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专项债

搜索文档
地方债发行提速
国金证券· 2025-08-28 19:24
发行定价方面,地方债发行利率均值延续上行。从利差角度看,30 年、20 年、10 年地方债发行利率与同期限国债利 差分别走阔至 23BP、22BP、19BP。 风险提示 分地区来看,8 月安徽、浙江、河北、湖南、江苏等省份是地方债发行的主要区域,其中江苏省 7 年及以内地方债发 行规模超 500 亿元,且宁夏、甘肃、吉林地方政府债平均票面利率在 2.2%以上。 二、二级交易特征 一、一级供给节奏 上周 7-10 年、10 年以上地方债指数周度涨跌情况分别为下跌 0.56%和下跌 1.03%,跌幅大于同期限国债,与超长信 用债表现持平。分省份来看,四川省政府债成交环比缩量明显,周度成交减少 160 笔,广西、浙江省地方债成交量边 际增加。成交收益方面,山东省、四川省、河北省、湖南省政府债平均成交期限在 25 年以上,平均成交收益基本在 2.2%至 2.3%。 上周(2025.8.18-2025.8.22,下同)地方政府债共发行 3692 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 2393 亿元,再融资专项债 735 亿元。分募集资金用途来看,"特殊新增专项债"、"普通/项目收益"是专项债资金的主要投放领域。截至 2025 年 8 ...
2025年上半年地方债发行分析:再融资专项债集中发行,区域分化问题显著
远东资信· 2025-08-15 17: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地方债发行节奏快规模创新高,安排侧重化解隐性债务,后续新增专项债将接力再融资专项债 [2][47] - 地方债发行区域分化显著,重点化债省份成本高,“自审自发”试点地区成主力 [3][46] - 地方债规模扩张加剧部分地区偿付压力,专项债管理存在问题,需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发挥杠杆作用 [4][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上半年地方债发行情况 - 整体发行节奏快,共发行约5.4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18%,净融资约4.4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5.69% [6] - 发行以再融资专项债与新增专项债为主,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规模2.15万亿,占比39.16%,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2.16万亿元,占比39.35%,第三季度发行规模或接近2万亿元 [7] - 新增专项债投向传统领域为主,但呈现多元化亮点,包括投向新领域、覆盖支付拖欠款、首次投向政府投资基金 [11][12][13] - 特殊再融资债发行1.80万亿元,完成全年额度90%,下半年发行渐趋放缓;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4647.80亿元,占比8.47%,后续有较大发行空间 [2][20] 地方债发行的区域分化 - 江苏省发行规模远超其他省份,以再融资专项债为主,山东、广东以新增专项债为主,四川两者并重 [25] - 五个重点化债省份发行利差多在20BP以上,经济发达省市压缩到10BP以内 [3][27] - “自审自发”试点地区除河北雄安新区外,上半年共发行2.95万亿,占比53.73%,后续将加快新增专项债发行,需优化管理流程和加强监控 [31][32] - 12个重点省份上半年发行2.15万亿,占比39.16%,以再融资专项债为主,新增专项债规模小,多个省市加快退出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退出省份有望加大新增专项债额度 [34][37] 地方债的问题与前景 - 面临地方债规模增长与财政走弱加剧偿付压力、专项债管理难度增加两个问题 [38][43] - 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攀升,平均期限拉长、利率下降缓解偿付压力,但财政收入端偏弱或加剧付息压力,部分省份压力较大 [38][39] - 专项债管理存在投向违规、虚报支出、挤占挪用、闲置浪费等问题,未来将加强投向领域和全流程管理,扩大用作项目资本金比例 [43][44] 小结 - 上半年地方债发行侧重化解隐性债务,再融资专项债挤占专项债窗口期,后续新增专项债接力 [45][46] - 区域分化显著,重点化债省份成本高,“自审自发”试点地区成主力,重点省份新增专项债额度有限,退出高风险名单省份有望加大额度 [46] - 地方债规模扩张加剧偿付压力,专项债管理需加强,后续新增专项债加快发行使用,投向或拓展,特殊新增专项债支持化债 [47]
地方债周报:15年地方债相对占优-20250706
招商证券· 2025-07-06 22: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地方债发行量减少、净融资减少,长期发行占比下降,发行利差环比收窄,土地储备投向占比升高;3Y和15Y地方债二级利差占优,四川地方债换手率较高 [1][4][5] 各部分总结 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 净融资:本周地方债发行量721亿元,偿还量505亿元,净融资216亿元,发行量和净融资均减少 [1][9] - 发行期限:本周10Y地方债发行占比最高为21%,10Y及以上发行占比69%,较上周下降,20Y地方债发行占比环比降约8个百分点 [1][12] - 化债相关地方债:本周未发特殊再融资债,2025年33个地区拟发置换隐债专项债合计18246亿元,江苏、四川、山东、贵州分别有2511亿元、1148亿元、1113亿元、1059亿元;本周特殊专项债发行450亿元,2025年已披露发行和已发行规模分别为5420亿元和4873亿元,江苏、浙江、河北、湖北分别发行951亿元、530亿元、391亿元、369亿元 [2][15][20] - 发行利差:本周地方债加权平均发行利差8.6bp,较上周收窄,30Y地方债加权平均发行利差最高达12.9bp,除3Y和5Y外其余期限利差收窄,湖南和内蒙古利差超10bp,宁夏较低 [1][23] - 募集资金投向:2025年新增专项债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冷链物流等,土地储备投向占比升高11.3%,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占比下降7.2% [2][25][26] - 发行计划:30个地区披露2025年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合计2.62万亿元,7月计划发行12796亿元,三季度新增债和再融资债分别计划发行16585亿元和9623亿元;下周计划发行2250亿元,偿还量1216亿元,净融资1034亿元,环比增818亿元 [3][28][29] 二级市场情况 - 二级利差:本周3Y和15Y地方债二级利差占优,分别达16.9bp和15.8bp,10Y以上利差收窄幅度大,30Y地方债二级利差历史分位数达68%,各类型区域20Y以上和3 - 5Y地方债二级利差较高 [4][5][33] - 成交情况:本周地方债成交量和换手率较上周小幅上升,成交量达5475亿元,换手率1.06%,四川、江西、福建换手率较高,四川成交量1858亿元、换手率7.0%居首 [5][37]
【立方债市通】河南年内已发债782亿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河南省城乡综合投资公司拟首次发债/郑州经开投资无偿划转两子公司股权
搜狐财经· 2025-06-24 21:13
