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向善
icon
搜索文档
伦敦科技周,中国电动汽车“吸睛”
环球网· 2025-06-13 06:28
伦敦科技周概况 - 欧洲规模最大的科技创新展会之一 吸引来自125个国家的3万余名科技领袖 创业者和投资者 [1] - 以"AI时代的科技"为主题 探讨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1] - 呈现三大趋势:基础设施竞赛成为AI发展关键 强调"科技向善"理念 全球创新格局从"单极主导"转向"多极共生" [5] 英国AI战略布局 - 英国首相宣布投资10亿英镑提升国家算力基础设施 目标计算能力提升20倍 [3] - 英伟达CEO评价英国拥有全球最顶尖的AI人才网络 包括牛津 剑桥等顶级学府及DeepMind Wayve等领先初创企业 [3] - 英伟达将在英国布里斯托建立新AI实验室 助力补足算力缺口 [3] 中国科技企业表现 - 比亚迪纯电动双层巴士成为展会亮点 作为伦敦公共交通电动化主要供应商展示技术实力 [4] - 伦敦发展促进署称中国科技企业正成为伦敦创新生态重要力量 中英在AI 创意科技等领域有合作空间 [4] - 比亚迪参展传递对中国技术认可及投资开放姿态 [4] 全球科技发展趋势 - 各国对算力资源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 基础设施竞赛成为AI发展关键 [5] - 数字包容 AI伦理等"科技向善"理念被热烈讨论 [5] - 欧洲 亚洲和非洲企业展示多样化技术路径 全球创新格局转向"多极共生" [5]
搭售保险的套路不可取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4
行业监管与消费者权益 - 网络平台在火车票销售中存在隐性搭售保险行为,消费者多支付数十元至上百元费用,关键信息被折叠在不显眼位置[1] - 平台页面设计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损害行业信任基础[1] - 中国银保监会要求非保险机构不得设置保险销售页面,保险机构需明确展示条款并设置阅读确认标识[1] - 市场监管总局规定搭售商品需显著提醒消费者,强调交易需在合法范围内尊重消费者意愿[1] 平台运营与技术伦理 - 平台技术应用存在异化风险,需避免将技术转化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工具[1] - 行业应践行"科技向善"理念,通过优质产品和服务创造长期用户价值,而非短期套路获利[2] 监管执法与市场规范 - 监管部门需加强在线消费领域执法力度,提升技术监测能力并实施联合信用惩戒[2] - 通过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遏制违规行为,促进市场透明化与良性发展[2]
槟榔新锐品牌巨力猿,千万投资欲重塑百亿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6-04 17:1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传统槟榔行业面临健康质疑和年轻消费群体逐渐疏离的双重挑战 [1] - 行业两极分化严重,高端产品溢价超5倍,低端货品控堪忧 [1] - 市场上缺乏满足普通消费者对品质、价格和健康平衡需求的产品 [1] 公司定位与核心理念 - 公司以"槟榔自由,科技向善"为核心理念,瞄准年轻消费群体 [1] - 致力于提供高质价比槟榔产品,追求口感愉悦的同时通过科技改良工艺降低负面影响 [1] - 品牌立志成为槟榔界的"小米",以"加量反降价"模式重构行业标准 [2] 产品创新与工艺 - 严选海南等产区8-10月青果,通过人工+AI多维筛选,确保足量高质交付 [2] - 18道核心工序软化纤维健康减害,融合非遗闷香、点卤技艺提升风味层次 [2] - 同等价位实现50%增量升级,让利消费者 [2] - 投入专业检测设备,将卤水配比精度提升至小数点后两位 [4] - 确定果肉软化黄金临界值,平衡口感和健康 [4] 市场反馈与需求洞察 - 首款样品因"不够劲道"引发内部质疑,但乘客反馈"能边开车边嚼"揭示现代消费者需要舒适咀嚼体验而非感官刺激 [5] - 公司产品定位从"烧口刺激"转向"舒适咀嚼",契合市场需求 [5] 品牌基因与战略 - 品牌名称"巨力猿"蕴含三大核心基因:「巨」30%青果淘汰率+整果交付,颠覆以次充好潜规则 [6] - 「力」18道健康工艺+无烟熏技术,以科技减害兑现"槟榔自由" [6] - 「猿」回归真实风味与口腔舒适,赋予消费者自信选择权 [6] - 构建"品质+科技+价值"三角支撑体系,加速实现"槟榔自由,科技向善"理念 [6]
互联中国公益行动 | 科技向善守护“一老一小”,从六组讲述看互联网公益的力量
环球网· 2025-05-21 12:53
数字公益项目 - 阿里巴巴少年云项目2023年在青海省治多县建设"AI教室" 为每个学生提供专属云桌面 通过数字技术守护儿童好奇心[1] - 贝壳公益基金会"我来教您用手机"项目自2018年启动 覆盖130个城市 累计开展28385节公益课堂 服务老年人超130万人次[2] - 百度"繁星计划"利用AI技术打造数字非遗传承人 帮助传统手工艺技艺传承[3] 数字平台功能 - 云南省"61520关爱儿童平台"具备视频通话 微表情AI识别 防霸凌AI识别 校园视联网AI识别等智能监测功能[2] - 云南"智慧养老平台"整合邻里互助员 专业志愿服务队 家庭医生等资源 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保障[2] 非遗数字化 - 白族扎染技艺通过数字人分身实现技艺传承 百度百科利用AI技术保护濒危非遗项目[3] - 云南彝绣传承人运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彝绣文化传播桥梁 计划通过数字化手段培养年轻传承人[3] 活动背景 - "互联中国公益行动"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牵头 联合政府机构及媒体共同举办 聚焦"一老一小"群体数字素养提升[3][4] - 活动通过典型案例总结可复制的数字技能提升经验 助力特殊群体享受数字化发展成果[3]
交流合作,实现科技向善(钟声)
人民网· 2025-05-21 06:02
中美科技合作 - 中国国家航天局批准美国布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等6国7家机构的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成为中美科技合作的生动例证[1] -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美合作是全球科学进步的基石",两国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最重要力量[1] -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引发全球积极反响,过去40多年在叶酸革命、环境监测、流感追踪、疫苗开发等领域实现广泛互利共赢[1] - 英国《自然》杂志指出中美科研合作具有应对全球挑战的巨大潜力[1] 美国对华科技打压 - 近年来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封锁制裁,采取限制技术、阻断交流、供应链管控等组合手段[2] - 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指出终止与中国在量子材料合作将让美国"自废武功"[2] - 美国智库研究显示对华AI限制措施难以阻止中国长期进步,反而刺激本土生态系统发展[2] - 欧亚集团分析认为"脱钩"不会削弱中国科技行业,仅以伤害美国公司为代价减缓中国速度[2]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 - "祖冲之三号"打破超导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DeepSeek产品火爆全球科技圈[2] - 中国科技创新展现出巨大能量,发展路径持续拓宽[2] 全球科技合作趋势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美美与共"的合作智慧,全球性挑战更依赖国际协作[3] - 中美科技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可实现"1+1>2"效果,贡献全球问题解决方案[3] - 中国通过嫦娥工程等开放举措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担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