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科学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全省财政科学管理试点推进会议召开许昆林出席并讲话
新华日报· 2025-08-29 07:17
财政科学管理试点推进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 认真落实国家部署要求 研究推进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工作 以高质量财政管理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1] - 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加强改革配套衔接和工作创新 打通制约财政职能履行和政策实施的卡点堵点 提升财政管理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1] - 加快构建调控科学精准有力法治健全监督高效更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体系[1] 财政资源统筹与管理 - 坚持全要素统筹财政资源 完善四本预算统筹和财源税源培育机制 深入挖掘潜在资源 精准高效涵养税源财源[2] - 科学设置专项资金 深化省级预算单位账户资金管理机制改革 全面提升财政效能[2] - 严格三公经费管理 严把预算安排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 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财政制度深度融合[2] 财政政策优化与支出结构 - 更好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2] - 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 创新优化财政资源投放方式 向保障重大任务和有效投资于人聚焦发力[2] - 从资金源头到使用末端全流程逐环节完善机制优化管理 将有限财政资金用于发展紧要处和民生急需上[2] 风险防控与协同机制 - 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 全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持续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守牢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2] - 树立一盘棋思想 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及时研究解决难点堵点 确保试点出真招见实效 形成标志性制度性成果[2] 会议组织与参与 -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主持会议 省政府秘书长赵建军及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3] - 各设区市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会 省财政厅司法厅市场监管局体育局及苏州市南通市宿迁市作发言[3]
激活财政新动能!1—7月江苏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
搜狐财经· 2025-08-28 10:10
财政收支概况 - 2025年1—7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1.39亿元 同比增长1.5% [1] - 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43.65亿元 同比增长2% 完成年初预算54% 较2024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 [1] 重点领域支出 - 民生支出6499.25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9% [2] - 教育支出增长5.5% 社保支出增长6.8% 卫生支出增长12.5% 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 [2] - 下达交通运输领域专项资金283亿元 支持宿连航道整治工程、北沿江高铁等项目建设 [2] - 下达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102.45亿元 支持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国家重大工程 [2] 科技创新与产业支持 - 足额下达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等支持经费 [2] - 统筹安排超20亿元资金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提升及智改数转网联行动 [2] 外贸与就业扶持 - 减收失业保险费100.32亿元 [3] - 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资金111亿元 支持292个项目 [3] - 下达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179.5亿元 [3] 财政金融联动 - 累计拨付贴息资金9.06亿元 引导银行发放贷款1132亿元 惠及4370家企业 [4] - 普惠基金引导新投放政银合作规模1894亿元 惠及3.85万家中小微主体 平均利率2.95% [4] - 融资担保基金新增合作规模1057.48亿元 居全国第一 支持3.46万家中小微主体 [4] 消费刺激措施 - 下达首批文体旅联动奖补资金1176万元 支持25个体育赛事及演唱会项目 [4] - 发放彩票兑换券43.04万张 带动消费10.76万笔 消费金额4.79亿元 惠及超10万人次 [4] - 全年计划发放彩票兑换券1800万元助力扩内需 [4] 管理机制创新 - 省国金投资集团挂牌运行 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金融企业股权投资 [5] - 制定惠企资金"免申直达"标准 实现政策免申报、资金快直达 [5] - 扬州市等5个设区市已接入直达快享服务平台 [6] 财政管理体系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按项目需求与绩效目标精细核定资金额度 [7] - 完善财政信息化平台 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动态监测 [7] - 推进《江苏省财会监督条例》立法 探索多监督形式协同机制 [7]
全面科学管理,激活财政新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8-28 07:26
财政收支概况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1.39亿元 同比增长1.5% [1]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43.65亿元 同比增长2% 完成年初预算54% 较去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 [1] 重点领域支出 - 民生支出6499.25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9% [2] - 教育支出增长5.5% 社保支出增长6.8% 卫生支出增长12.5% 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 [2] - 下达交通运输领域专项资金283亿元 支持宿连航道整治工程 北沿江高铁 盐泰锡常宜铁路等项目 [2] - 下达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补助资金102.45亿元 支持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 吴淞江整治工程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 [2] 科技创新与产业支持 - 及时足额下达2025年度苏州实验室 紫金山实验室支持经费 [2] - 统筹安排超20亿元资金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提升 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 [2] - 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资金111亿元 支持292个项目 [3] - 下达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179.5亿元 [3] 外贸与就业支持 - 统筹资金帮扶外贸企业减压纾困 加大参展和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 [3] - 减收失业保险费100.32亿元 落实稳岗返还 担保贷款 就业补贴等政策 [3] 财政金融联动 - 累计拨付贴息资金9.06亿元 引导合作银行向4370个企业发放贷款1132亿元 [4] - 省普惠基金引导新投放政银合作产品规模1894亿元 惠及3.85万家中小微企业 贷款平均利率2.95% [4] - 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新增合作规模1057.48亿元 居全国第一 支持3.46万家中小微企业 [4] 消费刺激措施 - 下达第一批文体旅联动项目奖补资金1176万元 支持25个体育赛事 演唱会等项目 [4] - 发放体彩 福彩兑换券43.04万张 对应消费10.76万笔 消费金额4.79亿元 惠及超10万人次 [4] - 全年将发放彩票兑换券1800万元助力促消费扩内需 [4] 财政管理创新 - 省国金投资集团正式挂牌运行 开展金融企业股权投资 [5] - 制定惠企财政资金直达快享实施方案 实现"免申直达" [5] - 打造直达快享服务平台 5个设区市已接入平台 [6]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完善财税协同机制 [7] - 推进《江苏省财会监督条例》立法进程 探索多监督形式协同机制 [7]
