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

搜索文档
河北商贸物流新活力观察:链接京津 货通全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8 20:38
京津冀商贸物流协同发展 - 2025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以"共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共谱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为主题,吸引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采购商参与,展示商贸物流新装备、新技术 [1] - 河北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快递物流企业如中通快递在河北建立北方总部,项目投产后年处理快递达35亿件,成为辐射北方区域的高端智慧供应链枢纽 [2] - 2024年河北快递业务量占京津冀地区总量67.3%,四成以上进出北京快递在河北经转处理,物流多式联运线路达101条,7个城市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4] 现代物流技术与产业升级 - 廊坊实现国内物流50强企业业务全覆盖,京东、"三通一达"等8家快递区域总部加速崛起,日均中转快件1800万件,其中服务北京快件达825万件 [4] - 河北净菜产业通过高效物流网络将农产品快速输送至京津,主要"菜篮子"产品占北京市场份额超40%,成为供应北京蔬菜市场第一大省 [5] - 沧州黄骅港与天津港共建"海上门门",石家庄国际陆港实现铁路快通,廊坊发展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共享业务模式创新 [7] 国际物流与开放合作 - 河北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2024年同比增长192.4%,增速高出全国52个百分点,依托4个自贸试验区、6个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加速发展 [8][9] - 石家庄国际陆港图定化开行国际班列直达亚欧50多个国家和地区,黄骅港67条集装箱航线构筑"海上桥梁",正定国际机场货运航线助力"冀货出海" [10] - 廊坊经洽会成为全球资源对接站,与俄罗斯、缅甸等团组签订物流供应链合作备忘录,推动多边商贸合作 [10]
转型三年,廊坊经洽会让“河北离世界更近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11:27
廊坊经洽会转型成果 - 廊坊经洽会从综合性经贸洽谈会转型为以现代商贸物流为主题的专业性展会已三年,成为河北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1] - 转型三年来吸引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家头部企业、超万名行业精英参会,成为行业"风向标"[4] - 创新组织"国际合作招商会客厅"等系列活动,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千名境外客商参会参展[4] 河北物流强省建设进展 - 2023年出台全国首个物流强省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物流业增加值达3800亿元、全社会货运量30亿吨、社会货物物流总额13万亿元[2] - 2022-2024年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4.8%升至15.4%,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从14.7%降至14%[3] - 快递业务量三年增长81%跃居全国第四,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增速连续三年全国第一[3] 行业数据表现 - 2024年河北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1.8%[7] - 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56.2%,是全国平均增速的4倍[7] - 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92.4%,增速高出全国52个百分点[7] -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18.9%[7] 京津冀协同发展效应 - 河北外资外贸外经规模全国位次提升:实际使用外资上升4位、进出口上升2位、对外直接投资上升1位[5] - 河北成为京津冀地区首个实现"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同步运营的省份[7] - 河北商贸物流发展促进了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7]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河北铁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港口通过能力均居全国前列[7] - 编制全国首个省级商贸物流布局规划及商贸物流基地建设促进条例[7] - 重点企业、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达85.4%,多式联运线路达101条[7]
“这么近那么美” , 河北文旅的出圈之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4:03
品牌营销策略 -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宣传活动自2019年推出后成为全国性标语,覆盖高铁站、机场及国际地标如埃菲尔铁塔[1] - 标语精准抓住京津都市人群心理,突出区位优势(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与资源魅力,拉近消费者距离[2] - 采用"听劝式"营销与舆情响应机制,官方账号两天涨粉40万,形成舆情反馈与产品优化联动[3] 政策支持与消费刺激 - 推出"乐游京津冀一码通"、旅游包车高速免费(2024年免收通行费1.8亿元)、旅游专列奖励等政策,带动文旅综合消费500多亿元[2] - 2024年1-10月河北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1.8%,旅游总花费增长11.1%[4] - 2024年1-4月累计接待省外游客1.08亿人次,实现消费总额767.3亿元[4] 新业态与数据表现 - 开设特色主题航班、专列,推出季节主题路线,打造"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入园人数同比增长150%)[3][4] - 2025年春节京津游客占比18.2%,"五一"假期省外客源超三成(北京占省外客源超一成)[3] - 端午假期石家庄门票订单同比暴涨193%,西部长青水上乐园进入全国热门景区TOP10[4] 行业竞争与潜在问题 - 短时流量爆发需警惕基础设施不足、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参考淄博烧烤案例(2023年淄博烧烤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29.53%)[6] - 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可能引发承载透支化、投资泡沫化、文化空心化等风险[7] - 过度依赖营销易导致文化符号标签化(如长城文化降维为打卡背景板),削弱复游率与可持续发展[7] 技术赋能与长期发展 - 建议通过AI、元宇宙技术重构体验,将"静态观赏"转为"动态参与"[9] - 需建立文化价值重塑(如红色旅游深度开发)、服务信任重构、生态模式升级的长效机制[9] - "河北模式"依托京津冀区位优势形成的"势"具有不可复制性[8]
