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博弈

搜索文档
商务部最新官宣,中国稀土出口突然开闸,美国为什么更慌了?
搜狐财经· 2025-06-13 18:50
稀土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在大国博弈中具有"核武器"般的战略地位,尤其对美军F-35战机等关键装备至关重要,每架F-35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 [3] - 美国国防部承认其现役装备中97%的重稀土依赖中国供应,断供可能导致F-35年产量从上百架暴跌至不足30架 [4] - 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美国唯一在运营的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也不得不将大部分矿石运往中国加工 [4] 中美稀土博弈 - 中国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合规申请,但保持严格审核 [1] - 伦敦谈判中美方提出以放松出口管制换取中国大规模出口稀土,但中方提出更高要求包括允许ASML对华出口EUV光刻机、撤销352项关税等 [6] - 中国采取"温水煮青蛙"策略,让美国既尝到甜头又离不开中国供应 [6] 中国的稀土战略布局 - 中国对稀土的管控是精心策划的战略布局,2023-2025年逐步扩大管制范围 [10] - 中国将稀土出口与产业链升级结合,从卖原材料转向出口高性能永磁材料,利润提升且产业链管控力加强 [10] - 中国以稀土为筹码推动形成平等互利的新型全球产业链,打破美国技术霸权 [12] 美国的困境与应对 - 美国计划在2027年前建立本土稀土供应链,但专家测算至少需要10年时间和数百亿美元投入 [12] - 美国出口管制效果有限,被管制商品可在全球找到替代或通过技术手段解决 [8] - 美国限制对华出口乙烷导致美国企业损失几十亿美元订单,中国转向卡塔尔进口 [8]
伦敦谈判落幕!特朗普7字坦言中美交锋,稀土博弈暴露美国软肋?
搜狐财经· 2025-06-11 12:58
中美稀土博弈 - 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影响美国军工、新能源、半导体产业,这些产业对稀土的依赖度高达60%以上 [1] - 全球超80%的稀土加工产能集中在中国,5月中国恢复部分稀土磁铁发货,但实际到货量仅占美国企业需求的15% [1] - 稀土管制导致美国F-35战机生产线因钐钴磁体短缺面临停工 [9] 美国施压措施及失效原因 - 美国打出三张"施压牌":AI芯片禁令升级、C919发动机断供、留学生签证设限,试图切断中国AI产业命脉和阻断科技人才交流 [4] - 单边施压加速"去美国化"进程,暴露美国霸权逻辑的致命漏洞 [6] -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导致其本土企业损失超1200亿美元,中国在芯片、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国产化率年均提升15个百分点 [10] 中国反制与产业链重构 - 华为昇腾芯片国产替代率突破85%,C919订单量不降反增,国产CJ-1000A发动机进入量产倒计时 [9] - 日本住友、德国巴斯夫转向非洲、东南亚寻求稀土供应,但提炼技术差距导致成本飙升300% [9] - 中国提出"稀土产业链共同体"概念,与东盟、欧盟共建资源-技术-市场闭环 [13] 产业格局变化与战略优势 - 中国构建从稀土开采到高端制造的产业闭环,美国无法绕过 [14] - 中国芯片自给率从16%提升至35%,体现"封锁什么就突破什么"的战略定力 [14] - 非洲、中东、拉美国家成为中国技术、资本、市场的"新支点",美国"脱钩断链"策略失效 [14]
中美连谈90分钟,美国作出妥协,特朗普终于盼到了中方点头
搜狐财经· 2025-06-09 13:01
中美经贸关系 - 美方自2025年初多次提高对华关税 综合税率一度达145% 导致中美贸易额显著下滑 依赖双边贸易的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1] - 中方严格执行日内瓦协议 将对美关税从140%回调至10%-45%区间 但美方持续出台消极举措 包括半导体领域打压和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威胁 [3] - 美国高关税政策导致其4月CPI达8.5% 农业州因中方反制面临农产品滞销 收入锐减 政治压力增大 [3] 科技领域博弈 - 美方将多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限制其技术研发与国际市场拓展 [1] - 半导体领域成为美方重点打压方向 中方要求撤销相关消极举措 [3] 稀土资源竞争 - 中国对7种中重型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直接冲击美国军工等产业 美制造业面临稀土供应紧张压力 [5] - 美方可能考虑在技术出口管制方面让步 以换取稀土供应稳定 [5] 教育产业影响 - 中国留学生每年为美国教育产业带来巨额收入 美高校面临资金短缺和科研力量削弱风险 [7] - 特朗普态度转变 明确表示欢迎中国留学生赴美 [7] 后续经贸谈判 - 中美经贸团队将很快在待定地点会面 展开第二轮谈判 [7] - 美方若履行承诺撤销消极举措 中美关系有望改善 否则可能重回紧张对峙 [7]
