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经理
icon
搜索文档
格林基金吴慧娟“清仓式”卸任!规模69亿元债基操盘不足4个月
搜狐财经· 2025-06-18 12:31
图片中人物系格林基金 基金经理 吴慧娟 6月17日,格林基金发布三则人事调整公告:基金经理吴慧娟因"个人原因"卸任格林泓安63个月定开债、格林泓鑫纯债及格林泓盈利率债三只 产品的管理职责,相关产品将由原共管基金经理尹子昕全面接管。吴慧娟这一"清仓式"离任举动,意味着彻底退出格林基金投研一线,未保留 任何在管产品。 图片来源:格林基金公司官网 吴慧娟的履职轨迹犹如一场急速过山车。其曾先后担任渤海证券固定收益总部业务经理,方正证券债券业务四部团队负责人、总经理等职务。 2023年12月高调加盟格林基金,起初担任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助理,后升任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2025年2月21日起担任格林泓鑫纯债、格林 泓安63个月定开、格林泓盈利率债3只产品的基金经理,然而,短短不到4个月的时间,即宣告离任。市场对其卸任原因众说纷纭,而公司公告 中仅仅强调"个人原因",并未披露更多细节。 | 基金 | 职务 | 任本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 | 证券从 | 说明 | | --- | --- | --- | --- | --- | | 经理 | | 期限 | 业年限 | | | | 本基金的基金 | | |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 ...
又见“清仓式”卸任!部分知名基金经理卸任绩差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09:42
基金经理变动情况 - 格林基金吴慧娟因个人原因于6月16日卸任其管理的3只基金(格林泓鑫纯债、格林泓安63个月定开、格林泓盈利率债),任职时间不足半年,其中格林泓安63个月定开任职回报1.35%,一季度管理规模61.14亿元 [1][2] - 淳厚基金祁洁萍因个人原因于6月14日卸任淳厚中短债、淳厚安心87个月定开、淳厚益加增强等所有在管基金 [1][2] - 鹏华基金刘太阳6月内卸任鹏华丰登、鹏华永益3个月、鹏华丰润3只基金,目前在管基金数量仅剩1只 [1][3] 卸任影响 - 部分基金因未新增基金经理导致剩余基金经理管理负担加重,例如祁洁萍卸任后共同管理的江文军在管产品增至9只 [3] - 基金经理变动以中小型基金公司为主,但大型基金公司和明星基金经理也存在"清仓式"卸任现象 [3] 绩差基金调整 - 前海开源基金曲杨卸任管理6年的前海开源人工智能主题混合,任职回报13.43%(年化1.40%),其目前在管7只基金中有3只年化回报超6%,但前海开源优质企业6个月等2只产品任职回报为负 [4] - 东方阿尔法基金解聘刘明(内部工作调整),鹏华基金蒋鑫卸任鹏华消费优选混合(任职回报低于-50%),邓海清卸任中航混改精选混合 [4] 行业整体数据 - 截至6月17日,2025年以来共有2314只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其中125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离任 [5] 行业趋势 - 公募基金行业向团队化运作模式转型,推进"去明星化"进程 [6] - 部分基金经理为职业发展选择加入大型基金公司或转投私募行业 [6]
融通基金合规风波:基金经理能不能看空?
