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搜索文档
确保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初步建成目标务期必成
中国电力报· 2025-06-27 09:25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目标 - 国家能源局召开推进会强调确保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按期完成 [2] - 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推动能源转型、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关键支撑 [2] - 2022年1月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 [3] 电力市场改革背景与意义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3] - 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对电力市场提出新要求新挑战 [2] - 电力市场建设是支撑国内大循环、促进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 当前电力市场建设进展 - 经过十年探索已基本构建多层次多品类多功能电力市场体系 [4] - 市场在保供应、促转型、稳价格等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 [4] - 2025年是新一轮电改十周年关键节点,也是市场建设攻坚之年 [5] 面临的主要挑战 - 部分地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滞后,进展缓慢 [4] - 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问题依然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 [4] - 部分经营主体市场意识不强,市场行为有待规范 [4] 下半年重点任务部署 - "六抓六推进"包括抓重点省份推进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 [5] - 推进跨省跨区交易突破和电力市场基础制度规则落地 [5] - 破除地方保护和省间壁垒,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5]
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会
国家能源局· 2025-06-23 20:30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 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工作,6月2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全国统一 电力市场建设推进会。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出席会议并 讲话。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主持会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相关司局,驻委纪检监察组,各省(区、市)能源(电力)主管部门,国 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有关电力企业,中电联,电规总院,市场运营机构及售电公司代表分别在主会场 和各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基本构建了多层次多品类多功能电力市场体系,有效发挥了 市场在保供应、促转型、稳价格等方面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一步提质增速, 跨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取得新突破,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实现新提速,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迈上 新台阶,电力市场基础规则获得新成果。 会议强调,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能源 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深刻理解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 ...
经济日报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速
国家能源局· 2025-06-17 14:51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 新能源发电项目从2024年6月1日起原则上全部入市交易,电价由市场决定,打破地域壁垒并促进跨省跨区交易规模扩大 [1] - 电力市场建设已形成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市场化交易规模逐年扩大,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持续提升 [1] - 修订《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并出台一系列配套规则,从顶层设计统一电力市场标准,形成覆盖省际、省内、多年至日内现货交易的多层次市场框架 [1] 市场规模与交易数据 - 2024年全国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达1.4万亿千瓦时,较2016年增长十余倍,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从17%提升至63% [2] - 电力中长期交易电量占市场化电量比重超90%,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跨区通道最大送电达1.42亿千瓦,最大支援华东、西南1400万千瓦 [2] - 2024年绿证绿电交易合计电量达44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4%,约25%新能源通过绿证绿电市场实现环境价值 [3] 新能源消纳与低碳转型 - 2024年全国超50%新能源发电量通过市场化方式消纳,新能源利用率维持在95%以上 [3] - 安徽绿电日挂牌交易实现全周期覆盖,铜陵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等资源超9万千瓦,累计出清绿电电量97兆瓦时 [2][3] 电价稳定与国际比较 - 居民和工商业平均电价水平分别为全球50个主要经济体平均水平的32%、39%,均列第44位,处于国际较低水平 [3]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29年全面建成,推动市场规则统一、监管公平及设施高标准联通 [4]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深化电改的核心任务,需分步骤推进,目标将其打造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排头兵" [4]
国家能源局发布!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突破
证券时报· 2025-06-04 20:30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 围绕构网型技术 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 智能微电网 算力与电力协同 虚拟电厂 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 新一代煤电等七个方向进行探索 [1] - 在算力与电力协同层面 重点在国家枢纽节点和青海 新疆 黑龙江等能源资源条件好的非枢纽节点地区 统筹规划算力与电力项目 探索"绿电聚合供应"模式 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 [1] - 通过算力负荷与新能源功率联合预测 算力负荷柔性控制 智能化调度等技术 提升源荷协同水平 降低负荷高峰时段电网保障容量需求 加强数据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1] - 探索光热发电与风电 光伏发电联合运行 提升稳定供应水平 [1] 新一代煤电发展方向 - 对照《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指标要求 推动现役机组和新建机组针对清洁降碳 高效调节两类指标分别开展试点 [2] - 鼓励开展同时满足清洁降碳和高效调节两类指标的新一代煤电试点 试点项目所需煤电规模由国家能源局优先安排 [2] - 支持现役煤电改造升级机组 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机组与新能源实施联营 鼓励联营的新能源项目优先并网 [2] 电力市场建设进展 - 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能力培训班要求深刻认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新形势 健全完善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和"1+6"基本规则体系 [3] - 持续推进南方区域 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 加快推动各省电力现货市场转入连续运行 稳妥推进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 [3] - 深化穿透式监管 数字化监管创新实践 筑牢电力市场运行"三道防线" 目标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3]
