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
搜索文档
综述|欧洲多国山火肆虐 欧盟启动跨国援助
新华网· 2025-08-20 09:13
新华社马德里/布鲁塞尔8月19日电 综述|欧洲多国山火肆虐 欧盟启动跨国援助 新华社记者黄燕 丁英华 今年以来,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山火不断,造成人员伤亡和过火面积激增,灾情日益严峻,西班牙更是 于近日首次向欧盟委员会申请援助,以应对该国史上最严重的山火危机之一。 过火面积破纪录 西班牙夏季普遍高温干燥,山火几乎年年发生,但今年尤为严重。连续数月、此起彼伏的山火已造成3 人死亡,另有一名消防员在前往救火的途中因车祸身亡。 欧洲森林火灾信息系统19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西班牙多地蔓延的野火已波及约38万公顷的土地,为 该系统2006年以来录得的最高纪录。 西班牙已派出3000名士兵和50架军机协助消防员工作。西班牙国防大臣玛加丽塔·罗夫莱斯对西班牙塞 尔广播电台表示,今年的火灾形势为该国二十年所未见。 在西班牙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制作的一份24小时及48小时实时火点监控地图上,记者看到,表示起火点或 过火区域的红色圆圈几乎在西班牙全境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西葡两国交界处尤为密集。 另据葡萄牙自然与森林保护研究所统计,今年以来,葡萄牙发生多起野火,过火面积达20.1万公顷,已 超过去年全年。由于极端高温加剧野火风险,葡萄牙 ...
科学家发现亚南极鱼类南迁证据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0 08:59
近几十年来,南极海域经历了一系列气候变化驱动的环境变迁。这些变化直接作用于海洋生态系 统,引发结构性响应。生物群落层面的反馈可能导致多样性格局变动,包括物种分布范围变化等。当 前,气候变化影响在西南极海域显著而在东南极较弱,呈现空间异质性,但其效应预计将从西南极向东 南极延展,进而引发大尺度时空范围内的南极鱼类多样性格局变化。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林龙山研究员课题组在国际期刊《多样性与分布》发表了题为 《气候变化对南极鱼类多样性的影响:基于eDNA宏条形码的环南极评估》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聚焦南 极鱼类这一重要生态类群,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亚南极鱼类分布范围南扩至南极海域的证据。这一发现 可能是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信号,预示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趋势。 eDNA和底拖网采样站位示意图 研究团队依托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航次(2020年~2021年),同步采集了南极半岛周边海域、 阿蒙森海-别林斯高晋海等西南极与普里兹湾-合作海、宇航员海等东南极典型海域的鱼类生物和eDNA 样品,率先实现了环南极尺度鱼类多样性格局的eDNA宏条形码评估分析。研究揭示了阿蒙森海-别林斯 高晋海潜在鱼类多样性热点及亚南极 ...
