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经济
搜索文档
每经智库携手盘古智库 联合发布成都三大产业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13:27
动漫产业 - 成都GDP达23511.3亿元位居全国第七服务业贡献率超70%为文创产业提供支撑[5] - 四川省内高校年输送相关专业毕业生超1.5万人2025年"数字文创人才计划"瞄准引进千名游戏引擎开发AI动画生成等高端人才[5] - 动漫产业规模超千亿元汇聚企业超3.7万家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2》全球票房突破159亿元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5] - 腾讯天美工作室艾尔平方等60余家头部及产业链企业汇聚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集群效应显著[5] - 天府国际动漫城面积超12万平方米为西南最大动漫综合体每年举行漫展超200场[5] 科幻产业 - 2023年科幻产业总营收235.21亿元同比增长17.49%2024年预计突破280亿元同比增长约20%[6] - 2024年科幻产业总研发投入35亿元至40亿元占营收12%~14%略高于全国文创产业平均水平[6] - 2025年发布全国首个城市级科幻扶持政策"科幻13条"配套设立目标规模超30亿元的"科幻与未来产业发展基金"[6] - 四川大学设立全国首个"辰悦科幻文创校友奖学金"发起"西南科幻联盟"联合高校培养创作人才[6] - 推出全球首个《三体》IP线下体验空间三体四维空间并与都江堰武侯祠等景区联动推出"科幻+文旅"沉浸式体验线路[6] 体育产业 - 2024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1300亿元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750亿元同比增长约13%[7] - 全年举办国际国内赛事70余项汤尤杯门票收入超5000万元直接经济效益达5.4亿元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带动消费超1.5亿元[7] - 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票房收入4500万元带动服务业消费3.8亿元外地观众占比超70%[7] - 中超联赛成都主场场均观赛人数达4万人上座率稳居中超第一票房收入7800万元[7] - 开发虹口漂流赵公山徒步龙泉山山地自行车西岭雪山滑雪等特色IP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可实现篮球与冰球场地快速转换[7] 产业协同与展望 - 三大产业在政策人才国际化维度形成协同"黄金三角"[8] - 预计2027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体育产业总规模分别达2000亿元4700亿元1800亿元[8] - 成都正加速迈向数字文创和体育运动的世界级产业高地[8]
这场“江”“苏”较量赢了消费增量
江南时报· 2025-07-23 22:15
赛事经济效应 - 镇江通过"苏超"赛事联动线上线下活动 成功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能量 全市重点综合体客流量环比增长超过12% 部分连锁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0 5% [1] - 商务文旅部门策划"苏超第二现场"观赛活动 覆盖苏宁广场 八佰伴 万达广场等综合体及夜经济集聚区 同步转播赛事形成看球与消费联动氛围 [1] - 悦然广场推出足球主题互动游戏及商户优惠活动 包括消费折扣 免费停车等 当天客流量显著提升 [1] 线上消费联动 - 市商务局联合美团 饿了么 抖音发放超千万元夏季消费补贴 覆盖多场景消费 市民通过平台"零元购"等优惠直接带动即时消费 [2] - 线上平台数据显示"苏超"赛事有效激发夜经济活力 形成"赛事经济+暑期消费"叠加效应 餐饮及关联消费显著增长 [2] 商业运营策略 - 苏宁广场创新将观赛点设在影厅 提供220个舒适座位 提升球迷体验感 [1] - 综合体结合赛事推出专属福利和特色市集 餐饮商家上线优惠套餐 形成夏夜经济消费闭环 [1] - 商务部门明确将探索"赛事+"模式 通过大型体育赛事持续转化城市发展动能 [2]
