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极耳技术

搜索文档
2027年中国国产锂电池卷绕设备市场规模将超110亿元
起点锂电· 2025-07-01 18:17
行业活动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 - 活动由雅迪科技集团、台铃集团、新日股份、菜鸟集团等多家企业赞助或合作 覆盖两轮车换电及电池技术全产业链 [1] 锂电池卷绕设备市场 - 2024年中国国产锂电池卷绕设备市场规模为61亿元 同比下降36.5% 主因下游扩产放缓及设备降价 [1] -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111亿元 未来3年年均复合增速22.1% [2] - 需求增长动力来自大圆柱电池渗透率提升、进口替代、出口增长及小圆柱技术迭代 [2] 圆柱电池发展 - 2024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146.1亿只 预计2027年达195亿只 带动卷绕设备需求增长 [2] - 全极耳技术成熟推动46/40等大圆柱电池在电动车、轻型车及小储能领域应用 [2] 竞争格局 - 先导智能为锂电设备头部企业 产品线覆盖电芯制造全工序 [4] - 2024年卷绕设备第一梯队企业包括先导智能、吉阳智能、诚捷智能 第二梯队为格林晟、赢合科技等 [4] - 市场份额集中趋势下 配套大客户的设备企业将更具优势 [4] 行业分类 - 锂电池终端应用涵盖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两轮车及消费电子 [7] - 细分领域包括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行业 [7]
600+两轮车换电及电池行业精英7月10-11共聚无锡!论道行业发展!
起点锂电· 2025-06-07 18:39
活动背景及亮点 - 活动聚焦新技术和拓展新市场 主题为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 [3] - 起点研究院将发布《2025中国两轮车换电及电池TOP排行榜及行业白皮书》 覆盖智能电动两轮车出货量TOP10、两轮车换电运营商TOP10等细分榜单 [3] - 全球两轮车换电市场高速增长 中国企业迎来布局风口 需解决电池安全、下沉市场覆盖及成本优化等挑战 [3] - 上下游企业加速研发高安全、高倍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成本、高低温等细分性能优势电池产品 [3] - 海内外轻型动力及中小储能市场高速增长 低空飞行、移动电动工具、人形/智能机器人等热门应用场景进入发展期 [3] - AI技术驱动钠电、全极耳等新电池技术与工艺体系研发优化 推动钠电池和大圆柱在两轮车换电领域加速应用 [3] 活动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为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 支持单位为无锡市锡山区商务局、锡山区东港镇人民政府 [4] - 活动规模500+ 举办时间为2025年7月10-11日 地址为无锡红豆杉庄 [4] 大会议程 - 7月10日行程包括无锡头部电动两轮车整车企业参观考察(雅迪、新日、台铃、小刀)及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会暨两轮车锂电CEO闭门会 [5] - 7月11日论坛开幕式包括无锡锡山区人民政府领导致辞、主办方致辞及2025第五届中国两轮车换电及电池鲁班奖颁奖典礼 [5] - 专场论坛①聚焦电动两轮车及换电技术 议题包括锂电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换电技术前沿、电池技术发展趋势等 [5] - 专场论坛②聚焦电自及电摩电池技术 议题包括技术路线图、出海新风向、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应用等 [5] - 专场论坛③聚焦两轮车换电电池技术 议题包括磷酸锰铁锂应用、高安全宽温域钠离子电池、锂电池消防安全等 [5] 拟邀参会企业 - 电动两轮车及换电企业包括铁塔能源、智租换电、美团、滴滴青桔、雅迪、爱玛等 [7] - 电动两轮车及换电锂电池企业包括汇创新能源、海雷新能源、星恒电源、宁德时代、比亚迪等 [7] - 电动两轮车及换电钠电池企业包括隐功科技、中钠能源、超威钠电、弗迪电池、天能钠电等 [7] - 两轮车换电柜企业包括博观电子、比特安、智莱科技、西六楼、菲尼基等 [7] - 物联网及通信模组企业包括移远通信、广和通、中移物联、有方科技、日海智能等 [7] - 设备领域企业包括先导智能、诚捷智能、逸飞激光、日联科技、超业精密等 [8] - 材料领域企业包括多氟多、赣锋锂业、贝特瑞、恩捷股份、时代大象等 [8] 参会方式 - 报名套餐A为2888元/人 含1天会议酒店住宿及自助午餐、行业白皮书精华版和会议门票 [9] - 报名套餐B为2288元/人 含自助午餐、行业白皮书简版和会议门票 [9]
600+两轮车换电及电池行业精英7月10-11共聚无锡!论道行业发展!
