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假日经济彰显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性
央视网· 2025-10-09 15:31
文旅消费趋势 - 双节期间文旅消费热潮展现经济发展活力与韧性 [1] - 文旅融合成为市场亮点 沉浸式体验如武侠互动使游客从被动观光转向主动探索 [3] - 文旅融合拓展消费场景 古今交织的文化体验和潮流消费空间满足多元需求 [3] 入境旅游市场 - 假期入境外国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热门目的地包括四川乐山大佛 湖南张家界 陕西西安和云南西双版纳 [5] - 中国旅游资源与服务体系持续优化 签证便利 退税及支付优化等政策推动入境游增长 [5] - 行业引导入境旅游从浅层观光转向深度体验 从一次性访问转向多次往返 [5] 电影市场与跨界消费 - 国庆档电影市场表现亮眼 影片类型丰富涵盖历史战争 奇幻冒险 家庭喜剧与动画吸引大批观众 [7] - 电影取景地成为旅游热点 "为一部电影奔赴一座城"成为新潮流 [7] - 铁路部门播放影旅宣传片 各地推出活动与政策打造跨界消费新场景 [7] 体育赛事经济 - 双节期间大型体育赛事如2025中国网球公开赛 世界乒乓球职业大满贯赛吸引观众带动酒店 餐饮与零售业增长 [9] - "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新度假方式 赛事举办地不局限于大城市 [9] - 政府出台政策促进体育消费与赛事经济 推动体育成为经济 旅游与社会发展新引擎 [9]
从“瓷、村、味”看江西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15:26
中新网南昌10月9日电 (记者 王修君 李韵涵)又是一年金秋十月,赣鄱大地层林尽染千峰竞秀,处处洋溢 着活跃跃的生机。 厚望如山,感恩奋进。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考察,看望老区干部群众,面对面指导工 作,为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两年来,江西锚定"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目标,以感恩奋进的姿态深耕文化沃土,在景德镇的窑火 中、乡村振兴的田野上、非遗传承的指尖上,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创新实践之路。 2024年,江西接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增长近14%、14.5%,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1至8月,江西人 均旅游花费首次突破千元,一幅"多姿多彩、气象万千"的文旅新图景正在广袤的赣鄱大地上徐徐展开。 瓷都出海:窑火千年 对话世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要集聚各方面人 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 亮。"赣鄱儿女,始终记得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因瓷而名、因瓷而兴、因瓷而立的江西景德镇,有着近2000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窑史、600多年御窑 史。灿烂的陶瓷文化不仅汇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总花费超809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13:54
旅游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23亿人次 [1] - 同期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081.89亿元 [1] - 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 [1] 旅游产品与服务创新 - 红色旅游景区如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湖南长沙橘子洲头、浙江嘉兴南湖游客云集,创新展陈方式和体验活动 [1] - 丰收、中秋主题备受青睐,例如江西婺源县篁岭景区"晒秋文化季"、上海天文馆"月球漫步"、湖北省博物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院中秋夜专场活动 [1] - 城乡消费场景协同发力,湖南长沙商圈融合购物与演出,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以"村马"赛事串联长桌宴与文创集市 [1] - 非遗体验受欢迎,如江苏南京熙南里"百戏灯会"、安徽铜陵打铁花、河南洛阳龙门古街非遗吐火民俗 [2] - 科技赋能新场景,包括深圳龙岗机器人主题街区、北京亦庄机器人主题餐厅和4S店、湖北随州银杏谷水幕电影等"文旅+科技"体验 [2] 文化演艺与展览活动 - 北京举办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上演昆曲、赣剧、秦腔等剧目 [2] - 假期演出展览精彩纷呈,中国美术馆"全国写意美术作品展"、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剧《永乐未央》、北京人艺话剧《雷雨》吸引大量观众 [2] 入境旅游与区域合作 - 入境旅游迎来热潮,重庆磁器口古镇、西安大唐不夜城等景区外国游客增多,文化游、购物游受喜爱 [1] - 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推动区域文旅资源共享 [2] 惠民措施与智慧管理 - 全国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2] - 广东、甘肃、重庆等地机关食堂、停车场向游客开放,河南老君山、山西晋城司徒小镇等景区推出平价餐饮 [2] - 智慧管理提升服务效能,甘肃敦煌莫高窟启用新一代数字导览系统,杭州西湖、贵州花江峡谷大桥等景区应用智能预约、拥堵预警技术 [2]
文旅部: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13:40
智通财经APP获悉,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活动,全国文 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 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 增加1081.89亿元。 全文如下: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活动,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 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 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国庆中秋叠加市场热度攀升。各地红色旅游景区创新展陈方式和体验活动,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湖 南长沙橘子洲头、浙江嘉兴南湖等地游客云集,市民游客在参观旅游中涵养家国情怀。丰收、中秋主题 备受青睐,江西婺源县篁岭景区"晒秋文化季"、上海天文馆"月球漫步"广受欢迎,湖北省博物馆、沈阳 故宫博物院举办中秋夜专场活动,吉林长白山 ...
