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积分制

搜索文档
推动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四部门详解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新华网· 2025-05-23 00:01
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 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15项政策举措,覆盖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市场等7个方面 [1][2] - 政策旨在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强化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支持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再贷款利率由1.75%下调至1.5% [2] - 金融监管总局实施重大技术攻关保险保障机制试点,在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共保体机制 [2] 资本市场支持 - 中国证监会将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3] - 证监会将持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5] - 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4] 政策实施与区域协同 - 金融监管总局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至全国18个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份 [4]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将批复第三批600亿元试点规模 [4] - 推动北京、上海等13个重点地区优化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国际和区域科创中心建设 [6] - 科技部通过"创新积分制"向21家全国性银行和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推荐7万多家企业 [6] 保险与金融服务 - 金融监管总局正在研究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优化科技保险服务体系 [7] - 将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产品体系和专业能力建设 [7] - 强调"股债贷保投"多种金融工具的综合运用,从"财政思维"转向"金融思维" [6]
创新积分制2.0版要来了,科技部、央行等多部门解读科技金融政策
新浪财经· 2025-05-22 20:30
科技金融政策框架 - 科技部牵头细化《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任务分工 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 [2] - 央行表示科技金融"四梁八柱"已基本搭建完成 多元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4] - 金融监管总局将科技金融纳入金融机构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 [7]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数据 - 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担保计划已落地:7000家企业签约880亿元贷款 1.22万笔担保达380亿元 [2] - 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3万亿元(同比+24%) 专精特新企业贷款6.3万亿元(同比+15.1%) [4] - 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20%) 设备更新贷款余额1.2万亿元 [4][7] 重点区域与机制创新 - 重点推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创新中心先行先试科技金融政策 [3] - 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揭榜挂帅"机制 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参与 [3] - 优化13个重点地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发挥科创改革试验区示范作用 [6] 资本市场支持措施 - 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 利率从1.75%降至1.5% [5] - 沪深北交易所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近2700家 市值占比超40% [8] - 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 资金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 [8] 企业上市支持政策 - 已完成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 含83家科技型企业 [8] - 优化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 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A股 [8]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上市适用绿色通道 [9]
刚刚!央行、证监会等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5-22 20:08
政策框架与核心举措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7个领域提出15项政策 [1]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 - 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支持科技企业直接融资,发展科技保险分担创新风险 [1] 科技部重点部署 - 推行"创新积分制"升级版2.0,优化核心指标并拓宽应用场景,精准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2] - 2024年组织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揭榜挂帅",鼓励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六大科创中心先行先试 [3] - 建立区域科技金融合作机制,定向推荐科技任务和企业"白名单"以对接金融资源 [3] 央行支持措施 - 债券市场"科技板"已支持100家机构发行科创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重点扶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债 [4][5] - 推进QFLP试点和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扩大"创新积分制"全国应用 [6] - 优化科技贷款投放强度,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以提升金融机构风险容忍度 [7] 金融监管总局行动 - 允许银行延长科技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至5年,鼓励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 [8] - 建立差异化科技金融评估体系,推动科技金融服务数字化升级 [9] - 联合科技部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文件,强化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 [10][11] 证监会资本市场改革 - 修订《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强化资金专款专用和用途变更监管 [12] - 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A股,优化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接纳未盈利企业 [13] - 促进私募股权基金并购上市公司,扩大S基金试点并优化退出机制 [14]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加快科技公共信息开放共享 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境
新华财经· 2025-05-22 19:46
具体来看,一是要提升政银企对接效率。对点多面广的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 广"创新积分制",并优化创新积分评价办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画像,旨在帮助金融机构准确识别 和挖掘更多科技含量的企业,让金融活水流入到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去。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而对于一些国家重大的科技任务,我们将建立融资对接推荐机制,推动科技产业部门梳理重点项目和 企业信息,引导金融机构'点对点'地提供多元的融资支持。"朱鹤新说。 二是加快科技公共信息开放共享。人民银行将联合科技部加强科技公共信息共享的政策指引,为各地扩 大科技信息共享提供标准。同时,利用地方征信平台和有关金融服务信息平台等渠道,加强公共数据、 产业数据等各类信息的归集整合,创新数据授权运用和查询获取方式,为金融机构投融资决策提供信息 数据的支撑。 新华财经北京5月22日电(记者翟卓闫鹏)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 示,推进科技金融工作,不光要有政策举措,还要有配套措施,下一步将从加快科技公共信息开放共享 等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境。 三是推动加大科技金融风险的补偿力度。在朱鹤新看来,财政政策对激励引导金融 ...
