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小巨人

搜索文档
实控人为西南交大员工,轨道交通领域“小巨人”今日申购 | 打新早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07:18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专业从事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安全监测检测类产品、铁路信息化系统、新型材料、智能装备等 [1] - 公司参与国家级重点项目研发,如"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CRCC认证三家供应商之一)、"高速铁路道岔钢轨伤损监测系统"等,并实现快速钢轨打磨车的国产化突破 [4] - 客户群体以国铁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大型国有集团下属企业为主,产品应用于京张高铁、雅万高铁、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 [4] 财务与估值 - 发行价为8.81元/股,发行市盈率12.94倍,显著低于行业市盈率34.96倍 [2] - 可比公司动态市盈率差异较大:辉煌科技14.68倍、哈铁科技38.22倍、测绘股份264.24倍 [2] - 募集资金1.69亿元,主要用于生产基地建设(35.39%)、研发中心(30.21%)、营销网络(14.79%)及补充流动资金(19.60%) [2] 技术优势 - 拥有"干扰信号识别技术"、"震相识别技术"等核心技术,解决行业痛点 [4]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资质 [4] - 快速钢轨打磨车2024年上半年验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4]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王鹏翔通过直接持股(13.99%)、间接控制(9.59%)及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41.05%表决权 [5] - 王鹏翔为西南交通大学背景,曾任职校产集团副总经理,目前处于离岗创业期(2022-2025年) [5] 行业地位 - 机构分析指出公司全国化发展战略明确,可比公司PE TTM中值达37.7倍 [6] - 产品覆盖高铁、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场景,技术评审通过率居行业前列 [4]
新股东经司法拍卖入局,东方材料新实控人成谜
华夏时报· 2025-05-15 20:24
股权变动 - 东方材料控股股东许广彬被司法拍卖1350万股 其中1200万股由特丽亮新材竞得 持股比例达5 96%成为第二大股东 剩余150万股由自然人潘瞿宏竞得 [1][2] - 许广彬持股比例降至5 44% 丧失第一大股东地位 原第二大股东朱君斐以8 84%持股成为第一大股东 公司提示实控人可能变更但未明确新实控人身份 [1][6] - 特丽亮新材竞拍成交价1 68亿元 折合每股14元 较最新收盘价17 01元折价近20% 潘瞿宏竞拍价2495 7万元 折合每股16 6元 [2] 新股东背景 - 特丽亮新材成立于2010年 主营真空镀膜 表面处理等业务 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 汽车 航空等领域 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3] - 特丽亮新材股东包括上市公司科森科技(持股约20%)和盈趣科技(持股约20%) 第一大股东及法人代表为徐正良 [3] - 徐正良名下特丽亮新材股权在2024年遭法院冻结三笔 另涉及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诉讼 [5] 控制权悬念 - 当前第一大股东朱君斐(持股8 84%)为前任实控人樊家驹妻子 市场传言樊家驹可能回归 但其年龄71岁且未参与本次拍卖 [6] - 徐正良若想实控东方材料需增持 无锡法院将于2025年6月拍卖许广彬剩余702万股(占比3 49%) 可能成为关键争夺点 [6] - 许广彬因华云数据涉嫌财务造假被八家机构联名举报并立案 其法律风险可能影响东方材料未来资本运作 [7]
飙涨499%!
