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
搜索文档
2025首届茶道师培训在成都开班
中国新闻网· 2025-05-18 09:12
茶道师培训项目启动 - 2025首届茶道师培训在成都茶文化公园开班,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1] - 培训由安徽省茶文化研究所所长丁以寿等专家授课,强调技艺传授与文化记忆唤醒的双重使命[1] - 课程体系涵盖儒释道哲学精髓与诗词书画艺术,考核通过者可获初级茶道师证书[1] 茶文化历史价值 - 中国茶道发展脉络清晰:发源于神农氏,唐代兴起,宋代鼎盛,承载着"精行俭德"至"壶中天地"的东方智慧[1] - 茶道融合哲学思想与艺术形式,成为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符号[1] - 从茶马古道到"一带一路",茶道始终是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2] 产业融合战略 - 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推动茶产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响应国家"文化强国"战略[1] -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乡村振兴和文旅创新提供新动能[1] - 专家团队包括茶学教授关剑平、作家王旭峰等跨领域权威人士[1] 文化传播意义 - 茶道以"和而不同"的包容智慧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1][2] - 通过茶道符号架设文明桥梁,成为展示文化自信的生动案例[2] - 当代茶道传承既保留传统精髓,又赋予服务产业新内涵[1]
第八届大别山大学生微电影节举行 鸡公山上辉映青春光影
河南日报· 2025-05-18 07:14
活动概况 - 第八届大别山大学生微电影节颁奖典礼于5月17日在信阳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演播大厅举行,活动由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信阳师范大学、河南日报社联合主办[2] - 活动特色为"大学生拍、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已发展成为立足大别山革命老区、吸引国内外高校青年创作者的跨区域平台[2] - 前七届累计收到近90所高校的4000余部作品,本届参与高校达128所,作品数量1192部,均创历史新高[2] 作品特点 - 参赛作品涵盖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红色文旅等七大单元,构思新颖且更关注社会现实、非遗保护及传统文化传承[2] - 入围作品包括记录非遗技艺的《影生新花》、探讨社会现实的《猫归此处》等,体现青年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3] 媒体参与 - 河南日报社调动全媒体阵容参与作品征集、评选、宣发和颁奖盛典,通过报纸、网站、客户端及社交媒体进行全方位报道和多平台直播[4] - 活动被视为主流媒体与高校、景区深度融合的实践案例,河南日报通过"媒体+"服务参与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4] 后续影响 - 信阳鸡公山景区被授予"大别山大学生微电影节实践创作基地",并同步启动2025鸡公山文旅短视频邀请赛,吸引50多位高校创作者参与[5] - 活动旨在通过短视频展现鸡公山的历史、生态和人文价值,提升"百年避暑胜地"的文化影响力[5]
历峰中国市场大跌两成,CEO回应卡地亚遭老铺黄金竞争威胁
搜狐财经· 2025-05-17 10:20
公司业绩概览 - 历峰集团2025财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至213.99亿欧元 除亚太市场外所有区域市场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集团全年营业利润为37.6亿欧元 同比下滑1% 营业利润率降至20.9% 较上年减少240个基点 [4] - 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8%至51.7亿欧元 超出市场预期 [4] 部门表现 珠宝部门 - 四大珠宝品牌全年营收达153.3亿欧元 按固定汇率增长8% 营业利润增长4%至49亿欧元 [4] - 除亚太地区外 