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利用

搜索文档
獐子岛股东拟减不超过711万股,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量下降,去年公司净利盈转亏
深圳商报· 2025-06-06 14:57
深圳商报 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薇 6月5日,獐子岛(002069)(002069)发布公告,股东北京吉融元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岛一号证券 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和岛一号基金")计划于2025年6月27日至2025年9月26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 不超过711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 同一天,獐子岛公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4.1亿元,同比上升11.1%;归母净利润自上年同期 亏损701万元变为亏损156万元,亏损额有所减少;扣非归母净利润自上年同期亏损885万元变为亏损266 万元,亏损额有所减少;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55万元,同比下降115.2%。 公开资料显示,獐子岛涉及多个业务领域,主要包括海洋捕捞、海洋养殖和相关产品的加工与销售。公 司致力于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推动可持续发展。 4月24日,獐子岛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15.8亿元,下降5.7%;归母净利润亏损2191万元, 下降355.1%;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13亿元,下降3276.1%;经营现金流净额为7894万元,下降58.5%。 这也是该公司自2020年以来5年内净利润首次由盈转亏。 2024年年报中 ...
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21立方米
新京报· 2025-06-06 10:26
水资源总量与降水情况 - 2024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717.7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1.4% [1] - 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1123.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2.7% [1] - 地表水资源量为29895.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8679.2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227.4亿立方米 [1] 用水总量与结构 - 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28.0亿立方米,比2023年增加21.5亿立方米 [2] - 生活用水量为926.8亿立方米(占比15.6%),工业用水量为971.0亿立方米(占比16.4%),农业用水量为3648.4亿立方米(占比61.6%),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为381.8亿立方米(占比6.4%) [2] - 生活用水量同比增加17.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增加0.8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减少24.0亿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增加27.7亿立方米 [2] 供水总量与水源结构 - 2024年全国供水总量为5928.0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1.5亿立方米 [2] - 地表水源供水量为4892.4亿立方米(占比82.5%),地下水源供水量为784.0亿立方米(占比13.2%),非常规水源供水量为251.6亿立方米(占比4.3%) [2] - 地表水源供水量同比增加17.7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减少35.5亿立方米,非常规水源供水量增加39.3亿立方米 [2] 用水效率指标 - 2024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21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43.9立方米 [3] - 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342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8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4.0立方米 [3] -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分别下降4.4%和5.3%(按可比价计算) [3]
人在地铁挤成相片,为何地铁又都亏钱
36氪· 2025-06-05 08:01