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详解七部门推出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观察者网· 2025-05-22 18:59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旨在系统性突破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难点堵点 [1] - 政策制定背景源于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及全国科技大会对科技金融体制构建的明确要求 [1] - 核心目标是以科技创新需求侧为牵引,推动科技金融系统性改革,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中小企业 [1] 创业投资领域 - 政策聚焦创业投资全链条,推出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支持创投机构发债融资等新举措 [2] - 鼓励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优化国有创投考核机制以增强长期投资定力 [2] - 目标是通过多元化募资和畅通退出渠道,使创投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2] 货币信贷支持 - 优化科技创新再贷款结构并扩大规模,降低利率以打造科技型企业专属融资渠道 [3] - 推动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并优化考核机制,提升贷款便捷性 [3] - 重点支持民营中小企业,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强化信贷供给 [3] 资本市场改革 - 建立科技型企业绿色通道机制,深化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以适配创新企业需求 [3] - 创新提出债券市场科技版,为科技企业提供长周期、低利率债券融资 [3][5] - 证监会2024年推出科创板8条、科技16条等政策,优化科技企业上市及并购制度 [3] 科技保险与债券市场 - 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建立全链条保险服务体系及国家科技保险共保体 [4] - 债券市场科技版已支持近100家机构发行超2,5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5] - 简化债券发行流程,减免手续费并提供做市报价服务,增强市场流动性 [5] 境外上市与银行保险支持 - 境外上市新规实施两年多,242家境内企业完成备案,其中83家为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科技企业 [6] - 银行业对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6] - 银行保险机构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保险等针对性服务,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6] 创新积分制推进 - 创新积分制通过指标体系量化企业创新能力与潜力,2022年推出后全国试行 [7] - 下一步将优化核心指标、拓宽应用场景并加强政策宣传,强化工具落地效果 [7]
信息量巨大!科技部、金融监管部门,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5-22 18:04
科技金融政策框架 - 建立多部门参与的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强化科技与金融协同、央地联动 [2] - 强调从财政思维转向金融思维,发挥财税政策对金融投资的引导作用 [2]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文件,旨在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 [16] 债券市场支持措施 - 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允许灵活分期发行并简化信息披露 [3] - 创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机制,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3] - 交易所债券市场已成为科技企业重要融资渠道,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 [12] 科技贷款发展现状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 [4] - 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6.3万亿元,增速远超平均水平 [4]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近20% [7] 资本市场支持政策 - 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推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新案例 [10]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近2000家,市值占比近40% [11] - 支持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优化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 [15] 跨境金融服务 - 稳步推进QFLP试点和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 [5] - 已完成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其中83家为科技型企业 [13] - 为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透明高效的监管政策 [13] 创新积分制实施 - 创新积分制已推动7000多家科技型企业获得880亿元银行贷款 [17][18] - 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落地1.2万笔业务,担保规模380亿元 [18] - 将推出创新积分制2.0版,优化核心指标提升精准度 [19] 区域创新实践 - 重点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创新中心先行先试 [21] - 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揭榜挂帅",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探索创新 [20][21] - 建立区域科技金融合作机制,推动特色化实践 [21]
新华财经晚报:科技部将适时推出“创新积分制”升级版2.0
新华财经· 2025-05-22 17:56
【重点关注】 ·证监会:持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 ·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保险资金长期投 资改革试点的首批试点规模是500亿元,第二批试点是1120亿元,最近还要做第三批600亿元的批复,规 模合计是2220亿元。 ·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介绍,今年前4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575.4亿美元,同比增长 7.5%。前4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10.4亿美元,增长5.6%,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 接投资127.8亿美元,增长16.4%。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5年5月23日(周五),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 方式开展5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财政部下达农业救灾资金14亿元支持各地下好病虫害防控"先手棋" ·中央网信办持续加强信息推荐算法治理 【国内要闻】 ·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持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 改革,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科技部副部长邱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展科技金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 同发力 ...
