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改革
搜索文档
科创纳新 有容乃大——科创板成长层设立之后,迎来首批三家IPO企业
上海证券报· 2025-10-28 04:32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设立与首批公司上市 - 10月28日,西安奕材、禾元生物、必贝特三家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成为首批增量的“科创成长层”公司 [1] - 至此,科创成长层公司达到3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92家 [1] - 此次上市标志着6月18日中国证监会推出的“1+6”深化科创板改革政策措施落地,该政策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1] 禾元生物 公司里程碑与产品突破 - 公司于10月28日在科创板上市,成为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上市企业 [2] - 公司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奥福民于今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品,该产品上市当日,公司科创板IPO注册生效 [2] - 公司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基地规划于明年投入使用,将年产120吨原液 [2] 技术与研发历程 - 公司“稻米造血”技术通过提取、纯化稻米原料,获得纯度达99.9999%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将稻米中白蛋白表达量从10克/公斤提升到30克/公斤 [6] - 技术攻坚始于2006年,历经近20年,2011年团队实现每千克糙米提取2.75克白蛋白,为达到临床级纯度,团队迭代37套方案攻克从99%提升至99.9999%的难关 [5][6] - 2017年,公司董事长杨代常成为全球首位注射者,亲自进行产品试验,推动了临床试验进程 [6] 市场定位与行业影响 - 人血清白蛋白是广泛应用于肝硬化腹水、烧伤等领域的“救命药”,目前国内60%以上用量依赖进口,一瓶50克装售价400多元,严重肝硬化患者月支出可能近万元 [3] - 公司的技术颠覆了传统白蛋白生产方式,可有效替代血浆提取,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的潜在病毒污染风险、成本高和规模化瓶颈 [3] - 公司上市被视为积极信号,有望吸引更多长期资本关注医药行业,促进资本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8]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以登陆科创板为契机,发挥水稻胚乳细胞表达平台的技术优势,推进募投项目建设 [8] - 未来将专注于“稻米造血”技术的迭代与优化,并拓展更多适应症,研发更多基于水稻平台的生物药 [8] 必贝特 公司概况与核心产品 - 公司于10月28日在科创板鸣锣上市,成为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之一 [9] - 公司聚焦肿瘤与代谢性疾病领域,核心底气来自全球首创药物伊吡诺司他(BEBT-908),该药作为全球首创的HDAC/PI3Kα双靶点抑制剂,已于2025年6月获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11] - 公司管线还包括处于或已获准开展Ⅲ期临床的BEBT-209、BEBT-109,以及5个处于Ⅰ期临床阶段的项目 [12] 技术平台与研发能力 - 公司已成功构建覆盖siRNA药物设计、筛选、化学修饰、体内外药效评价及生产的全流程一体化平台 [12] - 基于该平台研发的全球第二个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siRNA药物BEBT-507正在开展一期临床试验 [12] - 公司构建了三大具备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小核酸递送体系,包括面向肝脏的GDOC系统、面向神经元的POC系统和面向肾脏的POC系统,已提交33项小核酸相关发明专利,其中7项已获授权 [12] 发展战略与融资用途 - 公司自2021年起明确停止新的me-too项目,集中资源做First-in-Class项目 [14] - 此次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16亿元,拟重点投向新药研发、研发中心与制剂产业化基地等关键项目 [15] - 近期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推动BEBT-908、BEBT-209、BEBT-109相继上市,力争于2027年实现盈利;长期目标是加快国际化布局 [15] 西安奕材 行业地位与产能规模 - 公司产能位居中国境内第一、全球第六,截至2024年末,第一工厂产能提升至60万片/月以上,与第二工厂合并口径产能达到71万片/月,约占全球12英寸硅片产能的7% [17][19] - 客户遍及海内外主流晶圆厂,截至2025年6月末,已通过验证的客户累计161家,已通过验证的测试片超过490款,量产正片超过100款 [21] - 公司外销收入占比稳定在三成左右,是中国少数几家实现12英寸硅片规模化出口的企业之一,期望未来海外与国内营收能达到五五分的结构 [21][22]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 - 公司产品核心指标已与全球五大厂商处于同一水平,已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数量位列国内行业第一 [18] - 基于拉晶、成型、抛光、清洗和外延五大核心工艺组建全球研发团队,并制定了差异化的技术路线和知识产权布局战略 [18] - 公司产品已量产用于2YY层NAND Flash存储芯片、先进际代DRAM存储芯片和先进制程逻辑芯片;更先进制程产品已在主流客户验证 [21] 募投项目与未来规划 - 此次IPO拟募集资金49亿元,将全部用于硅产业基地二期建设 [23] - 预计到2026年,两个工厂合计可实现120万片/月产能,可满足中国内资晶圆厂2026年321万片/月12英寸晶圆产能的37%,全球占比达到10%以上,正式跻身全球头部厂商 [23] - 公司预计于2027年左右实现盈利,到2035年计划打造2至3个核心制造基地,致力于成为全球头部企业 [17][24]
