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技术

搜索文档
聚力低空产业新赛道,中关村(延庆)无人机产业园开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6 18:52
中关村(延庆)无人机产业园项目概况 - 项目总投资3.9亿元,总用地面积1.74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4.46万平方米,由4栋研发智造空间构成 [3] - 园区设计适配无人机重型需求,核心货运通道宽度达2.4米,并设置两处26米×48米的专属室外试飞场 [3] - 由中关村发展集团成员企业领航公司主导建设运营,整合延庆政策与空域优势,打造研发智造、孵化加速、检测认证等一体化产业中心 [4] 低空技术产业政策与发展前景 - 国家政策明确支持低空技术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技术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3] - 政策法规完善、资金支持加大、空域开放加速,低空技术产业将迈向"万亿蓝海" [3] - 延庆区拥有374平方公里独立空域(真高1098米),为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5] 延庆区低空产业生态与集聚效应 - 延庆已集聚航天飞鸿、理工全盛、远度科技等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形成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 [5] - 国内首个无人系统产业生态联盟、北京市首个中关村低空技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落地延庆 [5] - 产业园将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集聚效应,并探索无人机与环保、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绿色低碳技术融合 [5] 产业园战略定位与服务体系 - 目标打造延庆经济发展新高地和低空产业创新策源地,引入中关村发展集团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成长 [4] - 通过"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政策与空域资源,构建尖端研发与硬科技创新孵化平台 [4][5]
中汽协何毅:预计2025年汽车增换购比例将提升至65%以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10:45
论坛举办信息 - 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将于2025年9月18日至21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 [1] - 论坛设置18场主题会议 包括开幕大会、高层峰会、高端智库闭门会等 [1] - 开幕大会主题为"改革创新再深化'十五五'汽车产业政策与愿景展望" [1] - 高层峰会主题包括"聚焦硬科技 以科技创新持续引领产业创新"和"协同再深化 全面提升汽车产业体系整体效能" [1] - 高端智库闭门会主题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新兴技术超前布局" [1] 行业趋势分析 -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呈现三大趋势:绿色低碳技术全产业链延伸、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加速落地、研发周期缩短协同创新凸显 [2] - 全球汽车产业向零碳目标加速迈进 [2] - 智能化已成为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 [2] 市场表现数据 - 2025年1至4月中国汽车累计产销分别达1017.5万辆和1006万辆 [2] - 同比增幅分别为12.9%和10.8% 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预计2025年汽车增换购比例将提升至65%以上 [2] 细分领域发展 - 动力电池产业呈现技术多元化、出海本地化和回收体系完善化三大特征 [2] - 智能化转型关键在于破解数据要素流通与应用难题 [2] - 需要通过强化数据治理、深化技术融合释放数据价值 [2]
江苏缘何成东盟来华留学首选
新华日报· 2025-06-05 07:02
江苏—东盟教育合作成果 - 江苏成为东盟国家留学生来华首选地,东盟学生规模和质量居国内前列 [1] - 5年来江苏高校招收东盟留学生4.01万人,占全省留学生总数25% [2] - 江苏高校为东盟国家开展专题培训5.2万人次 [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中老铁路人才形成"彭城姐弟"现象 [2] - 河海大学"澜沧江—湄公河学院"培训湄公河国家人员约500人次 [3] - 淮阴工学院创新专本硕贯通式培养模式,开发双语教材和线上课程 [6] 科研合作平台建设 - 江苏高校与东盟共建27个高水平科研平台,开展89个重大科研项目 [4] - 江苏大学与泰国清迈大学共建的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纳入科技部管理体系 [4]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中印尼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包括40所中国职校和35所印尼大学 [4] 职业教育国际合作 - 江苏高校在东盟国家举办64个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 [5] - "鲁班工坊"开发6门双语课程,提升当地教师教学能力 [6] - 海螺水泥印尼公司与院校合作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 [6] 未来合作方向 - 实施"青年学子交流行动计划",构建多维度人文交流网络 [7] - 高等教育领域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协作攻关 [7] - 职业教育领域推广"鲁班工坊""郑和学院"等平台建设 [7]
