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
搜索文档
南网科技20251023
2025-10-23 23:20
公司业绩概览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4.05亿元,同比有所下降,但剔除储能板块影响后,其他业务板块实现接近10%的增长[3] * 公司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略有下降[3] * 公司高利率、高毛利率业务增长显著,三家控股子公司营收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表明业务结构优化[2][3] 分业务板块表现 储能系统技术服务 * 营收同比下降42%至3.3亿元,主要受项目履约周期及为合资公司让渡毛利空间影响,毛利率同比减少4.8个百分点[2][4] * 业务取得突破,完成南网区域首个百兆瓦级构网型储能黑启动实验,并中标国内最大的大容量用户侧储能项目[4][5] * 手持订单超过10亿元,预示下半年业绩有望回升[2][5] 实验检测及调试服务 * 电源侧实验检测服务营收同比增长24.53%至3.13亿元,毛利率高达50.8%[2][6] * 电网实验检测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2.82%至1.37亿元,毛利率为34.15%[2][6] * 业务成功开拓市场,智慧电厂业务中标越南项目,品控业务首次延伸至国家电网(国网江西电力服务框架项目)[6] 智能设备业务 * 智能配用电设备营收同比下降14.87%至3.02亿元,但毛利率提升2.47个百分点至37.95%[2][7] * 智能监测设备营收同比大幅增长92.18%至1.6亿元,毛利率为35.05%,数字产品市场拓展迅速[2][7] 机器人和无人机业务 * 营收同比增长0.36%至1.01亿元,其中无人机收入0.81亿元,占比接近80%[2][8] * 机器人业务占比从个位数提升至20%以上,总体板块毛利率为28.3%[2][8] * 成功竞得内蒙古电力集团3900万元无人机框架项目,应用场景不断拓展[8] 集团整合与战略发展 * 南方电网计划成立科技产业集团,将公司控股权划转至该集团,旨在整合科研力量,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4][9] * 新集团以南网科研院和公司为核心主体组建,定位为国家能源电力领域重要战略科技力量,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10] * 集团三大核心业务为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和技术服务[11] * 整合将促进特高压、电力电子等领域发展,为公司带来新业务机会,特别是在直流系统方面[4][14] * 整合对上市公司价值显著,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公司作为唯一上市平台将获得更多优质科研供给,便于市场拓展和大规模产业化[12][13] 未来业务展望与机会 * 公司看好国内储能业务,受政策支持,手持订单规模接近12亿元,大部分预计在下半年完成履约,业绩预期较好[19] * 实验检测业务通过资本运作和子公司增长,上半年增速超20%,新兴市场如智慧电厂、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将带来持续增量[19] * 公司将受益于集团整合,探索特高压检测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挖掘各省科学院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潜力[15] * 海外业务方面,集团通过投资并购(如秘鲁配电网公司、智利公司)布局,未来将拉动技术输出,公司产业集团将起到核心技术支撑作用[16][17] * 电力电子技术被视为重要方向,未来最大应用场景预计在AI数据中心(AIDC),公司正与合作方合作以期占据有利位置[18]
四中全会公报火线解读
2025-10-23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涉及先进制造业、科技产业(如TMT、高技术制造业)、数据经济、钢铁、电力、水泥、房地产、金融、医药生物、商品材料、文化传媒、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海洋产业、空间经济等[1][2][13][14][15][17][20] * 公司类型涉及与上述行业相关的上市公司 特别是与新质生产力、自主创新、扩大内需主题相关的企业[13][14][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宏观经济目标与政策 * 2025年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 前三季度GDP增长率已达5.2% 四季度需达到至少4.41%即可完成全年目标[5][12] * 为实现增长目标 财政和准财政政策将发力 包括推出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及盘活地方债务限额5000亿[1][5] * 四季度货币政策可能配合财政实施一次降息 幅度预计10到20个基点 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宽裕[12] * 政策强调"投资于人" 加大民生保障支持力度 如育儿补贴和托育公共事业化 旨在降低生活成本并释放消费活力[3][10][11] 产业发展与投资主线 * 核心任务是构建以先进制造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2][14] * 新质生产力方向(如科技产业、数据经济、人工智能)有强劲指引作用 相关指数显示约90%以上行业呈现正收益 算力和人工智能领域收益超过1.5倍[13][14][17] * "反内卷"主题将淘汰落后产能 使供需更加匹配 利好钢铁、电力、水泥等板块[4][13][20] * 房地产行业政策视角从"重大风险领域"转向"民生领域" 后续投资将更多关注产业链表现而非单纯周期性波动[3][11][13][15] 对外开放与贸易 * 中国将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2025年对最不发达国家实行100%零关税[1][6] * 与53个非洲国家建交 2025年以来对东盟出口增速达到20%-30% 对非洲出口增速一度达到60% 展示了中国制造业优势[1][6] 区域发展与文化强国 * 推动农村现代化 加大农村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7] * 促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协同发展 并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1][7][8] * 文化强国建设重要性提升 "十五"规划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 为文化传媒板块带来机遇[1][9] 其他重要内容 A股市场展望 * 短期(10月和11月上旬之前)市场风险可控 更应关注结构性博弈和主题风格转换[13][21] * 中长期受益于科技自立自强和扩大内需主线 外资对人民币资产兴趣浓厚 上周净流入数据创年度新高 关注科技、金融、医药生物等弹性较高板块[3][13][16][17] * 市场结构分化明显 新生产力指数与房地产指数之间的"喇叭口"不断扩大[18] 潜在风险与机遇 * 四季度债市供给压力不小[12] * 扩内需消费概念在政策指引下业绩修复可期 相关筛选标的与家电指数、食品饮料指数相比有翻倍收益表现[19] * 新型结构性改革涉及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等板块 今年主要动能集中在成长板块[20]
续写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新局面:“十五五”中国这么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23:0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王峰 见习记者冉黎黎 北京报道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 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的发展 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第二个百年奋 斗目标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 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速在5%以上,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 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全会部署了"十五五"时期重 ...