基金经理言论合规困境 - 基金经理万民远在微信群提示创新药板块风险,认为当前A股创新药公司多为炒作,泡沫远超上轮CXO泡沫,多数公司股价已见未来3-5年顶部 [3][4] - 言论引发舆情风波后,融通基金召开员工行为规范大会,要求减少非合规形式沟通 [6][19] - 行业普遍面临"宣传需求"与"言论限制"矛盾:既需通过公开言论提升影响力,又需在关键时刻保持沉默 [2][28] 基金公司声誉管理现状 - 市场疲软与降费降薪潮双重压力下,基金公司声誉面临严峻考验,明星基金经理言行易引发舆情发酵 [8][9][11] - 中基协2022年发布《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将声誉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违规者可能面临公开谴责等处罚 [12] - 部分公司采取"事前提醒+事后监控"策略:事前培训发言边界,事后通过舆情监测及时处理 [17] 行业言论管控差异 - 上海某基金公司口头禁止发布非公开信息、敏感话题及违背公序良俗内容 [14] - 广深地区某基金公司明文规定社交平台内容需满足合规性要求并通过审核流程 [15] - 朋友圈等个人言论领域仍难以完全规避声誉风险 [16] 专业发声的价值争议 - 合规监管本意为维护市场稳定,但过度限制可能导致专业声音被压制,缺乏市场纠偏机制 [20][21][26] - 历史案例显示专业人士逆势发声(如杨东2007年劝赎回、王宏远2015年预警创业板泡沫)对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25] - 当前困境在于如何平衡"法无禁止即可言"原则与舆情风险管控 [30]
汇添富双颐债券A基金经理变动:增聘陈思行为基金经理
搜狐财经· 2025-06-13 09:36
基金经理变更 - 汇添富双颐债券(017902)增聘陈思行为基金经理,变更后基金经理为於乐其、蔡志文、陈思行,任职日期自2025年6月13日起 [1] - 截至2025年6月12日,汇添富双颐债券净值为1.0245,较上一日上涨0.16%,近一年上涨3.14% [1] 基金经理背景 - 陈思行女士为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拥有14年金融从业经验,曾任职于方正证券、光大证券、银华基金、平安养老、国寿养老等机构 [2] - 2022年7月加入汇添富基金,历任多只债券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2022年11月起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2] 管理基金表现 - 目前管理12只基金,总规模约86.55亿元,包括债券型和混合型产品 [3] - 表现最佳的是汇添富稳健盈和一年持有混合(011562),任职回报14.32%,规模2.03亿元 [3] - 汇添富添添乐双盈债券A(017592)规模最大达34.54亿元,任职回报5.00% [3] - 近期表现较差的是汇添富弘瑞回报混合发起式C(022321),任职回报-2.90%,规模0.22亿元 [3] 投资案例 - 管理的汇添富稳健欣享一年持有混合在2024年第三季度调入宁德时代,调入均价343.4元,持有至2025年第一季度均价481.46元,估算收益率40.2% [3] 相关ETF - A50ETF(159601)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近五日上涨0.72% [6] - 最新份额38.8亿份,减少52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93.8万元 [6]
于洋已无独立管理产品,明星基金经理“公私募”切换坦途不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18:31
基金经理变动 - 富国基金增聘张弘为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 [1] - 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已于2024年3月增聘林庆为基金经理 [1] - 这两只基金均由明星基金经理于洋管理 目前于洋旗下已无独立管理基金 [1] 于洋公募生涯表现 - 2015年加入富国基金 2017年开始管理第一只基金富国新动力 [5] - 管理富国新动力期间(2017-2020)任职回报138.63% 年化39.48% 同类排名1/1364 [5] - 2018年沪深300下跌25%时 富国新动力逆市取得7%正收益 最大回撤仅19.6% [6] - 管理富国精准医疗期间(2017-2020)任职回报151.22% 年化43.5% 同类排名1/1379 [5] - 2020年6月离任时 管理的5只基金规模合计接近96亿元 [5] 私募阶段表现 - 2020年9月加入钦沐资产 担任合伙人及投资总监 [13] - 管理钦沐创新动力1号2021年收益37% 主要持仓医药和科技 [16] - 私募管理规模一年内突破50亿元 个人管理规模占比约90% [16] - 2021年11月退出钦沐资产 当时公司规模已缩水至50亿元以下 [17] 回归公募后表现 - 2021年12月回归富国基金 重新管理富国新动力和富国阿尔法 [22] - 富国新动力2022-2024年连续三年负收益 2024年亏损0.42% 同类排名1548/2253 [25] - 富国阿尔法2024年亏损2.96% 但2023年收益2.5% 同类排名186/3389 [2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 两只基金合计规模40.74亿元 较2020年缩水近60% [30] 投资风格变化 - 2024年下半年大幅减持医药生物仓位 从重仓转向银行、家电等价值板块 [27] - 2025年一季度前十大重仓已无医药股 银行股仅剩招商银行 [27] - 富国阿尔法重仓三生制药 该股2025年一季度涨幅96.71% [29]