中国基金报· 2025-05-13 13:1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震荡走低 上证指数微涨0.08%至3371.86点 深证成指跌0.24%至10276.61点 创业板指跌0.23%至2059.88点 [2][3] - 全市场半日成交额9072.11亿元 较上日放量434亿元 上涨个股1714只 下跌个股3475只 [3] - 港股同步走低 恒生指数跌1.67%至23155.46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2.99%至5284.25点 恒生国企指数跌1.78%至8406.76点 [5][6] 行业板块表现 - 美容护理板块领涨1.89% 青岛金王、拉芳家化涨停 [4][9][10] - 银行板块上涨1.15% 重庆银行涨3.15% 上海银行涨3.10% 多股创历史新高 [4][7][8] - 纺织服装板块活跃 酷特智能20CM涨停 盛泰集团、迎丰股份、华纺股份涨停 [4][11] - 军工板块回调3.09% 奥普光电跌停 国博电子跌7.70% 中航成飞跌6.22% [4][12][13][14] 个股表现 - 北交所新股N天工上市首日最高涨幅498.98%至23.6元/股 午盘收于20.47元/股 总市值132.36亿元 [15] - 舜宇光学科技领跌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 跌幅6.76%至68.95港元 [5][6] - 华泰证券研报显示A股银行板块近12个月股息率达6.69% 对险资、外资等机构吸引力显著 [8] 公司动态 - 天工股份为港股分拆北交所上市首例 发行价3.94元/股 市盈率14.98倍 募资3.60亿元用于钛合金生产线建设 [15] - 银行股中重庆银行、上海银行、浦发银行涨幅居前 分别达3.15%、3.10%、2.99% [7][8] - 美容护理板块青岛金王、拉芳家化涨停 纺织服饰板块酷特智能20CM涨停 [9][10][11]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新一轮北证50成分6月将迎来调整,北证A股整体PE48.96X
开源证券· 2025-05-12 15:4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13日北证50指数样本股将进行第二次调整,利尔达等5家公司或调入,戈碧迦等5家公司或调出;本周北证50震荡增长,北证A股整体PE上涨,流动性提升;短期内北交所可能高波动,建议关注部分公司中长期配置潜力,警惕部分公司估值风险 [3][4] 周观点 - 2025年6月13日北证50指数样本股将进行第二次调整,调整规则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原则,季度和半年度调整时间有规定 [11] - 筛选符合规则的公司,利尔达、万达轴承等前5家公司或调入,纬达光电等为备选;戈碧迦、星辰科技等5家公司或调出,调出对公司经营无实质影响,但短期股价或波动 [3][12][13] 北交所市场表现 - 本周科创板、创业板、北证A股PE估值整体上涨,北证A股整体PE由46.46X涨至48.96X [17] - 北证A股本周日均成交额311.19亿元,较上周增长44.09%,日均换手率达8.34%,较上周增加2.30pcts;创业板和科创板日均换手率也有增长 [19] - 北证50、创业板、沪深300上涨,科创50下跌;截至本周,北证50指数报1379.31点,周涨3.62%,PE TTM 72.12X [22] - 截至2025年5月9日,140家北交所企业PE TTM超45X,占比53.03%,63家超105X,占比23.86%;39家企业PE TTM处于0 - 30X,占比14.77% [23] - 与2024年11月7日相比,北交所PE TTM在0 - 30X的公司数量减少25家,超45X的企业数量增长16家,超90X的企业数量增长22家 [23] - 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消费服务、医药生物、高端制造五大行业PE TTM分别为99.83X、38.78X、53.84X、47.41X、41.25X [26] - 短期内北交所靠近1400点,可能高波动,2024年报后PE>60X的公司需注意;建议关注2025年一季度业绩符合和超预期、估值合理、具备新型生产力的稀缺性标的,警惕部分公司估值风险 [4][32] 北交所上市情况 -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5月9日,北交所有26家企业新发上市,2025年3月开发科技上市,天工股份5月即将上市 [37] - 26家上市企业发行市盈率均值为14.93X、中值为14.68X;首日涨跌幅均值为223.48%,中值为190.97% [39] - 2025年1 - 3月3家上市公司首日涨幅均值267.91%,开发科技首日涨幅150.36%;2024年至今首日涨幅最大的前3家企业为铜冠矿建、方正阀门、星图测控 [39] - 截至2025年5月9日,2025年北交所上市企业3家,2024年全年发行新股23家,发行速度基本平稳 [43] 北交所IPO审核一览 - 2025年5月6 - 9日,丹娜生物更新至提交注册,交大铁发更新至注册,安达股份等5家更新至已问询,联川生物更新至已受理,控汇股份更新至终止 [5][47]
北交所首单定增并购又有新进展,五新隧装欲26亿“吃下”两公司
第一财经· 2025-05-05 17:53
收购交易概况 - 五新隧装拟以26.5亿元收购五新重工和兴中科技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亿元 [1][2] - 交易价格较此前披露的30亿元上限下调至26.5亿元,对应市盈率约8倍(兴中科技7.82倍、五新重工8.24倍) [2][3] - 该交易为北交所"并购六条"政策发布后首单发行股份收购资产项目 [1][5] 标的公司情况 - 两家标的均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五新重工为国家级重点"小巨人",兴中科技子公司五新科技曾冲刺沪市主板IPO但终止 [1][3][4] - 业绩表现:兴中科技2022-2024年11月净利润分别为1.96亿、2.45亿、2.01亿元,五新重工同期为0.72亿、1.02亿、0.89亿元 [3] - 业绩承诺:兴中科技2024-2027年需累计完成7.48亿元(承诺总额9.35亿元的80%),五新重工需累计完成2.84亿元 [3] 交易背景与关联 - 五新隧装与五新重工同属五新投资旗下,后者持股比例分别为35.12%和83.81% [1] - 实控人王薪程通过五新投资控制五新隧装43.06%股权,并担任五新重工董事等职务 [4] - 标的公司可通过交易登陆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进行业务整合 [5] 政策与行业影响 - "并购六条"政策支持跨行业并购、允许未盈利资产注入,北交所召开座谈会推进并购重组 [5][7] - 该交易被视为北交所并购示范案例,可能提升中小企业通过并购进入资本市场的积极性 [5][6] - 北交所并购将聚焦资源整合、新质生产力、强链补链方向,包括"蛇吞象"式并购等 [8]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惟创新者进:北交所出圈,新质跃升北交先行
开源证券· 2025-04-27 18:03