村庄设计“杭州导则”来了
每日商报· 2025-05-30 10:47
杭州市村庄设计导则发布 - 《杭州市村庄设计导则(试行)》正式发布 填补杭州村庄设计技术标准空白 为乡村建设提供规范化 标准化 特色化技术指引 [1] - 导则旨在解决当前村庄建设中特色不突出 服务不均衡 风貌不协调等突出问题 [1] - 导则正文包括总则 术语 基本原则 总体设计指引 要素设计引导五个章节 附录包含正负面设计清单 [1] 导则核心内容 - 立足杭州"丘陵山居 富春山水 湿地水乡 诗意田园"四类地貌特征 针对改造提升类 传统保护类 新建集聚类三类村庄实施差异化指导 [2] - 改造提升类注重功能完善与风貌协调 采用渐进式更新模式 传统保护类注重原真性与整体性 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新建集聚类注重总体规划布局科学性 [2] - 细化公共空间 建筑空间 基础设施等六大核心要素建设要求 推行"刚性控制+弹性引导"梯度管控标准 [2] - 行政村公共场地总面积不宜小于2000平方米 需满足村民日常活动和休闲需求 [2] - 建立正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引入"运营前置"理念 推广"微改造"手法 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和数字化设计手段 [2] 后续实施计划 - 将开展多形式 分层次宣传培训 确保基层干部和设计人员掌握运用 [3] - 加大保障力度 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3]
旭化成,再退出四大化工新材料业务!
DT新材料· 2025-05-28 00:07
旭化成业务调整决议 - 公司宣布撤离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树脂及SB乳胶业务,并关闭川崎精制工厂以优化业务结构[1] - 停产决策基于经济低迷、原材料成本上涨及中国产能扩张导致的供需失衡,当前产能利用率持续处于低位[1] - MMA单体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生产,也可用于PVC助剂ACR、MBS制造及腈纶生产[1] 全球MMA与CHMA市场格局 - 2024年全球MMA年产能640万吨,主要生产商包括三菱化学、旭化成、巴斯夫等,中国企业如万华化学、江苏斯尔邦等推动中国产能达262万吨[2] - CHMA作为功能性单体应用于涂料、粘合剂等领域,旭化成预定2026年3月停产,全球主要生产商包括赢创、三菱瓦斯化学等[2] - 国内CHMA生产企业以东联安信化学为代表[2] 丙烯酸树脂与SB乳胶行业概况 - 丙烯酸树脂具有耐候性、环保性等特点,应用于汽车漆、建筑涂料等领域,全球主要生产商包括巴斯夫、陶氏、LG化学等[3] - SB乳胶在纸张处理、地毯加工等领域应用广泛,全球主要生产商包括巴斯夫、陶氏、盛禧奥等,国内有中国石化、卫星化学等企业[3] 公司近期业务重组动态 - 2024年11月关闭泰国MMA工厂,因中国产能增加导致盈利恶化[4] - 2025年2月计划将旭化成环氧树脂公司并入母公司,2026年4月生效[4] - 2025年5月因AI算力需求增长收紧PSPI产品供应[4] 未来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中期计划"Trailblaze Together"聚焦氢能、绿色低碳技术、高性能材料和半导体业务[4] - 氢能领域推动水电解业务商业化,高性能材料推出新一代低VOC固化剂生产线[4] - 半导体材料发布感光干膜"SUNFORT™ TA系列",支持1.0μm线宽的先进半导体封装[4] 具体停产时间表 - MMA单体:2026年9月停产并停止销售[5] - CHMA:2026年3月停产并停止销售[5] - 丙烯酸树脂:2026年9月停产,2027年9月停止销售[5] - SB乳胶:2027年9月停产,2027年12月停止销售[5]
研判2025!中国高技术船舶行业相关政策、行业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首艘大型LNG船交付打破垄断,智能绿色技术推动中国船舶业跃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2 09:35
行业概述 - 高技术船舶是采用高技术、特种技术和尖端技术设计制造的新型船舶,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特殊技术性能和高附加值,属于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2] - 高技术船舶融合新型材料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在性能、环保、安全及经济性方面表现优越 [2] -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运输类、工程类、科考与特殊用途类、客运类等高技术船舶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49-1960年为奠基阶段,在苏联技术援助下奠定现代化基础,1953年签订"六四协定"引进军用舰艇技术 [4] - 1961-1978年为体系完善阶段,自力更生研制出核动力潜艇等第一代战斗舰艇,1966年成为世界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4] - 