没想到中国卡住稀土不放!中美日内瓦协议后:美国报复已火力全开
搜狐财经· 2025-06-05 17:57
中美贸易协议与稀土博弈 - 中美5月在日内瓦签署协议,美国将对中国商品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也下调反制关税,双方同意"减少非关税壁垒" [3] - 协议未明确提及稀土出口限制,中国利用"技术性留白"保持稀土管控主动权 [5] - 美国预期中国会放松稀土出口作为关税让步回报,但中国坚持不松动稀土管制 [5][7] 中国稀土管控措施 - 4月中国对钐、钆、铽、镝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许可制,要求说明最终用途 [7] - 5月上线"稀土追踪系统",实时监控企业销售数量、客户及用途 [7] - 实施"一次一证"制度,每批货物单独审批,阻断第三国转运途径 [7] 稀土供应链格局 - 中国控制全球90%稀土精炼产能和62%萃取专利 [10] - 美国87%稀土供应链依赖中国,包括加州矿山开采的稀土需运往中国加工 [10][11] - 稀土断供影响美国1000多种武器系统生产 [11] 行业影响 - 美国F-35战斗机生产受影响,每架需417公斤稀土 [7] - 特斯拉上海工厂78%稀土材料断供 [7] - 德国汽车行业警告雨刮电机和刹车传感器生产面临停工 [7] - 科技巨头因供应链断裂导致市值单周蒸发9500亿美元 [13] 美国报复措施 - 禁止通用电气向中国C919大飞机供应发动机 [11] - 将华为昇腾AI芯片列入实体清单,停止芯片设计软件销售 [13] - 大规模审查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 [13] 战略影响 - 稀土管制成为中国长期政策,区分民用合规申请与军用禁运 [15] - 中国通过稀土控制证明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已转移至内蒙古包头和江西赣州 [17] - 稀土博弈显示美国高端制造业对中国资源的深度依赖 [13][17]
中国批准对韩企出口稀土,李在明表态:中国是韩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搜狐财经· 2025-05-28 16:20
稀土的战略地位 - 稀土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隐形战机、5G基站和风力发电机等领域 [1] - 稀土由17种金属元素组成,地壳储量比铜更多,但开采和提纯技术复杂使其成为战略资源 [4]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矿,每年向特斯拉、西门子等公司供应数万吨稀土 [4] 稀土在科技和军工中的应用 - F-35战斗机的激光制导依赖氧化铽和氧化镝,高超音速导弹的雷达隐身涂层也需要稀土 [6] - 每部苹果手机需要0.3克稀土元素,全球年销2亿部意味着苹果每年从中国采购6吨稀土 [6] - 美国国防部表示若中国断供稀土,美国军工体系半年内将瘫痪 [6]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 - 中国掌控全球92%的精炼产能,拥有439项稀土加工专利 [6][9] - 美国70%的稀土依赖从中国进口,且缺乏分离技术,90%的原料需运往中国加工 [6][9] - 中国实施"一批一证"出口管制,要求每批稀土出口单独申请许可证并注明最终用户 [11] 各国应对策略 - 特斯拉暂停美国电池厂扩建,转而与云南稀土集团签订直供协议 [11] - 日本在马来西亚建厂试图分散风险,但半成品仍需送回中国精炼 [11] - 韩国企业5月获得对华稀土出口许可,涵盖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所需中重稀土 [14] 韩国在中美博弈中的立场 - 韩国近80%的稀土金属依赖中国供应,三星芯片和现代电动汽车面临停产风险 [14][20] - 韩国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强调与中国对抗有违韩国利益,主张在中美间保持平衡 [16][18] - 李在明提出实用外交策略,主张维持韩美同盟同时深化与中国经贸往来 [18][20] 稀土竞争的本质 - 现代竞争不仅取决于矿藏储量,更取决于实验室和工厂的技术实力 [23] - 中国通过几十年积累的技术筹码在稀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23]
