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业
icon
搜索文档
让科技软服务创造发展硬实力
经济日报· 2025-06-01 06:02
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 - 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强主体、优生态、提能力为重点,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1] - 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具有重要牵引作用,能加速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局面形成[1] 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关系 - 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高水平现代服务业配套,科技服务业支撑技术创新重点环节如研发、检测认证、产业孵化等[1] - 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效率,缺乏支撑将导致制造业卡在"平台期",向高端跃升受阻[1] - 科技服务业门类齐全可提升技术转化速度、市场匹配度,加速形成现实生产力[2] 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我国正推动制造业服务业融合,科技服务业需借助上游制造业场景壮大自身规模[3] - 当前行业存在应用场景开发不足、风险防范弱、配套保障不完善等问题,需政策提升系统集成性[3] 政策实施路径 - 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发展重点科技服务门类,建立长效机制防止无序扩张[3] - 需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强化人力资源供给[4] - 推动行业协会制定服务标准,以标准化提升行业规范性和价格信号灵敏度[4] 国际竞争维度 - 科技服务业水平已成为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技术创新能力决定竞争地位[2]
5月PMI修复,内外需的线索
华西证券· 2025-05-31 20:59
制造业PMI情况 - 5月制造业PMI为49.5%,预期49.5%,前值49.0%,逆势反弹0.5个百分点,生产和新订单分别反弹0.9、0.6个百分点[1] - 5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反弹2.8个百分点至47.5%,大于整体订单修复幅度,整体订单反弹0.6个百分点,约为4月下滑幅度的23.1%[2] - 5月制造业采购量反弹1.3个百分点至47.6%,4月下滑5.5个百分点,恢复23.6%,低于一季度平均值51.0%[2] 库存与价格情况 - 5月制造业产成品库存下行0.8个百分点至46.5%,为最近22个月低点,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均环比下滑0.1个百分点[3] 行业情况 - 5月装备制造业PMI从49.6%反弹至51.2%,高技术制造业小幅放缓至50.9%,消费品行业反弹0.8个百分点至50.2%[3] - 5月建筑业PMI下行0.9个百分点至51.0%,服务业PMI小幅加快0.1个百分点至50.2%,新订单均改善[4] 整体经济与市场情况 - 5月综合PMI产出指数反弹0.2个百分点至50.4%,低于一季度平均值50.9%,6月若维持在50.5%附近,二季度GDP环比或放缓[5] - 债市资金利率转为上行概率不高,若6月资金维持宽松,存在利率下行抢跑可能性[6] - 权益市场或延续板块轮动状态,出口、消费、科技、红利各板块行情各有特点,适合维持轮动思维[8] 风险提示 - 国内财政、货币政策超预期,美国关税等政策超预期[9]
首次行动!瑞华、亚太(集团)等三大会计所,申请注销证券服务业务备案
券商中国· 2025-05-31 14:58
会计师事务所注销备案事件 - 财政部会计司5月30日发布首批《从事证券服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注销备案名单》,瑞华、亚太(集团)等3家会计师事务所自行申请注销证券服务业务备案 [1][2] - 此次为4月新修订《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管理办法》后的首次行动,新增注销管理流程以实现行业进出有序 [1][4] 涉事会计师事务所背景 -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 - 曾为2018年内资所排名第二、全行业第六,现仅剩2名注册会计师 [3] - 因康得新2015-2017年财务造假案被证监会认定未勤勉尽责,另涉辅仁药业、华泽钴镍等多起造假案 [2] - 2022年9月上海金融法院裁定其无可执行财产并被限制消费 [3] - **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 - 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河南省首家会计师事务所,2022年行业排名第37位 [3] - 2023年9月因城投业务违规被财政部暂停经营12个月,创行业最长处罚记录 [3] - 已更名为北京郎鉴企业咨询管理中心,业务转型为管理咨询等非审计服务 [3] 新规政策要点 - 《备案管理办法》明确7类注销情形:包括自行申请注销、执业许可失效、重大备案违规等 [5] - 注销后仍可重新备案,但需按首次备案流程办理 [6] 行业影响 - 瑞华、亚太所因多起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被罚,导致客户解约、团队流失 [2][3] - 财政部通过备案注销机制强化行业监管,推动动态管理格局形成 [4][5]
嘉环科技: 关于收到中标通知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16:19
中标项目基本情况 - 公司成为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6年通信工程施工服务(传输管线)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单位 覆盖20个省(市、自治区) [1] - 中标总金额为21852864万元(含税) 数据为四舍五入后结果 [1] 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 中标体现客户对公司技术实力、品牌及市场影响力的认可 是通信技术服务领域的关键成果 [1] - 项目若顺利实施 将对2025-2026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且不影响公司经营独立性 [1]
【环球财经】英国服务业信心指数创两年半新低 成本压力加剧
新华财经· 2025-05-29 16:03
新华财经北京5月29日电 英国工业联盟(CBI)周四表示,在截至5月的三个月里,英国服务业信心创下 两年半新低,同时成本压力加剧,部分原因是雇佣税上调。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CBI的商业和专业服务公司信心指数从2月时的-28降至5月的-43,为2022年11月以来最低。CBI称,面向 消费者的服务企业信心也有所下降。商业和专业服务公司的价格上涨预期以两年来最快的速度提升,尽 管与上次调查相比,面向消费者的服务公司的价格上涨预期略有下降。 调查还显示,在截至5月的三个月里,商业和专业服务公司对下一季度的获利预期指数降至-47,这是自 2020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不及前一季度的-36。除新冠疫情时期以外,这是自2008年11月以来最低 水平。投资意向、业务量和招聘情况均有所下降。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主导英国经济的服务业缓慢回到增长区间,英国5月服务业PMI初值录得50.2, 预期50,前值49。标普全球市场情报机构首席商业经济学家Chris Williamson表示,"尽管关税和贸易方 面的好消息似乎帮助企业恢复了一些信心,但对未来一年前景的信心仍然低迷。" CBI强调了企业对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Rac ...
