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金融

搜索文档
安永荣获上海股权投资协会“2024年度最佳审计服务机构”殊荣
搜狐财经· 2025-06-03 20:59
会议概况 - 上海市股权投资营商环境推介会于5月15日在上海举行 主题为"智涌浦江·创领未来" [2] - 会议由上海股权投资协会主办 国泰海通证券 中国太平洋保险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共同协办 [2] - 上海市委常委 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会议并致辞 [2] 会议目的 - 推动政策 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 提升上海股权投资行业影响力 [2] - 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 - 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嘉宾参会 包括知名股权投资机构 母基金管理人 金融机构及科创企业代表 [2] 奖项评选 - 上海股权投资协会发布"2024股权投资年度榜单" [4] - 安永大中华区私募基金服务团队荣获"最佳审计服务机构"奖项 为本年度唯一获此殊荣的机构 [4] - 获奖基于在私募股权及创投领域提供审计 咨询和税务服务的持续创新及杰出贡献 [4] 公司实力 - 安永全球拥有近400,000名专业人士 其中27,100名专注于财富与资产管理 [4] - 亚太地区有6,100名财富与资产管理专业人员 [4] - 公司通过专业服务助力合作企业把握机遇 优化风险管理 实现可持续增长 [4] 行业参与 - 安永大中华区财富与资产管理团队积极参与组织基金行业活动 [4] - 发布多篇行业洞察报告 涵盖财富管理 人工智能 技术转型 可持续金融 资产管理未来等主题 [4] - 通过跨渠道交流与行业社区及利益相关者深入互动 构建真实行业洞察 [4] 未来展望 - 安永将继续发挥在金融领域的专业经验 为私募股权及创投行业注入创新活力 [5] - 致力于推动行业繁荣 实现高质量发展 [5]
欧洲资管机构因气候目标,清空埃克森美孚全部持股
新浪财经· 2025-06-02 19:14
资产管理机构行动 - 一家管理规模超2000亿欧元的欧洲顶级资产管理机构完成对埃克森美孚所有股权的剥离,成为首家因气候目标彻底退出该石油巨头的大型资管机构 [1] - 该机构此前持有埃克森美孚约0.8%的流通股,总市值约12亿美元 [2] - 剥离行动自2024年第四季度启动,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完成,未对市场造成显著冲击 [2] - 这是该机构年内第二次大规模化石能源资产减持,此前已退出加拿大油砂项目相关投资组合 [2] 气候政策与投资决策 - 剥离决策基于最新气候情景分析,埃克森美孚的现有油气资产组合与全球温控1.5℃目标存在显著冲突 [2] - 投资决策必须与《巴黎协定》目标保持一致,化石燃料企业若不能快速转向清洁能源将面临严重的资产减值风险 [2] - 此举恰逢欧盟《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SFDR)实施三周年,该条例要求资管机构披露投资组合的气候相关风险 [5] - 截至2024年底,欧洲排名前20的资管机构平均化石能源持股比例已从2020年的7.2%降至3.1% [5] 能源行业现状与趋势 - 埃克森美孚正推进200亿美元低碳投资计划,包括碳捕获与氢能项目 [4] - 环保组织指出埃克森美孚的减排目标仍落后于行业peers,其油气产量计划到2030年仍将增长15% [4] - 2024年全球可持续基金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传统能源行业基金流出资金达780亿美元 [4] - 资管机构用脚投票的趋势正在形成,化石能源企业若不加速转型将面临融资成本上升的压力 [5] 金融市场转型 - 金融市场正从被动应对气候风险转向主动塑造低碳未来,这种趋势将倒逼能源行业加速技术革新与业务转型 [5] - 随着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加入"净零资产所有者联盟"(NZAOA),预计2025年全球将有超过10万亿美元资产承诺符合温控目标 [5] - 这是资本配置逻辑的根本性转变,正在重新定义全球经济的发展轨迹 [5]
通用技术环球医疗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获《财资》AAA大奖
财富在线· 2025-05-26 17:13
公司获奖情况 - 通用技术环球医疗荣获《财资》2025年度"最佳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奖项,表彰其在可持续挂钩风险对冲交易等领域的卓越实践 [1] - 获奖解决方案是与华侨银行集团及华侨银行中国联合推出,包括绿色贷款和银团贷款等金融产品 [1] - 2023-2024年公司落地2亿元绿色贷款及4亿元银团贷款,资金投向绿色光伏新能源售后回租赁项目 [1] - 2024年新加坡华侨银行参贷境外农银银团5000万美元,并合作可持续挂钩衍生品业务 [1] 可持续金融实践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战略和运营全过程,关注污水处理、光伏新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 [3] - 推出多元化可持续金融产品,包括绿色银团贷款、ESG银团贷款、可持续挂钩公司债、资产证券化产品及ESG挂钩衍生品 [3] - 截至当前绿色信贷规模达70.53亿元,可持续债券发行规模达24.77亿元,ESG挂钩衍生品交易规模达14.77亿元 [3] 行业背景 - 《财资》杂志是亚洲投资界最具权威性的英文媒体之一,读者包括国际投资银行家、商业银行管理者和资本市场从业人员 [4] - "三A财资"系列奖项评选始于1999年,表彰在企业财资管理、贸易融资、供应链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表现卓越的机构 [4] - 评选过程通过问卷打分和客户访谈对亚洲地区金融交易进行专业评价,被视为亚洲及国际金融市场的权威标杆 [4]