打破中国全球主导地位?澳企宣布完成重稀土提炼,但西方别笑太早
搜狐财经· 2025-05-25 08:01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占据全球92%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技术源自上世纪70年代徐光宪院士的"串级萃取技术",能实现17种稀土元素精准分离至小数点后五位纯度 [3] -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宣称"全球首家非中国重稀土分离商",但其马来西亚工厂实际为轻稀土加工点改造,采用落后溶剂萃取法,分离纯度不足90% [1][3] - 中国稀土产业链控制力极强,从开采配额、冶炼专利到物流追踪形成闭环,第三方转售需经中国审查 [10] 技术对比 - 中国拥有4000多项稀土专利,包括独家的"原地浸矿技术"(不破坏山体提取稀土)和"钕铁硼永磁体晶界扩散技术" [10] - 莱纳斯技术来源存疑,2019年从江西破产企业挖走三名工程师,核心技术模仿中国北方稀土 [3] - 中国自动化生产线精度达0.01毫米,电费比澳洲低30%,包装材料可循环利用 [5] 成本与产能 - 莱纳斯氧化镝生产成本15美元/公斤,中国仅4美元/公斤,成本差异达275% [5] - 莱纳斯马来西亚工厂环保投入占总成本40%,废水处理费为中国5倍,工人薪资按澳洲标准发放 [5] - 中国江西赣州单车间重稀土年产量超1万吨,莱纳斯年产能仅1500吨,且中国再生稀土年产量相当于半个澳大利亚 [5] 地缘政治动态 - 美国MP Materials公司获白宫2.58亿美元建厂补贴,但仍将60%矿石运往中国加工 [8] - 沙特稀土储量仅占全球1.5%,矿石需运至中国提纯,供应链存在根本缺陷 [8] - 欧洲企业面临困境:法国卡雷斯特稀土回收厂拆解成本高于采购中国新品,德国大众因莱纳斯产品纯度不达标导致电机故障 [8] 市场影响 - 中国可通过调节出口量使稀土价格腰斩,直接冲击竞争对手生存能力 [12] - 西方"打破垄断"行动反而强化中国市场份额,客户因莱纳斯产品性价比低下转向中国订单 [12] - F-35战机所需钐钴合金库存仅够18个月,莱纳斯产能无法满足美国军工需求 [12]
几十吨稀土险遭走私!我国宣布开展打击走私专项行动!关税战要严防内鬼
搜狐财经· 2025-05-10 08:23
战略矿产出口管制政策升级 - 2025年1月16日商务部宣布将适时增列战略资源领域两用物项并加强出口管制,稀有金属作为军民两用关键材料持续受重点关注 [2] - 2007年起中国已逐步将锆、锂、钼、钒、锑等24类稀有金属纳入出口管制目录,计量单位均为公斤级 [2] - 2023年7月对镓锗、2024年8月对锑、2025年2月对钨碲铋钼铟、2025年4月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实施出口管制并纳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 [2] - 2024年12月3日商务部特别规定原则上禁止镓锗锑超硬材料对美国出口,全面阻断对美军事用途出口 [2] 走私案件与产业链特征 - 2025年4月香港查获25.17吨伪报为"五金配件"的锑锭走私案,该批货物可制造数万枚导弹导引头 [5][6] - 走私手法呈现产业链化特征,涉及开采、提炼、运输、伪装、通关全环节协作运作 [6] - 犯罪团伙采用"铝箔屏蔽金属探测+多国物流洗白"组合策略,通过东南亚转口伪报品名规避监管 [7] - 2022年广西破获涉案1.7亿元的8183吨锑锭走私案,与香港案件显示相似作案手法 [7] - 2024年11月披露两起镓金属走私案,包括美国间谍案和境内企业人员勾结境外势力案 [7] 稀土资源应用争议 - 联想2025款ThinkPad X1 Carbon采用含钇镁合金外壳,单台含钇3克,年销千万台理论可输出30吨管制稀土 [10][12] - 争议焦点在于:钇添加量仅0.5%-1.2%但形成不可逆合金,回收成本高达每克数百美元 [14] - 行业专家质疑将战略资源用于消费电子外壳属于"资源降维",可能形成"蚂蚁搬家"式外流 [14][15] - 墨西哥工厂组装+海外销售模式可能规避中国监管,美国或通过电子产品"曲线获取"稀土 [15] 监管体系强化动向 - 2025年5月9日国家召开专项会议部署打击伪报瞒报、夹藏走私、"第三国"转口等典型手法 [3][17] - 计划通过典型案例公示震慑不法分子,重点深挖幕后非法实体和走私网络 [17] - 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7月后中国对美镓锗出口完全停止,2023年对日镓出口锐减75% [5] - 2024年10-12月中国对日锑出口为零,显示管制措施已产生实质性影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