定《丹江口市守水护水失职失责行为追究办法》,明确21项问责标准[4] - 通过典型案例通报、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推动制度完善,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