起点锂电· 2025-06-05 18:45
活动背景及亮点 - 起点研究院将发布《2025中国两轮车换电及电池TOP排行榜及行业白皮书》,涵盖智能电动两轮车出货量TOP10、换电运营商TOP10、电池BMS出货量TOP5等细分榜单,为行业提供标杆参考 [4] - 全球两轮车换电市场高速增长,中国企业凭借产业链整合优势迎来布局风口,需解决电池安全、下沉市场覆盖及成本优化等挑战 [4] - 上下游企业加速研发高安全、高倍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成本、高低温等性能优势的电池产品 [4] - 海内外轻型动力及中小储能市场高速增长,低空飞行、移动电动工具、人形/智能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推动电池技术迭代 [4] - AI技术驱动钠电、全极耳等新电池技术与工艺研发,加速钠电池和大圆柱在两轮车换电领域的应用 [4] 活动组织架构 - 活动主题为“聚焦新技术 拓展新市场”,由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联合主办 [5] - 支持单位包括无锡市锡山区商务局、锡山区东港镇人民政府,活动规模超500人 [7] 大会议程 - 7月10日安排无锡头部电动两轮车企业(雅迪、新日、台铃、小刀)参观考察及CEO闭门会 [6] - 7月11日论坛开幕式包括政府领导致辞、鲁班奖颁奖典礼及三场专场论坛 [6][8] - 专场论坛①聚焦电动两轮车及换电技术,议题涵盖锂电化、智能化趋势、换电技术前沿及C端换电机遇 [6] - 专场论坛②讨论电自及电摩电池技术,包括轻型动力电池出海、全极耳大圆柱应用及数字孪生技术 [6][8] - 专场论坛③探讨两轮车换电电池技术,涉及磷酸锰铁锂应用、钠离子电池、消防安全及新国标影响 [8] 拟邀参会企业 - 覆盖电动两轮车及换电企业(铁塔能源、美团、雅迪等)、锂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钠电池企业(传艺钠电、天能钠电等) [10] - 包括换电柜企业(博观电子、智莱科技等)、物联网通信模组企业(移远通信、广和通等)、BMS企业(明唐新能源、拓邦股份等) [10][11] - 设备领域(先导智能、海目星等)、材料领域(多氟多、恩捷股份等)及检测认证机构、投资机构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11] 参会方式 - 提供两种报名套餐:套餐A含住宿及白皮书精华版(2888元/人),套餐B含白皮书简版(2288元/人) [13] - 收款单位为深圳市起点研究咨询有限公司,需备注“宣传费/服务费/会议展览服务” [14][15]
金杨股份扩产!
起点锂电· 2025-05-29 17:52
金杨股份可转债发行及项目布局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9 8亿元 用于厦门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4 5亿元募资)、孝感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3亿元募资)及补充流动资金 两项目实际需求分别为6亿元和8亿元 显示运作压力 [1] - 厦门和孝感项目将优化产能布局 产品覆盖大圆柱、小圆柱、方形电池结构件 有助于业务面拓展和影响力提升 [1] - 2023年公司电池精密结构件收入占比超80%(圆柱结构件为主) 归母净利润中该业务占比过半 [1] 业绩与市场前景 - 2024年Q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 6% 圆柱电池需求预计随两轮车市场兴起而增长 [2] - 公司同步推进马来西亚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额不超过9000万美元 建设周期36个月) 旨在满足海外市场需求 但存在审批及竞争等不确定性 [3] 战略与技术优势 - 三大核心战略:押注圆柱电池、深度绑定小米等下游客户、积极出海 [4] - 在全极耳技术领域已布局 客户包括ATL、力神、亿纬、LG化学等 大圆柱电池精密结构件技术获客户端技术验证 [5] - 与小米合作深化(持股2 51%) 机器人业务进展显著 计划通过自建产能和股权投资重点培育该方向 [6] - 马来西亚布局契合国内锂电企业出海趋势 当地政策支持能源转型 [6] 沧州中孚新能源技术亮点 - 自主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 采用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 兼容传统产线 降低固载率至安全阈值 提升能量密度和热失控耐受等级 [8] - 技术优势包括无感化产线适配、化学稳定性、原生阻燃性、高延展性 推动动力电池安全升级 [9][10]
标品的雄心:比克动力18650电池全极耳技术焕新进行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6 15:16