1979-1999年为技术引进阶段,1980年出口船舶2.34万吨,1994年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 [5] - 2000-201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交付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2008年交付14.7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 [6] - 2010年至今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成功设计建造40万吨级矿砂船、10000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 [6]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高技术船舶行业销售收入710.09亿元,同比增长14.53% [1][14] - 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占全球55.7%),新接订单11305万载重吨(占全球74.1%),手持订单20872万载重吨(占全球63.1%) [11] - 上海三大船企2024年交付69艘船舶中,中高端船型占比达98% [11] - 成功交付全球首艘第五代大型LNG运输船,打破韩国垄断 [1][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中国船舶集团2024年手持订单排至2028年,交付全球首艘第五代大型LNG运输船,承接卡塔尔18艘LNG船订单(总价400亿元) [16][18] - 江苏扬子江船业2024年营收265亿元,净利润66亿元,手持订单排至2030年,清洁能源船订单占比74% [20] - 沪东中华造船手持订单量排名第一,江南造船建造中国首艘LPG运输船,外高桥造船交付国产首制大型邮轮 [16][18] 行业发展趋势 -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2024年中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78.5%,LNG运输船氮氧化物排放减少85% [22] - 智能化发展显著,智能能效平台使超大型集装箱船单航次油耗降低15%,5G通信与AI系统实现自主避碰 [23] - 高端制造突破,2024年承接全球74.1%高技术船舶订单,长三角建立绿色燃料供应体系支持出口 [24] 产业链与政策 - 产业链上游包括钢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应用航运、国防军工等领域 [8] - 2025年政策推动绿色低碳船舶发展,支持LNG、生物柴油、绿氢等清洁能源应用 [9][10]
第二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海南)低碳韧性城乡科技博览会在海口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5-21 10:25
大会背景与意义 - 2025年5月16日第二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海南低碳韧性城乡科技博览会在海南海口举办 [1] - 大会旨在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 海南副省长顾刚邀请专家和代表投资兴业共享自贸港机遇 [3] - 大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美绿色基金 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等机构共同主办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住建部总经济师曹金彪提出需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加快提升建筑节能降碳水平 强化建筑绿色低碳发展制度建设 [3] - 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指出立体园林建筑已成为提升住宅健康舒适性的重要选择 需深度融合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循环利用新技术 [3] 技术创新与展示 -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强调建筑行业作为碳排放主力军需通过技术创新与跨领域协同实现破局 [3] - 低碳韧性城乡科技博览会展示了绿色建筑 智能建造 光伏建筑一体化 韧性城乡规划设计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创新产品 [4] - 博览会重点展示分布式能源技术 建筑智慧运维 绿色建材等实际应用案例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行业可持续发展 [4]
东方电气集团发布9项绿色低碳技术
中国电力报· 2025-05-14 14:26
