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三倍出口量破局!巴西稀土倒戈中国,美国万亿布局彻底崩塌
搜狐财经· 2025-07-22 19:16
中巴稀土合作 - 巴西对华稀土出口量达3.2万吨,相当于美国全年开采量的4倍 [1] - 巴西稀土储量2100万吨,重稀土占比37%,弥补中国南方矿脉稀缺性 [2] - 中巴签署《稀土全链协作协议》,带动巴西北部GDP增长8.3%,新增就业2.7万个 [2] - 合作模式包括技术换资源(永磁体专利)、基建捆绑(精炼园建设)、金融创新(人民币结算超60%) [2] 美国稀土困境 - 美国本土芒廷帕斯矿年产8000吨,精炼纯度不足中国1/3 [4] - 美国采取技术讹诈(扣押专利)、价格绞杀(氧化镝63美元/公斤)、舆论抹黑(放射性污蔑)但均失败 [4][5][6] - 美国军工企业每下跌1%氧化镝价格即损失17亿美元利润 [10] - 美国战机所需稀土库存仅够维持3个月 [10] 中国稀土优势 - 全球稀土加工产能占比92% [4] - 串级萃取技术第六代,单条产线日处理量500吨(美国仅80吨) [8] - 包头矿开采成本12美元/吨,美国矿48美元/吨 [9] - 持有全球62%稀土专利,钕铁硼永磁体专利封锁美企 [10] - 纳米级分离技术领先(0.01毫米级分拣) [10] 全球产业连锁反应 - 澳大利亚放弃与美合作转投中国稀土基金 [10] - 德国巴斯夫逆向工程中国设备遭反制 [10] - 人民币结算占比升至39%,SWIFT剔除美国稀土期货 [10] - 回收技术使成本比采矿低60%,深海采矿船锁定太平洋矿 [10] - 与NASA合作开发月球氦-3伴生稀土 [10][11]
刚接受中国帮助的友国,转头就要“叛变”帮美国解决稀土问题,中方会如何应对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7-01 16:47
印尼新能源汽车电池中心项目 - 中国投资59亿美元在印尼建设新能源汽车电池中心 该项目被视为东南亚汽车产业的未来 [1] - 项目象征中印尼关系的密切 但随后印尼转向与美国寻求稀土合作 [1] 印尼与美国稀土合作动向 - 印尼经济统筹部长提出与美国共同投资稀土矿产项目 此举被认为是对美国32%关税压力的回应 [1] - 印尼拥有280万吨稀土资源 但缺乏提炼技术 美国同样面临稀土提炼能力不足的问题 [3] - 合作被视为"难兄难弟"的相互妥协 可能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 [3] 稀土资源的战略地位 - 稀土对智能手机 电子器件和电动汽车等产业至关重要 已成为中美博弈的关键焦点 [3] - 美国稀土供应链长期依赖中国 特朗普政府将稀土问题作为中美谈判的主要筹码 [3] - 控制稀土资源意味着掌握未来科技命脉 [3] 日本稀土开采计划 - 日本计划2026年启动海底矿产资源开采试点 试图与中国在稀土领域竞争 [3] - 海底采矿面临高成本和复杂技术挑战 高效环保提炼稀土是主要难点 [3] 全球稀土供应链现状 - 全球稀土供应链复杂 各国利益纠葛 面对中国稀土霸主地位表现出无奈与焦虑 [4] - 美国及其盟友试图通过高额投资和政策支持改变现状 但效果有限 [4] 印尼策略的潜在风险 - 印尼若仅为摆脱美国关税威胁而寻求合作 策略不够明智 需解决技术和市场差距问题 [6] - 依赖短期利益可能丧失独立性和自主性 [6] 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 印尼的转向对中国是外交冲击 提醒国际关系中实力和利益的重要性 [6] - 中国需加强技术积累和产业链完善 保持国际竞争优势 提升全球话语权 [6] 稀土博弈的未来展望 - 稀土问题是国家意志和战略布局的对抗 全球经济形势下博弈将持续 [7] - 印尼事件只是开端 未来将见证更多利益交锋带来的连锁反应 [7]
中国商务部重磅发声,“坚决反对”四个字,美国人能看懂
搜狐财经· 2025-06-29 00:51
全球贸易博弈 - 中国商务部对美国加征关税表示"坚决反对",明确反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的交易 [1] - 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10%基准关税,中国商品税率高达34%,并设置90天暂停期作为谈判诱饵 [4] - 美国采取"分而治之"策略,试图与10个国家达成协议,裂解全球贸易联盟 [4] - 欧盟内部为应对"50%关税核爆"准备应急方案,德国和法国对不平等协议持强硬态度 [4] - 印度正努力挽救汽车零部件和农产品出口,与美国进行昼夜谈判 [6] 中美稀土博弈 - 中美签署稀土"谅解协议",中国将依法审批稀土出口申请,未完全解除管制 [7] - 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导致美国汽车业受重创 [7] - 美国虽签矿产协议,但原矿仍需运到中国精练,核心技术仍由中国垄断 [7] - 中国在出口磁体上蚀刻量子加密二维码,全程监控稀土用途 [13] - 美国83%的稀土永磁依赖中国,每架F-35需消耗417公斤钕铁硼永磁体 [11] 中国反制措施 - 中芯国际将28nm芯片降价40%,冲击全球成熟制程市场 [9] - 特斯拉上海工厂切换宁德时代电池,绕开美国供应链 [9]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加速推进,半导体原材料储备库建立 [9] - 东盟对华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15.3%,超过美国的12.5% [9]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180国,与37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超4万亿元 [9] - 沙特与中石化签270亿美元供油协议,人民币结算比例提升至45% [9] 中国策略升级 - 对美反击响应时间从7天压缩至24小时,针对106项商品加税直指中期选举关键州 [11] - 制裁手段从单一关税升级为"实体清单+稀土管制+WTO诉讼"组合拳 [11] - 国际战线从单打独斗转向联合欧盟起诉美国 [11]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滕斌圣:稀土博弈像掼蛋一样,中国在关键节点打了手好牌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14:30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由凤凰网主办,雪花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 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目标为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1] 中国企业全球化现状 - 当前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被形容为一场"突围战",部分企业因国内市场内卷严重而必须"走出去" [3] - 全球化过程中面临高墙深垒,具有强烈的突围性质 [3] - 原有国际格局受到巨大冲击,WTO、联合国等国际框架已被高度弱化 [3] - 近年局部战争频发颠覆了传统"口头上威胁多于真正动手"的国际秩序 [3] 全球化面临的挑战 - 中美关税战中,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在90天对等关税窗口期内实际增长30% [4] - 原有国际框架崩塌后,传统价值观难以被接受,如哈佛毕业典礼倡导博爱的演讲引发争议 [3] - 企业"走出去"具有必然性,但困难度绝对不可低估 [3] 应对策略与案例 - 中国在稀土博弈中打出好牌,被形容为"像掼蛋一样在关键节点扭转牌风" [4] -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策略,最终弹性非常大 [4]
欧盟“臭鱼论”背后的稀土博弈:中欧战略互信的试金石
搜狐财经· 2025-06-28 10:19
欧盟的稀土供应链危机 - 欧盟高级官员以"臭鱼"比喻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反映欧洲在稀土供应链上的脆弱性 [2] - 自2025年4月中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欧洲汽车、风电、电子等行业陷入"断供危机",德国大众、宝马等车企因稀土磁铁短缺被迫减产 [2] - 欧盟驻华大使称欧洲企业面临"非常、非常严重"的影响,希望中国在7月中欧峰会前解决稀土短缺问题 [2] 中国稀土政策的战略逻辑 - 中国稀土管制政策符合国际规范,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实施类似措施,中国商务部强调政策"非歧视性"并加快合规审批 [3] - 中国稀土新政的核心目标包括维护国家安全与防扩散义务(稀土占全球精炼产能92%)、构建全球供应链治理新规则(要求企业申报最终客户及用途) [3] - 中国对欧盟、越南等市场放宽审批,但对美国军工企业(如洛克希德·马丁)严格限制,迫使西方阵营在"供应链安全"与"对华脱钩"间陷入两难 [4] 中欧关系的未来走向 - 7月中欧峰会临近,稀土问题将成为关键议题,欧盟若继续以"受害者"姿态施压恐难有实质进展 [5] - 中国外长王毅近期密集开展对欧外交,强调中欧应"坚持相互尊重、伙伴定位和多边主义",并计划访问欧盟总部、德国和法国推动战略对话 [6][7] - 欧盟必须停止"一边求合作、一边搞遏制"的矛盾策略,否则稀土问题将成为中欧关系的新痛点 [7] 稀土博弈的全球供应链规则主导权 - 稀土博弈本质是全球供应链规则主导权的争夺,欧盟的"臭鱼论"反映其面对中国产业升级时的无力感 [8] - 中国通过法治化、技术化的管理策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规则话语权,欧盟若继续"双标"逻辑将损害自身产业竞争力 [8]
中国手握王牌暗藏隐忧,稀土挖光了怎么办?