报告核心观点 多因素推动北交所出圈,新质跃升北交先行;本周北证50震荡下滑,短期内高波动性需关注,建议关注北交所部分公司中长期配置潜力,特别是业绩符合和超预期、估值合理、具备新型生产力的稀缺性标的[1][2] 周观点 政策方面 - 2025年4月11日北交所开展存量上市公司证券代码切换(试点)第二次全网测试,验证参测机构技术系统改造及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代码切换情况,代码切换后行情展示及前收盘价有相应规则[9] - 2025年4月3日北交所修订《北京证券交易所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细则》,增加新股战略配售比例和参与家数,对不同发行股票数量的战略投资者数量和配售股票总量有新规定,且未对战略投资者类型硬性规定[10][11] 市场方面 - 2023年以来北交所经历三轮行情,2025年3月18日北证50指数达1441.88点创历史新高[13] - 北交所估值逐步成熟,市盈率整体超创业板接近科创板水平,2025年1 - 3月行情使估值从流动性改善转向企业重估[16] - 三轮行情推动北交所换手率超越创业板水平,2024年9月底后超越科创板水平[19] - 2024年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均值189.70%,2025年1 - 3月均值267.91%,2024年10 - 12月均值达383.12%[23] - 2024年新股上市后6个月平均涨幅166.05%大幅超越2023年水平,2024 - 2025年新股平均6个月涨幅达166.05%和678.48%[26] - 2024年公募机构在北交所重仓配置金额创新高为54.18亿元,同比增长63.08%,配置家数创新高年末达29家,同比增长31.82%[31][32] - 2024北证50指数基金规模高增长,2022 - 2025年规模分别为29.40亿元、27.69亿元、77.79亿元和95.39亿元[33] 北交所市场表现 - 本周科创板估值上涨,创业板、北证A股PE估值整体下滑,北证A股整体PE由46.10X下滑到45.22X[38] - 北证A股本周日均成交额300.66亿元,较上周下滑8.00%,日均换手率下滑至7.94%(-0.97pcts),创业板和科创板日均换手率上升[39] - 创业板、沪深300上涨,科创50、北证50下跌,北证50指数报1300.19点,较上周下跌2.16%,PE TTM62.04X[44] - 截至2025年4月25日,134家企业PE TTM超45X占比50.76%,47家超105X占比17.80%,43家处于0 - 30X占比16.29%,与2024年11月7日相比,不同区间公司数量有变化[52] - 2025年4月25日,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消费服务、医药生物、高端制造五大行业PE TTM均值分别为111.24X、65.52X、59.71X、47.40X、25.26X[53] 北交所上市情况 - 2024年1月1日到2025年4月25日,北交所有26家企业新发上市,2025年第三家上市公司开发科技首日涨幅150.36%[61][63] - 26家上市企业发行市盈率均值14.93X、中值14.68X,首日涨跌幅均值223.48%,中值190.97%,2025年1 - 3月3家上市公司首日涨幅均值267.91%[63] - 截至2025年4月25日,2025年北交所上市企业3家,2024年全年发行新股23家,发行速度基本平稳[65] 北交所IPO审核一览 2025年4月21 - 25日,岷山环能、鼎佳精密、广信科技过会;雅图高新、尚航科技、广信科技、志高机械已问询;宏远股份提交注册;博达软件、天和环保终止上市[70][71]
北交所投研工具书之二:透视北交所新股系列:新芽待茁,沃土生金
华源证券· 2025-03-14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北交所展开研究,涵盖规则优化、数据透视和企业挖掘三方面内容,指出北交所新股发行上市流程优化,用时缩减约20%,2024年北交所公司平均发行首日涨跌幅达218%,并挖掘出已受理和新三板挂牌企业中的优质企业[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明晰规则:优化缩减约20%新股发行上市流程用时 - 北交所股票定价发行方式有网下询价、网上竞价、直接定价三种,2023年4月3日后上市的79家企业均采用直接定价方式[8] - 发行上市流程优化后整体用时缩减20%左右,一是缩短申购资金冻结时长至2个交易日,二是缩减申购、上市环节业务办理间隔[9] - 北交所新股申购无市值要求,但需先开通权限,申购时全额缴纳资金,未中签时T日冻结、T+2日解冻[13][16] 透视数据:2024年北交所公司平均发行首日涨跌幅达218% - 截至2024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共265家,2024年仅23家上市,原因是“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成2024年IPO市场主旋律[17] - 2022 - 2024年发行市盈率平均值与中值逐年下降,2024年降至15.45倍,且各月走势平稳[18] - 网上发行冻结资金均值持续提升,2024年达2128.97亿元,年增长率476.3%,大部分公司冻结资金在1000 - 2000亿元之间[20] - 有效申购倍数均值大幅增长,2024年达1478.95倍,73.9%的公司超1000倍[22] - 中签率均值逐年下降,2024年降至0.1%,所有上市公司中签率均低于5‰[25] - 发行首日涨跌幅均值逐年上升,2024年达217.69%,74%的企业涨幅超100%[32] 前瞻挖掘:北交所已受理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59% 稀缺性遴选:31家企业行业地位较高,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有5家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北交所已受理企业98家,31家企业在各自领域位处较高行业地位,如石羊农科、杰理科技等[35] - 98家已受理企业中,21家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其中国家级5家,分别为杰理科技、农大科技等[37] 财务端遴选:规模、成长、盈利能力、研发水平四大维度 - 北交所已受理98家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59%,筛选出8家优质企业,为顶立科技、阳光精机等[39] - 从2023年2月28日至2025年2月28日,新三板挂牌企业642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41%,剔除已受理企业后筛选出23家优质企业,包含龙鑫智能、美康股份等[47]
西磁科技: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10-25 18:38
