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建造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约50亿平方米|“十四五”成绩单
中国经营报· 2025-10-11 22:0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人民群众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五年来,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牢牢抓住"安居"这一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点,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 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扎实推进保交楼工作,坚决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加快构建房地产发 展新模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积极发挥住房公积金作用,系统 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 求。 同时,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五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大力实施城市更 新,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持续提升城市治理效 能,使城市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加方便、舒心、美好。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约1.1亿人;加装电梯12.9万 部,新增停车位340多万个、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6.4万个;更新改造供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 84万公里;打造"口袋公园"1.8万多个、城市绿道2.5万公里,以"小切口"改善" ...
事关你的房子!住建部发声!
金融时报· 2025-10-11 16:50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存量住房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全国有15个省、区、市二手 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 董建国进一步表示,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保障正常建设资金需求,推动项目早日建成交付; 对资不抵债的项目,加快推进破产重整或清算,在司法处置中把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放在首要位置。对 违法违规、损害群众利益的企业,坚决查处,不让其"金蝉脱壳"、蒙混过关。截至目前,全国750多万 套已售难交付的住房实现交付,有力维护了广大购房人合法权益。 建筑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 倪虹表示,五年来,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大力发展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新型 建造方式,推广应用先进成套技术体系和新装备、新材料、新产品,培育绿色建筑经济增长点,优化建 筑市场环境,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努力为全社会提 供高质量建筑产品。建筑产业规模也屡创新高,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了32.7万亿元,实现增加值9 万亿元。 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 10月1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 绍"十四五"时期住 ...
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约50亿平方米 “十四五”成绩单
中国经营报· 2025-10-11 16:35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我国存量住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全国已有15 个省(区、市)的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 此外,截至目前,全国750多万套已售但未交付的住房已实现交付,有力维护了广大购房者的合法权 益。 同时,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五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大力实施城市更 新,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持续提升城市治理效 能,使城市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加方便、舒心、美好。 中经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 10月1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 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人民群众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五年来,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牢牢抓住"安居"这一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点,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 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扎实推进保交楼工作,坚决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加快构建房地产发 展新模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 ...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李晓龙:2024年我国建筑业产值32.7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24%
新华财经· 2025-10-11 14:48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高婷)"建筑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是'中国建造'的力 量载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李晓龙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们以提高建筑品质为目标,以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路 径,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不断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持续深化、建造 技术显著提高、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密切相关。2024年,建筑业产值 32.7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了6.3万亿元,增长24%。2021年至2024年,建筑业累计完成154亿平方米建 筑、7.9万公里市政道路、342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约1.6万公里铁路、约29万公里公路以及各类水利、 机场等基础设施。同时,建筑业还支撑了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民生工程。 第三,"中国建造"品牌享誉海外。建筑企业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出去"步伐加快,模式 更加丰富、领域更加多元。2021年至2024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 ...
“中国建造”享誉海外!“十四五”期间我国建筑业实力再升级
中国新闻网· 2025-10-11 14:37
行业整体表现 - 建筑业在“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持续深化、建造技术显著提高、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1] - 2024年建筑业产值达32.7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6.3万亿元,增长24% [1]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154亿平方米建筑、7.9万公里市政道路、342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约1.6万公里铁路、约29万公里公路及各类水利、机场等基础设施 [1] 对经济社会的贡献 - 行业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完成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民生工程 [1] - 显著改变城乡面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 [1] 新型建造方式发展 - 发展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推动工程建设数字化设计、部品部件自动化生产、施工现场智慧化管理 [2] - 聚焦双碳目标,发展绿色建材、绿色建造、绿色建筑,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亿平方米 [2] - 改造后建筑冬季室内温度可提高3-5℃,海南博鳌零碳示范区已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 [2] 国际业务与品牌影响力 - 建筑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21年至2024年对外承包工程累计签订合同额超1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400亿美元 [2] - 2025年全球前250名国际承包商中,中国内地企业有76家,其中前10名占4家 [2] - 中老铁路、秘鲁钱凯港、科特迪瓦圣佩德罗体育场、波黑多博伊医院等一批海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2] 未来发展导向 -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进一步深化建筑业改革,激发行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3] - 致力于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 [3]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着力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促转型
新华财经· 2025-10-11 13:23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倪虹表示,五年来,我们深化住房和房地产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房 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性制度,建立人、房、 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我们深化城市建设领域改革,健全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建立 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新体系,构建城市高效能治理新模式,努力形成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和 法规体系。我们深化建筑领域改革,强化标准引领、科技赋能,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深度融 合,推进自主可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全领域、全过程应用,培育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 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化建筑产业。 倪虹说,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把住房 城乡建设工作一件一件抓出成效,努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倪虹说,五年来,我们坚持"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城市工作基本思 路,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全力保障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大力实施城市更 ...
