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搜索文档
高考前夕营养专家支招:补优质蛋白为大脑“加油”
中国食品网· 2025-05-27 14:07
寒窗苦读十余载,今朝亮剑正当时。随着高考进入倒计时阶段,如何科学补充营养、调节备考心态成为 众多高考家庭关注焦点,备考期间大多数考生大脑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对此,营养专家特别提醒,科 学备考需"脑力续航",考生大脑日均消耗能量占全身20%,需注重优质蛋白与碳水均衡摄入。 据走访调查发现,除传统的牛奶、鸡蛋成为众多高考家庭考前食谱热门选项之外,而饺子在中国文化中 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尤其在高考这样的重要场合,以"饺好运"为代表谐音"交好运",寓意考生在高考 中运气顺遂、超常发挥。其中"饺好运"的海鲜水饺,通过"科学营养配方+好运文化寓意"的双重设计, 精准切中考生家庭对营养与精神激励的双重诉求,成为现象级备考"加油包"。 摄入,还有多种口味,鲜美甘甜、麻辣鲜香,能够很好打开考生味蕾,缓解可能因紧张复习带来的食欲 不振。 从象征"高中"的糕粽组合,到寄托好运祝福的"饺好运"海鲜水饺,中华饮食文化始终在用美味传递对莘 莘学子的殷切期盼。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好运",饺好运巧妙融合了现代营养科学与好运寓意, 成为万千高考家庭必备新选择,愿每一口鲜香,都能为学子护航,都能为更多家庭带去营养与好运。 "孩子最近经 ...
莫卧儿王朝的美食
新浪财经· 2025-05-24 10:39
莫卧儿王朝的建立与巴布尔 - 巴布尔作为莫卧儿王朝的开国君主,于1526年在帕尼帕特会战中击败敌军,自称全印度斯坦的皇帝 [1] - 巴布尔不仅是一名英勇的战士,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波斯语诗人和园艺爱好者 [1] - 巴布尔对印度的初次印象不佳,认为印度缺乏社交、天赋和美食,但他也承认印度地域广大,富产金银 [3][5] 巴布尔的饮食与文化 - 巴布尔对水果有浓厚兴趣,尤其喜欢芒果,并在印度各地建造花园,引进中亚和波斯的种子与园丁 [2][5] - 巴布尔在宴会上饮用果酒,但在1526年发誓戒酒,转而饮用一种用罂粟籽、大麻籽等制成的糊状物 [5] - 巴布尔在德里建立宫廷后,尝试印度菜,并成功躲过了一次下毒企图 [6] 胡马雍与阿克巴的统治 - 胡马雍在波斯避难期间受到盛大招待,波斯语成为莫卧儿王朝的文艺和行政语言 [6][7] - 阿克巴通过废除歧视性税项、任命非穆斯林高官和鼓励印度教文化,赢得了非穆斯林臣民的支持 [8][9] - 阿克巴的御膳房是一个庞大的国家部门,拥有400多名厨师,食材来自帝国各地,包括克什米尔的鸭子和水禽 [9][10] 阿克巴的饮食与宗教政策 - 阿克巴的饮食分为素菜、含肉的菜和肉菜三类,反映了多元文化的影响 [11][12] - 阿克巴定期斋戒,逐渐减少肉食,并希望臣民在他登基的那个月里不吃肉 [18][19][20] - 阿克巴尝试融合不同宗教的元素,开创一种新的"神圣宗教" [9] 贾汉吉尔与沙贾汗的统治 - 贾汉吉尔喜欢扁豆焖饭,并在回忆录中记录了他与酒精的斗争史 [23] - 沙贾汗被儿子奥朗则布废黜后,在监狱中每天享用不同的豆子菜 [24] - 奥朗则布有强烈的清教徒倾向,主要吃素,热爱水果,尤其是芒果 [24] 印度普通人的饮食 - 印度穷人主要以素食为主,包括米饭、粗粮煎饼、煮豆子和本地水果蔬菜 [25] - 城镇中的街头摊贩卖各种烤肉和抓饭,市场上有三种不同的饼 [26][27] - 烟草和咖啡在16世纪和17世纪初传入印度,并在皇室中流行开来 [15][17]
90分钟极限挑战!2025世界中餐亚洲大赛下月举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0 21:32