续写奇迹新篇章 奋力开创新局面:“十五五”中国这么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23:04
全会部署了"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包括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国 内市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化区 域经济布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 型等。 承前启后的关键五年 全会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 斗。"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认为,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2026—2035年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冲刺、决胜阶 段,现在正处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十五五"时期,要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 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 ...
读懂“十五五”,聚焦这一系列表述
中国基金报· 2025-10-23 22:55
来源:新闻联播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关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公报中一系列表述值得关注。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 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 全会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 斗。"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 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 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 ...
学习快评丨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10-23 22:46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壹引其纲,万目皆张。高 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 要求。"十五五"时期,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 局,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让新动能更加澎湃、新优 势更加彰显,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十五五"的发展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推动 高质量发展。这为我们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 和实践路径。 ...
读懂“十五五”,聚焦这一系列表述
中国基金报· 2025-10-23 22:23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4] -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4] 科技创新与自立自强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5]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5][6] 内需市场与新发展格局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7] - 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7] 农业农村现代化 -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8] -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8] 民生保障与共同富裕 -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9]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健康中国 [9] 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 -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10] - 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10] 国家安全与国防军队现代化 -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11] - 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 [13]
【广发宏观郭磊】四中全会公报关键细节研读
郭磊宏观茶座· 2025-10-23 22:11
"十五五"规划时间表 - 2025年7月底政治局会议确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并基本定调"十五五"规划[1][8] - 2025年10月下旬召开四中全会研究规划建议并发布公报[1][8] - 四中全会后约一周公布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建议稿作为编制指导性文件[1] - 2026年3月两会按惯例审议并发布"十五五"规划《纲要》[1][8] 四中全会公报核心框架 - 公报主体内容包括三大部分:总括部分涵盖过去五年总结和"十五五"发展环境、目标及指导思想[1][9] - 第二部分为具体思路涵盖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扩大内需等十二个领域[1][9] - 第三部分是关于今年后续工作的安排和部署[1][9] "十五五"期间发展目标 -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2][10][11]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2][10][11] - 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2][10][11] - 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10][11]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3][12] - 新增"航天强国"表述显示出对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视[3][12]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属于新增内容[3][12] 科技创新方向 -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4][13][14] - 原始创新指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奠基性贡献[4][13] - 加强原始创新将有助于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建立先行优势[4][13] 扩大内需战略 - 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4][14][15] - 相比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注重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及消费与投资的平衡[4][14][15] 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 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十五五期间是改革推进密集时段[5][16][17]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应对逆全球化现象[5][16][17] - 尽管有外部关税中国对欧洲、东盟、非洲、拉美出口保持较快增长[6][16] 区域发展战略 - 较十九届五中全会新增"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重视培育区域引领辐射能力[6][18] - 新增"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展现出对海洋经济的重视[6][18] 三农工作与民生保障 - 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意味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有完善空间[6][19][20] - 房地产放在民生部分侧重推动高品质住房建设、存量旧房改造更新等方向[6][19][20] 绿色发展、安全体系与国防建设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十五五末是实现碳达峰关键时点[7][22][23] - 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包括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关键产业链安全等[7][22][23] 年内经济工作部署 - 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7][25] -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好企业帮扶政策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7][25] - 前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2%为全年实现5%目标打下基础但三季度单季增长4.8%[7][25]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人民日报· 2025-10-23 17:42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向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坚持智能化 绿色化 融合化发展方向 [1] -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质量强国 航天强国 交通强国 网络强国 [1] -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1] - 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1]
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凤凰网· 2025-10-23 17:38
据央视新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 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