焦点关注 - 河南省6月24日发行政府债券165.7348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18亿元用于教育、水利项目,新增专项债券67.466亿元投向市政、产业园区、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152个项目,再融资专项债券80.2688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1] - 河南省今年以来已发行4批共782亿元再融资专项债用于置换隐性债务,优化债务结构并降低融资成本 [1] 宏观动态 - 六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发行债券,鼓励科创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募资推动智慧养老、智能医疗等消费升级 [3] - 政策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扩大信贷规模,推动个人汽车、消费类贷款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 [3] 区域热点 - 湖南省拟发行170.54亿元地方债,其中98.56亿元为土储专项债用于63个土储项目,71.98亿元用于其他63个项目 [5] 发行动态 - 中原高速拟发行20亿元小公募公司债,期限不超过15年,募集资金18亿元偿债、1亿元用于项目建设、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6] - 河南省城乡综合投资公司首次发债规模20亿元,项目已获深交所受理 [7] - 焦作国资集团完成发行5亿元公司债,利率2.47%,资金3亿元偿债、2亿元用于股权投资 [8] 债市主体 - 洛阳文旅集团拟储架发行10亿元ABS,以应付账款为基础资产,分不超过10期发行 [9][10] - 濮阳开州投资拟发行8亿元公司债,期限不超过5年,承销费率不超过0.18%/年 [11] - 郑州经开投资无偿划转两家子公司股权至郑州经开区管委会,涉及48.3871%和35%股权 [12] 市场观点 - 中信证券预测三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或接近2万亿元,用途侧重债务化解、企业拖欠款清偿及土地收储 [13]
山东试点财政科学管理,2028年底前存量隐性债务清零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12 11:02
财政科学管理试点 - 山东省将在2025~2026年开展财政科学管理试点,2027年全省推行,涉及16项改革举措包括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加强地方债务管理等 [1] - 试点任务与现有财税体制改革相衔接,重点包括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确保2028年底前存量隐性债务"清零",推动融资平台转型为独立市场主体 [1] - 山东省2024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为3.28万亿元,低于限额约3.57万亿元,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2]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山东省获得超3700亿元再融资专项债用于置换隐性债务,支持实现2028年底前存量隐性债务"清零"目标 [2] - 计划编制政府债务预算,全面系统反映债务收支状况,强化地方债务管理 [2] - 严格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一企一策"制定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方案,坚决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 [1] 预算管理改革 - 深入推进全口径、一体化预算管理,同步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政府债务预算 [2] - 探索将政府统筹使用的政府性基金项目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力度 [2] - 全面清理规范现有支出政策,执行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打破财政支出固化格局 [3] 财政支出优化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以零为基点编制预算,合理确定支出规模和保障重点,支出预算不与财政收支总量、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 [3] - 强化全口径"三公"经费管理,建立与部门履职需要相匹配的支出审核和预算安排机制,研究制定公务支出负面事项 [4][5] - 所有县(市、区)开设工资专户,扩大基本民生专户范围,强化"三保"运行监测预警,必要时给予应急流动性支持 [6]
财政发力支撑社融增速抬升,4月金融数据有何亮点?
第一财经· 2025-05-14 18:42
金融数据表现 -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 同比增长8% 较上月提升1.0个百分点 较上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 [1][8] - 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24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较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 较上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 [1] - 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6万亿元 同比多增1.22万亿元 [1] - 1-4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 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1] 信贷结构亮点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31万亿元 同比增长11.9% [1]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1] - 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万亿元 同比增长7.2% [6] - 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 4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维持在8%以上 [7] 政府债券发行 - 1-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超5万亿元 同比多增约3.6万亿元 [3] - 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约9700亿元 同比多增约1.1万亿元 拉动社融增速约0.3个百分点 [3] - 2024年计划新增政府债券近12万亿元 规模创历史新高 [4] - 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启动发行 [4] 货币政策效果 - 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2% 较上月下降4个基点 较上年同期下降50个基点 [13] -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 较上年同期下降55个基点 [13] - 金融总量增速持续高于名义GDP增速 [12] 特殊影响因素 - M2增速提升部分受去年低基数效应影响 [10] - 去年金融数据"挤水分"导致基数较低 [10] - 理财资金流动对M2产生正向拉动作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