南京:加快培育以链主企业为引领、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点产业集群
快讯· 2025-05-29 13:28
南京市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 - 南京市政府审议通过《南京市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工作方案》 强调以链主企业为引领培育全国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 [1] - 重点任务包括链主企业梯次培育 支持企业扩大投资 加强企业协同创新 [1] - 工作推进需紧扣时间节点 强化组织落实 [1]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 南京将抢抓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机遇 深化规则研究和实践探索 [1] - 统筹推进自贸区建设 服务业开放试点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等重点任务 [1] - 目标是通过制度型开放提升经济优势 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1]
“一体化培育”推动技术交易高效协同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41
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 国务院联合9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发展一体化技术市场,优化政策环境,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加速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 [1] - 我国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为一体化技术市场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包括《"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等文件引导各地重视技术市场建设 [2] - 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4年1-4月全国技术市场登记技术合同22.8万项,合同成交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2] 区域实践与生态建设 - 北京市依托中关村示范区布局建设20余家标杆孵化器、110余家技术转移机构、20多个概念验证平台,各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超500家,形成科技服务生态 [2] - 上海市构建集交易、基础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与资本服务于一体的完整技术转移生态体系,形成高效协同的技术转移服务网络 [2] 现存问题与挑战 - 各地技术市场规则不统一,三大技术交易所交易规则存在差异,阻碍技术跨区域流动 [3] - 技术市场监管体系有待完善,影响市场秩序 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能力参差不齐,专业人才短缺,制约技术成果转化效率 [3] 解决方案与未来方向 - 建立全国统一技术交易规则,包括统一技术评估标准、价格形成机制、市场监管标准,消除区域差异 [3] - 强化区域协同合作,建立区域技术市场合作联盟,推动平台互联互通,开展跨区域技术交易对接活动 [3] - 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整合区域性市场,实现技术资源全流程数字化,利用AI和大数据分析匹配技术需求与成果 [4] - 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激励,支持开展技术评估、知识产权运营等专业服务 [4]
5月28日电,美国5月达拉斯联储服务业活动指数为-10.1。
快讯· 2025-05-28 22:34
智通财经5月28日电,美国5月达拉斯联储服务业活动指数为-10.1。 ...
做强国内大循环·破壁丨申兵:以改革为牵引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5-28 10:2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展 - 国家层面持续完善政策体系,2022年3月发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进行战略部署,2024年底推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提供实操细则 [5]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22年117项缩减至2025年版106项,准入限制持续放宽 [5] -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化,2024年8月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2025年4月配套《实施办法》细化审查标准与程序 [5] - 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建立问题整改和案例通报闭环机制 [6] 地方实践与创新 - 10省份推进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试点,九省(市)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信息化等四项试点 [6] - 浙江出台全国首部省级公平竞争审查政府规章,北京设立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绿色通道 [7] - 长三角构建"4小时产业生态圈",实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跨省快速响应 [8] - 四川推行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覆盖全省中小微企业增信服务 [7] 深化改革方向 - 财税体制改革需优化央地事权划分,探索税收从生产地转向消费地征收,完善企业所得税分摊机制 [10] - 推进统计核算制度改革,实施跨区域分支机构在地统计,增加营商环境考核权重 [10] - 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提速,加强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11] - 新业态监管需动态调整,建立新型统计监测指标避免漏统 [11] 区域协同机制 - 探索都市圈建设用地统一管理及人力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跨区域案件联合督办制度 [12] - 创新税收分享模式,建立产业转移成本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 [12] - 推广"产业基金+股权退出"市场化招商模式,加强数字招商算法支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