文旅商体多维度融合,公明老城区释放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7-23 01:18
文旅商体融合创新模式 - 公明街道创新推出"赛事经济+票根经济+周末经济"三维驱动模式,通过大型赛事(如省男篮联赛、百县拔河赛)带动周边50余家商户参与"凭票根享优惠减免"促销活动,形成"观赛+住宿+餐饮+购物"一站式消费链条 [2] - 该模式直接拉动周边商圈客流提升25%以上,酒店入住率显著增长,米阁酒店红花山店、康铂酒店等多次出现满房现象 [2] - 配套推出美食地图、文旅宣传视频及"赛事一日游"攻略,红花山体育中心周末双日客流达8.4万人次,红花山公园人流超20万人次,周边餐饮/零售销售额普遍翻倍 [4] 夜间经济与消费场景升级 - 打造夜色烟火步行街、25小区等特色夜间消费集聚区,结合体育消费需求推出夜经济配套服务,实现"乐享慢生活+点亮夜经济"的双向联动 [5] - 餐饮门店(如长记猪肚鸡、重庆老火锅)周末单日营业额达3-5万元,夜间消费呈现高活跃度 [5] - 市民对烟火气浓厚的消费场景接受度高,人均消费亲民且活动频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6] 数字化转型与云端经济 - 商家加速线上化转型,强叔猪杂粥等老字号线上订单占比已超过线下堂食,反映消费方式向云端迁移的趋势 [6] - 外卖订单激增推动商户改变传统经营思维,数字化供需共振成为行业新常态 [6] 运动地标与文旅联动效应 - 红花山体育中心与红木古镇形成文旅联动,古建筑实景演艺(如巡街、坐花轿)带动周边餐饮消费增长 [4] - 运动场景(田径场、游泳馆)与休闲场景(公园漫步)结合,拉动全天候消费热潮,重塑老城区活力 [1][7]
“赛事经济”打造乡村文旅消费新场景 人气持续攀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2 08:23
生态资源与体育旅游融合 - 庐山西海风景区依托8000余座岛屿和80%森林覆盖率的生态优势打造水上运动基地[2] - 国家一级水质标准为帆船、桨板、艺术滑水等水上项目提供优质场地[2] - 江西省滑水运动队长期驻训形成专业运动场景与游客体验的协同效应[2] 体育赛事驱动文旅升级 - 公司通过"体育+旅游"模式建成现代化体育运动综合体,涵盖匹克球、壁球等小众项目[3] - 2023年上半年举办20余场赛事带动30万观赛旅游人次,形成"跟着赛事去旅行"新消费趋势[3] - 高端赛事落地显著提升区域关注度,专业选手与观众流量双重汇聚[3] 产业链与经济效益 - 赛事服务需求创造周边乡镇就业岗位,带动民宿、农家乐等配套产业[4] - 2023年1-6月接待游客482.86万人次,同比增长42.86%[4] - 暑期文旅专题活动持续推高旅游热度,形成季节性消费高峰[4]
机器人“掌勺”请客 智能餐饮借力赛事经济升级
人民网· 2025-07-21 17:46
赛事经济效应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赞助商从开赛初6家迅速扩容至近30家 [1] - 区域性赛事成为撬动市场活力的重要支点 [1] 智能餐饮技术展示 - 炒菜机器人在比赛现场为持票球迷免费烹饪限定版应援餐 [1] - 平均2分钟完成一份餐食制作并保障全程鲜食现制 [1] - 现场提供响油鳝丝等苏帮名菜及定制版炒面 [1] 产品技术优势 - 专业级料理机专为餐饮行业设计 [1] - 单人可以操作5台机器并使后厨面积缩小50% [1] - 通过自动化解决人力成本高和口味不稳定痛点 [1] 商业化进展 - 已助力100余家餐饮品牌在200余家门店实现后厨智能化升级 [1] - 从菜谱到门店再到品控实现全链路标准化支持 [1] 市场反馈 - 现场球迷评价出餐速度非常快且味道优于家庭烹饪 [1] - 科技与美食融合吸引众多球迷体验 [1] 战略定位 - 以赛事为舞台展示科技创新成果与智能生活可能性 [5] - 通过场景化实践推动餐饮行业向高效标准化方向发展 [5] - 致力于开启高效智能可持续的智慧餐饮新时代 [5]
榕江县委书记灾后自费下馆子 又外出招商引资!村超复赛在即
南方都市报· 2025-07-20 14:30
