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剧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短剧出海如何行稳致远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54
全球短剧市场表现 - 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超2.7亿人次下载中国短剧 海外市场相关APP激增至237款 同比增长近4倍 [1] - 中国短剧开创低成本高回报的全新赛道 吸引众多企业争相入局 重塑影视产业格局 [1] 文化传播意义 - 中国短剧出海打破西方文化产品主导全球市场的垄断 为塑造真实中国形象提供新可能 [1] - 短剧以多样化题材和创新叙事方式 成为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重要手段 [1] - "短平快"节奏与强情节叙事精准契合海外观众碎片化娱乐需求 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新窗口 [1] 行业现存问题 - 部分海外媒体批评中国短剧服化道简陋 演员表演生硬 同质化严重 [2] - 套路化内容如"霸总强制爱""重生复仇"反复出现 被诟病为缺乏艺术价值的"金融产品" [2] - 部分作品刻意放大"家庭矛盾""职场潜规则" 不利于海外对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的全面客观认识 [2] 行业改进方向 - 需跳出"复制粘贴"粗放模式 贴合当地需求同时坚守自身特色 完成从流量博弈到价值共生的转型 [2] - 内容创作需深耕文化内核 深挖传统文化富矿 将传统节日 民间技艺等元素自然融入剧情 [2] - 应聚焦现实题材 展现中国高铁建设 科技创新等当代成就 塑造全面立体真实的国家形象 [2] - 制作环节需加大投入 从场景搭建到画面剪辑全方位提升品质 扭转"制作粗糙"负面印象 [2] - 需建立完善行业规范标准 褒奖优质作品 惩戒违规内容 通过正向引导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
中文泛娱打造Sayhi国际片场,行业聚力释放短剧能量
搜狐网· 2025-07-09 10:23
项目概况 - 中文泛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Sayhi国际片场于6月28日在上海东方智媒城开业,定位为围绕短剧业务的复合型空间,旨在成为海内外短剧从业者的供需集散地 [1] - 片场占地1500平方米,设有8个主要场景,均采用美式装修风格,包括会议室、咖啡厅、客厅等生活化场景以及2个经典IP主题景(教父主题办公室和福尔摩斯侦探公寓) [3] - 片场配置了AI绿幕棚用于虚拟拍摄,外部绿地、湖泊及浦江镇场景协拍提供丰富拍摄条件,并拥有国内罕见的1:1定制直升机道具供剧组内部拍摄 [4] 场景设计特色 - 置景陈设由专业美术团队采用高规格材料制作,从家具到墙面装饰均注重细节还原欧美生活质感,场景中咖啡机等设备均为真实可用 [3] - 直升机道具未来将开放公众打卡拍照,主场景设计兼顾拍摄与演艺需求,配置可移动观众席可转换为脱口秀、小型表演舞台 [4][7] 战略定位与业务规划 - 公司创始团队具备头部短剧平台运营经验,片场旨在整合短剧制作方与商业客户资源,实现出品、发行、出海等全链条商业化变现 [5] - 选址东方智媒城(SMG新媒体产业基地)可联动影视上下游企业,享受浦东新区政策支持,同时便利海外客户合作 [7] - 片场定位复合型多功能空间,除拍摄外可承接发布会、展览、时尚走秀等活动,通过可移动场景组合满足多样化需求 [7] 项目进展与未来计划 - 已完成短剧《潮起东方·我在浦江看世界》拍摄,内容聚焦外国友人视角看上海 [9] - 计划与澳洲短剧方合拍项目,并探索知名IP跨界合作,涵盖短剧拍摄及线下衍生活动 [9]
蓝色光标20250703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蓝色光标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客户与业务结构** - 主要客户为游戏、电商、互联网及应用类,约 80%收入来自出海业务,游戏类占比 42%-43%,电商类约 30% [2][4][5] - 出海营销业务结构中,游戏类客户占比 42%,电商类客户体量显著增加,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及应用工具类收入增量主要来自短剧出海 [4][17][18] 2. **行业趋势与业务影响** - 国内游戏合规趋严推动出海,电商跨境业务快速增长,但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带来影响,尤其关注美国对中小包裹征税政策变化 [2][7] - 出海业务前景乐观,新兴行业如游戏、电商和短剧出海具吸引力,国内大客户预算受房地产和传统汽车行业影响有所削减 [2][9] 3. **全球市场布局** - 全球市场布局集中在东南亚及中东(45%-50%),北美占 30%,疫情期间布局稳定,东南亚因文化、地域及物流优势成首选 [2][8] 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 140.143 亿元,净利润约 9500 万元,预计二季度收入与去年持平,预计 2025 年全年收入约 650 亿元,具体利润待二季度审计数据 [3][10] - AI 