搜狐财经· 2025-06-24 20:37
中国稀土管控对全球产业的影响 - 中国商务部4月4日公告限制7类中重稀土出口,这些元素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应用于F-35战斗机雷达系统、特斯拉永磁电机和欧洲海上风电涡轮机等关键领域[1] - 中国垄断全球93%的稀土深加工能力,其他国家开采的稀土仍需运至中国加工[1] - 美国70%稀土化合物依赖中国进口,超1000种武器系统供应链与中国供应商绑定[3] - 洛克希德·马丁87%关键部件供应链在中国,美国国防部库存面临耗尽风险[3] - 德国71%稀土直接来自中国,西门子高铁电机和巴斯夫催化剂生产线受冲击[3] - 印度汽车行业460吨稀土磁铁库存耗尽,塔塔汽车和马鲁蒂铃木生产线濒临停摆[3] 全球稀土资源现状与技术突破 - 全球稀土矿储量约9000万吨,中国占比48%达4400万吨[4] - 广东研发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使采收率从50%提升至95%,浸取剂用量减少80%,开采时间缩短70%,氨氮排放降低95%[6] - 清华大学与北方稀土的生物冶金技术可从尾矿中高效回收稀土,建成10吨级尾矿处理示范线[6] - 中国掌握全球93%精炼产能,超高纯稀土改性氧化铝技术纯度达99.9999%[6] - 日本"稀土精炼联盟"引进中国第三代萃取技术仍无法独立生产,因缺乏钕铁硼废料回收液等关键辅料[6] 稀土产业链与全球竞争格局 - 美国商务部推演显示,重建完整稀土产业链需15年且成本为中国3.2倍[8] - 中国推行"技术换市场"模式,要求越南、泰国磁材厂使用中国提纯工艺并将50%产品返销[8] - 2025年一季度中国稀土出口量逆势增长12%,价格飙升30%[9] - 中国联合"一带一路"国家制定《稀土永磁材料碳排放标准》,对含中国专利技术产品给予20%减税[9] - 中国稀土集团将核心技术拆分为"配方+设备+辅料"三部分,形成技术壁垒[6]
中国稀土卡脖子有多狠?印度稀土“双面操作”让日本傻眼了
搜狐财经· 2025-06-17 17:09
中印稀土外交事件 - 6月12日中印外交会谈中,印度请求中国放宽稀土出口管制以缓解国内车企压力,但中方仅表示"保持对话"未松口 [1][3][4][6] - 6月13日印度突然下令国有矿业巨头IREL暂停对日本所有稀土出口,涉及年供应量1000吨,占IREL年产量三分之一 [8][23] - 日本13%的稀土进口依赖印度,此次断供迫使日企紧急寻找替代供应商,但除中国外难寻稳定供应源 [25][27] 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垄断全球87%稀土精炼产能,4月起实施"一批一证"溯源制度,可追踪每克稀土流向 [12][32] - 印度虽拥有全球第五大稀土储量,但年产量仅2900吨且多为原矿石,精炼能力不足中国中型企业十分之一 [21][29] - 日本"城市矿山"回收计划成本是直接采矿三倍且效率不足30%,难以弥补供应缺口 [27] 行业影响 - 印度马鲁蒂铃木等车企因稀土短缺面临停产风险,影响莫迪政府"印度制造"战略核心项目 [18][19] - 日本日立金属、信越化学等稀土加工企业连夜启动风险评估 [27] - 印度2012年起与日本丰田通商的年供应1000吨稀土协议被单方面终止,影响电动车电机和风电设备永磁体生产 [23] 技术壁垒 - 中国稀土溯源系统曾识破印度企业伪造民用申报文件的行为,导致其申请被拒并影响信誉 [15][17] - 印度试图通过断供日本换取精炼技术转让,但可能损害国际信誉 [30][32] - 中国掌握从开采到应用的全产业链技术优势,形成实质性技术霸权 [32][34]
商务部最新官宣,中国稀土出口突然开闸,美国为什么更慌了?