欧洲多国山火肆虐 欧盟启动跨国援助
新华社· 2025-08-20 00:25
山火灾情严重程度 - 西班牙今年以来山火过火面积达38万公顷 创2006年欧洲森林火灾信息系统记录以来最高纪录[2] - 葡萄牙过火面积达20.1万公顷 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2] - 欧盟地区今年以来过火面积约89.5万公顷 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1.3万公顷[5] 救援响应措施 - 西班牙首次通过欧盟民防机制请求国际援助 该机制自2001年成立以来首次收到西班牙森林火灾援助请求[3] - 欧盟调动法国两架灭火飞机 芬兰派出26人消防队支援西班牙[3] - 法国 意大利 荷兰 斯洛伐克 德国和捷克提供地面技术支援及消防设备[3] 气候环境影响 - 欧盟地区今年累计探测到火情1736起 较去年同期增加近50%[5] - 山火相关碳排放估算达3190万吨 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5] - 欧洲气候变暖速度为全球平均速度两倍 极端气温超过42摄氏度[5] 灾情地理分布 - 西班牙全境存在不同程度火点 西葡两国交界处火点尤为密集[2] - 希腊 西班牙 保加利亚 葡萄牙等国先后向欧盟民防机制请求援助[3] - 欧洲哥白尼卫星系统已用于西班牙 希腊和保加利亚的火灾监测[4] 人员设备投入 - 西班牙派出3000名士兵和50架军机协助消防工作[2] - 山火已造成3人死亡 另有一名消防员在救火途中因车祸身亡[2] - 葡萄牙自8月3日起因极端高温进入全国警戒状态[2]
外交部:愿同欧方一道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新华社· 2025-08-19 14:58
中欧绿色合作 - 绿色是中欧合作的鲜明底色 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1] - 中欧绿色合作标志性项目包括大亚湾核电站 希腊色雷斯风电场 德国德伦太阳能园区等[1] - 中方愿同欧方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加强合作[2] 新浪财经ESG服务 -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 报告 培训 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1] - 平台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 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3] - 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 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3]
美国大豆市场遭重创,特朗普喊话无效,中国迟迟不下订单,豆农撑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08-19 14:12
贸易战影响 - 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量从2018年起大幅下降 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仅2213万吨 占总进口量1.05亿吨的21% [1] - 墨西哥等其他市场采购量不足600万吨 远低于中国市场规模 [1] - 美国大豆协会负责人承认中国市场不可替代 关税政策导致出口竞争力持续下降 [3] 气候与生产成本压力 - 极端天气导致印第安纳州和俄亥俄州暴雨成灾 大量幼苗死亡 农民防治成本增加 [3] - 德克萨斯州作物成熟期延长 生长质量下降 农民失去对气候的控制能力 [3] - 种子 化肥和土地成本持续攀升 而大宗农产品价格走低 形成双重挤压 [5] 产业链恶性循环 - 小型农场因成本压力减少投入 威胁未来产量和质量 [5] - 牛群规模缩减和乙醇产量下降进一步拖累农产品价格 [5] - 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份额扩大 中巴农业合作深化威胁美国市场地位 [5] 政策应对缺失 - 特朗普政府仅通过社交媒体喊话中国采购 缺乏实质性补救措施 [5] - 现有补贴制度不合理 无法解决贸易政策和气候变化的系统性影响 [5][6] - 美国农业需要国际合作和务实政策而非政治承诺 [6] 行业前景 - 气候变化影响具有长期性 贸易政策缺失加剧生存危机 [5][6] - 美国农业经济命脉面临挑战 需寻找新出路而非依赖原有市场 [6]