1—7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全面科学管理,激活财政新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8-28 07:16
财政收支概况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1.39亿元同比增长1.5% [1]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43.65亿元同比增长2% 完成年初预算54% 较去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 [1] 重点领域支出 - 民生支出6499.2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9% [2] - 教育支出增长5.5% 社保支出增长6.8% 卫生支出增长12.5% 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 [2] - 下达交通运输领域专项资金283亿元支持宿连航道 北沿江高铁等项目建设 [2] - 下达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102.45亿元支持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国家重大工程 [2] 科技创新与产业支持 - 及时足额下达2025年度苏州实验室 紫金山实验室支持经费 [2] - 统筹安排超20亿元资金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提升 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 [2] 外贸与就业支持 - 减收失业保险费100.32亿元 [3] - 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资金111亿元支持292个项目 [3] - 下达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179.5亿元 [3] 金融与消费刺激 - 拨付贴息资金9.06亿元引导银行发放贷款1132亿元惠及4370个企业 [4] - 普惠基金新投放政银合作产品规模1894亿元惠及3.85万家中小微主体 平均利率2.95% [4] - 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新增合作规模1057.48亿元居全国第一 支持3.46万家中小微主体 [4] - 下达第一批文体旅联动奖补资金1176万元支持25个体育赛事 演唱会等项目 [4] - 发放彩票兑换券43.04万张带动消费10.76万笔 消费金额4.79亿元惠及超10万人次 [4] - 全年将发放彩票兑换券1800万元助力促消费 [4] 体制机制创新 - 省国金投资集团正式挂牌运行 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金融企业股权投资 [5] - 制定惠企财政资金直达快享实施方案 实现"免申直达" [6] - 打造直达快享服务平台 目前5个设区市已接入平台 [6]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完善财税协同机制 [7] - 加快推进《江苏省财会监督条例》立法进程 [7]
市政府召开第159次常务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讨论城市更新条例、汉剧保护传承条例
长江日报· 2025-08-13 08:46
经济政策与城市发展 - 坚决扛牢经济大市挑大梁使命责任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持续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1] - 推动十四五收好官 谋深谋实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 高水平编制十五五规划 [1] - 加快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体系 建设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2] 财政管理 - 加强财政科学管理 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优化支出结构 强化绩效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果 [2] - 深化大财政体系建设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和财源建设 推进零基预算改革 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2] 文化保护 - 对汉剧实施整体性 系统性保护 加强剧目生产 人才培育 院团建设和宣传推广 [2] - 推动汉剧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 [2] 社会治理 -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抓好信访问题源头治理 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 [1] - 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1]
城市24小时 | 7.0%,进步最快的百强市跑慢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22:53
包头经济数据 - 上半年包头地区生产总值2322.8亿元 同比增长7% 高于全国(5.3%)和全区(5.4%)增速 [2] - 第一产业增加值22亿元(增长4.9%) 第二产业1090亿元(增长9.6%) 第三产业1210.8亿元(增长4.9%) 三次产业比为1.0:46.9:52.1 [2]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 高于全国(6.4%)和全区(7.1%) 连续5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稀土、晶硅光伏和陆上风电装备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7%、14.1%和32.6% 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5个百分点 [3] - 五大战新产业(氟化工、碳纤维、新能源重卡、氢能储能等)增加值增长12.5% 高于规上工业0.2个百分点 [3] 包头产业发展 - 拥有稀土、晶硅光伏、钢铁、铝四个千亿级产业 工业经济占GDP比重达46.9% [2][3] - 风电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倍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2个百分点 稀土产业投资增长93.4% 拉动投资增长2.9个百分点 [4] - 铝业增加值增长4% 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6.7% [3] - 2021-2023年GDP年均前进10位 2024年GDP达4575.1亿元(增长8.1%) 目标冲刺5000亿元 [2][4] 全国县域经济 - 2025全国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占6席并包揽前3名(昆山、江阴、张家港) [13][14] - 江苏(25席)、浙江(15席)、山东(12席)三省合计占百强县52席 [13] - 千亿县数量增至62个 其中7个为"超强县" GDP超900亿元的准千亿县21个 [15] 其他行业动态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一期2025年底试运行 为世界最亮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 [6] - 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在沪成立 重点布局聚变工程化商业化 [7]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筹建郑州航空航天大学 重点培育无人系统、空天地海通导遥等方向 [11]