刚刚!央行、证监会等四部门发声,事关科技金融!全文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5-22 17:55
科技金融政策框架 - 科技部等七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旨在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形成政策框架体系[2][3] - 政策强调从"财政思维"转向"金融思维",强化科技与金融协同、央地联动,建立多部门统筹推进机制[2] - 政策提出"股债贷保投"多种金融工具综合运用,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2][3] 创新积分制实施进展 - "创新积分制"已推动7000多家科技型企业与银行签约贷款合同,签约金额880亿元[4] - 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落地业务1.22万笔,担保规模达380亿元[4] - 科技部将推出"创新积分制2.0版",优化核心指标,更精准为企业画像[5] 区域科技金融创新 - 重点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及成渝、武汉、西安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先行先试科技金融政策[6] - 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揭榜挂帅",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形成可复制经验[6] - 建立区域科技金融合作机制,地方科技部门主动对接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6] 债券市场支持措施 - 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已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超2500亿元[7][8] - "科技板"提供灵活分期发行、简化信披、减免手续费等支持,并创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7] - 交易所债券市场成为科技企业重要融资渠道,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投向半导体、AI、新能源等领域[14] 科技贷款发展现状 - 截至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3万亿元同比增24%,连续三年增速超20%[10] - 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6.3万亿元,增速远超贷款平均增速[10] - 设备更新贷款规模达1.2万亿元,央行将通过再贷款继续提升投放强度[10] 资本市场支持政策 - 沪深北交易所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近2700家,市值占比超40%[13] - 证监会将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用好科创板第五套标准[17] - 优化科技企业境内上市环境,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实施灵活新股发行调节机制[16] 跨境金融与保险试点 - 加强科技型企业跨境金融服务,推进QFLP试点和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11]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持续扩大,第三批600亿元试点即将批复[20] - 银行业对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20%[18] 监管与资金管理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强化资金专款专用和用途变更监管[14] - 金融机构将科技金融纳入战略规划,在绩效考核、资金定价、尽职免责方面给予倾斜[19] - 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将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供融资支持[11]
央行回应证券时报提问:希望推动加大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力度
证券时报· 2025-05-22 17:46
2025年5月22日(星期四)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科技部副部长邱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 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 监管司司长严伯进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证券时报记者提问:"我们看到 《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中有一些关 于科技金融的配套政策,请问接下来将会从哪些方面推动这些举措的落实落细?" END 朱鹤新表示,推进科技金融工作,光有政策举措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些配套措施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下一步在进 一步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境上还要下功夫,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提升政银企对接的效率。对点多面广的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创新积分制",并优化创 新积分评价办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画像,主要目的是帮助金融机构准确识别和挖掘更多科技含量的企业,让金 融活水流入到我们科技型中小企业当中去。对于一些国家重大的科技任务,我们将建立融资对接推荐机制,推动科技 产业部门梳理重点项目和企业信息,引导金融机构"点对点"地提供多元的融资支持。这是分了两块,一块 ...
刚刚!央行、证监会等四部门发声,事关科技金融!全文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5-22 17:46
科技金融政策发布会核心观点 - 四部门联合发布科技金融支持政策 旨在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 [1][3][5] - 政策强调多部门协同、央地联动 综合运用"股债贷保投"多种金融工具 [4] - 目标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长效投入机制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投入格局 [5] 科技部政策要点 - 将细化《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任务分工 推动政策落地实施 [3] - 创新积分制已推动7000多家科技型企业获得880亿元银行贷款 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规模达380亿元 [6] - 将推出创新积分制2.0版 优化核心指标 更精准为企业画像 [7] - 重点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创新中心先行先试科技金融政策 [9] - 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揭榜挂帅" 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形成可复制经验 [9] 央行政策要点 - 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已发行超25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10][11]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3万亿元 同比增长24% 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6.3万亿元 [12] - 将加强科技型企业跨境金融服务 推进QFLP试点和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 [13] - 推动加大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力度 用好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 [14] 证监会政策要点 - 沪深北交易所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近2700家 市值占比超40% [16] - 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 资金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18] - 已完成83家科技型企业境外上市备案 将提供更透明高效的监管政策 [19] - 将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更大力度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20][21] 金融监管总局政策要点 - 一季度末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 同比增长20% [23] - 将科技金融纳入金融机构战略规划 在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倾斜 [24] - 将批复第三批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