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学
icon
搜索文档
霸权交接:超越日不落帝国的美国逻辑
36氪· 2025-06-23 09:50
美国工业崛起的历史进程 - 1925年美元超越英镑成为全球外汇储备主导货币 标志着美国金融地位正式超越英国[1] - 1913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值已超越伦敦 成为全球金融中心[1] - 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 1906年GDP超越包含殖民地的大英帝国[3] 内战前的工业基础 - 1789年塞缪尔·斯莱特成功将英国纺织技术引入美国 被称为"制造业之父"[4] - 1790年汉密尔顿推动首部《专利法》 鼓励技术引进和本土创新[7] - 1791年《制造业报告》通过 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理论 主张技术引进[7] - 1860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超过法国 仅次于英国 但钢产量仅为英国1/40[9] 内战后的经济追赶 - 1862年林肯签署《宅地法》和《太平洋铁路法案》 促进劳动力解放和基础设施建设[12] - 1870年修订《专利法》允许外国技术在美国落地后立即申请专利[13] - 1880年美国钢铁产量达250万吨 首次超越英国的200万吨[13] - 1900年美国铁轨总长突破30万公里 是英国的3倍[13] 20世纪的创新爆发 - 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 采用流水线生产使装配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90分钟[19] - 1914年福特汽车年产量突破30万辆 占全美汽车产量近50%[19] - 1920年美国工业产值约160亿美元 占全球工业增加值66.4%[21] - 1913年美联储成立 推动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值达到伦敦1.5倍[21][23] 行业领军企业 - 卡耐基钢铁公司1890年占据美国钢产量30% 采用垂直整合模式降低成本40%[14][15] - 标准石油公司垄断90%美国石油市场 运输成本比英国同行低30%[15] - 杜邦公司从火药业务转型为综合化工企业 生产尼龙/塑胶等多种产品[21] - 西尔斯百货1910年通过目录销售实现年销售额6100万美元[21] 金融与科技结合 - 1914-1918年一战期间美国通过发行战时债券筹集215亿美元[23] - 1919年通用汽车成立GMAC 引入分期付款信贷模式[23] - 1924-1925年期间68%-75%新车通过分期付款购入[23] - 1925年美国拥有收音机的家庭超500万户 推动信息传播方式变革[23]
敢想 敢干 敢当
科技日报· 2025-06-23 08:53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战讲述"拉索"建设历程,引用首席科学家曹臻"克服就是要去做这个做不了的事"的攻坚精神 [1] - "拉索"项目经历4代人接续奋斗,在四川稻城海子山建成,海拔4410米,实现中国宇宙线研究跨越式发展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2] - 团队在极端环境下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形成"敢想、敢干、敢当"的"海子山精神",产出多项突破理论极限的成果 [1][2] 黑土地保护与农业科技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为东北黑土区保护和恢复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5] - 几代科学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倾力奉献,与农民同吃同住严格把关技术环节,形成"国家的钱一分都不能浪费"的责任精神 [4][5] - 年轻科学家继承"黑土精神",强调"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做实"的担当理念 [5] 二氧化碳探测激光雷达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出国际首个二氧化碳探测星载激光雷达,实现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昼夜高精度探测 [6][7] - 项目历时10年攻关(2011-2021),突破激光雷达频率稳定性、能量探测精度等技术难题,4年完成型号研制 [7][8] - 成果已在轨连续工作3年,取得"全球首次"级成果,提升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国际话语权 [6][8]
30 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深圳这场研讨会,共商AI教育新范式
南方都市报· 2025-06-22 18:26
会议概况 - 第二届国际教育人工智能与学习科学研讨会于2025年6月20日在南方科技大学召开,主题为"智能时代教与学范式的转型与重塑" [1] - 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海外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及700余位高校教师、教育管理者、研究人员和企业代表参会 [3] - 会议形式包括主旨报告、特邀报告、K12教育论坛、数智科技前沿论坛及智能科技教育装备展 [3] 开幕式致辞 - 南科大原党委书记郭雨蓉提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科技是推动进步的引擎,需探讨智能时代教育的新范式、新机制与新路径 [4] - 南科大党委副书记张凌指出人工智能与学习科学的深度融合是实现"规模化公平"与"个性化卓越"的关键路径 [4] - 南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跃红回顾了南科大"新文科"建设历程,强调科技素养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底色 [4] 主旨报告 - 台湾中央大学陈德怀教授提出"通用智能同伴假说"与"全球和幸"理念,探讨人机协同背景下的教育认知重构 [10] - 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构建AI驱动的智慧教育创新框架 [10] - 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聚焦"规模化个性化学习"的融合路径,强调生成式AI在提升教学质量与教育公平中的双重价值 [10] K12论坛 - 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场景的深度应用,探讨科学素养培养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实践路径 [24] - 高校专家围绕教师AI素养建设、在线学习干预、协作式知识建构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24] - 区域代表介绍了在"人机共育"教育生态构建方面的探索经验,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层面的多元应用与落地成效 [24] 数智科技前沿论坛 - 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教育技术的前沿进展与产学研融合实践,提出面向未来教学场景的智能交互研究构想 [28] - 高校与企业代表从智能课堂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大模型在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交流 [28] - 论坛集中呈现了教育科技领域的前沿趋势与技术突破,体现了高校与企业在推动教育智能化进程中的协同创新 [28] 智能科技教育装备展 - 展会汇聚了14家领先教育科技企业与科研机构,展示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32] - 展区内容涵盖智慧课堂解决方案、AI教师助手、沉浸式学习空间、教育大模型落地应用等多个方向 [32] - 参展单位通过互动演示、实物展示与场景化体验,构建了高度融合的未来教育样态 [32] 会议总结 - 研讨会深化了对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变革的系统认知,推动了教育理论、技术实践与政策导向的有效协同 [34] - 会议进一步拓展了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的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 [34] - 南科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将持续打造高水平学术平台,深化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合作,服务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 [34]
《中国钼业》正式被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收录
搜狐财经· 2025-06-22 13:10
行业突破与国际认可 - 《中国钼业》被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标志着其在国际化学学术舞台上的重要突破 [2] - CAS是全球最权威的化学信息机构,拥有精通50多种语言的编辑科学家团队,对全球近万种期刊和109个专利机构的信息进行人工审读和专业分析 [2] - CAS数据库被全球化学、制药企业、大学和政府组织公认为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信息来源 [2] 期刊质量与学术贡献 - 《中国钼业》的成功收录得益于编委会专家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治学态度,严格把控期刊学术质量 [3] - 审稿专家一丝不苟地审阅论文,确保学术成果的可靠性 [3] - 作者积极投身钼及相关有色金属领域研究,贡献高质量学术文章 [3]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钼业》将坚守特色定位,深耕钼及相关有色金属领域学术研究 [3] - 期刊计划聚焦学科前沿动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提升学术水平 [3] - 目标是为钼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并向更高国际学术目标迈进 [3]
如何做好短视频生态下青少年的科学教育
中国青年报· 2025-06-22 10:59
未成年人网络普及与短视频使用 - 我国未成年人网络普及率达97.3%,未成年人网民规模达1.96亿人 [1] - 短视频成为未成年人获取信息和学习的主要媒介,兼具科普教育功能 [1] - 调查覆盖中西部5省(自治区),聚焦短视频生态下中小学生科学教育需求 [1] 科普短视频的教育价值 - 七成多中小学生对科学感兴趣,95.7%近一年观看过科普视频 [2] - 科普视频接触频率最高,其次为科普电视(89.7%)、实验演示(87.6%)和科普图书(86.3%) [2] - 科普短视频特点包括内容丰富、短小精悍、互动性强,打破知识传播壁垒 [2] - 95.7%学生希望增加优质科普内容,95.3%要求内容完整全面,95.2%期待内容更深入 [5][6] 短视频平台与科学教育协同 - 近三成学生反映科学教师不足,三成多认为科学讲座少 [3] - 短视频平台可弥补师资缺口,如院士、教授创作的科普内容成为乡村教师"云课件" [3] - 建议平台整合优质资源,为科学教师"减负",提升中西部教师专业能力 [3] - 家庭和社会支持不足:仅三成学生从家庭学习科学知识,一成多获校外专业人士指导 [4] 科学教育生态构建 - 需建立家、校、社联动机制,引入博物馆、科技馆等社会资源支持科学教育 [4] - 短视频平台应共建共享,打造网络"第二课堂",支持数字化教育平台 [4] - 需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优化内容质量,加强创作者扶持,形成多角度闭环创作 [6]
得了冠心病为什么要吃七分饱?