圆柱电池市场概况 - 18650圆柱电池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代表产品,在多元化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中持续凸显应用价值 [1] - 2024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151.2GWh,同比增长24%,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72.4GWh(+14%)[1] - 18系列(52%)和21系列(43%)圆柱电池占据2024年主要市场份额,其中18650凭借成熟技术体系领跑市场 [4] 应用领域分析 - 主要终端应用包括电动汽车、电动两轮/三轮车、电动工具、小型储能及3C设备 [4] - 电动工具领域圆柱锂电池渗透率达95%,其中18系列占比超70% [7] - BBU(电池备份单元)成为新兴增长点,当前数据中心渗透率仅5%,预计未来两年电芯需求将突破百亿规模 [8] - 英伟达NVL72服务器单系列产品2025年预计创造5000-6000万颗电芯需求 [8] 技术革新与竞争格局 - 全极耳技术加速导入18650电池,显著提升内阻(<5mΩ)、放电能力(+100%)及快充性能(充电速度+200%)[9][10] - 中国企业如比克电池通过全极耳技术实现市场份额提升,2024年位列中国18650出货量TOP10第七名 [9] - 比克动力全极耳1865-30D电池支持60A持续放电、120A脉冲放电,10%-80%充电仅需9分钟 [10] 产品性能突破 - 全极耳技术解决传统18650电池内阻高、倍率性能不足等短板,拓展至机器人、电动载具等新兴领域 [9][11] - 新电池具备高安全、高功率、长续航等六大特性,推动无线电动工具替代燃油设备 [10][11] - 技术革新使中国品牌从"跟跑"转向"领跑",覆盖电动工具、两轮出行、智能家居等场景 [11]
圆柱电池市场“洗牌”酝酿,场景争夺战打响
高工锂电· 2025-05-02 17:35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2] 圆柱电池市场变革 - 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 核心驱动力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提升 终端应用场景多元化竞争加剧 [3] - 中国企业全球市场份额在2024年已提升至超过40% 日韩企业出货量下滑 [10] 大圆柱电池技术突破 - 宝马宣布下一代电动车型采用大圆柱电池 证实其在中高端乘用车市场的商业可行性 [4] - 全极耳技术成熟应用 激光焊接工艺进步提升制造精度与良率 赋予大圆柱电池快速充电能力 支持4C及以上超快充 [5] - 圆柱电池产线生产效率比方形或软包电池高出50% 头部设备企业生产效率达300PPM以上 是传统电池的十倍 [6] - 圆柱电池标准化设计兼容400V至1200V电压平台 满足车企缩短开发周期需求 [7] 应用场景多元化 - 动力用圆柱电池出货量下滑 电动二轮车和电动工具用圆柱电池增速显著 [9] - 中国企业成功切入电动二轮车、电动工具、户用储能等存量市场 并开拓BBU、人形机器人、eVTOL等新兴市场 [11] - 蔚蓝锂芯子公司天鹏电源2024年出货量增速达100% 受益于电动工具市场国产化替代 [11] - 小圆柱电池在物流车辆、高端跑车等领域拓展 亿纬锂能与德国KBS合作 保时捷收购瓦尔塔圆柱电池业务 [11] 技术路线与性能指标 - 电动航空领域加速向圆柱电池迭代 中创新航选择大圆柱路线 赣锋锂电选择小圆柱路线 能量密度达330-400Wh/kg [14] - 蔚蓝锂芯发布全极耳18650小圆柱电池 支持低温13C放电和5C超快充 亿纬锂能针对不同能量密度需求采用圆柱或软包方案 [15] - 比克电池采取大小圆柱并行策略 21700小圆柱能量密度近300Wh/kg 4680大圆柱能量密度达300Wh/kg [16] 磷酸铁锂技术渗透 - 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铁锂在圆柱电池中加速渗透 政策法规推动铁锂替代三元小圆柱 [20] - 磷酸铁锂大圆柱在成本和安全敏感领域优势显著 亿纬锂能布局三元和铁锂大圆柱产能 宝马研究铁锂与硅基负极结合潜力 [21] - 大圆柱电池在电动二轮车市场渗透率向50%目标靠近 国轩高科发布3系大圆柱电池 产能超5GWh [21][23] 市场预测与产业链支持 - GGII预计2024年中国大圆柱电池出货规模超2.5GWh 将在锂电二轮车市场全面替代小圆柱 [24] - 设备制造商逸飞激光和华冠科技加速大圆柱设备订单交付 支持行业技术升级 [26]
“能量胶囊”2.0时代:18650电池全极耳技术焕新进行时
起点锂电· 2025-04-28 18:14