“终结者”AI基金经理来了
财富FORTUNE· 2025-06-09 21:04
AI在投资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影响 核心观点 - AI在投资组合管理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93%的AI调整基金表现超越人类经理 1990-2020年间AI管理基金季度超额收益比人类多1710万美元 [1] - AI仅利用公开数据(财务报告 分析师预测 报价)实现碾压性优势 其效率可替代10名专业员工的工作量 [2][4] - 初级分析师岗位面临被AI取代的风险 但创造性思维和广泛人脉仍是人类经理的核心竞争力 [1][6] 技术实现细节 - 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持续拆分重组数据 通过多组变量生成新预测 发现"隐藏于众目睽睽之下的信息" [2] - AI优化组合的主要策略包括调仓降险 用被动指数基金替换不看好的头寸 平均配置42%资金于指数跟踪产品 [6] 行业影响与限制 - 人类管理基金需将季度管理费提高至少5倍(当前平均360万美元)才能匹配AI收益水平 [5] - 大型基金机构受限于投资标的(如大盘股)和合规要求 难以完全复制AI策略 [6] - 主动管理型基金阵营将持续萎缩 资金加速流向ETF等被动投资工具 [6] 未来展望 - 最擅长驾驭AI模型的基金经理仍具市场竞争力 但从业人数将减少 [7][8] - 技术普及后行业格局可能重塑 如同将金融版"终结者"送回1990年的思想实验 [4] - 部分人类经理表现优于AI 证明特定场景下人类决策仍不可替代 [6]
鹏华百亿基金经理包兵华卸任鹏华研究驱动,新人接棒引关注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23:52
包兵华:从研究员到百亿基金经理 至一季度末在管规模仅27.1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包兵华是管理学硕士,历任长城证券量化投资部研究员,第一创业证券衍生产品部研究 员。2016年11月,包兵华加入鹏华基金,历任研究部高级策略研究员,现任权益投资二部基金经理。他 自2019年4月起管理鹏华研究驱动混合,任职期间同时管理鹏华成长智选、鹏华股息混合等多只基金。 Wind数据显示,其职业生涯的巅峰出现在2020年,彼时包兵华管理的权益类基金规模一度达到148.30亿 元,成为鹏华基金权益投资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不过到2025年一季度末,包兵华管理的基金规模仅剩 27.10亿元。 6月5日,鹏华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鹏华研究驱动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包兵华因公司工作安排卸任,其 职务由原研究部资深研究员姜灿慧接任。这一变动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不过,鹏华基金同步在公告中表示,包兵华离任后,仍继续担任鹏华成长智选混合、鹏华研究智选混合 的基金经理。 | 基金名称 | 鹏华研究驱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 --- | --- | | 基金简称 | 鹏华研究驱动混合 | | 基金主代码 | 006230 | | 基金管理人名称 | 鹏华 ...
基金经理学历大盘点!97%以上是硕士,这三所大学输送人数最多
天天基金网· 2025-06-06 19:02
六月盛夏骄阳,高考如约而至。据 教育 部5月28日公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 1335万人,较上年减少7万人,为2016年以来首次下降。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 人数为1342万人,该年高校招生人数为1068.9万人,均创历史新高。 如果想当一名基金经理,应该具有什么样的 教育 背景?或是有志于从事投资行业的家 长和 学子最为关心的。 东方财富 Choice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共有约3850位基金经理,3842位基金经理披露了学 历信息。其中,最高学历为硕士的基金经理有3360位,占比87.45%;博士学历有377位, 占比9.81%;本科学历105位,占比2.73%;硕博比例高达97.27%。 据不完全统计,最盛产基金经理的五大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 通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在任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208人、179人、174人、135人和122 人。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 也为公募基金行业输送了30位以上基金经理。此外,中国科学院作为专业性的研究机构,亦 有近30位毕业生担任基金经理一职。 免责声明 以上观点来自相 ...