山西全省县级财政局长培训班开班
中国发展网· 2025-06-24 16:36
财政管理培训 - 全省县级财政局长培训班在省委党校开班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 厅长常国华出席并做动员辅导 [1] - 培训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主线 [1] - 重点围绕财政科学管理"小切口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等十个方面问题展开 [1] 培训内容与安排 - 培训分为财政科学管理 财政基础管理工作专项整治行动两个阶段 [2] - 近300人参加培训 包括各县(市 区)财政局负责人 新疆昌吉州所属县级财政局负责人等 [2] - 安排厅机关14个处室及省委党校专家教授进行政策解读 座谈答疑 研讨交流 案例教学 [2] 工作要求 - 要求参训学员认真学习思考 广泛研讨交流 推进县级财政管理拾遗补缺 举一反三 强基固本 [1] - 强调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培训班学习管理规定 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1]
山东确立财政科学管理综合试点框架体系
大众日报· 2025-06-24 08:57
财政科学管理综合试点框架体系 - 山东确立以"大财政"理念为统领、"大预算"为方向路径、"大绩效"为关键抓手、"大数智"为保障支撑、"大安全"为底线基础的"1+4"框架体系 [2][4] - 试点范围覆盖全省16市及31个县(市、区),其中济南、青岛、临沂3市承担全部11项试点任务 [2][4] - 2025-2026年在省本级和部分市县开展试点,2027年全省推行,目标3-5年内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财政运行机制 [2] 试点实施路径 - 形成"1+1"政策文件体系,包含16个方面改革任务和60项具体改革举措 [4] - 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打破预算安排基数,建立项目排序机制,集中保障重大战略 [5] - 全面清理支出政策,执行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5][6] 创新改革举措 - 在财金协同联动领域创新"自选动作",加强三级联动发挥财政聚合效应 [6] - 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财政领域应用,提升决策科学性和精准性 [6] - 建立任务清单台账管理,明确60项改革举措的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7]
山东试点财政科学管理,2028年底前存量隐性债务清零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12 11:02
财政科学管理试点 - 山东省将在2025~2026年开展财政科学管理试点,2027年全省推行,涉及16项改革举措包括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加强地方债务管理等 [1] - 试点任务与现有财税体制改革相衔接,重点包括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确保2028年底前存量隐性债务"清零",推动融资平台转型为独立市场主体 [1] - 山东省2024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为3.28万亿元,低于限额约3.57万亿元,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2]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山东省获得超3700亿元再融资专项债用于置换隐性债务,支持实现2028年底前存量隐性债务"清零"目标 [2] - 计划编制政府债务预算,全面系统反映债务收支状况,强化地方债务管理 [2] - 严格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一企一策"制定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方案,坚决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 [1] 预算管理改革 - 深入推进全口径、一体化预算管理,同步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政府债务预算 [2] - 探索将政府统筹使用的政府性基金项目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力度 [2] - 全面清理规范现有支出政策,执行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打破财政支出固化格局 [3] 财政支出优化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以零为基点编制预算,合理确定支出规模和保障重点,支出预算不与财政收支总量、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 [3] - 强化全口径"三公"经费管理,建立与部门履职需要相匹配的支出审核和预算安排机制,研究制定公务支出负面事项 [4][5] - 所有县(市、区)开设工资专户,扩大基本民生专户范围,强化"三保"运行监测预警,必要时给予应急流动性支持 [6]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经济日报· 2025-05-02 06:07
财政政策扩张性加强 - 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29.7万亿元,同比增加1.2万亿元,体现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1] - 财政赤字率提高至4%,赤字规模达5.66万亿元,同比增加1.6万亿元,为政策提供资金保障 [1] -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4.4万亿元,同比增加5000亿元,包括8000亿元新增专项债和2万亿元隐性债务置换额度 [2] 专项债与特别国债发力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1.3万亿元,同比增加3000亿元,其中8000亿元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两新"政策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翻倍至3000亿元,直接降低消费者成本 [2] - 专项债资金进入社会循环,有助于化解连环债、恢复市场活力 [2] 民生与消费支持加码 - 民生支出占比超70%,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3] - 提高养老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覆盖超3亿人,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4] - 新增消费新业态奖补资金,优化以旧换新申报流程,刺激消费需求 [4]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投入 - 中央本级科技支出3981.19亿元,增长10%,聚焦基础研究和国家战略科技任务 [5] - 制造业专项资金118.78亿元,增长14.5%,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和新材料发展 [5] - 实施首台(套)保险补偿政策,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 [5] 财税体制改革深化 - 推进零基预算改革试点,打破财政资金既有分配格局 [7]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连续三年超10万亿元,将清理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 [7] - 研究新业态税收制度,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市县财力 [8] 财政管理科学化 - 构建全流程财政管理体系,强化资金使用和绩效评价 [9] - 建立支出标准体系,动态完善政府采购、资产配置等标准 [10] - 推进法治财政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