所有区域市场的珠宝销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卡地亚贡献集团超一半销售收入及超七成利润 中国市场承压是亚太市场失利主因 [4] 专业制表部门 - 全年营收同比下滑13%至32.8亿欧元 营业利润大幅下降69%至1.75亿欧元 [6] - 第四季度名表销售额同比下跌11% 远低于预期的下跌5.7% [6] - 亚太市场销售额下降27% 上一财年该市场占部门销售额一半以上 [6] 其他部门 - 时装配饰和二手腕表平台全年营收增长7%至28亿欧元 [6] - 成衣销售实现两位数增长 Alaïa品牌表现亮眼但未披露具体数据 [6] - Alaïa在中国市场共有5家门店 分布在北京、西安、上海和成都 [6] 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市场全年营收下降13% 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合计大跌23% 销售额占比从40%降至33% [8][9] - 美洲市场销售额占比从22%提升至25% 全年营收增长15% [9] - 欧洲市场销售额占比从22%提升至23% 全年营收增长11% [9] - 日本市场销售额占比提升至10% 全年营收同比大增30% [9] - 中东和非洲市场录得14%增长 销售额占比9% [9] 销售渠道 - 零售渠道营收增长6%至150.4亿欧元 占集团总销售额70% [10] - 线上零售渠道营收增长11% 贡献集团销售额6% [10] 老铺黄金表现 - 老铺黄金2024年营业收入98亿元 同比增长166% 净利润14.8亿元 同比增长254% [13] - 2024年单个门店平均销售业绩达3.28亿元 在中国内地门店平均收入和坪效排名第一 [13] - 截至2025年3月 老铺黄金在中国一线高端商场布局28家门店 较2021年底增长47% 同期销售额飙升572% [10] - 公司目标将平均店效提升至超10亿元 [13] 市场反应与股价 - 历峰集团财报发布后股价上涨7.26%至166.15瑞士法郎 年初以来累计上涨18% 市值约973亿瑞士法郎 [14] - 老铺黄金自去年6月登陆港交所后股价较发行价涨超16倍 最高触及881港元/股 [14]
【省文物局】考古文保题材电视剧《护宝寻踪》定档央视
陕西日报· 2025-05-17 08:36
电视剧《护宝寻踪》定档信息 - 36集考古与文物保护题材电视剧《护宝寻踪》定档5月20日在CCTV-1和爱奇艺开播 [1] - 该剧由陕西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 陕西省文物局指导支持 中央电视台 爱奇艺 陕文投集团出品 陕文投影视公司拍摄制作 [1] 创作背景与主题 - 该剧紧扣加强文物保护 坚定文化自信主题 从真实文保大案中取材 [1] - 讲述一个延续近20年 两代人考古 保护文物的故事 彰显文保工作者的使命与坚守 [1] - 主创团队多次深入陕西大遗址和考古现场 与一线文保工作者交流 挖掘故事素材 [1] - 多名文物专家全程参与指导 力求专业性与艺术性结合 [1] 主创团队与演员阵容 - 由惠楷栋 王成欣执导 张蝉娟 周宇 杨宏 孙小涵编剧 [1] - 特邀白宇帆 辛柏青 王鹤润 富大龙 尤勇智等领衔主演 [2] - 通过塑造不同年龄 性格的考古文保工作者形象 凸显工作复杂性与艰巨性 [2] 创作理念与社会价值 - 导演惠楷栋表示希望通过该剧让更多人了解默默守护文物的群体 [2] - 旨在让观众体会文物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 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1] - 强调文物工作者纯粹精神的珍贵性 称其为"暗夜里的守灯人" [2]
传承文明 照鉴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5-17 06:12
博物馆行业发展现状 -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展出约1100件文物,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1] - 近年来博物馆数量以年均200多家速度增长,2024年底有望超7000家[1] - 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累计优惠观众超100亿人次,"为一馆赴一城"成新旅游趋势[1] - 备案博物馆免费开放率超91%,中国成享受免费博物馆服务人口最多国家[8] 博物馆功能与价值 -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1] - 通过文物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连续性,如三星堆数字模拟复原青铜神树[3] - 