国家能源局:持续推进南方区域、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 加快推动各省(区、市)电力现货市场转入连续运行
快讯· 2025-06-04 16:33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 国家能源局要求深刻认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1] - 会议提出要健全完善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和"1+6"基本规则体系 [1] - 目标是在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1] 区域电力市场发展 - 持续推进南方区域和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 [1] - 加快推动各省(区、市)电力现货市场转入连续运行 [1] - 稳妥推进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 [1] 监管与执行 - 指导各地有效落实国家基础规则要求 [1] - 统筹有序抓好年度重点监管工作 [1] - 深化穿透式监管和数字化监管创新实践 [1] - 筑牢电力市场运行"三道防线" [1]
国家能源局举办电力市场建设能力培训班暨电力市场建设工作座谈会
国家能源局· 2025-06-04 16:19
电力市场建设进展 -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市场制度规则体系加速成型 [1] - 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体系实现有机衔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进一步显现 [1] - 市场监管工作包括综合监管、专项监管和不当干预行为整治,促进能源电力保供和清洁能源消纳 [1]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划 - 要深入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决策部署,落实中央巡视整改要求 [2] - 需健全完善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和"1+6"基本规则体系 [2] - 持续推进南方区域、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加快各省电力现货市场转入连续运行 [2] - 稳妥推进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指导各地落实国家基础规则要求 [2] - 深化穿透式监管和数字化监管创新实践,筑牢电力市场运行"三道防线" [2] - 目标是在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2] 政策解读与经验分享 -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通报了电力市场建设和监管总体情况 [3] - 宣贯解读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等制度规则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价格司介绍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和新能源参与市场政策 [3] - 南方、华东、西北监管局及甘肃、山西监管办分享了典型实践经验 [3] - 培训提升了参会人员对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认识和业务能力 [3]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下,持续看好电力资产价值重估,绿电ETF(159669)上涨近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15:07
绿电ETF市场表现 - 绿电ETF(159669)今日强势上涨近1% 在大盘震荡背景下表现突出 [1] 广东新能源电价政策 -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新能源增量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征求意见稿 明确机制电量差价电费计算公式为:机制电量×(机制电价-月度发电侧实时市场同类型电源加权均价) [1] - 增量项目机制电价通过集中竞价确定 机制电量比例申报上限不高于90% 与存量项目衔接 [1] - 执行期限设定为海风项目14年 其他类型项目12年 每年新增机制电量规模由省发改委和能源局确定 [1] - 2025年中期将组织首次竞价 此后每年底进行竞价 项目主体每年10月可申请机制电量比例调减 [1] 电力市场建设与绿电估值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 电力资产价值面临重估机会 [1] - 地方"136号文"陆续出台 绿电项目盈利有望平稳过渡 板块估值修复预期增强 [1] 绿证市场供需分析 - 2024年绿证核发量激增曾导致价格承压 但存量补发到期后供给压力将明显缓解 [2] - 发改委首次对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及数据中心提出绿电消费比例考核要求 制度性需求有望显著释放 [2] 绿证交易机制影响 - "电量+绿证"捆绑交易与强制消纳政策双轮驱动下 绿证单位环境价值预计回升至合理区间 [2] - 新能源发电运营商ROE水平有望随绿证价格回升而提升 [2]
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交易品种基本规则顶层设计全面完成
中国电力报· 2025-04-30 10:57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布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旨在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市场运营管理[1] - 电力辅助服务定义为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由可调节电力资源提供的调峰、调频、备用、爬坡等服务[1] - 按照"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原则优化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费用传导机制,构建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1] 市场发展现状 - 全国已有16个省建立调峰市场,15个省建立调频市场,2个省建立爬坡市场,6个区域分别建立调频、备用、调峰等市场[1] - 2024年全国调峰市场中标电量达1204亿千瓦时,对促进新能源消纳发挥重要作用[1] - 电力辅助服务发展经历了无偿服务(2006年前)、计划补偿(2006-2014年)、部分品种市场化(2014年至今)三个阶段[2] 市场创新与主体扩展 - 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运营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辅助服务市场[2] - 强调各类具备提供电力辅助服务能力的经营主体平等参与市场,激发用户侧灵活调节潜力[2] - 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规则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统一衔接[2] 后续实施计划 - 将指导各地制定实施细则,确保与《基本规则》要求一致[2] - 推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做好衔接[2]
新华财经|电力“外援”入网助保供
新华社· 2025-04-29 19:30
文章核心观点 跨区域电力资源配置在能源供应保障和绿色转型中作用日益重要 多地通过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开展跨省跨区电力交易等引入外部清洁电力 同时面临局部电网安全风险 各地采取措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 中长期交易作用凸显 多地通过交易扩大外购电规模保障电力供应 [1][2][4] 跨区域电力资源配置建设情况 - 2024年底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 甘孜清洁电能直送成渝 年输送电量最大达350亿千瓦时 [1] - 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预计2026年12月建成送电 将推动形成特高压交流网架结构 提升川渝电网可靠性 [1] - 甘肃巴丹吉林沙漠基地送电四川、南疆送电川渝等输电通道工程预计年内核准开工 为四川电力保供和电网结构优化提供支撑 [1] - 上海外电受入能力实现跨越 国网上海电力正推进蒙电入沪、深远海风电等电源项目及配套工程规划建设 [2] 电网安全保障措施 - 国网四川电力实施攀西电网优化工程 优化区域电网结构 [2] - 国网上海电力构建输电数字化监控中心 实时监控输电线路运行状况 开展创新应用提升巡检和隐患处理效率 [2] 电力中长期交易情况 - 国网上海电力利用跨区迂回送电通道开展年度中长期交易 扩大外购电入沪规模 上海与多地建立电力输送合作 2025年累计成交省间中长期交易电量超185亿千瓦时 较2024年全年增长约20% [4] 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情况 - 天津通过新疆送天津多月省间外送电量交易 新增供电保障5732万千瓦时 还将从甘肃、山西等地引入电力资源 迎峰度夏期间“外电入津”累计交易电量达16.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达328%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