相关收入 2024 年达 12 亿元,预计今年 30 亿至 50 亿 [2][10][11] 5. **AI 相关发展** - AI 领域分为内容端(虚拟人、物、空间、AR/XR)和工具生成式两大板块,有望持续增长 [2][11] - 依赖市场大模型,接入垂直模型降低 TOKEN 消耗,实现海报制作自动化,减少沟通成本,将定制化服务标准化,为中小广告主提供高效经济服务 [4][14] 6. **文旅项目情况** - 落地北京中轴线、剑门关、滕王阁等 VR 项目,通过 4A/5A 景区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确保可持续性,初期选择网红景点落地,预计 12 - 18 个月回款,AI 技术增强内容创意,提升用户体验 [2][12][13] 7. **出海营销毛利率** - 出海营销毛利率稳定在 1.6%-1.8%,源于收入规模效应,未来提升关键在于加大与腰部媒体合作,提高返点差,并通过生成式工具为中小客户提供创意服务,与高返点媒体合作也能提高毛利率 [4][19][20] 8. **新平台与业务协同** - 境外市场推出 Blue X 和 Blue Turbo 平台用于游戏投放,Blue X 已上线但未完全起量,侧重 DSP 和 SSP 以适应不同市场需求,正在评估整体效果及对客户 ROI 转变的影响 [15] - VR 大空间项目与营销业务存在结合和协同效果,目前主要与文旅机构合作,能开拓更多客户和拓展营销场景,但实际落地项目少,未完全实现广告植入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不同媒体平台影响**:Meta 和 Google 投放效果相对稳定,TikTok 等腰部媒体能带来更高 ROI,但广告主转换过程长期,建议采用全案投放策略优化投放组合 [21] 2. **新场景对毛利率影响**:新场景产生对代理业务毛利率提升至关重要,预测 5G 到 6G 时代将迎来虚拟现实等新场景,带来收入和利润结构性调整 [22] 3. **AI 对业务结构影响**:AI 相关收入体量大、毛利率高,可将低毛利产品转化为高毛利产品,优化整体业务结构,自动生成式服务为中小客户提供创意支持是未来重点 [23] 4. **VR 项目应用 AI 技术**:VR 大空间项目从 2021 年开始建模,使用六款软件形成标准化模型,提升人效,如过去七人三天的广告创意现在两小时完成初步构想 [24] 5. **VR 项目业绩增量**:2025 年预计完成 5 至 6 个千万级别项目,目前基本饱和,未来批量复制需重新评估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包括内容端收费和门票分成 [27] 6. **Applovin 电商代理**:目前未看到特别大增量贡献,但出海业务收入体量大,Applovin 早期积攒游戏类客户利于精准投放,今年初签约电商类客户代理,返点商务条款优越,增长趋势良好 [28]
听花岛副总裁李元君:出海的短剧90%以上全都是中国公司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17:59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论坛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1] - 由凤凰网主办,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短剧行业出海现状 - 目前出海的短剧90%以上为中国公司制作 [3] - 中国短剧在海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主要由于中国供应链效率强大,一年能产出几万部短剧,而海外本土一个月仅能拍100部左右 [3] - 中国短剧发展早于海外市场约三年时间 [3] 短剧出海模式与挑战 - 当前出海短剧主要分为两类:将国内拍摄的短剧翻译配音后发行海外,以及在北美、日韩等地寻找本土团队拍摄 [3] - 最大困难是本土化问题,包括受制于海外供给不足、文化价值观差异以及对海外市场理解不足 [3] - 用户更关注内容质量而非制作公司国籍,因此公司较少强调自身背景 [3]
北美也爱霸总题材 听花岛副总裁李元君:觉得短剧Low是某些人的偏见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17:20
论坛概况 -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 旨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为中国企业搭建资源对接平台 [1] 短剧行业出海现状 - 听花岛副总裁预估2025年海外短剧市场规模将超30亿美元 [3] - 中国短剧公司在海外市场占比超90% 主要依靠供应链效率优势 年产量达数万部 领先海外市场约3年 [5] - 短剧题材从初期霸总豪门扩展到悬疑科幻历史等多元类型 已度过野蛮生长阶段 [4] 短剧出海策略 - 听花岛首选北美市场 因其规模最大且可辐射日韩东南亚等地区 [3] - 出海模式分为两种:翻译配音现有作品或寻找本土团队拍摄 [4] - 本土化是最大挑战 涉及文化价值观差异和海外市场理解 [4] 短剧内容趋势 - 北美市场偏好题材与国内相似 霸总豪门类仍为主流 未来将向奈飞迪士尼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3] - 用户更关注内容质量而非制作公司国籍 中国公司无需强调出身背景 [4]
《十八岁太奶》成爆款,靠反差冲击海外市场?