灾后重建与招商引资 - 榕江县委书记徐勃带队赴京对接灾后重建工作并争取项目资金支持[1][3] - 徐勃走访中信国安、万达集团、固伦轩霖轨道交通科技等企业开展招商引资活动[3] - 当地6700多家个体工商户在洪灾中全部被淹[3] "村超"品牌发展 - 榕江依托"村超"品牌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目标是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2] - "村超"发展三年已成为全民参与项目,将"网红"转化为"长红"并带来线下经济增量[2] - 徐勃实地调研"村超"球场重建进展,要求确保7月26日赛事如期开赛[1][3] 经济复苏举措 - 徐勃自费448元请客下馆子,呼吁公职人员助力个体工商户恢复经营[2][3] - 县委政府倡导干部用个人工资消费支持受灾商户[3]
镇江佛山来苏游客可免费游览40余景区
苏州日报· 2025-07-19 07:58
赛事活动 - 中甲联赛苏州东吴迎战佛山南狮 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七轮苏州队对阵镇江队将于7月19日至20日在苏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 [1] - 两场足球对决将接连上演 进一步高涨苏州球迷的足球热情 [1] 观赛福利 - 镇江市和佛山市来苏游客可凭本人身份证免费游览苏州超过40家景区 [1] - 苏州一批酒店 旅游项目推出优惠活动 [1] 主题市集 - "苏州银行·苏州超级夜"主题市集将在市体育中心综合健身馆西广场亮相 [1] - 市集每天16:00至22:30开市 由苏州银行冠名赞助 [1] - 苏州日报社 苏州文化投资发展集团联合打造 邮政储蓄银行苏州分行 苏州市供销合作总社联合赞助 [1] - 苏州市总工会 苏州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大力支持 [1] 市集特色 - 32平方米超大屏幕直播赛事 打造"第二现场" [1] - 60余个主题摊位营造精彩夜生活 释放消费活力 [1] - 现场设有32平方米LED巨屏与专业音响 [2] - 苏州餐饮商户联手推出酒水 羊肉串 小龙虾等"观赛伴侣" [2] 地方特色展示 - 苏州提供糕团 绿豆汤 蜜饯等传统美食和苏绣等苏作精品 [2] - 镇江将在周日分批次赠送2000份锅盖面 [2] - 苏州本地最当季鲜果农产品为市民游客送上夏日专属滋味 [2] 科技元素 - "春晚同款"机器人和添可的炒菜机器人将携手亮相 [2]
让赛事经济新引擎动力澎湃
经济日报· 2025-07-19 06:02
赛事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 体育赛事通过竞技激情转化为在地体验 形成"流量爆点"到"经济支点"的升级路径 以赛事为流量入口 文化认同为纽带 产业链延长为路径 文商旅消费为出口 [1] - "苏超"每场观众超万人 带动赛后美食搜索量增长74%-367% 2025年整个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平均每个城市增收2000余万元 [1] - 马拉松赛事向三四线城市下沉 无锡马拉松发放消费券拉动周边产业效益5.05亿元 同比增长78.2% [1] 文商旅体融合创新模式 - 河北廊坊摔跤赛结合非遗打铁花表演 3天吸引观众5万人次 带动土特产销售2000万元 [2] - 广东佛山"龙超联赛"串联12个产业链 形成"赛事+制造+文旅"全链条模式 带动产业增收超3亿元 [2] - 河北保定街舞双雄争霸赛拉动消费2000万元 年轻人占比超60% 形成"体育+社交"新模式 [2] 赛事运营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 部分赛事存在专业运营能力欠缺 品牌价值不高 体验感趋同的问题 [3] - 需强化差异化"赛事+"建设 开发"赛事+文旅+购物+娱乐+康养+学习"跨界融合路径 [3] - 一二线城市应引进高等级赛事 三四线城市培育特色运动品牌 县城探索"草根赛事+商业联动"模式 [3] 专业化运营与政策支持措施 -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社会资本参与"机制 培育专业赛事运营机构 [4] - 运用AI和大数据优化赛事管理流程 开发4K/8K直播和VR观赛技术 拓展分层赞助体系 [4] - 通过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给予融资扶持 支持场馆多功能化改造 加强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 [4]