良渚新城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
杭州日报· 2025-10-10 10:28
项目核心进展 - 浙江省首台住宅造楼机在杭政储出【2024】111号地块项目完成首次顶升作业,项目建设进入“机器代建”高效时代 [1] - 该智能装备全称为“高层建筑施工作业集成平台”,集成了智能布料机、可开合天幕、消防水箱等功能,并科学划分五大施工作业区 [1] - 设备创新整合了传统工序与外窗安装、保温施工等后续作业,形成一条立体化、系统性的“竖向生产线” [1] 技术性能与效率 - 造楼机整体爬升一个结构层仅需30分钟,整层工效较传统爬模工艺提升约30% [1] - 每层施工可节约工期近两天,并能实现全天候作业,有效应对高温、雨季等恶劣环境 [1] - 设备注重轻量化与装配化设计,安装拆卸便捷,有效节约能源消耗,体现绿色建造理念 [1] 项目定位与规划 - 杭政储出【2024】111号地块项目位于良渚新城核心区,坐拥玉湖北岸一线临湖景观资源,预计2027年4月全面落成 [2] -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玉湖北岸标志性城市节点,厚植良渚新城文化底蕴,提升区域形象辨识度 [2] 区域创新战略 - 良渚新城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涌现出通运产业园项目的“智慧工地”管理模式和玉湖的“区域海绵+公园海绵”理念等标杆成果 [2] - 区域构建“一个智慧云平台+四大智慧应用场景”的先进体系,展现出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前瞻布局 [2] - 未来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促进科技成果与项目实践深度融合,提升工程品质与建设效率 [2]
“好房子”离不开好标准好服务
经济日报· 2025-10-08 08:22
行业政策与标准建设 -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作为“好房子”建设的底线要求[1] - 上海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住宅品质提升的规划资源若干意见》,从五个方面推动住宅品质提升[1] - 多个省市因地制宜出台文件,在国家层面标准基础上细化提升技术措施要求或出台指导意见[1] 示范项目与市场推广 - 河南省公布首批38个“好房子”建设项目案例,分为保障性住房等四类[2] - 河北省提出以“好样板”示范引领,从新建和既有住房改造两个维度打造“好房子”样板[2] - 公布案例和推进样板建设可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好房子”理念加速落地见效[2] 企业战略与产业转型 - 行业从注重速度数量转向追求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众多企业将建设“好房子”作为重点工作[3] -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推出“好房子”营造体系,并为首批4个践行项目授牌[3] - 企业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和提供好服务,就能获得市场和发展未来[3]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好房子”需要好设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一些省市正在举办“好房子”设计大赛[3] - 行业着力推动新材料研发应用,发展绿色建材,提升建筑材料性能[3] - “好房子”建设需要好服务,各地应实施居住服务提升行动,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支持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2] - 远洋集团椿萱茂以养老机构经验深入社区,在北京远洋天地小区设立社区养老驿站提供入户养老服务[2] 技术应用与建造方式 - “好房子”离不开科技赋能,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正在得到推广[3]
中建六局加强协同创新——精绘绿色智造图景
经济日报· 2025-10-04 06:04
瞄准高标准打造质量工程,中建六局持续开展专业领域技术研发,并迅速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 力。在天津地铁7号线建设中,施工团队实现超深地下连续墙、负四层盾构始发、超近距侧穿立交桥桩 群等7项创新突破;在西安幸福路北延伸工程超大型独塔斜拉桥建造中,项目团队在120分钟内,让重量 达4.8万吨的斜拉桥成功实现逆时针旋转69.45度,转体精度控制在毫米级;在福建龙岩大道高架桥施工 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水平二次转体"施工技术,开创钢箱梁斜拉桥独塔单转、塔梁共转先河。 近年来,中建六局在基础设施建造领域持续发力,建立7个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逐步完善协同创新机 制。"公司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仅去年就超过20亿元,在大型桥梁、轨道交通、大型公共建筑等领域取 得一系列重大建造技术突破,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中建六局科技与设计管理部总经理刘晓敏 说,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国家专利2800余项,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250余项、省部级工法 380余项,主编和参编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92项。 伴随机械轰鸣与焊花闪烁,建设者们往来穿梭,钢栈桥不断向深海挺进……不久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 的跨海大桥——大连长海大桥项目正 ...
多地村民住上了“装配式农房” 有哪些新体验?
央视网· 2025-09-21 05:10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以"好房子"建设为重点,各地在城镇加快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的同时,还在乡村积极探索"装配式农房"试点,让村 里的住房更安全、更舒适。 通过工业化生产、模块化装配和绿色技术集成,短短数月就能建好一座房。"装配式农房",到底什么样? 在河北邢台宁晋县大营上村,村民赵会贞家的二层小楼格外显眼。米白色的墙面搭配棕色的屋檐,像小别墅一样,吸引了不少附近的村民过来 参观。赵会贞介绍,就跟搭积木一样,很快就盖起来了。 四川盐亭县九龙镇桃花村的任晓伟,最近也是逢人就夸自家正在建的房子。 绵阳市盐亭县九龙镇桃花村村民 任晓伟:现在农村都喜欢用这种装配式的房子。 "装配式农房",主体结构采用预制构件和部品搭建,或通过免支免拆模等装配式工艺建造而成。与传统建筑工地的尘土飞扬不同,这种农房的 建造施工现场,更像一场精密的工业装配,预制墙板在吊车的精准操作下拼接成房屋框架,工人只需完成节点灌浆和细节处理。 邢台市宁晋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股股长 侯杰:这就是我们的墙体,横向是25公分,竖向是45公分,然后铺设钢筋,浇筑混凝土。 今年以来,借助村民们的口口相传,各地"装配式农房"试点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并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