吴清: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
北京商报· 2025-10-28 01:02
科创板改革 - 10月28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将迎来西安奕材 禾元生物 必贝特三家公司作为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 [3]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 预先审阅等措施已实施 改革效应正加快显现 [1][3] - 科创成长层于今年6月18日正式设立 科创板32家尚未扭亏的存量未盈利公司全部入层 [3] - 目前有摩尔线程 昂瑞微 视涯科技等逾10家高科技企业作为后备军已在上市进程中 [3] - 截至10月27日 科创板上市公司共589家 总市值逼近10万亿元 [4] 创业板改革 - 证监会主席吴清于10月27日宣布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 [1][2] - 改革旨在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 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2] - 创业板于2009年10月30日开市 首批28只个股集体亮相 现已从核准制走向注册制 [2] - 目前创业板市场共有1389只个股 合计总市值逼近18万亿元 [2] - 创业板培育了包括宁德时代 东方财富 新易盛 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 [2] 中小投资者保护 - 10月27日晚间 《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即中小投资者保护"23条"发布 涉及八大方面23条 [1][5] - 意见聚焦中小投资者高度关注的问题 从发行上市 融资融券 程序化交易等方面明确监管要求 将投资者保护融入改革全链条 [5] - 意见突出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 强化网下投资者分类评价管理 从严限制故意抬高或压低报价的询价机构参与配售 [5] - 针对程序化交易 意见提出加强报告信息核查和异常交易监测监控 以进一步加强监管 [5] - 针对融资融券 意见明确进一步加强业务监管 完善规则 提高业务透明度和公平性 [5]
证监会主席吴清:科创板改革效应正加快显现
中国经营报· 2025-10-27 18:58
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上表示,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 包容性和覆盖面。明天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将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 预先审阅等已经实施,改革效应正加快显现。 中经记者 郭婧婷 北京报道 (编辑:罗辑 审核:夏欣 校对:颜京宁) ...
吴清:科创板改革效应正加快显现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8:0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责任编辑:李悦 ) 证监会主席吴清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 容性和覆盖面。明天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将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预 先审阅等已经实施,改革效应正加快显现。 ...
科创成长层首批3家新公司28日上市 758万投资者账户开通交易权限
中国经营报· 2025-10-27 17:47
科创板新上市公司动态 - 必贝特(688759 SH)、禾元生物(688765 SH)和西安奕材(688783 SH)三家公司将于10月2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1] - 此次上市是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推出以来的首批新上市公司 [1] 科创板投资者参与情况 - 截至目前,共计758万个投资者账户开通了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 [1] - 开通权限的账户数量占存量投资者活跃账户的126% [1] 科创板改革后企业受理与审核进展 - 今年6月科创板改革"1+6"政策发布后,科创板新增受理26家企业,其中包括8家未盈利企业 [1] - 7月31日,受理首家披露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泰诺麦博的IPO申请 [1] - 9月26日,受理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后第二家IPO项目鞍石生物 [1] - 第五套标准企业北芯生命于7月25日提交注册,未盈利企业摩尔线程和昂瑞微分别于9月26日和10月15日提交注册 [1] - 未盈利企业沐曦股份已于10月24日通过上市委审议 [1]
758万个投资者账户已开通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
证券日报网· 2025-10-27 17:04
(编辑 何帆) 本报讯 (记者毛艺融)10月27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目前,共计758万个投资者账户开通了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 占存量投资者活跃账户的126%。在加快推进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开通的同时,上交所持续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教 育工作。截至9月底,制作科创板改革"1+6"标准宣讲课件并组织营业部宣讲200余场,实现了108家会员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宣导 全覆盖。 ...