东方电气绿色低碳技术发布会 - 东方电气在四川德阳召开全球发布会,展示绿色低碳产业前沿技术、成果与应用场景,体现其作为能源装备制造"国家队"的战略定位 [1] - 公司紧扣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需求,实施"领先战略"与"11256"发展战略,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路径 [1] 海上风力发电技术 - 推出全球单机容量最大(26兆瓦)、叶轮直径最长的全国产化海上风电机组,具备抗台风、高可靠性特性 [3] - 在10米/秒风速下年利用小时数超4000小时,年发电量达1亿度 [3] 重型燃气轮机技术 - 自主研发我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50兆瓦F级燃气轮机(G50),实现高端能源装备重大突破 [5] - 单台机组1小时发电量超7万度,可满足7000户家庭日用电需求,年减碳50万吨,累计运行超8000小时 [5] 抽水蓄能产业 - 掌握全套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三高一宽"技术体系(水力高稳定性、结构高可靠性、运行高适应性) [7] - 数字化工厂年产能达50台套/1500万千瓦 [7] 光热发电技术 - 具备全产业链能力,参与建设哈密50兆瓦、阿克塞110兆瓦(光热+光伏)、共和100兆瓦及西藏安多100兆瓦(世界最高海拔)等20余个项目 [9] 深地钻探装备 - 研制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智能钻机,实现全链条国产化与自动化关键技术突破 [11] - "梦想"号装备体系攻克动态井架设计、泥浆智能处理等技术难题 [11] 新一代煤电技术 - 在清洁降碳、灵活调节、智能运行方面取得突破:瘦高型炉膛结构增强稳燃能力,汽轮机解决深度调峰效率瓶颈,发电机采用数字化智能制造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 70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为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参数最高技术,应用于云南红河项目 [15] - 热效率提升至46.5%,年节约标煤17.5万吨,减碳50万吨 [15] 绿色电厂解决方案 - 突破煤电机组节能提效、灵活高效、低碳化改造关键技术,熔盐储热系统等效循环效率达85%以上 [17] 智慧化产品应用 - 智慧产品覆盖30万千瓦至百万千瓦级机组,开发设备健康管理、运行优化等数十项功能模块,应用于多个电厂 [20]
格力加速低碳发展,科技创新为全球减排目标添动力
金投网· 2025-05-12 14:43
低碳技术突破 - 格力自主研发的"光储直流化空调系统控制技术"和"空气源热泵高效舒适供热关键技术"入选《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彰显其在低碳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1] - 光储直流化空调系统结合光伏发电、储能与变频空调技术,减少多次能量转换,预计到2030年实现74万吨碳减排 [2] - 空气源热泵技术通过分布式送风技术和热气除霜技术优化供热方式,预计到2030年减少46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4] 技术参数与效益 - 光储直流化空调系统效率提升8%,光伏直驱利用率达99.06%,电能转换效率提升8.0% [3] - 典型项目山西大同未来能源馆工程中,光储离心机组实现年碳减排量695 tCO2,建筑面积7800 m²,光伏接入1.2 MW [3] - 空气源热泵技术在蒙古国示范项目中,制热运行节能率达19.2%-48.7%,年碳减排量30.05 tCO2 [4] - 北京房山区电采暖升级改造项目采用1.8万套空气源热泵空调,年碳减排量6513.4 tCO2 [4] 全球应用与影响 - 格力低碳技术在欧美、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光储直流化空调系统已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 [5] - 光伏和储能的高效协作使空调系统实现"零电费"运行,为用户提供环保且经济实惠的选择 [5] - 格力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全球绿色产业领军者 [5]
新赛项、新职业、新技术成职业技能大赛亮点 选手跨专业参赛提升复合能力
央视网· 2025-05-11 13:07
职业技能大赛新趋势 - 2025年职业技能大赛新增赛项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接产业发展需求,选拔紧缺技能人才[1] - 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新增38个新质生产力赛项,包括鸿蒙应用开发、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数字孪生应用技术等[3] - 江西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新增物联网安装调试项目,契合当地打造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样板城市"的需求[3] 新职业与技能需求 - 广东省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新增智能硬件装调赛项,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智能硬件装配调试、软件编程测试等综合能力[6] - 江西省技能大赛新增全媒体运营、物联网安装调试、数字孪生应用技术等10个新职业项目[8] - 人工智能时代对信息系统安全、稳定性测试人才需求量大,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新兴产业人才培养[6] 绿色低碳与复合型技术 - 第三届海南自贸港职业技能大赛新增无人机植保、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数字孪生应用技术、污水处理等20个绿色低碳技术项目[10] - 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赛项要求选手兼具机械硬件知识和传感器调试、软件编程等技能[11] - 我国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人才缺口达近百万人,需加强新技能再学习和复合型人才培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