业绩数据 - 2023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105,865,504.76元,毛利率37.05%,净利润28,596,595.61元[38]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02%[38] - 2021年和2022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3.57万元和3077.19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8.07%和28.33%[79] - 2023年1 - 6月公司电磁除铁设备实现销售1144.51万元[68] - 报告期内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4006.78万元、3887.46万元、4039.07万元和2025.2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52.02%、32.87%、24.09%和19.29%[94]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244.82万元、1339.87万元、1775.73万元和1994.59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1.71%、15.40%、11.77%和14.76%[97]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前五名占账面余额比例分别为50.07%、33.43%、36.68%和33.49%[97]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192.85万元、2695.16万元、5099.71万元和3667.58万元,占期末总资产比例分别为9.65%、17.75%、23.96%和18.35%[19][98] - 报告期内汇兑损益金额分别为损失152.41万元、损失78.02万元、收益173.18万元和收益54.39万元[99] 公司运营 - 公司主营磁力过滤设备和磁性应用组件,产品应用于多行业,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35] - 公司在磁力过滤设备行业多领域布局,最终客户包括电子材料等下游行业[14] - 公司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3] - 2023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53][76][198] - 公司拥有4项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5][76][198] - 公司颗粒物料连续在线磁性分离技术分离效果达99%以上[54] - 公司深耕精细除铁领域二十余年,持续自主研发投入和积累[54] 产品研发 - 公司创新研发自动永磁除铁设备和电磁除铁设备,解决现有设备问题并拓展市场[36][199] - 自动永磁除铁设备每层磁力架组件可独立清理,无需停料,能连续在线清理,效率高[71] - 电磁除铁设备能去除微米级和亚微米级铁磁性杂质,应用于多领域,采用对称振动电机布置和柔性阻尼器降低物料损失,研发出恒定磁场控制功能解决磁场强度降低问题[66] 市场与战略 - 我国磁力过滤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格局分散[66] - 公司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1770.00万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不超2035.50万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超额配售股票数量不超发行数量15%即265.50万股[8][42][82][158] - 公司将永磁除铁设备等产品向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延伸拓展,加大海外推广力度[78][199]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素质技术人才,加强与高校产学研合作[78] - 公司将改进产品工艺指标,提高客户信任度,巩固存量客户,开拓新客户[78]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市场推广及市场空间受限风险,若多种情形出现将面临业绩下滑风险[15] - 若未来下游电子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增速不及预期或下降,公司经营业绩面临下滑风险[18] - 发行人本次募投项目新增产能,未来可能面临产能过剩风险[20][105] - 募投项目可能收益不及预期,导致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106] - 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可能导致每股收益被摊薄和净资产收益率下降[108]
美心翼申: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9-01 18:01
发行相关 - 初始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600万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不超过2990万股,占本次发行股份15%[9][53] - 每股面值1元,发行底价18.39元/股[9][53] - 发行对象为符合规定且已开通北交所股票交易权限的合格投资者[53] - 承销方式为余额包销[53]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7亿、5.29亿、5.0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0.83%、25.80%、24.81%[22][49][84] - 2023年1 - 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98%[32] - 2023年1 - 6月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76.52万元,同比增加14.93%[32] - 2023年1 - 6月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87.34万元,同比减少6.69%[32] 客户与市场 - 2020 - 2022年合并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84.30%、80.51%和80.80%[14][79] - 2020 - 2022年境外销售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分别为41.87%、42.44%和47.59%[15][80] 财务指标 - 2020 - 2022年汇兑损益分别为314.95万、176.98万、 - 555.43万元[18][82] - 2020 - 2022年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63.98%、65.31%、59.87%[19][20][84]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51、5.94、4.87,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89、4.44、3.57[26][8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取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总额度约3.11亿元,已使用1.47亿元,未使用1.64亿元[26][87] 税收政策 - 2011 - 2020年和2021 - 2030年,公司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7][85] - 