科创板改革“1+6”政策发布后 新增受理26家企业
证券日报网· 2025-10-27 17:04
科创板改革后企业受理与进展 - 今年6月份科创板改革"1+6"政策发布后,科创板新增受理26家企业,其中包含8家未盈利企业 [1] - 7月31日,受理首家披露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 [1] - 9月26日,受理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后第二家IPO项目北京鞍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上市进程状态 - 第五套标准企业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于7月25日提交注册 [1] - 未盈利企业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已于9月26日提交注册 [1] - 未盈利企业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于10月15日提交注册 [1] - 未盈利企业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于10月24日通过上市委审议 [1]
科创成长层迎新,首批新注册股票进入倒计时
第一财经· 2025-10-23 22:01
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等公司正在发行、即将上市并直接进入科创成长层。 科创成长层将迎来首批新注册股票。近期,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等公司正在发行、即将上市并 直接进入科创成长层。 根据公告,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均已完成战略配售、网上网下发行等工作,发行价分别为 29.06元/股、8.62元/股、17.78元/股,募资总额分别约25.99亿元、46.36亿元、16亿元。 在这之前,32家尚未扭亏的存量未盈利上市企业已全部进入科创成长层。2025年上半年,成长层公司整 体减亏71.23亿元,13家公司同比缩亏幅度超过20%。 据统计,科创板开板至今共支持54家未盈利公司上市,22家公司上市后实现盈利并"摘U",平均每 年"摘U"4家。 2022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尚未实现药品获批上市并实现销售收入,净利润分别亏损 1.88亿元、1.73亿元、5599.83万元和7389.29万元,主要系产品的研发投入较大所致。 西安奕材是硅片企业,选择科创板第四套标准上市,在今年8月29日获得注册批文。该公司此次公开发 行股票数量为5.378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13.32%。 202 ...
首次出现!A股打新市场,又有新变化!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07:49
科创板新股网下申购新规 - 首批科创板成长层3只新股在网下申购环节首次采用约定限售方式 [1] - 此举为落实“科创板八条”要求 旨在对未盈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限更长的网下投资机构相应提高其配售比例 [1][5] 约定限售方式具体安排 - 网下发行证券设定不同档位的限售比例或限售期 新增档位一(限售期9个月 限售比例60%)、档位二(限售期6个月 限售比例45%)和档位三(限售期6个月 限售比例25%)三档 [3] - A类投资者(如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可自主申购不同限售档位 B类投资者仅可申购最低限售档位(档位三) [2][3] - 每个配售对象仅可自主申购一个限售档位 参与初步询价报价与网下申购时填写的限售档位需保持一致 [3] 新规下的配售机制 - 配售需满足限售比例更高、限售期更长的网下投资者配售比例不低于其他投资者的要求 A类投资者配售比例不低于B类投资者 [4][6] - 与过往科创板新股多为限售期6个月、限售比例10%相比 新规下预计多数A类投资者将选择档位二进行询价 导致其中签率大幅高于B类投资者 [4] 政策背景与制度调整 - 2024年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 提出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 [5] - 上交所随后修订《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 优化科创板未盈利企业新股发行配售机制 明确可采用约定限售方式 [5][6]
首次出现!A股打新市场,又有新变化!
券商中国· 2025-10-16 07:25
科创板新股发行创新 - 首批科创板成长层3只新股采用约定限售方式网下申购 这是A股首次出现该限售方式[1] - 约定限售是落实"科创板八条"要求 针对未盈利企业提高限售比例和期限以换取更高配售比例[1] - 在传统摇号限售和比例限售基础上新增约定限售方式 使未盈利企业网下限售和配售安排更灵活[2] 约定限售具体实施规则 - 西安奕材网下发行设定三档限售条件:档位一限售期9个月限售比例60% 档位二限售期6个月限售比例45% 档位三限售期6个月限售比例25%[4] - A类投资者可自主申购三档限售条件 B类投资者仅可申购档位三[3] - 每个配售对象仅可申购一个限售档位 参与询价和申购时填写的限售档位需保持一致[5] - 限售比例更高、限售期更长的网下投资者配售比例不低于其他投资者 A类投资者配售比例不低于B类[5]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2024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 提出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6] - 上交所修订《首发承销细则》 明确未盈利企业可采用约定限售方式并细化网下限售比例安排[6] - 过往科创板新股限售期多为6个月限售比例10% 新规下A类投资者若选择档位三将触发最低40%限售比例要求[5] - 预计多数A类投资者将选择档位二询价 导致其中签率大幅高于B类投资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