36氪· 2025-06-27 11:22
短剧《十八岁太奶》市场表现 - 国内上线前预约量超过430万,首日追剧收藏量超50万,上线5日抖音话题量超20亿 [2] - 国内连续投放19天,日均热度7510.9万,抖音端原生累计播放量达5.3亿,31-40岁用户占比45.79% [3] - 海外同步上线后,播放平台FlickReels下载量与收入量短期内同步增长 [14] 海外市场本地化策略 - 推出5种语言版本:日语、韩语、英语、西班牙语、印尼语,剧名翻译差异化显著 [4][6] - 日语版突出"70年后重生"和"第二人生",贴合日本重生流作品风格 [8] - 韩语版通过疑问句制造悬念,契合韩剧叙事风格 [7][9] - 英语和西班牙语版保留原版核心设定(18岁曾祖母+家族荣耀) [7] - 印尼语版简化身份和行动描述,更直白 [7] - 主投地区与语言匹配:日语(日本)、韩语(韩国)、西班牙语(西班牙/墨西哥)、印尼语(印尼)、英语(美国/菲律宾等7国) [12][13] 爆款短剧制作共性 - **上线节奏**:海内外投放时间从间隔11天缩短至同步,显示前期准备充分 [18][19] - **题材创新**:避开甜宠/逆袭等同质化赛道,聚焦年代怀旧(《家里家外》)、悬疑(《破晓》)等稀缺题材 [20] - **内容平衡**:在娱乐性基础上融入价值观,如《家里家外》通过生活流叙事强化亲情内核,《闪婚老伴是豪门》探讨代际沟通 [21] 行业合作模式 - 出品方听花岛与平台方掌玩长期合作,共同推出多部爆款剧(如《破晓》《十八岁太奶》),形成稳定产出机制 [16]
掌阅科技《遮天》短剧上线海外平台iDrama 短剧出海步伐提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19:30
公司业务发展 - 掌阅科技出品的短剧《遮天》上线海外短剧平台iDrama 该剧主打AI技术与实拍画面的深度融合 是国内经典大IP与AI技术创新融合的代表作品 [1] - 公司一季度海外短剧平台iDrama累计新增用户近20万 在美国 韩国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印度等市场表现突出 多次跻身App Store与Google Play娱乐类畅销榜TOP50 [1] - 公司短剧业务涵盖译制剧 配音剧和本土剧 目前仍以译制剧为主 配音剧处于试水阶段 本土剧自制项目已启动 预计今年将有海外本土自制真人剧推出 [1] - 2024年公司短剧业务收入为7.76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高速增长 已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 并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2] - 公司在短剧领域已涵盖版权 自制 合制 付费投放 官方发行等多种形态业务 已发行短剧数百部 涉及多种题材 [2] - 公司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全链路智能化生产运营系统 在剧本创意生成 项目风险评估等核心环节实现效率提升 产能规模大幅扩张 [2] 行业动态 - 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攀升至505亿元 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 预计2025年将达到634.3亿元 2027年达到856.5亿元 [3] - 中国短剧已成为东南亚 美国等地区的主流力量 全球约431个短剧应用中 内购收入前50名应用占据98.45%市场份额 其中41个是中国出海的短剧产品 占比超80% [3] 战略布局 - 《遮天》短剧在海外上线是公司加速拓展优质短剧出海的重要一步 [1] - 公司从2023年开始发展短剧业务 已形成较为丰富的短剧内容储备及不断扩充的产能规模 并逐步推广自有短剧App [1]
资本热捧、巨头抢滩 短剧市场迎爆发式增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6 00:21
短剧行业爆发式增长 - 短剧互动游戏指数累计上涨5 72% 显著跑赢大盘 相关概念股表现亮眼 多家上市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40% [1] - 2024年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超过6亿人 市场规模攀升至505亿元 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 预计2025年达634 3亿元 2027年有望超千亿元 [1] - A股已有39家上市公司布局短剧业务 14家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家扭亏为盈 2家大幅减亏 [2] 互联网巨头加速布局 - 腾讯推出免费小程序"短剧"主攻下沉市场 小红书爆款《痴人之爱》播放量达7500万 B站发力动画短剧 [1] - 抖音成立短剧版权中心 与爱奇艺 芒果TV合作推出精品微短剧 百度采取"内容+产品"双核驱动策略 发起"百剧计划" [2] - 果麦文化传媒股价累计上涨58 24% 慈文传媒 完美世界股价累计涨幅均超40% 完美世界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 02亿元实现扭亏 [2] 动画短剧成为新风口 - B站发布动画短剧扶持规则 提供30%至100%成本覆盖和最高80%分成 红果推送"熊猫头"风格土味动画短剧 百度公开招募动漫短剧内容合作方 [3] - 动画短剧制作周期优势明显 AI转绘成本较真人剧降低70%至90% 