CDP气候变化总监:气候行动正从公关宣传转向核心商业战略
新浪财经· 2025-08-18 11:14
气候行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气候行动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并非对立关系 [4] - 企业将环境可持续性视为风险管理和竞争优势的来源 [4] - 回避应对气候变化会与市场产生冲突,市场已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 [6] - 应对气候变化能带来商业机遇,通过CDP披露信息的企业已识别出超过16万亿美元与气候和自然相关的机遇 [7] 企业面临的气候风险与机遇 - 企业需关注两类风险:物理风险(物理损害带来的财务风险)和监管风险(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5] - 到2050年,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全球收入下降近20%,相当于每年损失38万亿美元 [6] - 采取正确气候行动有望在2050年为全球GDP额外贡献7% [6] - 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每投入1美元可产生2至19美元的回报,供应链深度减排的企业已节省超过130亿美元成本 [7] 行业脱碳前景与挑战 - 全球行业可分为三类:注定被淘汰的行业、处于平衡状态的行业、对生存至关重要的行业(建筑、钢铁、水泥、食品、农业) [8] - 能源行业和金融行业将处于未来发展的核心,存在巨大机遇,能源行业需要经历最重大的转型 [8] - 能源行业在脱碳过程中面临情绪抵制和期限错配的挑战,其潜在损失最大但获益潜力也最大 [9] - 在披露转型计划的企业中,能源行业占比名列前茅,有潜力整合脱碳激励措施 [8] 气候信息披露趋势 - 气候信息披露正从数据收集阶段走向战略聚焦阶段,目的是增强信息可信度 [4] - 简化披露要求有助于分析企业真实努力,不会降低数据可信度,而是对“可信度”有更清晰认知 [11] - 2024年占全球市值三分之二的企业通过CDP进行披露,包括93%的富时100指数成分股公司和86%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 [6] - 对数据的需求量不会降低,只会更多,特别是转型金融和绿色分类标准领域 [11] 中国企业的气候行动表现 - 2024年中国有3651家企业通过CDP披露,较2023年增长6.3% [12] - 约19%的中国企业有望实现气候目标,其中77%将高管薪酬与气候目标挂钩 [12] - 2022至2024年,有望实现气候目标的中国企业市值增长4.7%,未达标企业增长3.9% [12] - 中国企业设定减排目标的比例为19%,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3% [12] 企业气候行动建议 - 企业需制定经核实的转型计划和减排目标,并将气候考量嵌入战略、治理和价值链 [4][13] - 78%的领先企业已将高管薪酬与气候成果挂钩,87%在整个价值链中与供应商和客户合作 [13] - 企业应首先设定目标,然后制定转型计划来识别技术挑战和供应链挑战 [13] - 供应链挑战更为复杂但能带来更高投资回报 [13] 气候治理未来展望 - 当前气候行动遇冷是暂时波动,而非实质性转变,企业可能是在调整战术而非放弃目标 [14] - 环保运动已被视为必要之举和硬性要求,企业参与源于投资者和公众舆论的压力 [15] - 理想状态是将气候风险内化于商业核心战略,而非仅通过外部承诺宣传 [16] - 气候组织与CDP建立新合作,CDP将继续作为RE100的技术合作伙伴,推动电网向零碳转型 [17]
水母入侵何以“逼停”法国最大核电站
科技日报· 2025-08-18 07:34
核电站停运事件 - 法国格拉沃利讷核电站因水母堵塞冷却系统导致4台反应堆机组临时停运,总装机容量5.4吉瓦占法国电力生产总额的6% [1] - 该核电站6台机组全部停止运行,其中2台原处于夏季检修,截至8月13日已有1台重启并接入电网 [1] - 水母堵塞反应堆海水进水口的"过滤转鼓",干扰冷却系统正常运行,事件未造成安全影响 [1][2] 水母入侵现象 - 此次水母潮由"巨型桶水母"组成,此前从未在该核电站附近海域大规模出现 [2] - 水母因游泳能力有限,其移动主要受洋流和风力驱动 [2] - 类似事件在全球多地发生,包括2013年瑞典奥斯卡港核电厂、2008年美国迪亚布罗峡谷核电站等 [3] - 2023年中国红沿河核电站也因海月水母进入泵站前池导致机组停堆 [4] 水母数量激增原因 - 过度捕捞减少水母天敌和竞争对手,全球变暖促进浮游生物增殖和水母繁殖 [4] - 