大赛概况 - 2025世界中餐亚洲大赛暨第十四届国际中餐发展论坛将于6月25日至27日在香港举办,由中华厨艺学院承办,该学院曾举办超过120支队伍参与的国际赛事[1] - 大赛采用"90分钟双热单冷"极限挑战模式,选手需运用主办方提供的指定主料完成创意演绎,辅料需经组委会检查[1] - 比赛设置智能中央厨房等"未来厨房"设施,评委将从味觉艺术、视觉美学、文化创新三个维度评分,监理组全程监督流程[1] 行业意义 -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指出,大赛是传播中华饮食文明的有力抓手,为亚洲餐饮从业者搭建文化展示与技艺交流平台[2] - 当前亚洲菜系呈现融合发展特征,中餐在海外发展兼具共性与个性,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最鲜活的组成部分[2] - 行业需通过"走出去"学习海外经验,同时"引进来"海外中餐从业者,促进中西饮食文化融合[2] 参与者反馈 - 北京庭院人家主厨皮玉明表示,参赛能开拓国际视野、积累实战经验,并促进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其团队计划继续参加2025年赛事[2] -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已成功举办9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及2024欧洲大赛,具备国际赛事组织经验[2]
四川钵钵鸡:麻辣鲜香串串香,冷串热吃都美味!
搜狐财经· 2025-05-18 16:23
四川钵钵鸡作为川味美食的经典代表,凭借 "麻辣鲜香" 的独特风味和 "冷串热吃皆美味" 的多样吃法,深受食客喜爱。其起源可追溯至清末民初,承载着 浓厚的巴蜀饮食文化。从精心挑选的新鲜食材,到独特的汤底熬制,再到丰富多样的调料搭配,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四川美食的匠心。无论是街边小店还 是高档餐厅,钵钵鸡总能以其亲民的价格和极致的口感,为人们带来一场舌尖上的盛宴,成为展现四川饮食魅力的闪亮名片。 四川钵钵鸡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末民初的乐山。当时,乐山的商贩们挑着竹制的 "钵钵" 走街串巷,将煮熟的鸡肉和各种食材串成串,浸泡在精心调制的卤 汁中售卖,因其方便食用且风味独特,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钵钵鸡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良,从最初简单的卤制,逐渐发展出红油、藤椒 等多种口味。 在乐山当地,老一辈人对钵钵鸡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回忆起儿时,听到挑夫的叫卖声,便会拉着父母去买上几串。那时的钵钵鸡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 邻里间交流情感的纽带。这种传统的售卖方式和独特的饮食文化,也让钵钵鸡成为了四川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代代相传。 如今,虽然现代化的餐饮模式不断发展,但钵钵鸡依然保留着其传统的韵味。许多店铺依然采用陶制或瓷制的 ...
《三餐四季》广东篇:食在岭南,遇见百味
央视网· 2025-05-11 12:54
粤菜文化 - 广东作为美食天堂,粤菜以"新""鲜"为特色,江门和茂名等地拥有经典与创新并存的饮食文化 [1] - 央视《三餐四季》节目聚焦岭南饮食文化,通过江门至茂名的美食探索展现自然与人文风情 [1] - 节目由撒贝宁、王嘉宁主持,钟丽缇、俞灏明等嘉宾参与,呈现地道美食体验 [1] 特色菜品 冬瓜盅 - 江门青皮冬瓜被用作容器,填入青头鸭、排骨、淡菜等食材隔水焖煮45分钟,汤汁清醇肉香浓郁 [3][6] - 冬瓜吸收肉鲜后软糯,原汁浸入汤中,蘸酱可提升鸭肉鲜味 [6] - 当地认为好汤能滋养身心,体现生活真味 [9] 沙虫粥 - 茂名沙虫粥以滩涂沙虫为关键食材,搭配沙马蟹、瑶柱、斑节虾熬制,籼米用猪油提香 [10] - 