圆柱电池市场概况 - 18650圆柱电池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代表产品,在多元化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中持续凸显应用价值 [2] - 2024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151.2GWh,同比增长24%,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72.4GWh,同比增速14% [2] - 18系列和21系列圆柱电池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为52%和43% [5] 应用领域分布 - 主要终端应用包括电动汽车、电动两轮/三轮车、电动工具、小型储能及3C设备 [5] - 在电动工具领域,圆柱锂电池渗透率达95%,其中18系列占比超70% [13] - 新兴应用如人形机器人、BBU(电池备份单元)成为增长点,英伟达NVL72服务器单台需配套约1000颗电芯,2025年预计带来5000-6000万颗需求 [13] - BBU当前渗透率仅5%,未来两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 [13] 技术发展与竞争格局 - 全极耳技术加速导入18650电池,推动性能升级,中国厂商如比克电池逐步取代日韩企业成为主流供应商 [8][15] - 比克电池2024年在中国18650圆柱电池出货量TOP10中排名第七,重点布局电动两轮车和电动工具市场 [15] - 全极耳1865 D系列产品具备高安全、高功率等六大特性,内阻小于5mΩ,放电能力提升100%,支持60A持续放电和120A脉冲放电 [17][20] - 充电效率显著提升,10%-80%充电仅需9分钟,速度提升200% [20] 18650电池核心优势 - 拥有全球最成熟的工艺制造体系和产业链配套,产品具备一致性、稳定性和成本优势 [11] - 应用生态覆盖消费电子、轻型动力、便携储能及新兴科技领域,被称为"能量胶囊" [11][12] - 标准化程度高,自1991年商用以来历经30余年技术沉淀 [10] 中国企业技术突破 - 全极耳技术解决传统18650电池内阻高、倍率性能不足等短板,拓展高端应用场景 [17] - 比克动力全极耳1865-30D电池推动无线电动工具替代燃油设备,并延伸至机器人、电动载具等领域 [20] - 中国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多元场景提供动力支撑 [20]
圆柱电池市场“洗牌”酝酿,场景争夺战打响
高工锂电· 2025-04-20 15:16
圆柱电池市场结构性变革 - 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核心驱动力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提升 [2] - 圆柱电池制造商竞相布局多元化应用场景,包括电动汽车、航空、人形机器人等 [2] - 行业洗牌正在酝酿,终端应用争夺战已打响 [2] 大圆柱电池技术突破与商业化 - 宝马宣布下一代电动车型采用大圆柱电池,证实其在中高端乘用车市场的商业可行性 [3] - 全极耳技术成熟应用,激光焊接工艺提升制造控制性、精度与良率 [4] - 大圆柱电池展现"六边形战士"综合性能,包括快速充电、高能量密度和结构安全性 [4] - 宝马合作企业采用9系高镍正极和硅碳负极,预留能量密度提升空间 [4] - 圆柱电池产线效率比方形或软包电池高出50%,头部企业生产效率达300PPM以上 [5] 圆柱电池应用场景多元化 - 圆柱电池在动力市场出货量下滑,但电动二轮车、电动工具领域增速显著 [7] - 中国企业全球圆柱电池市场份额提升至40%,成功切入电动二轮车、电动工具、户用储能等市场 [7][8] - 小圆柱电池在物流车辆、高端跑车(如保时捷911 GTS)等领域找到新增长空间 [9] - 电动航空(eVTOL、无人机)成为圆柱电池新战场,小圆柱电池功率密度达2.65 kW/kg [10] 中国企业技术路线与市场策略 - 蔚蓝锂芯子公司天鹏电源2024年出货量增速达100%,受益于电动工具市场国产化替代 [9] - 中创新航选择大圆柱路线为飞行汽车供应电池,赣锋锂电开发能量密度330-400Wh/kg的小圆柱电芯 [12] - 亿纬锂能针对320Wh/kg以下需求采用圆柱路线,320Wh/kg以上倾向软包电池 [12][13] - 比克电池采取大小圆柱并行策略,21700小圆柱支持8C放电,4680大圆柱能量密度达300Wh/Kg [13] 磷酸铁锂技术渗透与市场影响 - 磷酸铁锂(LFP)及磷酸锰铁锂(LMFP)在圆柱电池中加速渗透 [15] - 中国市场政策推动铁锂替代三元小圆柱,亿纬锂能推出LMX小圆柱电池,比克电池推出PRO-M系列 [17] - 磷酸铁锂为大圆柱打开大众出行和储能市场,亿纬锂能在三元和铁锂路线同步布局产能 [18][19] - 大圆柱电池在锂电二轮车市场渗透率向50%目标靠近,国轩高科3系大圆柱电池产能超5GWh [19][21] 产业链上游支持与设备升级 - 设备商逸飞激光大圆柱设备订单加速增长,华冠科技向韩国客户交付定制化设备 [23][24] - 全极耳技术和材料体系创新推动圆柱电池性能、成本与安全性平衡 [25] 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 圆柱电池竞争核心转向特定场景争夺,包括高端电动汽车、飞行器、机器人、二轮车和储能等领域 [25] - 行业洗牌结果可能重塑未来几年圆柱电池及整个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 [25]
美国抢铜,国内复合集流体借势提速?
