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创业

搜索文档
21专访|中科创星米磊:科学家创业仍是大势所趋,创投要有能力帮助补短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16:38
近年来,在"投早、投小、投科技、投长期"的背景下,大量投资机构的投资重心逐渐转向科技创新领 域。尤其是硬科技逐渐成为主流投资赛道,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教授也变成了资本热烈追逐的对象。 但当硬科技攻关进入深水区,面向那些转化难度更大的科技成果,投资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强。一些项目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技术被证伪、商业化不成功等问题。一些科学家在创业时,缺乏商业思维、管理 经验不足等短板逐渐暴露。 科学家创业是否已经出现泡沫?创投机构到底该怎样帮助科学家创业者?市场中反思的声音开始不断出 现。 "科学家创业本身的挑战是比较大的,因为大部分科学家在商业上本身有很多认知短板,创业成功率没 有那么高。如果对这件事没有深刻的理解,就盲目冲进来投资科学家创业,确实会产生一定的泡沫和问 题。"近日,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说。 米磊是中国"硬科技"理念的提出者,2013年,他和团队正式创办了中科创星,这也是国内首家专注于硬 科技领域投资孵化的早期机构。经过十多年发展,投资孵化超过530家硬科技企业、基金在管规模超过 120亿元的中科创星已然硕果累累。 在米磊看来,行业中出现一些对科学家创业的反思是好事,但 ...
巴斯夫、金发供应商,化工新材料“小巨人”,IPO上会通过!
DT新材料· 2025-06-21 21:14
不错呀,从去年6月26日被受理,马上一周年之际, 【DT新材料】 获悉,6月20日, 宁波能之光 正 式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条件 。通过第一大关,若后续一 切顺利上市,将是科学家创业的又一成功案例。 实际情况是, 2021—2023年 ,能之光实现营收分别为5.29亿、5.55亿和5.69亿;净利润分别为2414.5 万元、2186.4万元、 4980.7万元 , 2023年增长巨大 ; 2024年 ,公司实现收入6.1亿,毛利率17%, 净利润5594万元。 2025年1-6月, 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同比预计增长幅度为2.61%;预计扣非 净利润为 2,699.18万元,同比预计增长幅度为3.39%。 历经疫情到现在,公司整体收入和毛利率稳中 有增。 回顾IPO经历, 能之光 曾于2017年5月17日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19年7月11日终止挂牌,次年2020 年8月26日与国金证券签署了辅导协议,辅导登记日为2020年8月31日。 根据招股书透露,本次拟募资约 1.6亿元 ,用于 30,000吨功能 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 、 研发中心建设 项目建设及流动资金补充 ...
资本正在抛弃科学家?硬科技投资迎来败局?
搜狐财经· 2025-05-28 17:48
图片来源:网络 风险投资圈好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科学家创业"祛魅"一次。 2024年1月创投家发表过一篇:"貌合神离"的科学家与投资人一文中提到:"继"围堵中科院""去实验室抢科学家"之后,投资人开始对「科学家」三个字祛魅 了。" 近日,行业里又开始"声讨"科学家创业了,在人民币投资圈里又再次掀起一股硬科技投资大反思,各路消息声称"投资人正在排队要教授们退钱","投资人 正在集体远离科学家创业者","唯技术论"成为这波反思潮的最大原罪。 科学家的错? IT桔子的数据显示科学家创业和硬科技投资的融资热度在2021年达到顶峰,在23年之后回落至一个相对理性的状态,单笔投资规模也趋于早期体量,整体呈 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2021年的创投市场刚刚经历了中概股泡沫的破裂,TMT、新消费和创新药赛道先后迎来寒潮,大量原TMT或者新消费的VC资金无处可投。基于"留在牌桌 上比什么都重要"的共识,"硬科技赛道"成了当时唯一还能下注的牌桌。一时间,所有的VC都开始招聘理工科和产业背景的投资人,都开始抢院士、挖教 授、投技术,把别人家的硬科技的投资方法论被当成融资BP般挂在嘴边,自己跟投了一两个科学家项目就敢说自己具有硬科技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