子公司棠立机械2020年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2021 - 2022年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28][86] 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7.0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0.59%[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9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2.25%[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由32.15%下降至28.39%[32] 募集资金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预计每年新增资产折旧及摊销占相关项目预计年收入比例均值为11.54%,占2022年度营业收入比例为4.23%[30][90] - 本次募集资金3.45亿元,用于高效能压缩机精密部件升级等4个项目[73] 公司资质与技术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3][65] - 截至说明出具日,公司获7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7项[68] - 公司有7条自动化生产线,产品圆度精度可达1.5μm,直径精度可达5μm,不良率低于50PPM[67] 股权结构 - 公司注册资本6856.00万元,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徐争鸣、王安庆合计持股2606.60万股,持股比例38.02%[44][45][117] - 中信证券与其全资控股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合计持有679.5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本次发行前股本总额的比例为9.91%[62] 历史事件 - 2022年10月发行人主要客户艾默生电气宣布出售业务,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已完成[34] - 2023年8月2日谷轮与发行人签署有效期自2023年6月1日至2028年9月30日的协议[34] 上市进程 - 2023年5月公司审议通过申请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等相关议案[50] - 本次发行方案尚需北交所审核及中国证监会注册[51] 定向发行 - 2022年公司定向发行股票,对象6名,合计认购数量223.44万股,认购价格8.38元/股,合计认购金额1872.43万元[106] - 定向发行股份用于归还公司银行贷款[107] 公司架构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42] - 公司监事会由5名监事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2名[149] 承诺事项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作出股份锁定、持股及减持意向、稳定股价等多项承诺[166][167][168] - 相关人员承诺规范和减少关联交易,违反需承担赔偿责任[196][197][199][200]
美硕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6-20 20:44
发行信息 - 发行股数为18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72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25.00%[9][35] - 每股面值为1.00元,每股发行价格为37.40元,发行市盈率为47.61倍,发行市净率2.92倍[9][35][36] - 发行日期为2023年6月15日,刊登询价公告日期为2023年6月6日[9][36][37] - 募集资金总额67320.00万元,净额60402.91万元,发行费用总额(不含增值税)6917.09万元[36] 业绩情况 - 202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6273.20万元、57734.06万元、53707.7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714.73万元、6690.34万元、6570.30万元[62]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11793.59万元,同比下降6.52%;净利润1212.45万元,同比下降21.18%[64][65] - 2023年1 - 6月预计营业收入30000.00 - 33000.00万元,同比上升12.74% - 24.01%;净利润3115.00 - 3524.40万元,同比上升3.13% - 16.69%[67] 客户与市场 - 报告期内公司向美的集团销售金额分别为28808.16万元、30920.31万元和26251.06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2.26%、53.56%和48.88%[24][76] - 2019 - 2021年公司继电器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0.82%、0.93%、1.04%,销售规模分别为3.66亿元、4.34亿元、5.30亿元[52] - 2019年和2020年公司在浙江省家电类通用继电器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49] 产品与研发 - 公司主营继电器类控制件及流体电磁阀类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通用继电器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收入比例均超80%[24][25][38] - 2019 -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557.30万元、2192.19万元、2364.42万元,累计金额6113.91万元[51] 股权结构 - 本次发行前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94.44%股份,发行后持有70.83%股份[30][82] - 申报前一年新增股东平阳欧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新增持股80万股,占比1.48%[173] 其他信息 - 公司2018年主导起草“浙江制造”标准《小型电磁继电器》,2021年7月成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54] - 公司荣获2021年(第34届)中国电子元件企业经济指标综合排序第九十五名,2022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骨干企业第九十名[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