廊洽之约丨2025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开幕
搜狐财经· 2025-06-16 17:56
廊坊经洽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于6月16日在河北廊坊开幕,主题为"共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共谱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 [1] - 大会设置政务活动、招商引资、展览展示等系列活动,聚焦扩大招商合作、促进贸易成交、提振消费和推动现代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 [1] 政务活动成果 - 发布《中国商贸物流发展报告》《中国跨境电商年度发展报告暨跨境电商百强企业发展报告》等标志性成果 [2] - 首次推广"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金钥匙典型案例",增强大会在商务物流领域的权威性 [2] 招商引资活动 - 举办全球投资促进合作伙伴国际化项目对接会、京津冀机器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项目对接会等多场活动 [2] - 发布河北省重点产业投资合作指南和"胡润制造业外企在华投资30强榜单" [2] 展览展示内容 - 设置内外贸一体化进出口商品展、智慧物流技术与装备展、新能源汽车展等4个板块,展区面积达6万平方米 [2] - 吸引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余家企业参展,邀请近8000家采购商参会 [2] 行业协会活动 - 举办2025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廊坊会议、2025世界跨境电商发展大会等专项活动 [3] - 发布并解读《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指数》,促进行业经验分享和业务对接 [3] 廊坊经洽会影响力 - 三年来汇聚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精英,推动河北商贸物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5.4% [3] - 河北快递业务量增长81%,跃居全国第四,形成"南有青浦、北有廊坊"的产业格局 [3] - 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境外客商参会,推动外资外贸外经规模全国位次稳步提高 [3]
廊坊经洽会,赶一场国际化的经济大集 | 新京报评论
新京报· 2025-06-16 12:38
▲6月15日,工作人员在廊坊临空国际会展中心智慧物流技术与装备展区调试攀爬拣选式AGV自动导引 运输车。图/河北日报 当越来越多的经贸洽谈会正以专业化、国际化的姿态,为区域经济注入"强磁场"效应,作为京津冀协同 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河北,自然也成了外资的重要"引力场"。 这两天,一场备受期待的国际经贸会议,正在燕赵大地上徐徐拉开帷幕——6月16日至20日,2025年中 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正式启幕,这场涵盖政务活动、招商引资系列活动、展览展示活动、国内 外行业协会配套活动等四大板块的经济盛会,已吸引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企业确认参展,千余种农 产品、食品、手工艺品等商品将在此形成"全球好物集"。 作为河北省重要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经贸洽谈会,廊坊经洽会在河北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 色。公开资料显示,其前身是198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首届"河北省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暨出口商品 贸易洽谈会"。此后,该会议几经更名,最终确定为经洽会。 本世纪之初,这一活动正式落地廊坊。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这一活动成为国家级国际性经济贸易洽 谈会,自此站上更高规格的开放舞台。数十载光阴流转,与在改革开放中飞速发展的河 ...
河北自贸区正定片区:以“数贸中心”夯实跨境贸易数字底座
期货日报网· 2025-06-16 06:41
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发展 - 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雄安、正定、曹妃甸、大兴机场四个片区,是全国唯一跨省市的自贸试验区,已成为河北及华北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 [1] - 正定片区聚焦产业升级、开放合作、服务优化,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数字贸易对接会于4月27日启动正定数贸中心 [1] 正定数贸中心定位与优势 - 正定数贸中心是构建数字贸易枢纽、强化外贸生态建设的核心平台,推动河北特色产业与国际资源对接 [1] - 正定片区具备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根基及区位政策优势,2024年由河北自贸区正定片区产业发展集团与深圳前海鹏峰数贸科技合资成立,采用"国资平台+专业运营"机制 [2] - 石家庄市长马宇骏提出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联动发展,鼓励企业加强数字应用创新与国际市场开拓 [2] 数贸中心商业模式创新 - 数贸中心定义为政府与国资主导的市场化贸易数字化基础设施,集成智能化服务降低贸易、资金、物流成本 [2] - 模式由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原总经理董峰优化升级,突破传统大宗商品范畴,聚焦实物贸易数字化,覆盖企业"供销产存"全流程非标需求 [3] - 通过产能预售、数字仓单、订单融资等增值服务,实现跨区域产业穿透,计划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复制推广 [3] 平台对实体经济的赋能 - 数字贸易平台可降低对手方风险、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要素流动与产业聚集 [4] - 正加快打造境内外交收仓库体系,在吉布提设海外仓深化中非合作,提升货物流转效率与便利性 [4] - 交收仓库支撑平台贸易及仓单服务,吸引产业链企业基于数字化平台开展业务,提升运营效率 [4] 数贸中心的战略价值 - 通过数字化贸易体系带动商流、资金流、货物流等要素集聚,加速产业迁移与新兴产业发展 [5] - 真实贸易数据可形成实物产品参考价格,培育人民币资产定价基准,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跨境结算 [5]
天津港优势货类年中系列推介会成功召开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4 20:03