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接待观众450多万人,青少年超80万人次[7][8] - 促进文化认同,如粤港澳流动博物馆联合策展讲述"一国两制"实践[9] 博物馆创新实践 - 运用AI技术数字模拟复原文物,如三星堆2号青铜神树[3] - 创新展陈方式,国家博物馆推出舞台剧《俑立千年》活化文物[11] - 线上博物馆快速发展,故宫上线"数字文物库"涵盖90余万件文物[11] - 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汇聚18国50余家博物馆数字藏品[13] 博物馆多样化发展 - 注重特色化建设,如青岛城阳村社区村史博物馆还原乡村生活场景[6] - 中国工业博物馆展示国家现代化进程[6]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动传统技艺传承创新[4] -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如南京六朝博物馆"小青莲"志愿服务项目[14] 博物馆国际交流 - 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展示18国文物[13] - 数字技术打破空间限制,实现全球博物馆互联互通[13]
疆亘资本总裁胡仲江:GP从“财务出资人”升级为“生态建筑师”
搜狐财经· 2025-05-16 14:41
DeepSeek的崛起与AI产业变革 - DeepSeek通过70亿级模型实现千亿模型效能,将企业部署成本压缩90%,颠覆传统大模型的算力竞赛逻辑[4] - 技术上将大模型精华浓缩到小模型,产品上做成即插即用的"智能U盘",生态上通过开放基础版吸引开发者再销售定制升级版[4] - 在金融、政务领域推出"合规私有化AGI"方案,如政务部门可用本地服务器训练处理敏感数据的AI助手,银行可快速替代耗时数年的风控流程[4] 中国AI产业现状与投资方向 - 应用层面能用更少数据做出更接地气成果,但核心技术仍受制于国外基础架构,如国产芯片处理复杂AI任务稍显吃力[5] - 投资转向能让AI扎根产业的领域,如电力行业AI调度系统让新能源利用率达95%,中科院实验室AI化学家指挥机械臂完成危险实验[5] - 未来胜负手在于用"手术刀式"垂直智能体在国产化技术栈重建护城河,让AI完成从数字革命到实体重塑的跨越[5] 地方政府与GP合作模式变革 - DeepSeek改变地方政府对"核心竞争力"理解,从税收优惠转向"数据主权"争夺,如浙江、山东整合政务数据形成AI训练资产包[6] - GP角色从"财务出资人"升级为"生态建筑师",需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帮助政府量化数据价值并设计合规使用框架[6] - 新型合作机制基于价值共创和风险共担,通过对赌协议等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探索数据驱动新商业模式[6][7] 文化自信回归与投资机会 - 传统文化符号以游戏、影视、消费品为载体进入大众生活,文化作为独立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7] - 文化估值体系重构,IP价值取决于"文化渗透率"而非短期曝光量,需能持续衍生生活方式解决方案[8] - 技术赋能范式转移,AI与区块链成为文化资产化基础设施,破解传统技艺规模化难题并为文化确权[8] 2025年中国一级市场预测 - 投资方向深度转变,专业基金比跟风机构更具优势,企业估值两极分化,缺乏核心技术公司市值可能腰斩[10] - 退出路径重新洗牌,传统上市方式不再可靠,更多转向产业并购,倒逼投资人提前布局产业链关键环节[10] - 国际环境影响显著,国产替代成生死线,最大机会在避开正面交锋的"曲线创新"领域如中国主导物联网标准[10]
从国潮到国用,中国品牌真的变了
36氪· 2025-05-13 12:38
中国品牌消费趋势 - 中国品牌完成从"看得见"到"用得上"再到"离不开"的跃迁阶段,通过自研技术、原创设计和东方价值体系赢得市场信赖 [1] - 84.3%消费者表示选择中国品牌的情况增加,经济发达城市表现更显著 [2] - 2025年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整体喜好度达4.49分(2023年4.17分,2024年4.45分),文化内涵、影响力建设、创新力度评分均超4.4分 [4] 品牌形象与消费者认知 - 中国品牌关键词前五为:情怀共鸣、性价比高、文化底蕴深厚、值得信赖、质量好 [7] - 消费者评价从"实惠实用"转向"情怀共鸣、文化底蕴、品质信赖",实现形象蜕变 [6] - 70.54%消费者愿为具有独特设计或文化内涵的中国品牌支付更高溢价 [19] 产品力与品牌力进阶 - 中国品牌打破"低价替代品"刻板印象,成为消费者主动选择的默认选项 [9] - 比亚迪、华为、徕芬、安踏等通过自主技术和本土需求适配重构国际品牌主导地位 [12] - 57.7%消费者认为品牌故事与文化内涵塑造最能支撑溢价能力 [16] 文化力与生活方式适配 - 中国品牌东方美学进阶为文化叙事、情绪共鸣与身份认同的深度载体 [23] - 在美食烹饪、美妆护肤、养生保健场景中,中国品牌比国际品牌更能满足本土需求 [24] - 环保可持续发展、冒险精神、小众文化支持等品牌元素易引发消费者共鸣 [21] 全球化与未来发展方向 - 品牌出海从"供应链优势"转向"全链路运营能力",需实现文化沟通与生活方式的在地融合 [26] - 五大行动建议:文化构建品牌人格、产品力+设计力双驱动、本土场景锚点、年轻化表达机制、进入消费决策起点 [28][30][33] - 战略方法论涵盖趋势产品力、趋势品牌力、文化传播力、生活场景力和全球影响力 [34]
“越搞越中国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2 06:41
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 古希腊文化在宗教、神话、哲学、文学艺术及科学等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础 [1] - 8-10世纪阿拉伯知识界追捧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和医学的实用性,形成"言必称希腊"时代 [1] - 14-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本质是用古希腊旧瓶装资产阶级文化革命新酒 [1] 毛泽东与"希腊"情结 - 毛泽东早年接触古希腊文化,组织"斯巴达俱乐部"进行意志训练,曾讨论将湖南改造成斯巴达式先进地区 [2] - 十月革命后毛泽东的"希腊"想象从斯巴达转向苏俄,1920年提出组织游俄队建议 [2] - 毛泽东批评抗战时期理论界脱离实际、"言必称希腊"的倾向,强调需结合中国实际 [2][3] 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 - 毛泽东主张吸收外国进步文化但反对生搬硬套,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 [3] -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应大量吸收外国进步文化作为原料,过去工作做得不够 [3] - 提出学习外国长处并民族化,要"越搞越中国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 [3] 文化自信与创新 - 吸收外国优秀文化需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制度、思想、文化创新 [4] -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是坚定文化自信 [4]
莫康孙:中国广告人要有文化自信 |幼狮评委说1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10:47
(原标题:莫康孙:中国广告人要有文化自信 |幼狮评委说1) 4月29日,2025戛纳"幼狮杯"中国冠军选拔赛终审会在北京举办。上海马马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 兼CEO 莫康孙担任本届戛纳幼狮中国区选拔赛评审团名誉主席。 他与戛纳幼狮的缘分横跨 30 年,回首往昔,莫康孙感慨万分,"30 年前,我在完成戛纳作品评审工作 后,意外被拉去参与第一届幼狮评选,这段奇妙的经历开启了我与幼狮比赛的不解之缘。此后,中国广 告逐步在戛纳等国际赛事中崭露头角,而这离不开主办方多年来坚持举办选拔赛事,为中国广告人才搭 建通往国际舞台的桥梁。" A:从作品本身虽未发现极具突破性的行业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类型的项目 —— 即便是 平面设计等传统领域,选手们在创意传播提案中,都不约而同地融入了社交媒体元素。这表明,社交媒 体已成为当下广告传播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折射出行业对社交平台传播价值的高度重视。 Q:您认为当前行业最需要怎样的人才?本届选手是否展现出相关特质? A:在我看来,"文化自信" 是当下广告行业人才最需具备的核心素养。令人欣喜的是,新一代广告人身 上不仅展现出强大的文化自信,更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与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