沙虫入粥60秒即释放鲜味,无需过多调料,体现"鲜在茂名"的饮食理念 [10][14] 火蒜 - 开平火蒜经10天烟熏工艺制成,每日翻动3天一次,风味辛辣绵密 [17][18] - 曾作为侨民下南洋的随身物品,因不易腐烂成为游子乡愁载体 [21] 杨桃鸭 - 茂名用新鲜杨桃与杨桃干入菜,与鸭肉焖焗40分钟,酸甜解腻肉质紧实 [24][25] - 水果王国特性使当地善用荔枝、龙眼等天然调味 [25][28] 古井烧鹅 - 广东年消耗1.2亿只鹅,古井烧鹅需10年陈皮、荔枝木烤制,带果香 [29][32] - 制作含3小时风干工序,表皮酥脆汁水醇厚,体现天时地利人和 [32][35] 节目与传播 - 《三餐四季》广东篇5月11日20:00在CCTV-1播出,央视频同步直播 [40] - 节目展示爆炒脆肉罗非鱼、化橘红荔枝乌鸡汤等多样化粤菜 [40]
福建人的吃鸭宇宙
虎嗅· 2025-05-10 14:31
福建鸭肉饮食文化 - 福建鸭肉料理种类繁多,包括姜母鸭、红糟鸭、槟榔芋烧鸭、芋泥香酥鸭等多种特色菜品 [1][12][24] - 福建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鸭肉,早餐有冬粉鸭、鸭肉粥、鸭仔面等,正餐有卤鸭、熏鸭、鸭米血糕等丰富吃法 [2] - 福建各地鸭肉料理各具特色,闽南以番鸭为主,闽北有板鸭,闽中有卜鸭和卤鸭,闽东有槟榔芋烧鸭 [22][25][27][29] 特色鸭肉菜品 - 姜母鸭是泉州代表性菜品,用老姜和整只番鸭干煲或汤煲,骨酥肉烂,味道辛辣甘甜 [15] - 厦门特色菜品芋泥香酥鸭,外层是香甜芋泥,内裹咸鲜鸭肉和蛋黄,外酥里嫩 [12] - 漳州沙茶鸭用沙茶酱焖制,软烂多汁,衍生出沙茶鸭仔面等小吃 [17] - 福州鸭露是将整只番鸭干蒸出的浓缩汤汁,常用来拌面线,味道醇厚 [31] 鸭肉与其他食材搭配 - 鸭肉与芋头搭配多样,可做槟榔芋烧鸭、芋泥香酥鸭、芋头番鸭汤等 [1][11][24] - 鸭肉与碳水组合丰富,如冬粉鸭、鸭肉粥、鸭汤粉丝等,常配油条增加口感 [18][21] - 鸭血与糯米制成鸭米血糕,可蒸、煮、炒、炸,与姜母鸭同炖最佳 [21] 季节性鸭肉饮食 - 春夏之交适合吃鸭肉粥,选用新鸭肉质鲜嫩 [36] - 端午节吃香糟鸭,红糟与鸭肉搭配,酒香扑鼻 [37] - 中元节吃姜母鸭,中秋吃卤鸭,重阳节吃药材蒸鸭,冬至喝番鸭汤 [41] - 春节必备石榴填鸭,经过特殊填鸭工艺,香而不油,肥而不腻 [44] 鸭肉文化意义 - 鸭肉在福建不仅是美食,还具有"压"制邪气、象征团圆的文化意义 [34] - 福建有众多与鸭相关的俗语,如"鸭肉补虚、鱼肉补脑"、"鸭肉炖汤,胜过参汤"等 [33] - 鸭肉承载着福建人的童年记忆、乡愁和家庭团聚的情感 [45]
研判2025!中国粉丝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海外市场持续火爆[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9 09:32
概述 - 粉丝是以豆类、薯类为原料经磨浆、糊化、成型等工艺制成的丝状食品,直径约0.5毫米,干燥后贩卖,食用前需泡水软化 [1] - 按原料可分为绿豆粉丝、红薯粉丝、豌豆粉丝等,按工艺可分为传统手工粉丝和机制粉丝 [1] - 粉丝作为中国传统食品已有1000年以上历史,行业发展分为起步、集体化生产、快速发展、产业整合和全球化五个阶段 [3] 市场政策 - 近年来国家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等系列政策,确保粉丝产品质量安全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5] - 2023-2025年政策重点包括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优化食品企业标准备案、提升加工贸易水平、简化食药物质进口程序等 [7] 产业链 - 上游为豌豆、绿豆、红薯等农产品及食品添加剂、设备包装供应商,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下游为餐饮和家庭消费市场 [8] - 