地铁行业运营现状 - 2024年41座城市建设地铁 全国日均客流量达千万人次 但扣除政府补贴后仅2城地铁公司盈利[9][10] - 典型城市地铁负债规模:重庆轨道交通集团834亿元 昆明轨道交通集团超1000亿元[21] - 地铁造价持续攀升 上海19号线2024年每公里造价达20亿元 远超2008年高铁1.5亿元/公里造价[22] 成本压力与应对措施 - 重庆地铁单位运营成本15.13元/人次 票款收入仅2.2元/人次 需42.9亿元政府补贴补亏[17][19] - 昆明2023年因拖欠薪资暴露财务困境 2024年获22.9亿元运营补贴 仍实施涨价策略[19] - 佛山采取降本措施:提前半小时收车(末班车仅200人次/线)、延长平峰发车间隔[15][7] 客运效率关键指标 - 行业客运强度门槛为0.7万人次/公里/日 2024年仅18城达标 深圳最高达1.49 昆明0.51 佛山0.27[35][38] - 东京山手线客运强度11.5 远超北京最繁忙2号线的4.5 显示国内运力仍有提升空间[39] - 国内地铁500米半径人口覆盖率最高54%(深圳) 远低于东京80% 影响出行便捷性[54][55] 规划与建设问题 - 2018年前申报城市存在客流预测虚高现象 部分城市为满足审批将郊区人口计入城区[45] - 早期"地铁兴城"策略导致站点布局失衡 出现"最孤独地铁站"与客流稀疏线路[34][51] - 容积率规划刚性限制地铁周边开发强度 制约TOD模式推进[57] 收入结构分析 - 多数地铁公司非票务收入占比偏低 主要依赖票款和补贴[25] - 对比国际票价:香港4.6-28.49元 东京9-16.5元 内地2-3元起步价明显偏低[23] -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40% 重庆地铁职工超2万人 每公里需60-70名运营人员[24]
新品种专题 | 铸造铝合金品种手册(上市版)
对冲研投· 2025-05-27 18:32
铸造铝合金产业介绍 - 铝合金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有色金属材料,通过添加其他元素可显著提高性能,分为原生铝合金和再生铝合金[5] - 再生铸造铝合金产业链上游为废铝回收企业,中游为再生铝生产企业,下游60-70%用于汽车领域[6] - ADC12是再生铸造铝合金核心牌号,占原铝产量10%左右,具备强度高、耐压性好等物理性能[5][7] - 再生铝单吨碳排放量只有电解铝的2%,可节约3.4吨标准煤和22吨水,是绿色转型重要方向[13] 中国废铝供应情况 - 2024年废铝供应总量超1200万吨,其中国内旧料占比67%,进口178.5万吨为2018年以来最高[21][30] - 废铝进口来源分散,前五位泰国、马来西亚、日本、英国、美国占比分别为17%、12%、11%、11%、7%[33] - 废铝回收以华东地区为主,产业聚集区包括河南长葛、广东南海等地,回收体系尚不完善[25][26] 铸造铝合金供需现状 - 2024年再生铝产量1055万吨,再生铸造铝合金占比超60%,ADC12产量约460万吨[37][38] - 行业集中度低,前五企业产能占比约30%,平均产能规模8.9万吨,江苏、广东、浙江企业数量最多[41][43] - 汽车行业是核心需求领域,电动车用铝量达230千克以上,铸造铝合金在车用铝中占比超60%[56][58] - 2024年铝合金进口121.2万吨,主要来自马来西亚(43%)和泰国(14.2%)[51][53] 铸造铝合金期货合约 - 上海期货交易所将上市铸造铝合金期货,标的为ADC12,合约单位为10吨/手,最小变动价位5元/吨[80][82] - 交割品为383Y.3或AD12.1,每锭重量6KG±1KG,标准仓单30吨,溢短不超过±3%[82][87] - 交割手续费暂免收取,仓储租金1元/吨/天,汽车出入库费用18元/吨[89][90] - 合约涨跌停板幅度为±3%,最低交易保证金5%,限仓制度分阶段调整[96][97]
“天宫尼尔菌”适应空间环境表现出色
人民日报· 2025-05-20 06:01
空间站微生物新物种发现 - 科研人员在我国空间站发现全新微生物物种"天宫尼尔菌",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1] - 该发现通过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轨采集样本,经地面多学科分析手段确认[1] - 天宫尼尔菌属于革兰氏阳性产芽孢细菌,表现出卓越的空间环境适应能力[1] 天宫尼尔菌特性 - 通过调控杆菌硫醇生物合成应对氧化应激,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1] - 在生物被膜形成和辐射损伤修复方面具有独特特征[1] - 与近缘物种相比展现出更出色的空间环境适应能力[1] 科研应用价值 - 其适应机制可为航天、农业、工业和医疗领域提供精准干预思路[2] - 对有机物的利用能力为物质可持续利用开辟新路径[2] - 空间站长期运营将促进微生物活性物质和基因资源研究取得突破[2]
生物燃料研究专家,刘德华教授,当选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
synbio新材料· 2025-05-16 18:40
刘德华教授当选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 -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刘德华教授当选2025年加拿大工程院7名外籍院士之一 [1] - 研究领域涵盖可再生资源利用、生物能源工程、发酵工程与技术、生物反应器等 [1] 刘德华教授的学术与商业成就 - 国际公认的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学品生物炼制技术领导者 [2][3] - 全球首次商业化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和直接从粗甘油发酵生物PDO技术 [2][3] - 相关技术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蓝天奖和日内瓦发明展金奖 [2][3] - 领导酶法生物柴油技术在巴西的技术转让与示范 被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列为典型案例 [2][3] - 培养72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申请132项专利 [2][3] 合成生物学行业动态 - 新皮革材料技术利用合成生物学重现恐龙皮 即将进入奢侈品市场 [6] - 灵蛛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专注于重组蛛丝蛋白的合成生物制造 [6] - 发改委发布名单 多个生物基材料、生物燃料项目入选 [6] - 万华化学签约布局生物新材料等生物制造领域 [6]
市场消息:印度考虑利用新的印度河项目削减对巴基斯坦的供水。
快讯· 2025-05-16 15:03
地缘政治与水资源 - 印度政府正考虑通过新的印度河项目减少对巴基斯坦的水资源供应 [1] 国际关系影响 - 该举措可能加剧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关系 [1] 基础设施发展 - 新印度河项目表明印度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战略投资 [1]