新华网· 2025-06-22 09:47
冠心病与饮食关系 - 饱食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或心梗,同时胃部膨胀影响心脏舒张功能 [2] - 过度饱食尤其是高油高脂食物会增加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栓形成,加剧动脉粥样硬化 [3] - 长期饱食缺乏运动会导致肥胖,而肥胖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4] 冠心病患者饮食策略 - 少食多餐,每天5~6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 [5] - 优化饮食结构,选择低GI碳水化合物如燕麦、豆类、绿叶蔬菜 [5] -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类、鸡胸肉、蛋类、奶制品 [6] -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 [7] - 限制饱和脂肪摄入,减少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 [8] - 细嚼慢咽控制进食速度,提前产生饱腹感避免过量 [9] 科学饮食效果 - 七分饱饮食策略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代谢紊乱,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风险 [9] - 结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品质 [9]
巴斯夫、金发供应商,化工新材料“小巨人”,IPO上会通过!
DT新材料· 2025-06-21 21:14
不错呀,从去年6月26日被受理,马上一周年之际, 【DT新材料】 获悉,6月20日, 宁波能之光 正 式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条件 。通过第一大关,若后续一 切顺利上市,将是科学家创业的又一成功案例。 实际情况是, 2021—2023年 ,能之光实现营收分别为5.29亿、5.55亿和5.69亿;净利润分别为2414.5 万元、2186.4万元、 4980.7万元 , 2023年增长巨大 ; 2024年 ,公司实现收入6.1亿,毛利率17%, 净利润5594万元。 2025年1-6月, 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同比预计增长幅度为2.61%;预计扣非 净利润为 2,699.18万元,同比预计增长幅度为3.39%。 历经疫情到现在,公司整体收入和毛利率稳中 有增。 回顾IPO经历, 能之光 曾于2017年5月17日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19年7月11日终止挂牌,次年2020 年8月26日与国金证券签署了辅导协议,辅导登记日为2020年8月31日。 根据招股书透露,本次拟募资约 1.6亿元 ,用于 30,000吨功能 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 、 研发中心建设 项目建设及流动资金补充 ...
