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循环发展
搜索文档
上期所即将上市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
搜狐财经· 2025-08-15 18:02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中国证监会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燃料油期权、石油沥青期权和纸浆期权注册 [1] - 上期所即将上市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 并加速实现成熟期货品种期权覆盖 [1] - 胶版印刷纸是文化用纸的典型代表纸种 以漂白木浆为原料 广泛应用于图书、杂志、笔记本等领域 具有市场体量大、标准化程度高、价格波动大等特点 [1] 行业规模与产业背景 - 中国是全球最大胶版印刷纸生产国和消费国 2024年产量948万吨 表观消费量871万吨 [2] - 造纸工业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 [1] -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环境复杂多变 中国造纸工业面临较大营收增长压力 产业避险需求较高 [2] 风险管理与市场功能 - 新衍生品将填补国内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空白 为产业链企业提供精准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 [2] - 与纸浆期货形成协同效应 打造"纸浆-胶版印刷纸"完整风险管理链条 加强上下游企业对从原材料到产成品敞口风险的闭环管理 [2] - 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货经过多年培育已成为企业套期保值重要工具 具有市场流动性和合约连续性好、投资者结构成熟等特点 [3] - 推出期权产品后企业可同步使用期货、期权工具开展更精细化套保 有效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3] 绿色发展与战略协同 - 造纸产业具有较强的循环经济特征 在中国已基本形成完整的原料可再生、产品可循环、废弃可回收的体系 [2] - 通过交割品级选择设置、交割认证品牌准入等合约制度安排引导行业贯彻绿色循环发展理念 [2] - 在交割认证品牌遴选时优先考虑具备绿色认证资质的企业 引导生产企业推行环保工艺 以市场化手段推动造纸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2]
单位GDP能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0%,重庆怎么做到的
中国经济网· 2025-08-13 11:24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 - 重庆市以年均2.4%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5.6%经济增长 单位GDP能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左右 [1] 产业结构优化措施 - 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包括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 先进材料) 3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 软件信息服务) 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新型显示 高端摩托车 轻合金材料 轻纺 生物医药 新能源及新型储能) 18个"新星"产业集群(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 AI及机器人等12个高成长性产业集群和卫星互联网 生物制造等6个未来产业集群) [1] -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4.6% [1] - 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1.8% [1] 能效管理机制 - 引入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机制 促进重点用能企业优化生产工艺 [2] - 推动钢铁 建材 有色 化工等重点行业能效提升 推行"能效诊断+改造升级+节能监察"一体化模式 [2] - 累计为700余家企业开展节能服务 对1000余家企业开展工业节能监察 [2] 绿色能源体系建设 - 煤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7克/千瓦时 [2] - 页岩气产量增速连续12年保持增长 [2] - 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46.5% 创历史新高 [2] 循环经济发展成果 - 2024年循环经济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 行业企业超2万家 从业人数达15.3万人 [3] - 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 绿色工业园区16个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8家 [3] - 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9.5% 高于全国9.5个百分点 [3]
陕西延长石油近10年累计投入科技资金超600亿元 让油田实现“逆生长”
人民日报· 2025-08-05 05:57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通过煤化工技术将煤炭转化为烯烃、聚烯烃等工业原料,其中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年产能达28万吨,用于生产太阳能光伏胶膜 [1] - 在油田开发中采用控速增渗注水技术,使油田采收率从13.7%提高到17.3%,实现稳产增产 [1] - 通过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每年注入36万吨二氧化碳用于驱油增产,同时减少碳排放 [2] 公司发展转型 - 公司从单一石油开采企业转型为油气煤多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2] - 近10年累计投入科技资金超600亿元,建成10余项全球首台(套)装置,包括煤油气综合利用、合成气制乙醇等 [2] - 公司拥有4个科研机构、33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3个中试基地及2000余名科研人员 [2] 科技创新机制 - 聘任院士专家加入工作站,采用股权、分红等激励方式支持中长期研发 [2] - 对首次许可或转让的科技成果,按合同额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2] 财务与战略目标 - 2024年公司油气当量突破2000万吨,达2014.6万吨,营业收入3900.13亿元,利润总额148.02亿元 [3] - 未来5—10年计划通过科技研发投入,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取得突破 [3]
投资200亿!大型磷化工项目开工!