2025年金属锑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研究院· 2025-05-08 20: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锑作为战略性矿产,全球资源高度集中,中国储量居首但尤为紧缺,2024年出口管制政策致国内外价差扩大 [4][13][14][15] - 行业市场规模受中国塑料制品和光伏组件产量增长带动,未来中美贸易摩擦或带来压力,但中国铅蓄电池出口向好支撑锑产品价值 [4][38][39][40] - 中国锑矿资源产量收缩、西移,冶炼产能占全球主导,消费以阻燃剂为主,光伏玻璃澄清剂带动需求增长 [21][22][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锑被誉为“工业味精”,应用于半导体、合金、阻燃材料等多领域,因其在阻燃材料中不可替代,生产和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5] - 含锑矿物众多,但具工业利用价值且含锑20%以上的仅10种,辉锑矿是主要选冶矿物原料 [5] - 锑按分布形式分为单质及合金态、硫化物和硫氧化物类、含硫盐类矿物、氧化物类、锑酸盐类 [5] 行业特征 - 资源高度集中,全球锑矿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中亚及地中海成矿带,中国储量占比29.7%居首,境内集中在广西、湖南和甘肃 [13] - 具战略性,被多国列为战略资源,全球和中国锑矿静态储采比均低于其他矿石 [14] - 政策敏感性强,2024年中国出口管制政策使国内外价差扩大至25万元/吨 [15] 发展历程 - 1556 - 1930年,从手工作坊迈向初步工业化,冶炼技术开始形成体系 [16][17] - 1930 - 1989年,工业化快速发展,冶炼技术重大突破,形成完整生产体系和贸易格局 [16][17] - 1990年至今,中国崛起确立主导地位,产业向高质量转型,但面临资源枯竭等挑战 [16][19] 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上游 - 中国锑矿资源向西部转移,勘查投入下降,矿权规模收缩,产量因储量下降而收缩,但供需自给率高,再生锑回收潜力待释放 [21][25][26][27] - 上游厂商包括广西华锡、湖南黄金等公司 [24] 产业链中游 - 中国从资源主导转向冶炼主导,占全球冶炼产能71%,传统火法和湿法成本固定,新型电解技术提升效率 [22][31][32] - 中游厂商有山东恒邦、株洲冶炼等公司 [29] 产业链下游 - 中国锑消费以阻燃剂为主,光伏玻璃澄清剂带动需求增长,焦锑酸钠方案可节省成本,是重要经济因素 [23][34][35][36] - 下游渠道端及终端客户包括山东新华、浙江万盛等公司 [33] 行业规模 - 2021 - 2024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6.91%,预计2025 - 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 - 1.57% [37] - 历史规模增长因中国塑料制品和光伏组件产量增长带动,未来变化受中美贸易摩擦和铅蓄电池出口影响 [38][39][40] 政策梳理 - 《关于做好新〈矿产资源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等多项政策,涉及资源保障、出口管制、循环利用、产业升级等方面,促进行业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43][45] 竞争格局 - 锑矿和冶炼企业均分为三个梯队,区域集中格局推动竞争优势分化,技术创新和并购重组影响未来格局 [46][47][49][50] 上市公司速览 - 展示了山东恒邦、株洲冶炼等多家公司的营收规模、同比增长和毛利率等财务数据 [53][54][55][56] 企业分析 湖南黄金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存续,经营范围广泛,营收规模187.5亿元,同比增长16.0%,毛利率6.6%,有规模优势 [57][58][63] 西藏华钰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存续,经营范围包括矿产开采等,营收规模9.3亿元,同比增长31.6%,毛利率56.5%,有资源优势 [64][59][66]
华宏科技(002645)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商誉减值拖累 磁材业务向高端领域升级
新浪财经· 2025-05-08 18:3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5.76亿元,同比下降19%,归母净利润亏损3.56亿元,同比下降124% [2] - 亏损原因包括对电梯零部件子公司威尔曼商誉减值3.34亿元,以及再生资源加工设备、废料回收加工及贸易、稀土资源综合利用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2%、40%、41% [2] - 2025Q1营业收入14.36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盈利0.3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3] 稀土与磁材业务 - 2025Q1业绩改善主要因稀土价格企稳回升,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向好,存货跌价准备较上年同期减少 [3] - 2024年稀土资源化业务销售量5,834吨,具备年再生稀土氧化物产能超1.2万吨 [3] - 磁材业务2024年销售量1.18万吨,年产能达1.5万吨,包头一期年产1万吨稀土永磁项目预计2025年底建成 [3] - 高性能磁材产品已与新能源汽车电机、工业机器人电机行业企业建立合作 [3] 再生资源加工业务 - 2025年国家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翻倍 [4] - 2024年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138万辆,发放补贴资金6亿多元,带动销售37.4亿元 [4] - 2025年电动自行车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将进一步扩大收旧范围、加大补贴力度 [4]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至0.97亿元(原2.66亿元)、1.16亿元(原3.68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1.39亿元 [2] - 对应EPS调整为0.17、0.20、0.24元 [2] - 给予公司2025年PS 0.86倍,目标价上调至10.59元(原7.53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