“赛事经济”激活流量“密码” 新赛季、新场馆、新业态释放消费新潜力
央视网· 2025-07-18 14:49
赛事规模与参与度 - 第三届"村BA"篮球比赛将有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110支队伍参与,进行300多场对决,赛事持续至10月份 [1] - 2025年赛事中,当地普通市民"黄三分"成为领队,体现群众广泛参与性 [5] - 岚皋县130多座村庄实现村村有标准化篮球场,全县体育活动场地总面积达37万平方米 [6] 基础设施升级 - 新建专用体育馆配备可开合式顶棚设计,解决雨季赛事中断问题 [4][8][10] - 场馆建设仅用时100天,首场比赛即实现座无虚席 [4] 赛事运营创新 - 围绕体育馆引入观景咖啡厅、亲子娱乐区、纪念品展区等商业配套 [18] - "村BA"主题集市整合特色美食、文创专区等业态,形成消费场景 [18] - 主题餐厅设置赛事纪念墙并提供直播观赛服务 [13] 社会经济联动 - 本地商户深度参与,汽修店提供球员免费保养服务,理发店悬挂赛事装饰 [15] - 油炸饼店等流动商户形成"赛事跟随"商业模式,实现连续3年跟踪销售 [18] - 赛事组织依赖群众志愿者体系,如领队黄仲武同时承担宣传、服务工作 [5] 文化影响力 - 赛事激发群众热情,现场氛围表现为"锣鼓声声、呐喊声声" [4] - 非职业球员构成参赛主体,教师队伍间比赛出现三分绝杀精彩场面 [5]
“提振消费”政策解读:让政策红利落到老百姓心坎上腰包里
新华日报· 2025-07-18 08:00
江苏省提振消费政策解读 - 省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直播间"开通《江苏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若干措施》解读专场 省发改委、商务厅、文旅厅、市场监管局、体育局等部门解读政策 [1] 上半年消费市场表现 - 1-6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9亿元 同比增长5% 占全国总规模9.8% 社零规模和净增额均为全国第一 [2] - 62条具体措施旨在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 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 [2] - 政策亮点包括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提高至人均730元 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 [2] 大宗消费促进成效 - 1-6月超2598万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累计使用补贴资金173.77亿元 拉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1428.05亿元 [3] - 家电补贴品类扩至58类 开通10个购新补贴申领渠道 打通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 [3] - 城市足球联赛等赛事打造"苏超第二现场" 5月10日至7月7日线下监测服务营业收入达379.6亿元 其中省外游客支付占比达28.8%(出行)和19.7%(餐饮) [3] 文体旅融合消费 - "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形成"体育赛事引流 文旅消费释放"新模式 [4] - 1-6月103项重点赛事参与人数91.7万 带动客流337.5万人次 拉动消费20.7亿元 [4] - 拟出台赛事经济支持政策 预计奖补资金超2000万元 推动"赛事+文旅""赛事+商务"等活动 [4] 下半年消费促进措施 - 省文旅厅安排5000万元资金 通过保费补贴或贷款贴息提供不低于50亿元融资贷款支持文旅产业 [5][6] - 发展水上运动项目 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促进低空文体旅、冰雪运动等新兴消费场景 [6] - 推动大型企业健全消费纠纷解决体系 探索"一键和解"模式 鼓励实体店参与无理由退换货行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