高工锂电· 2025-03-28 18:20
全球铜市场动荡与复合集流体产业发展 - 全球铜市场剧烈动荡,纽约商品交易所铜期货价格一度触及历史新高,美国可能重新对进口铜征收高额关税的预期升温是关键推动因素之一 [2] - 美国铜价与伦敦金属交易所国际基准铜价差持续扩大,约50万吨铜正流向美国市场,导致亚洲市场供应紧张,推高全球铜价 [2] - 中国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铜期货主力合约年内累计涨幅超过10%,价格维持在人民币8万元/吨以上 [2] 复合集流体技术产业化加速 - 铜价上涨使复合铜箔经济性凸显,当铜价位于7.5万元/吨时,复合铜箔已能产生超过1元/平方米的成本优势,当前铜价突破8万元/吨进一步强化其优势 [3] - 上市公司英联股份子公司江苏英联与知名汽车制造商研究院达成复合集流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建设年产1亿平方米复合铝箔和5亿平方米复合铜箔产能 [3] - 江苏英联已建成5条复合铝箔和5条复合铜箔生产线,并获得韩国客户U&S ENERGY订单,服务于三星SDI、LG、SK On等电池巨头 [3] 资本大规模涌入复合集流体赛道 - 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完成10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二期产能项目总投资112亿元人民币,目标年产50亿平方米复合集流体产品 [5] - 安迈特科技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1轮融资,计划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四川内江建设年产10亿平方米复合集流体项目 [6] - 苏州臻锂新材科技完成天使加轮融资,累计募集资金近亿元人民币 [6] 产业规模化扩张与技术突破 - 北京实力源科技计划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建设复合集流体设备制造和产品生产项目,规划年产100台大型蒸镀设备和6亿平方米复合集流体 [7] - 比克电池在双复合集流体与全极耳电芯结合的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圆柱电池因结构特性成为复合集流体的理想应用场景 [8] - 全极耳结构大幅降低电芯内阻,复合集流体的高弹性特征改善全极耳电池长循环性能,形成"双向助力" [8]
“车用级” 动力下沉 亿纬锂能细分市场放大招
高工锂电· 2025-03-28 18:20
圆柱电池技术升级与市场趋势 - 圆柱电池产业迎来技术更迭与市场扩张双重驱动周期,全极耳技术革新降低电阻74%,提升充放电效率与循环寿命[2] - 46大圆柱电池进入大规模量产拐点,满足轻型车、电动工具、eVTOL等新兴领域高能量存储需求[2] - 电动工具市场以年均9.2%增速迈向千亿级规模,但电池性能断层制约行业发展[7][8] 亿纬锂能电动工具电池创新 - 推出18650 30PL与21700 50PL全极耳圆柱电池,功率密度突破10Kw/kg(提升100%+),支持40A持续放电4.5分钟[9] - 21700 50PL实现36C超高电流秒级脉冲放电,能量密度达273Wh/kg,续航提升20%,充电时间节省70%[12] - 计划2025年推出18650 25PL,持续加码高倍率赛道[13] 轻型车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 将"车用级"46大圆柱电池导入轻型车市场,通过震动、温度循环等严苛测试,实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16] - 46大圆柱电池已量产装车超3.1万台,应用于增程式/混动车型,为国内首家实现乘用车领域应用的企业[18] - LMX-C46M电芯通过GB 43854认证,能量密度200Wh/kg,支持-35℃放电,全生命周期成本降30%[22] 全场景电池性能突破 - 48V25Ah系统续航80KM,空间占用仅为铅酸电池1/3,单次循环成本较铅酸下降79%[24] - 全球首发可过针刺的18650 22M电池,能量密度较LFP高15%-20%,-20℃放电容量保持率≥80%[26][28] - 组合46系大圆柱、OMNI全能电池及18650 22M方案,实现轻型动力全场景覆盖[28] 行业竞争格局与公司地位 - 2024年公司圆柱电池出货量稳居国内第一,技术迭代与产能释放节奏决定中长期市场地位[29] - 大圆柱电池在多元场景展现潜力,公司有望凭借技术优势巩固圆柱电池龙头地位[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