下游消费结构中家庭消费占46.47%,餐饮及其他占53.53%,餐饮复苏带动粉丝需求增长,2024年餐饮收入达55718亿元(+5.3%) [10] 发展现状 - 95%以上粉丝生产企业集中在中国,2024年产量155.57万吨,需求量144.03万吨,市场规模217.49亿元,均价15.10元/千克 [1][12] - 2024年出口11.55万吨(+20557.1万美元),均价0.18万美元/吨,主要出口至日本(4994.1万美元)、韩国(2888.5万美元)等市场 [14]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小生产、大市场、小规模、大群体"特征,90%企业注册资本低于100万,5000万以上企业不足1% [16] - 龙头企业烟台双塔食品2024年上半年营收9.86亿元(粉丝业务占24.11%),牵头制定多项行业标准 [18] - 烟台三嘉粉丝产品销往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 发展趋势 - 未来行业将加大研发投入,采用先进工艺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同时开发低糖、低钠、无添加的健康型产品 [22] - 有机豆类/薯类原料和无添加生产工艺将成为主流,以满足健康饮食需求 [22]
丁点儿董事长任康:让世界爱上川菜 让美味触手可及|致敬2024四川经济影响力人物
搜狐财经· 2025-05-07 17:50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任康1996年从四川工业学院食品工程专业毕业,1999年创立丁点儿食品厂,启动资金3万元[3] - 初期围绕火锅食材嫩化系列产品生产,后转型复合调味料研发[3][9] - 2003年在汉源开启花椒油加工项目,现拥有近万亩花椒基地[4] - 公司保有"干锅酱开创者"及"干锅酱全国销量第一"双项认证[10]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包括椒麻鸡汁、青花椒麻辣酱、干锅酱等川味复合调味料[6][9] - 采用纯物理榨油技术研发鲜花椒榨油,拒绝人工合成[7] - 首创椒麻鸡汁调味料,融合鸡肉风味与花椒水溶技术[7] - 形成以川味复合调味料、川味特色花椒油为主导的产品体系[10] 行业定位与理念 - 公司定位为"高品质特色川调创领者",推动川菜标准化调味[1][10] - 创业理念为"让世界爱上川菜,让美味触手可及"[7][9] - 行业核心是味道与健康,坚持"吃自己做的,卖自己吃的"食品安全原则[10] - 认为川味差异化优势在于麻香复合味型,椒麻香气是融合菜系重要底味[10] 创始人特质 - 任康拥有年轻开放心态,注重与员工互动(摘果喂鹅、年会跳舞、掼蛋比赛)[1] - 强调"守正创新",既坚守麻香特色又挖掘新风味组合[10] - 获得四川省食品工业科学技术奖、中国川菜调味大师等30余项荣誉[11]
管住这张好吃的嘴(金台随感)
人民日报· 2025-04-28 06:11
饮食文化与社会行为 - 人类饮食需求从生存需求逐步升级为追求品质、乐趣和雅致,形成饮食文化的演变过程 [1] - 部分群体将饮食需求转化为对学业事业或社会关爱的投入,形成勤俭精神的文化传承 [1] - 西晋张季鹰等历史案例显示,对精致饮食的追求存在合理性并被部分文化认可 [1] 饮食行为的社会风险 - 饮食过量或错误选择导致健康风险,如"三高"或中毒等直接生理危害 [2] - 春秋郑国公子宋"染指"事件显示,不当饮食行为可能引发人际冲突甚至生命危险 [2] - 鸿门宴案例表明,被动接受饮食邀约可能隐含权力博弈等非饮食性风险 [2] 现代社会的饮食异化现象 - 当代饮食邀约常被异化为权力交易载体,涉及职务晋升、项目审批等非饮食目的 [3] - 部分群体通过"吃请"行为获取非法利益,导致腐败等非生理性危害 [3] - 特定职业人群的饮食行为需受法律约束,因其可能涉及公共利益损害 [3] 饮食行为管理 - 个体需建立饮食自律机制,区分正常需求与越界行为 [4] - 健康饮食应包含生理需求满足与社会规范遵守的双重标准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