滴滴国庆中秋出行报告出炉:异地打车需求上涨89%,租车订单突破历史峰值
凤凰网· 2025-10-09 13:32
数据显示,跨城、跨省的"向外探索"成为长假主流。假期异地打车需求较节前激增89%,其中超过三分 之二的需求来自省外用户。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出行距离超过800公里的长线游需求同比上涨22%, 而"95后"与"00后"贡献了其中47%的需求,已然成为长线出游的绝对主力。在热门目的地方面,重庆超 越众多一线城市,跃升为全国打车需求最高的城市。 与此同时,"向内悠闲"的生活化度假方式也在重构本地消费图景。相较于奔波于各大景点,越来越多人 选择在"附近"享受假期。数据显示,前往运动场所和室内休闲场所的打车需求同比分别上涨36%和 35%。节庆活动对周边出行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中秋夜多个城市灯会的举办,拉动场地周边打车需求 较节前上涨超过85%;多地音乐节、演唱会等大型演出更是让举办地附近打-行需求同比暴涨超10倍。 这一趋势也体现在即时零售领域,滴滴快送订单量同比去年假期增长202%,鲜花、蛋糕、行李等个性 化配送需求旺盛。 文旅深度融合催生了诸多消费新热点。报告显示,旅游景点打车需求较节前大涨185%。一些非传统旅 游城市或特色文旅项目表现抢眼,例如景德镇因一位"鸡排哥"吸引大量年轻游客打卡,其摊位周边的打 车需求同 ...
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总花费超8090亿
南方都市报· 2025-10-09 13:19
假期旅游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23亿人次 [1] - 假期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081.89亿元 [1] - 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 [1] 旅游产品与服务创新 - 红色旅游景区创新展陈方式和体验活动,如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湖南长沙橘子洲头、浙江嘉兴南湖游客云集 [1] - 丰收和中秋主题受青睐,如江西婺源县篁岭景区"晒秋文化季"、上海天文馆"月球漫步"、湖北省博物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院中秋夜专场活动 [1] - 城乡消费场景协同发力,如湖南长沙商圈融合购物与演出,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以"村马"赛事串联长桌宴与文创集市 [1] - 非遗体验受欢迎,如江苏南京熙南里"百戏灯会"、安徽铜陵打铁花、河南洛阳龙门古街非遗吐火民俗 [2] - 科技赋能新场景,如深圳龙岗机器人主题街区、北京亦庄机器人主题餐厅和4S店、湖北随州银杏谷水幕电影提供"文旅+科技"体验 [2] 文化演艺与展览活动 - 北京举办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上演昆曲、赣剧、秦腔等剧目 [2] - 假期演出展览精彩纷呈,如中国美术馆"全国写意美术作品展"、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剧《永乐未央》、北京人艺话剧《雷雨》吸引大量观众 [2] 惠民措施与智慧管理 - 全国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2] - 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推动区域文旅资源共享 [2] - 广东、甘肃、重庆等地机关食堂、停车场向游客开放,河南老君山、山西晋城司徒小镇等景区推出平价餐饮 [2] - 智慧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如甘肃敦煌莫高窟启用新一代数字导览系统,杭州西湖、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应用智能预约、拥堵预警技术 [2] 入境旅游市场 - 入境旅游迎来热潮,重庆磁器口古镇、西安大唐不夜城等景区外国游客增多 [1] - 文化游、购物游等受到外国游客喜爱 [1]
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总花费超8090亿元
央视新闻· 2025-10-09 12:08
惠民便民措施激发消费潜力。全国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京津冀"旅游景区 联票"推动区域文旅资源共享。广东、甘肃、重庆等地机关食堂、停车场向游客开放,河南老君山、山 西晋城司徒小镇等景区推出平价餐饮,贴心服务让游客暖意十足。甘肃敦煌莫高窟启用新一代数字导览 系统,杭州西湖、贵州花江峡谷大桥等景区应用智能预约、拥堵预警等技术,为游客提供实时信息参 考,以智慧管理提升服务效能。 原标题: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总花费超8090亿元 编辑:杨四海 责编:廖异 央视新闻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活动,全国文化和 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 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 加1081.89亿元。 国庆中秋叠加市场热度攀升。各地红色旅游景区创新展陈方式和体验活动,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湖 南长沙橘子洲头、浙江嘉兴南湖等地游客云集,市民游客在参观旅游中涵养家国情怀。丰收、中秋主题 备受青睐,江西婺 ...