金鹰基金杨凡“清仓”卸任!张展华、李龙杰合计“5管3亏”接任;公司逾六成产品业绩长期跑输基准
搜狐财经· 2025-06-04 12:14
基金经理变动 - 金鹰基金旗下金鹰转型动力混合和金鹰智慧生活混合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杨凡因个人原因离任,离任日期为2025年6月 [1] - 金鹰转型动力混合将由李龙杰继续管理,金鹰智慧生活混合由张展华继续管理 [1] - 杨凡在中科沃土基金任职期间管理的3只产品中,仅中科沃土沃瑞混合发起A录得17.24%的任职回报,其余两只跌超10% [1] - 杨凡在金鹰基金管理的3只基金任职回报均为负,其中金鹰周期优选混合A为-43.90%,金鹰转型动力混合为-46.35%,金鹰智慧生活混合A为-50.33% [1] 新任基金经理背景 - 张展华在管产品共计3只,其中金鹰中小盘精选混合A、金鹰红利价值混合A分别录得22.09%、5.33%的任职回报,金鹰智慧生活混合A任职回报为-10.35% [2] - 李龙杰旗下在管产品共计2只,任职回报全部为负,其中金鹰转型动力混合为-10.17%、金鹰研究驱动混合A为-1.85% [3] 基金公司整体表现 - 金鹰基金旗下存续产品共计67只,其中44只产品近3年跑输业绩基准,28只跑输业绩基准逾10%,10只跑输业绩基准逾40% [4] - 欧阳娟管理的金鹰多元策略混合A近3年跑输业绩基准达66.22% [4] - 截至2025年6月3日,金鹰基金旗下多只产品区间净值超越基准收益率为负,其中金鹰多元策略混合A为-66.22%,金鹰转型动力混合为-58.30%,金鹰智慧生活混合A为-53.66% [5] 基金经理历史表现 - 欧阳娟历任与在管产品任职回报全部为负,其中金鹰多元策略混合A任职期间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达39.36% [6]
“双十基金经理”仅剩42位!谢治宇、郑希、刘元海居前列!景顺长城、易方达上榜多位!
私募排排网· 2025-05-30 11:28
基金经理行业现状 - 截至2025年5月23日,全市场有10年以上业绩显示的公募基金经理共516位,其中年化收益超10%的"双十基金经理"仅42位,占比约8% [3] - 42位"双十基金经理"中偏股型和股票型占37位,灵活配置型占5位,景顺长城基金以5位居首,易方达基金4位次之 [3] - 从业年限超20年的有16位,睿远基金傅鹏博和长安基金徐小勇是仅有的两位从业超30年的行业元老 [3] 头部基金经理管理规模 - 15位"双十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100亿元,其中7位超200亿元,易方达张清华以397.12亿元居首,兴证全球谢治宇和富国朱少醒分别以397.12亿元、252.50亿元紧随其后 [4] - 管理规模超300亿元的包括兴证全球谢治宇(397.12亿元)、易方达萧楠(337.38亿元)和某灵活配置型基金经理(403.34亿元) [4][5] 高绩效基金经理表现 - 年化收益超14%的6位基金经理中,东吴基金刘元海以15.14%居首,其近三年收益达48.46%为全榜单最高 [6][7] - 兴证全球谢治宇年化收益14.84%排名第二,2025年前五月收益接近10%,近一年收益20.87% [8] - 易方达郑希近一年收益34.48%位列第四,近三年收益28.29%排名第三,重仓港股科技巨头腾讯、阿里等 [11] 行业配置特征 - 东吴刘元海重仓消费电子和芯片领域,前三大持仓为立讯精密、韦尔股份、晶方科技,采用"三好学生"选股法(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 [7] - 景顺长城杨锐文偏好中小市值科技股,前三大持仓为九号公司、思特威、奕瑞科技,代表产品景顺长城优选混合任职以来累计收益265.98% [9] - 兴证全球谢治宇采取均衡配置策略,前三大持仓为晶晨股份、立讯精密、巨化股份,覆盖科技、消费等多领域 [8] 短期业绩亮点 - 2025年前五月收益超10%的5位基金经理中,景顺长城乔海英以16.81%领跑,汇添富郑磊和左剑、景顺长城杨锐文、博道基金孙文龙紧随其后 [9] - 近一年收益前五名包括易方达郑希(34.48%)、景顺长城杨锐文(30.95%)、汇添富左剑(25.70%)、国联安魏东(23.39%)和东吴刘元海(22.6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