鑫椤锂电· 2025-07-11 14:54
项目概况 - 兴发保谷磷化工产业园项目暨楚烽新材料项目于7月9日正式开工 由宜昌兴发集团投资200亿元打造 目标是建成国内工艺先进 中部规模最大的磷化工全产业链基地 [1] - 项目涵盖智能采矿 绿色选矿 精细磷化工 新能源新材料 资源循环利用等全产业链 建成后年产值将达300亿元 [2] 公司背景 - 兴发集团是一家以全球领先的精细磷化工为核心 致力于绿色循环发展的全球化运营企业 [1] - 公司早在1999年进入襄阳保康县 2004年成立保康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并在南漳 谷城投资建厂 截至2024年底在襄阳累计完成投资32 2亿元 [1] 区域资源与产业规划 - 襄阳(保康)是全国八大磷矿基地之一 磷矿储量与品位综合排名全国第四 远景储量超过30亿吨 平均品位23 6% 富矿率居全国前列 [1] - 项目对襄阳打造千亿级煤磷化工产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2] 合作与协议 - 2024年3月 襄阳市人民政府 保康县人民政府分别与兴发集团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保康县与谷城县签订项目建设合作协议 共同打造兴发保谷磷化工产业园 [1]
杭州“无废城市”建设再添新动能
杭州日报· 2025-07-10 10:52
公司技术成果 - 公司自主研发淤泥制无机生态石、盾构泥制回填材料、污泥制生物质燃料三大核心技术,有效解决城市固废污染和环境整治问题 [1] - 最新发布工业油泥离析分层、飞灰固废资源化再生两项技术成果,实现"三废"变"三宝"的固废处理从产业化迈向规模化 [1] - 淤泥制无机生态石技术灵感源自生物医药领域血浆分离重组技术,通过特殊工艺改变淤泥亲水性,生产过程无需烧制且实现零排放 [2] 生产基地与产能 - 杭州富阳生产基地拥有1条盾构泥制回填材料生产线和2条固废制无机生态石生产线,年综合处置建筑固废超50万吨,年产值达6000万元以上 [2] - 杭州、温州五大生产基地集中投产,未来5年计划在全国100个城市建成500条生产线 [3] 技术应用案例 - 建筑渣土、工程泥浆制成的生态石已在多个城市实际运用,包括杭州首个渣土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长睦单元规划20米支路道路工程 [2] - 盾构泥通过复合固化剂处理后可直接用于工程建设回填材料,实现资源化再利用 [1] 行业影响 - 公司技术推动城市固废循环资源化再利用,有效缓解城市建筑垃圾处置压力 [2] - 通过规模化发展为"无废城市"建设和绿色循环发展提供示范性解决方案 [3]
济源跑出产业转型加速度
河南日报· 2025-07-04 07:30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河南金利金铅集团采用全球首创新型火法炼锌技术,较传统锌冶炼降低能耗约30%、减少污染物排放40%以上,年产15万吨高纯锌项目已开工 [1] -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实现6N高纯碲、镉、锌、铟量产,7N高纯碲、镉将于8月量产,推动公司从原材料龙头向新材料强企转型 [1] - 济源钢铁研发全球首创不交换电极抽锭式气氛保护工艺,生产超高纯净度电渣钢锭,应对行业竞争 [2] 产业链延伸与新兴布局 - 金马能源构建"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每年为洛阳石化输送氢气7亿至8亿立方米 [2] - 万洋集团利用工业副产品硒资源生产硒产品,年产值达1500万元,布局大健康赛道 [2] - 济源推动传统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实施"332"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3] 产业集群与经济效益 - 济源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年总产值近2000亿元,钢产品深加工及装备制造、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均向千亿级迈进 [4] - 全区循环经济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超30%,规上企业均实现超低排放 [4] - 政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一对一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3]
157万余尾鱼虾放流珠江,番禺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亮点多多
南方农村报· 2025-06-24 23:3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 2025年6月24日番禺区在海鸥岛水生资源增殖再生平台举行增殖放流活动 投放鱼苗虾苗157万余尾 包括草鱼 黄鳍鲷 鲮鱼 白鳝 九节虾等多个种类 [2][3][5] - 番禺区连续44年举办公益性增殖放流活动 近五年累计投放各类鱼苗虾苗超550万尾 [6][7] - 通过科学布局优化放流品种与数量结构 水域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丰富 本地特色物种如黄鳍鲷 麻虾等种群数量呈现回升态势 [7][8][9] 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 番禺区持续开展巡河护水 水环境治理等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不断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10][11] - 建立名优渔业治理模式标杆 包括名优养殖尾水治理模式 陆基异位处理模式 "三池两坝"工艺模式等多种养殖尾水处理标杆性治理点 [14][15][16] - 引导推广名优渔业品种 如笋壳鱼 忘不了鱼 澳洲银鲈 班节对虾 南美白对虾等 采取生态混养 减少尾水排放 [17][18][19] 渔业发展成果 - 番禺区名优渔业以绿色循环发展为主线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1][12][13] - 名优渔业区域公共品牌"番禺优鲜"通过生态养殖模式增添健康底色 [19] - 活动由番禺区委书记黄彪 区政协主席邓耀棋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健雄 区政府副区长郭洪杰等领导及相关部门 行业协会 渔业企业代表参加 [20][21][22]
