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造

搜索文档
牢牢抓住“安居”这个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点 新房子建成好房子,老房子改成好房子
人民日报· 2025-10-12 07:09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 建立包含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12] - "十四五"时期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12] - 坚持货币补贴和实物保障相结合 以需定建、以需定购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 [12] 商品房市场与政策支持 -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 [13] - 通过下调首付比例和利率、换购住房退税、下调契税税率等政策降低居民购房成本 [13] - 目前有15个省份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 存量住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13] 保交楼与老旧小区改造 - 全国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住房实现交付 [12][13] -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 惠及4000多万户、1.1亿居民 [13] - 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小区达5.6万个 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2800多万平方米 [13] 建筑业发展成就 - 2024年建筑业产值达32.7万亿元 比2020年增加6.3万亿元 增长24% [15]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154亿平方米建筑、7.9万公里市政道路、342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15] - 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超1万亿美元 完成营业额6400亿美元 [15]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 各地已编制实施住房发展年度计划 [16] - 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超7万亿元 [16] - 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 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 [16] 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 - 70多个城市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 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 [14] - 58片历史文化街区、10条老街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14] - 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补上基础设施短板 [14] 科技创新与应用 -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持续巩固提升世界领先技术 集中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 [17] - 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建设的"城市大脑"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17]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17]
牢牢抓住“安居”这个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点 新房子建成好房子,老房子改成好房子(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10-12 06:03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 建立包含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2] - "十四五"时期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2] - 坚持货币补贴和实物保障相结合,以需定建、以需定购 [2] 房地产市场支持政策与成效 - 通过下调首付比例和利率、换购住房退税、下调契税等政策降低居民购房成本 [3] -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 [3] - 全国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住房实现交付,扎实推进保交楼工作 [3] 城市更新与居住品质提升 -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居民 [3] - 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小区达5.6万个,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2800多万平方米 [3] - 70多个城市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 [4] 建筑业发展成就 - 2024年建筑业产值达32.7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6.3万亿元,增长24% [5]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154亿平方米建筑及大量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5] - 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超1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400亿美元 [6]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构建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 [7] - 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超7万亿元 [7] - 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规范预售资金监管 [7] 城乡建设科技应用 -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持续巩固提升世界领先技术,集中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 [8] - 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建设"城市大脑",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8]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8]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为民生改善办实事——“十四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新华社· 2025-10-11 22:34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题: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为民生改善办实事——"十四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新华社记者王优玲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十四五"以来,全国住房城乡 建设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立场,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着力稳增长、惠民生、防风 险、促转型,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为民生改善办实事。 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 长董建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李晓龙介绍"十四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新华社 记者 李鑫 摄 多点发力提高人民群众居住水平 这是记者在现场提问。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进一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全力保障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十四五"期间,我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 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五年来,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为民生改善办实事——“十四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新华社· 2025-10-11 22:06
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为民生改善办实事——"十四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新华社记者王优玲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 介绍,"十四五"以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决 策部署,坚持人民立场,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着力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促转型,努力为经济社 会发展作贡献,为民生改善办实事。 多点发力提高人民群众居住水平 五年来,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 多万群众;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 4000多万户、1.1亿人……发布会上,一组组数据表明"十四五"时期人民群众的居住水平得到了实实在 在的提升。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十四五"期间,我国坚持保护第一,推动应保尽保、以用促保,抢救保护了一 大批历史文化遗存。秦海翔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3座、名镇312个、名村487 个、传统村落8155个,历史文化街区1300余片,历史建筑6.89万 ...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李晓龙:2024年我国建筑业产值32.7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24%
新华财经· 2025-10-11 14:48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高婷)"建筑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是'中国建造'的力 量载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李晓龙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们以提高建筑品质为目标,以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路 径,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不断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持续深化、建造 技术显著提高、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密切相关。2024年,建筑业产值 32.7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了6.3万亿元,增长24%。2021年至2024年,建筑业累计完成154亿平方米建 筑、7.9万公里市政道路、342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约1.6万公里铁路、约29万公里公路以及各类水利、 机场等基础设施。同时,建筑业还支撑了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民生工程。 第三,"中国建造"品牌享誉海外。建筑企业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出去"步伐加快,模式 更加丰富、领域更加多元。2021年至2024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 ...
“中国建造”享誉海外!“十四五”期间我国建筑业实力再升级
中国新闻网· 2025-10-11 14:37
行业整体表现 - 建筑业在“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持续深化、建造技术显著提高、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1] - 2024年建筑业产值达32.7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6.3万亿元,增长24% [1]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154亿平方米建筑、7.9万公里市政道路、342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约1.6万公里铁路、约29万公里公路及各类水利、机场等基础设施 [1] 对经济社会的贡献 - 行业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完成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民生工程 [1] - 显著改变城乡面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 [1] 新型建造方式发展 - 发展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推动工程建设数字化设计、部品部件自动化生产、施工现场智慧化管理 [2] - 聚焦双碳目标,发展绿色建材、绿色建造、绿色建筑,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亿平方米 [2] - 改造后建筑冬季室内温度可提高3-5℃,海南博鳌零碳示范区已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 [2] 国际业务与品牌影响力 - 建筑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21年至2024年对外承包工程累计签订合同额超1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400亿美元 [2] - 2025年全球前250名国际承包商中,中国内地企业有76家,其中前10名占4家 [2] - 中老铁路、秘鲁钱凯港、科特迪瓦圣佩德罗体育场、波黑多博伊医院等一批海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2] 未来发展导向 -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进一步深化建筑业改革,激发行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3] - 致力于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 [3]
住建部:2025年全球排名前250名国际承包商我国内地有76家
搜狐财经· 2025-10-11 11:1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李晓龙10月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会上表示,中国建造品牌享誉海外,2021年至2024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超过1万亿美 元,完成营业额6400多亿美元。2025年全球排名前250名的国际承包商中,我国内地就有76家,其中排 名前10名就有4家。(新华财经) ...
“贵州制造”硬核支撑新晋“世界第一高桥”
新华网· 2025-09-30 13:57
建材生产达标是"护航"的第一步,面对花江大峡谷复杂地形带来的运输挑战,以及施工现场对建材安装 精度的高要求,从生产工厂到峡谷施工现场的运输保障与后续衔接,同样关乎工程效率与质量,七冶压 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全链条服务机制,将保障延伸至生产之外的运输与售后环节。 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徐庶说:"我们有专门的公司负责运输,确保途中不会出现问 题,我们会到现场去和工作人员沟通对接,现场如果有问题能及时反馈给我们,我们会进行检查、排 查、处理,确保后续质量不会出现问题。" 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主跨径达1420米,是目前世界山区峡谷第一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其桥面距 水面垂直高度625米,超越北盘江第一桥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被誉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这 座"超级桥梁"是贵州基建的又一经典之作,展现了贵州交通建设的智慧与力量。其中,位于贵州长顺经 济开发区的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与专业的服务保障,成为项目重要建 材的供应商,为大桥供应了平联、腹杆、次横梁、纵梁和拼接板等建材,总重6480多吨,占全桥总重的 三分之一,成为了大桥稳固矗立的重要支撑。 花江峡谷大桥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