广西假期文旅市场供给多元
广西日报· 2025-10-09 12:03
假期文旅市场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推出230余项文旅优惠措施和500余项重点文旅活动,市场供给呈现多元特色 [1] - 虽受汛情影响部分产品未能完全落地,但跨境游、热门县域旅游等细分领域表现亮眼 [1] - 研学游、赛事游、民俗游等旅游形态持续升温 [1] 文化主题与品质提升 - 各地加强文化内涵与互动场景融合,“家国明月”主题活动贯穿始终 [1] - 桂林市借助央视热播剧《阵地》IP热度,在独秀峰王城、七星岩等景区推出沉浸式历史体验产品 [1] - 贺州市黄姚古镇皮影戏展演、河池仫佬石围古村中秋祭月节等民俗活动让游客深度体验传统文化 [1] 多元化旅游产品供给 - 核心景区提质,新型项目扩容,阳朔县遇龙河“金龙巡游”夜游项目一票难求,低空飞行、攀岩等新型项目受追捧 [2] - 生态游、研学游、赛事游深度融合,南宁市青秀山举办丰收节活动,贵港市举办青少年足球冠军联赛等体育活动 [2] - 民俗游、非遗游绽放新活力,北海市推出传统技艺体验,柳州市侗寨景区推出芦笙表演等活动吸引大批游客 [2] 跨境旅游与口岸经济 - 桂林与韩国首尔仁川国际机场的航线在停航两年后重启,假日期间航班上座率超过70% [2] - 凭祥友谊关口岸成为跨境游热门节点,中越跨境游市场火爆 [2] - 防城港东兴国门景区、中越界河风景区迎来大量游客,通过美食购物等感受中越文化交融 [2] 文商体旅融合与消费刺激 - 文旅部门联合体育、商务等部门推动非遗展演、惠民演出、特色夜市等促消费活动 [3] - 10多家国有院团与26家民营单位在40多个景区完成近200场“演出进景区”沉浸式展演 [3] - 推出“住宿+民族妆造”“住宿+非遗手作”等融合产品,深受年轻游客青睐 [3] 服务升级与游客体验优化 - 各地免费开放公共停车位、延长博物馆开放时间、在景区出口设置服务点以提升体验感 [3] - 针对汛情影响,多地文旅部门联合企业推出“弹性退改”服务,简化关停景区门票和住宿退订流程 [3] - 梧州市、贺州市举办“活力夜广西”嘉年华主场活动,有效拉动夜间消费 [3]
和音:假日文旅“热”展现中国经济活力
人民日报· 2025-10-09 11:25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中国大地游人如织,消费市场热气腾腾。假日文旅"热"铺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新图景,为世界观察中国发展现状与前景打开了窗口。 假日文旅"热"源于流动活力。中国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 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从高速车流到高铁列车,从水上邮轮到飞机航班,涌 动的人潮见证流动中国的生机活力。跨境人员往来也十分活跃。从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 到非洲的肯尼亚、南非,再到欧洲的塞尔维亚等国,多国为吸引中国游客推出便利政策。中国游客出境 游升温,既增进文化交流,也给当地经济增添新活力。联合国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 认为,中国是重要的游客输出地和旅游目的地,在拉动出境游和国内游方面对全球旅游业作出重要贡 献。 假日文旅"热"在于多元选择。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许多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景点,而是追寻更具特 色、更富创意的假日体验。"奔县游""乡村游"出圈,城乡经济因浓厚的"烟火气"而愈加繁荣,科技光影 也以更加灵动的姿态融入文旅场景,折射出中国文旅市场的新变化。在江西龙南市杨村镇,太平堡"村 BA"篮球赛激情开赛,吸引 ...
深圳“双节”旅游收入89亿元
深圳商报· 2025-10-09 11:08
假期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深圳全市接待总游客920.2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7天增长12.4% [1] - 其中外国游客入境9.1万人次,增长145.2% [1] - 旅游总收入89.4亿元,增长17.6% [1] 新开业文旅项目运营数据 - 全球最大实体书城“湾区之眼”国庆长假首日客流量达12.6万人次 [1] - 前海冰雪世界“双节”期间接待约20万人次 [1] - 前海冰雪世界室内滑雪场接待量达到3万人次,其中港客占比约20% [1] 文旅项目投资与开业 - 节前一周深圳一批世界级文旅项目开业,包括全球最大实体书城“湾区之眼”与全国最大户外水上剧场“欢乐剧场” [1] - 全球规模最大、纬度最低的室内滑雪场前海冰雪世界在节前开业 [1] 存量项目升级与活动 - 海上世界明华轮在完成大规模改造后于国庆期间焕新归来 [1] - 中国首部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在蛇口海上世界明华轮开启全球首演 [1] 科技旅游地标表现 - “双节”期间深圳科技馆客流量突破200万人次 [2] - 深圳科技馆自五一开馆至今累计开展科普活动4400余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