搜狐财经· 2025-06-13 18:50
稀土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在大国博弈中具有"核武器"般的战略地位,尤其对美军F-35战机等关键装备至关重要,每架F-35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 [3] - 美国国防部承认其现役装备中97%的重稀土依赖中国供应,断供可能导致F-35年产量从上百架暴跌至不足30架 [4] - 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美国唯一在运营的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也不得不将大部分矿石运往中国加工 [4] 中美稀土博弈 - 中国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合规申请,但保持严格审核 [1] - 伦敦谈判中美方提出以放松出口管制换取中国大规模出口稀土,但中方提出更高要求包括允许ASML对华出口EUV光刻机、撤销352项关税等 [6] - 中国采取"温水煮青蛙"策略,让美国既尝到甜头又离不开中国供应 [6] 中国的稀土战略布局 - 中国对稀土的管控是精心策划的战略布局,2023-2025年逐步扩大管制范围 [10] - 中国将稀土出口与产业链升级结合,从卖原材料转向出口高性能永磁材料,利润提升且产业链管控力加强 [10] - 中国以稀土为筹码推动形成平等互利的新型全球产业链,打破美国技术霸权 [12] 美国的困境与应对 - 美国计划在2027年前建立本土稀土供应链,但专家测算至少需要10年时间和数百亿美元投入 [12] - 美国出口管制效果有限,被管制商品可在全球找到替代或通过技术手段解决 [8] - 美国限制对华出口乙烷导致美国企业损失几十亿美元订单,中国转向卡塔尔进口 [8]
伦敦谈判落幕!特朗普7字坦言中美交锋,稀土博弈暴露美国软肋?
搜狐财经· 2025-06-11 12:58
中美稀土博弈 - 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影响美国军工、新能源、半导体产业,这些产业对稀土的依赖度高达60%以上 [1] - 全球超80%的稀土加工产能集中在中国,5月中国恢复部分稀土磁铁发货,但实际到货量仅占美国企业需求的15% [1] - 稀土管制导致美国F-35战机生产线因钐钴磁体短缺面临停工 [9] 美国施压措施及失效原因 - 美国打出三张"施压牌":AI芯片禁令升级、C919发动机断供、留学生签证设限,试图切断中国AI产业命脉和阻断科技人才交流 [4] - 单边施压加速"去美国化"进程,暴露美国霸权逻辑的致命漏洞 [6] -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导致其本土企业损失超1200亿美元,中国在芯片、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国产化率年均提升15个百分点 [10] 中国反制与产业链重构 - 华为昇腾芯片国产替代率突破85%,C919订单量不降反增,国产CJ-1000A发动机进入量产倒计时 [9] - 日本住友、德国巴斯夫转向非洲、东南亚寻求稀土供应,但提炼技术差距导致成本飙升300% [9] - 中国提出"稀土产业链共同体"概念,与东盟、欧盟共建资源-技术-市场闭环 [13] 产业格局变化与战略优势 - 中国构建从稀土开采到高端制造的产业闭环,美国无法绕过 [14] - 中国芯片自给率从16%提升至35%,体现"封锁什么就突破什么"的战略定力 [14] - 非洲、中东、拉美国家成为中国技术、资本、市场的"新支点",美国"脱钩断链"策略失效 [14]
中美连谈90分钟,美国作出妥协,特朗普终于盼到了中方点头
搜狐财经· 2025-06-09 13:01
中美经贸关系 - 美方自2025年初多次提高对华关税 综合税率一度达145% 导致中美贸易额显著下滑 依赖双边贸易的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1] - 中方严格执行日内瓦协议 将对美关税从140%回调至10%-45%区间 但美方持续出台消极举措 包括半导体领域打压和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威胁 [3] - 美国高关税政策导致其4月CPI达8.5% 农业州因中方反制面临农产品滞销 收入锐减 政治压力增大 [3] 科技领域博弈 - 美方将多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限制其技术研发与国际市场拓展 [1] - 半导体领域成为美方重点打压方向 中方要求撤销相关消极举措 [3] 稀土资源竞争 - 中国对7种中重型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直接冲击美国军工等产业 美制造业面临稀土供应紧张压力 [5] - 美方可能考虑在技术出口管制方面让步 以换取稀土供应稳定 [5] 教育产业影响 - 中国留学生每年为美国教育产业带来巨额收入 美高校面临资金短缺和科研力量削弱风险 [7] - 特朗普态度转变 明确表示欢迎中国留学生赴美 [7] 后续经贸谈判 - 中美经贸团队将很快在待定地点会面 展开第二轮谈判 [7] - 美方若履行承诺撤销消极举措 中美关系有望改善 否则可能重回紧张对峙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