海水温度升高加快水母幼体发育速度,导致其暴发频率增加且范围扩大 [4] - 水母过量繁殖消耗海水氧气,捕食鱼类卵苗,引发海洋生态系统恶性循环 [4] 气候变化影响 - 气候变暖对核电站等基础设施带来新型系统性风险,水母入侵即为典型案例 [5] - 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和严重程度上升,对电力等基础设施造成重大干扰 [6] - 需建设弹性基础设施并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6] 行业应对措施 - 需加强生态变化引发新型风险的研究与预警 [6] - 重要基础设施应对各类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防范措施 [6] - 可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或技术手段化解威胁 [6]
降雨减少、热浪加剧——约旦河谷农民面临气候变化压力
新华社· 2025-08-17 14:25
气候变化对约旦农业的影响 - 约旦河谷作为重要农业区,近年来雨季缩短、热浪加剧,夏季温度可能达到50摄氏度,导致三分之二的农田需休整 [1] - 冬季气温升高导致种植时间推迟,农民需等待合适温度才能播种 [2] - 过去10年约旦热浪数量、强度和持续时间增加,2020年记录5次热浪,创历史最高值 [2] 农业生产面临的挑战 - 灌溉水量不足,大坝每周仅放水两次,仅能浇灌四分之一的土地 [2] - 农民灌溉土地面积减少一半,化肥和劳动力成本飙升而农作物价格下跌 [2] - 小麦、柑橘和蔬菜等作物产量下降,牧场放牧时间从数月缩短至几周 [3] 农民生计与人口迁移 - 气候变化导致许多农民负债累累,被迫放弃务农前往城市 [2] -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加剧国家对粮食进口的依赖 [4] 应对措施与挑战 - 农业部门推广滴灌技术、引进抗旱作物、优化灌溉时间以减少蒸发 [4] - 缺乏可靠国际气候资金将限制适应气候变化努力,威胁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 [4]
今夏最嚣张的“顶流生物”,无差别攻击每一个路人
虎嗅· 2025-08-15 17:08
最近不少城市遭遇"洗礼",打工人上班路上迎头就是一泡,下班路上淅淅沥沥沾一身。 始作俑者是无差别攻击所有人的——蝉,美其名曰夏日的妙音精灵,低情商说法则为忘情了发狠了只管尿和嚎。 "这年头,蝉也能被网暴",北方网友围观着南方人对蝉的深恶痛绝,嚼着嘴里的蝉·满汉全席。 @Andy全球 的确,没有一只蝉能走出山东的饭桌,上海的"蝉系雷鸣暴雨"里也没有一只蝉是无辜的。 作为今年夏天的顶流动物,蝉的存在感比肩烈日和热浪,被戏称为"夏天具象化的体现"。 今年夏天高温席卷北方各地,北京切换成了"蒸烤一体机"模式,这样的歹毒天气下,很多人在吐槽蝉鸣更刺耳了。 这种刺耳不是"心情不爽时一切杂音都加倍闹心",而是蝉真的在变吵闹。 这一变化与天气有着强烈的相关性,蝉和人一样"承受"着天气的变动,就像人在炎热环境中出汗会增加。 "蝉尿""蝉宴"让大家把目光聚焦到蝉身上,以及蝉所处于的环境——为什么会出现蝉大爆发的现象?诱发因素有哪些?与日常工作学习无关的知识牵引出 男女老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随着信息差逐渐被攻破,生物课本里"地球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态系统"这句判词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蝉鸣扰人又着实美味,南北方人跟蝉刚上了 这大 ...
综述丨欧洲野火肆虐 多因素加剧灾害
新华网· 2025-08-15 16:51
野火灾害规模与影响 - 欧盟地区2024年野火过火面积达44万公顷 超过2006至2024年同期平均水平的两倍[1] - 西班牙山火烧毁土地约15万公顷 导致超8000人被迫疏散[2] - 罗马尼亚过火面积超12万公顷 意大利约5.7万公顷林地与农田受灾 葡萄牙约7.5万公顷土地被焚毁[2] 灾害成因分析 - 气候变化导致干旱期延长和植被干燥 创造火灾点燃与蔓延的理想条件[3] - 热浪 严重干旱和强风是地中海地区灾情加剧的主要原因[3] - 人为因素包括蓄意纵火 土地清理用火 防火意识疏忽及游客活动导致野火风险上升[3] 未来趋势与应对策略 - 海面与大气温度上升将使欧洲面临更多极端天气和更高火灾风险[4] - 短期应对需加强林业养护 防火隔离带建设和农业土地管理[4] - 长期策略需强化公众教育 打击蓄意纵火 提升消防装备与跨国协作能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