天津港集团优势货类推介会 - 围绕铁矿石、锰铬矿、焦炭、兰炭、铝矾土、钢材等优势货类举办年中系列推介会 [1] - 推介"拓集、优散、延链、强物流、重协同、数字化"经营策略 [1] - 展示新政策导向和服务升级举措,搭建产运需三方合作平台 [1] 铁矿石业务发展 - 远航国际公司举办铁矿石客户服务座谈会,深化区域市场开发 [2] - 3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包括港航主管部门、铁路单位及钢铁产业链企业 [3] - 介绍铁矿石生产资源、信息化建设及保税库、混矿功能型业务 [3] - 推进"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建设,优化"四千行动"服务举措 [3] 有色矿业务发展 - 四公司举办有色矿客户座谈会,70余名代表参会 [4] - 展示泊位功能、装卸设备等硬件资源及"五个聚焦"服务举措 [7] - 未来以"四个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智慧港口、疏运保障和功能拓展能力 [7] 焦炭业务转型 - 焦炭码头公司召开2025年散改集座谈会,25家产业链企业参与 [7] - 推介焦炭散改集服务,探讨物流转型与绿色港口建设 [9] - 计划推广焦炭港口装箱新模式,打造"散货+集装箱"双通道运输 [9] 煤炭与铝矾土业务 - 煤码头公司举办煤炭、铝矾土业务推介会,150余位行业精英参会 [10] - 展示对流双重运输项目及高效率服务优势 [10] - 铁路企业介绍"铁路物流总包"项目及降本增效政策 [10] - 未来将深化煤炭清洁运输和铝矾土多式联运通道建设 [10] 整体战略方向 - 系列推介会为港航合作搭建平台,释放港口"硬核"优势 [11] - 推进向智慧化航运服务和综合型港航物流营运商转型 [11] - 目标构建港产城相互赋能的新格局 [11]
北京进出口连续三年站上3.6万亿台阶
北京青年报· 2025-06-13 15:46
原标题: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成效显著(引题) 进出口连续三年站上3.6万亿台阶(主题) 此外,通过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推出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一地创新、三地互 认"政策共享清单,形成京津冀保税展示交易异地监管、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协同等制度创新成果,实现 京津冀六批230项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09项资质资格互信互认。五年来,北京累计落 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80余项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120余项创新实践在全市推广,示范引领 作用不断凸显。 开放环境优化:保驾护航,活力增强 五年来,北京市着力为企业保驾护航,开放环境持续优化升级。卢慧玲介绍,在投资空间方面,北 京市在全国首批开展增值电信、医疗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落地了全国首家外商投资人体基因诊断与治 疗技术企业,并获批了数量最多、业务种类最广的增值电信开放试点外资企业。此外,还率先实现了外 商投资企业全程网办,开办时间大幅缩短。 市商务局新闻发言人卢慧玲介绍,"两区"建设以来,北京市努力为国家试制度,开放水平实现全面 提升。锚定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京津冀协同"3+1"特征,北京市成功打造了一批 ...
北京“两区”建设五年成效显著 实际利用外资超660亿美元
新华社· 2025-06-12 20:46
记者了解到,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上,北京设立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发布首个自贸试验区数 据出境负面清单,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备案交易金额近100亿元。在京津冀协同方面,北京推 出"一地创新、三地互认"政策共享清单,实现京津冀六批230项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 209项资质资格互信互认。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吉宁)记者12日从北京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两区"建设五周年,北 京累计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80余项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实际使用外资661.8亿美元,占 全国总量的8.4%。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北京全市比重超九成。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卢慧玲说,在制度创新方面,北京推出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高新技术企业认 定"报备即批准"等首创政策,设立全国首个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渣打证券成为全国首家 新设外商独资券商,摩根士丹利期货成为首家新设外商独资期货公司。北京还率先推出国际职业资格认 可目录,打通了境内外人才职业资格互认路径。 北京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试验田作用日益凸显,其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占北京全市比重从设立之初不到 10%提升至超20%。北京海关副关长王辉说,北 ...
清华“金种子”津门结硕果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2 05:45
智清未来创始人兼CEO陈杰(右)与员工交流业 务。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韩梅 走进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东翼"津南园,一座白色的厂房格外引人注目。这座5000平方米的厂房内,一 条长达百米的微纳米功能粉体智造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伴随着机械臂精准的抓取动作,一件件高性能陶 瓷粉体材料完成生产下线,通过传送带"走"出厂房,运往京津冀市场。 又一个"北京研发、天津转化" 小粉体的出现,标志着又一个"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落地生根;也标志着我国微 纳米功能粉体材料成功实现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有效替代,结束了过去一直依赖外国进口的历史。 从"书架"到"货架"仅用183天 这条生产线研发单位——天津智清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与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材料 高新技术企业,其技术源自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去年下半年,我们研发出陶瓷粉体和粉体技术后,需要搞大批量生产。经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 津中心等单位牵线搭桥,2024年6月20我们签约注册入驻天开园,今年1月1日就正式投产。"智清未来创 始人兼CEO陈杰介绍,"从'书架'到'货架'、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仅用183天。"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