卢森堡交易所张芳:人民币国际化、可持续金融和数字化助推跨境合作资本流动和创新
新浪财经· 2025-05-20 10:41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 - 大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中国资产和A股市场投资价值 [1] 跨境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 - 卢森堡交易所是欧洲投资者投资中国的门户,也是中国公司获得欧洲资金的渠道 [1] - 卢森堡交易所是亚洲之外的人民币离岸债券上市地,2024年有125只人民币债券上市,总计15000个新上市产品 [1] - 2011年欧洲首只人民币典型债在卢森堡上市,非中国发行方发行 [1] - 2023年4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卢森堡发行首只大中华区外熊猫债,吸引20多个国际投资者,其中50%为新投资者,30%为海外投资者 [2] 可持续金融 - 跨境合作推动市场创新,卢森堡证交所与深交所等机构签署多项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促进欧洲与大中华区资本流动 [2] 数字化金融科技 - 卢森堡证交所在数字债券发行领域领先,2020年1月发行欧洲首只数字债(DRG债券) [2] - 2023年8月卢森堡发行首只亚洲发行方通过欧洲数字金融市场机构发行的数字债(AIB),已开始交易 [2]
卢森堡交易所张芳:中欧共建绿色金融桥梁,1.2万亿欧元绿色债券助力可持续投资
新浪财经· 2025-05-20 10:23
专题:专题|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5月19日至20日,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大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投资中国新机遇 ——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讨论、公司路演等多种形式,展现中国资产和A股市 场投资价值。卢森堡交易所国际一级市场亚太区域负责人张芳出席会议并发表精彩讲话。 关于欧洲怎样实现可持续产品的总体规划,张芳表示,卢森堡交易所是全球债务证券方面最大的交易所 之一,在可持续金融方面属于领先地位。现在有46000只证券产品,一共80万亿欧元,有90%的产品属 于固收类型的产品。它们来自98个国家的1700个机构,有74种货币,这就是卢森堡交易所上市的证券产 品的国际性所在。 卢森堡交易所是可持续金融的发源地。全球公认的第一个绿色债券EIB欧洲投资银行和气候的债券, 2007年就在卢森堡交易所上市了。在这之后,世界银行在2008年也发行了第一个绿色债券,选择了卢森 堡交易所作为上市地点。 这对中国的ESG市场可以提供一些启发,中国发行商在卢森堡交易所上市的第一个绿色债券是在2016 年,当时由中国银行发行,这也是中国内地在欧洲发行的第一个绿色债券。 ...
2025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国际研讨会召开
国际金融报· 2025-05-19 12:36
近日,第十三届(2025)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国际研讨会在沪举办。本次会议以"数字时代的 可持续金融: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可持续投融资的融合"为主题,共同探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前沿问 题与发展机遇,旨在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会上,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马文杰发布"SIIFC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指数"。他 表示,要建立以人民币为载体,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实体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国际金融中心城 市指数,相关指标既要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同时还要体现定位,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表示,随着金融市场对可 持续投融资的关注度日益上升,建立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是大势所趋。优秀的企业或金融机构需要先 行先为:要做"先行者",提前布局可持续战略;要做"赋能者",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 能力;要做"塑造者",积极参与国际可持续规则制定。 马文杰就该指数的制定标准进行阐释。他表示,一级指标围绕金融体系建设、金融改革开放、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金融人才与营商环境等5个方面进行设计。 在绿色金融国际化 ...