泛二次元用户超5亿 供需缺口显著 [3] - 2024年Q4动画短剧观看人次突破20亿 付费规模达2600万元 收入增长率204 11% [3] 政策支持与行业规范 -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通知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和"白名单"制度 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 推动行业提质增效 [5] - 全球431个短剧应用中 内购收入前50名占据98 45%市场份额 其中41个为中国"出海"短剧产品 占比超80% [5] - ReelShort海外内购收入达1 3亿美元 DramaBox达1 2亿美元 分列全球短剧应用收入榜前两名 [6] 短剧出海与文化输出 - 短剧出海不仅是商业模式输出 更是文化软实力体现 5G AI等技术带来新发展机遇 [6] - 行业呈现"双轮发展"特征 国内市场向精品化转型 海外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6] - 需平衡本土化与原创性 强化技术赋能与合规运营 从"流量红利"迈向"生态红利" [6]
中文在线童之磊:以AI赋能全球内容产业
上海证券报· 2025-06-24 03:21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明确"夯实内容、决胜IP、国际优先、AI赋能"为战略方向 [2] - 作为IP与出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罗小黑战记2》将于今夏全球上映 [2] - 公司已步入第25个年头,紧跟时代趋势不断调整业务重心 [2] IP开发与运营 - 公司认为未来竞争不仅是内容竞争,更是IP生态竞争 [3] - 2023年以1.38亿元收购动画公司寒木春华51.04%股权,将罗小黑IP纳入旗下 [3] - 《罗小黑战记》电影2019年国内票房3.16亿元,在日本市场创中国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3] - 与泡泡玛特旗下品牌合作推出罗小黑联名潮玩,推动IP向游戏、出版、衍生品领域拓展 [3] - 公司已积累超560万种IP资源,聚焦具备用户认知度的IP进行全球化运营和全产业链开发 [4] 短剧市场布局 - 公司认为中国短剧将成为继好莱坞电影、韩剧和日漫之后下一个全球文化现象 [5]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 [5] - 预计2025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34.3亿元,2027年达856.5亿元 [5] - 公司2021年开始布局短剧赛道,认为短剧符合新一代用户消费习惯 [5] - 未来10年国际短剧市场有机会增长为千亿元人民币甚至千亿美元赛道 [5] 出海策略 - 采用"在地团队+全球协同"模式,组建本土团队确保内容符合当地文化偏好 [6] - 寻找东西方文化"最大公约数",传播有全球共鸣的中国故事 [6] - 东方叙事出海关键在于找到文化差异中的情感共鸣点 [6] AI技术应用 - 2023年10月推出"中文逍遥"大模型,可一键生成万字内容 [6] - 2024年推出近百部AI漫剧,总播放量突破30亿次,内容成本降至传统模式30% [6] - AI漫剧已实现商业化付费连载,充值金额高速增长 [6] - 2025年推出面向海外市场的AI写作平台"逍遥海外作者平台",目前每日收入超2万美元 [7] - 认为AI不会完全取代人类创作者,最具开创性的故事和思想仍来自人类 [7]
港股概念追涨|短剧市场爆发式增长 行业出海表现亮眼(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08:33
行业动态 - 腾讯近期推出"短剧"小程序 设有口碑榜、总榜、飙升榜等栏目 目前免费观看 显示1万+人最近使用 [1] - 抖音集团成立短剧版权中心 旨在加强版权管理 提高短剧质量 [1] - 爱奇艺、芒果TV与抖音旗下红果短剧达成合作 共同推出精品微短剧 [1] - 短剧作为新型影视形态 2023年以来爆发式增长 2024年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超6亿人 [1] - 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 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 预计2025年达634.3亿元 2027年达856.5亿元 [1] 出海机遇 - 中国短剧平台积极出海 已成为东南亚、美国等地区主流力量 [1] - 全球约431个短剧应用中 内购收入前50名占据98.45%市场份额 [1] - 前50名应用中 41个为中国出海产品 占比超80% [2] - 东方证券认为 中国中小企业在海外打造的短剧平台处于收入高增长与竞争风险可控的平衡点 海外第一梯队平台更具寡头潜力 [2] - 中金公司指出 短剧出海核心竞争力在于国内经验系统性移植与本土化适配 形成有效产能落地 [2] 相关企业 - 内容企业:阅文集团(00772)、映宇宙(03700)、柠萌影视(09857)、欢喜传媒(01003)等 [3] - 平台企业:快手-W(01024)、哔哩哔哩-W(09626)、百度集团-SW(09888)、腾讯控股(00700)、美团(03690)、携程集团-S(09961)等 [3] - 短剧认证+AI企业:阜博集团(0373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