深莞联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学联盟成立
南方都市报· 2025-06-21 19:50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学联盟成立 -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学联盟在深圳成立 深圳和东莞市领导及两地相关单位负责人、高校、科研机构代表共400余人出席 [1] - 联盟成立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 [3] - 联盟将深莞两地高校、科研机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企业汇聚起来 通过跨区域、跨机构、跨学科的合作 加强科创两地创新资源共建、共享 [3] 科学联盟的战略规划与目标 - 形成"环巍峨山"科研圈、生活圈和交通圈 打造"双城联动、全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3] - 一座方圆近200平方公里的世界级科学片区正在成型 "科研攻关—技术转化—产业升级"全链条创新生态加速构建 [3] - 加快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共同谋划全球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3] 交通互联互通规划 - 构建"1高、2快、1主"的陆路通道 支撑科学城深度融合、快速发展 [4] - 新建光明科学城至松山湖科学城主干通道 以南光高速北延和光侨路北延(共双向8车道)双接东莞科学大道(双向6车道) 全长约13公里 建成后通行能力达9000车次/小时 [4] - 构建"2城际、2地铁"的轨道网络 提高"两城"之间的商务通勤效率 [4] - 推进深圳6号线支线对接东莞1号线 深圳13号线北延段对接东莞5号线 建成后2条线路设计运力约3.5万人次/小时 [4] 大科学装置与联盟启动 -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陈和生分别介绍了自由电子激光、散裂中子源装置等大科学装置相关进展情况 [4] - 深莞两地领导、科学家代表共同推杆启动联盟 两地市长向2025-2026年度理事长单位及两地秘书处授旗、授牌 [4] 大会主办方与目标 - 大会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光明区人民政府、东莞市科学技术局、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 [4] - 旨在以光明科学城和松山湖科学城为阵地 促进深莞两地人才、科研资源及公共服务设施高效衔接 [5]
三个大模型合作,1000次迭代,竟能像人类科学家一样发现方程
机器之心· 2025-06-21 13:06
AI4Science与符号回归技术进展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提出DrSR框架,通过数据分析与经验归纳双轮驱动,实现类科学家的智能建模能力[1][2] - DrSR框架包含三位虚拟科学家角色:数据科学家、理论科学家、实验科学家,协同完成科学方程发现[3][7] - 该技术在物理、生物、化学、材料等跨学科建模任务中展现强大泛化能力,刷新当前最优性能[4][8] DrSR技术创新与工作机制 - 采用双路径推理机制:数据驱动的洞察生成+经验驱动的策略总结,形成闭环优化流程[16][18][28] - 包含三大核心模块:数据线索提炼(分析变量耦合/非线性趋势)、历史经验总结(建立Idea Library)、方程生成与拟合[19][20][23] - 通过残差分析定位未拟合数据段,动态优化提示质量,提升后续生成针对性[25] 性能表现与实验数据 - 在6大符号回归基准测试中,DrSR在5项取得最高准确率(Acc)和最低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31] - 非线性阻尼振荡建模任务中达到99.94%准确率,误差低至1.8e-12,显著优于GPlearn/PySR等基线方法[31] - 收敛速度比LLM-SR快50%,有效方程生成比例高10-20%,OOD数据下误差稳定性优于同类方法[34][37][40] 典型应用案例 - 非线性阻尼振荡系统建模案例显示,DrSR在1000轮迭代内生成接近真实动力学的方程(0.8sin(x)-0.5xv-0.5v³-0.2x³),误差达10^-5级[46][48][52] - 展现三阶段智能行为:初期快速试错淘汰无效结构、中期融合非线性成分、后期精炼组合逼近真实方程[51][52] 技术应用与行业影响 - 已集成至ScienceOne智能科研平台,支持多学科可解释建模,不依赖特定大模型架构[57] - 当前局限包括输出随机性导致的冗余结构,未来将扩展多模态输入与持续学习机制[59][60][61] - 标志AI4Science从数据拟合向规律发掘演进的关键突破,推动科学智能进入新阶段[62]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五十七次主任会议
陕西日报· 2025-06-21 08:37
会议安排 -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拟于2025年7月下旬召开 会期3天 [1] - 建议会议议程包括审议实施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办法修正草案 实施粮食安全保障法办法草案 实施职业教育法办法修订草案 机关运行保障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 [1] - 会议将审议关于提请审议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条例草案 无线电管理条例草案的议案 [1] - 会议将审议关于检查气象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1] - 会议将审议关于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关于2024年财政决算和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审查和批准2024年财政决算 [1] - 会议将审议关于202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4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报告 [1] - 会议将审议关于养老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 并开展专题询问 [1] - 会议将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 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行政审判 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1] - 会议将审议副省长和民政厅 文旅厅有关负责人履职情况的报告 [1] - 会议将审议任免事项 [1] 会议讨论 - 会议听取讨论了关于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 关于检查科学技术进步"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 关于2024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的汇报 [2] - 会议还听取讨论了其他事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