2025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在沪举办 嘉宾热议金融助力可持续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23:36
社会责任投资发展 - 构建可持续金融体系是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可持续金融是传统金融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升华和进阶 [3] - 上海是打造中国可持续金融体系的重要平台,在提升创新发展力、带动引导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 截至2024年末,上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7% [3] 金融机构实践与创新 - 新技术支持下的直接融资可有效分散风险,相较于间接融资的风险主要系于企业主体 [4] - 银行业需践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创新性金融产品 [4] - 2025年1月至4月,上交所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行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1194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59亿元,乡村振兴债券116亿元,供应链ABS 379亿元,小额贷款债权ABS 575亿元 [4] 资本市场产品与服务 - 上交所积极发展以债券ETF、红利低波ETF为代表的低风险、稳收益产品 [4] - 截至2025年4月底,债券ETF产品规模2149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43% [5] - 成功推出1年至3年国债ETF和4只做市基准公司债ETF产品 [5] 乡村可持续发展金融 - 乡村是社会责任投资大有可为的蓝海,构建适应中国乡村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是关键环节 [5] - 乡村是特殊的有限竞争市场,市场失灵现象需通过社会公益资本、善心资本与商业资本合作的"混合融资"形式解决 [5]
2025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金融的社会价值如何体现?
观察者网· 2025-05-15 22:50
可持续金融体系建设 - 构建可持续金融体系是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在金融发展目标定位、服务领域拓展、体系健全等10个方面[2] - 金融五篇大文章是打造中国可持续金融体系的重要抓手,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部位、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2]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提升中国可持续金融的创新发展力、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 上海金融实践成果 - 2024年末上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3] - 2024年末上海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7%,上交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提升信披质量[3] - 2025年1-4月上交所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行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1194亿元,其中供应链ABS发行379亿元[6] - 截至2025年4月底债券ETF产品规模2149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43%[6] 技术创新与融资模式 - 蚂蚁集团探索RWA(真实世界资产通证化)模式,通过区块链技术提升光伏等新能源资产透明性,降低融资门槛[4] - 该模式可激活产业融资需求,推动银行向交易银行转型,形成多方共赢格局[4]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策略 - 浦发银行提出把握三对关系:社会责任与内在发展驱动、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关系[5] - 泰国开泰银行构建绿色金融+技术+治理服务体系,助力高碳排行业转型,特别关注小微企业绿色转型[5] 乡村金融与乡村振兴 - 乡村是特殊有限竞争市场,需社会公益资本、善心资本与商业资本形成混合融资形式[7] -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发布《读懂乡村振兴与乡村金融》,系统解读乡村金融内涵与路径[7] 产品与研究成果发布 - 浦发银行发布客户服务品牌"浦享荟"[8] - 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共生长——中国尽责管理观察报告》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8]
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 围绕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快讯· 2025-05-14 19:03
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二次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围绕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欧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形势、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养老基金与租赁公司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1] - 双方就可持续金融、跨境数据流动与跨境支付体系建设等新兴领域合作进行建设性讨论 [1] - 同期举行中欧金融机构圆桌会,聚焦金融数字化转型与金融科技创新等前沿领域 [1] 中欧金融合作具体议题 传统金融领域 - 银行业与保险业监管成为双方重点讨论方向 [1] - 养老基金与租赁公司发展被列为专项议题 [1] 新兴金融领域 - 可持续金融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1] - 跨境数据流动与支付体系建设被纳入合作框架 [1] 金融机构参与情况 - 中欧金融管理部门听取金融机构关于市场准入优化与业务创新的具体诉求 [1] - 双方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以推动金融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 [1]
国内首个气候准则征求稿面世 中央财经刘轶芳:将重塑企业价值逻辑
经济观察网· 2025-05-01 10:28
2025年4月30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 意见稿)》(下称《气候准则》(征求意见稿))(财会〔2025〕17号)。 这是中国首个聚焦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具体准则,其发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从"被动参 与"转向"规则引领",也为企业绿色转型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刘轶芳认为,《气候准则》(征求意见稿)意义远超单一政策范 畴,有望重塑企业价值逻辑与市场生态。 她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对市场而言,这能推动可持续金融生态加速成型,也能推动气候相关信息的标准 化发展,降低投资者评估"可持续发展溢价"的成本。随着气候相关披露数据积累,ESG评级、ESG投资 将快速发展,引导百万亿级资金向真正可持续的领域聚集,形成"披露、评级、投资"的正向循环。在目 前的国际发展趋势下,中国将不断提升自己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气候准则》(征求意见稿)共六章47条,规范了企业如何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其 他利益相关方提供重要的气候相关信息,便于其作出经济决策、资源配置或者其他决策。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要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