二十四节气看蒙牛丨 夏至走进现代牧业果香源牧场看“花海养牛”
中国经济网· 2025-06-23 14:01
智慧牧场建设 - 牧场配备智能精准饲喂TMR系统、自感应风机、精准喷淋装置及全自动恒温饮水槽等智能设备[3] - 通过智慧牧场中控大厅实现采购、饲喂、挤奶、诊疗、管理等全流程实时监控[3] - 数智化管理精准掌握每头奶牛的健康状况与生产性能,提升奶牛生产性能[3] 绿色循环发展 - 牧场推广循环养殖模式,利用太阳能建设光伏电站,日发电量稳定,降低运营成本[5] - 延伸产业链打造百亩芍药观光园,结合奶牛科普展示与乳文化博物馆[5] - 为消费者提供集观赏、学习、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场所,展示现代化乳业魅力[5] 奶源品质保障 - 先进设备与技术、严格管理监控体系为蒙牛提供稳定优质奶源[7] - 每滴牛奶源自健康奶牛,蕴含纯正品质与丰富营养[7] - 品质满足蒙牛高端奶源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乳制品[7]
工业硅:市场情绪扰动,多晶硅:关注现货报价情况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5-15 10: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市场受情绪扰动,多晶硅需关注现货报价情况,工业硅和多晶硅趋势强度均为 -1,表明市场看空情绪较强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跟踪 - **期货市场**:工业硅 Si2506 收盘价 8490 元/吨,较 T - 1 涨 260 元/吨;成交量 382636 手,较 T - 1 增 52036 手;持仓量 146525 手,较 T - 1 减 15774 手。多晶硅 PS2506 收盘价 38420 元/吨,较 T - 1 涨 150 元/吨;成交量 236082 手,较 T - 1 减 85900 手;持仓量 44692 手,较 T - 1 减 7560 手 [2] - **基差**:工业硅不同对标现货升贴水有变化,多晶硅现货升贴水(对标 N 型复投)为 +2580 元/吨,较 T - 1 增 1150 元/吨 [2] - **价格**:华东地区通氧 Si5530 为 9100 元/吨,云南地区 Si4210 为 10800 元/吨,多晶硅 - N 型复投料为 39500 元/吨,较 T - 1 降 1000 元/吨 [2] - **利润**:硅厂利润(新疆新标 553)为 -3016 元/吨,较 T - 1 增 260 元/吨;多晶硅企业利润为 -3.2 元/千克,较 T - 1 降 0.4 元/千克 [2] - **库存**:工业硅社会库存 59.6 万吨,较 T - 5 降 0.7 万吨;多晶硅厂家库存 25.7 万吨,较 T - 5 降 0.4 万吨 [2] - **原料成本**:工业硅原料成本中,新疆硅矿石 440 元/吨,洗精煤新疆 1450 元/吨,较 T - 5 降 50 元/吨等 [2] - **多晶硅(光伏)**:硅片(N 型 - 182mm)0.98 元/片,电池片(TOPCon - M10)0.265 元/瓦,组件(N 型 - 182mm)0.701 元/瓦,光伏玻璃(3.2mm)21.75 元/立方米,光伏级 EVA 价格 11119 元/吨 [2] - **有机硅**:DMC 价格 11450 元/吨,较 T - 5 降 100 元/吨;DMC 企业利润 -975 元/吨,较 T - 5 降 228 元/吨 [2] - **铝合金**:ADC12 价格 20400 元/吨,较 T - 1 涨 100 元/吨;再生铝企业利润 190 元/吨,较 T - 1 降 100 元/吨 [2] 宏观及行业新闻 - 5 月 9 日和硕县新疆耀聚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 10 万吨工业硅技术改造项目开工,总投资 12.68 亿元,投产后可实现工业增加值 15 亿元,年上缴利税 2000 万元 [4]
【榆林】全球首创!“金属镁冶炼工业精准脱硝技术”科技成果发布
陕西日报· 2025-05-13 07:04
行业技术突破 - "金属镁冶炼工业精准脱硝技术"填补国内镁冶炼行业尾气脱硝技术空白,属全球首创 [1] - 技术由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陕西中环碳能科技联合研发,针对氮氧化物排放高、环保压力大等产业痛点 [1] - 相比传统脱硝技术,该技术每年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1万吨,使排放水平下降70%,相当于再造20平方公里森林 [1] 技术应用效果 - 采用"双工段"脱硝解决方案,脱硝成本控制在每吨镁80元至90元,同时减少颗粒物、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污染物排放 [2] - 将兰炭工段含氨废水作为煅烧工段高温还原脱硝增效剂,每年可节约含氨废水处置费用1.8亿元 [2] - 技术已在府谷县玉丰镁合金公司落地应用,稳定运行超4个月,每日协同处理含氨废水20吨,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 [2] 行业地位与影响 - 陕西府谷县2024年金属镁产量达53.72万吨,占全国52.35%、全球47.54% [1] - 技术经中华环保联合会鉴定达国内行业领先水平,集成创新总体国际先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2] - 榆林市形成"煤—兰炭—电—硅铁—镁"完整产业链,技术为其提供绿色解决方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