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

搜索文档
守护北部湾“海洋活化石”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27 10:43
鲎资源保护与研究 - 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连续多年开展北部湾鲎资源调查,为保护鲎物种提供科技支撑 [4] - 科研团队在北部湾沿岸关键区域如沙田、竹林建立长期监测网络,精准掌握鲎种群数量动态、分布规律及栖息地变化 [4] - 2023年启动鲎资源调查航次,完成3个重要栖息地现场监测,并采集底质样品及水样评估环境质量 [4] 国际合作与数据共享 - 海洋四所2021年加入"亚太地区鲎观测网络计划",促进监测方法与数据标准化,实现国际保护经验共享 [5] - 北海沙田区域单位样方鲎密度最高达46.88只/100平方米,反映栖息地状况良好 [5] 科研方法与成果 - 依托科技部"北部湾资源环境综合调查"项目,系统积累野外调查数据,为科学评估鲎资源状况奠定基础 [4] - 环境样本分析结果将揭示环境因子对鲎生存繁衍的影响,为栖息地保护修复提供依据 [4]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西安日报· 2025-06-27 10:11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 强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战略 [1] - 建立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推动资源要素集约节约利用与创新融合发展 [2] - 科学规划城市功能空间布局 目标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同效应 [2] 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 强化秦岭生态保护 推进整改档案化、巡查常态化、保护社会化、监管智能化四维机制 [2] - 挖掘秦岭生态文化价值 提升保护整体效能 [2] - 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行动 重点维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 [2] 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 - 以蓝天保卫战为核心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 - 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治理 加快重点水系生态修复工程 同步排查汛期隐患 [2] - 推动"双碳"西安行动 发展清洁生产与绿色技术应用 构建绿色竞争力 [2] 问题整改长效机制 - 清单化、系统化推进中央及省级反馈问题整改 深挖根源并举一反三 [2] - 通过制度建设固化整改成效 实现标本兼治 [2]
从脑科学到猕猴桃——中外联合实验室奏响“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交响曲
新华社· 2025-06-27 08:23
脑科学联合实验室 - 中国-古巴神经技术与脑器交互联合实验室研发闭环精准调控治疗技术 通过脑电信号监测和经颅磁刺激技术(TMS)治疗认知障碍与抑郁症患者 [2] - 联合实验室融合古巴神经科学积淀与中国人工智能/大数据优势 致力于研发普惠型神经技术以应对全球脑疾病负担 [3] - 截至2025年1月中国已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科技合作协议 建立70余个联合实验室 [3] 农业科技合作 -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通过溃疡病防控研究使四川等地发病率显著降低 并针对茶翅蝽等虫害开发天敌防控技术 [3] - 中方引进新西兰种质评价体系及标准化种植技术 利用南北半球季节差异实现全年研究周期 提升育种与病害防治水平 [5] - 实验室成果通过国际培训惠及埃及/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 推动全球猕猴桃产业改良 [5] 生态保护合作 - 中国-克罗地亚联合实验室揭示藻类微生物对普利特维采湖群地质景观的塑造作用 研究气候变化与旅游活动对湖泊保护的影响机制 [5] - 实验室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为世界遗产水系保护提供优化策略 [6] 国际合作模式 - 联合实验室覆盖脑科学/农业/生态等领域 从前沿研究到产业应用形成跨国科技合作网络 [6] - 科技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核心组成部分 通过联合实验室实现技术共享与互利共赢 [3][5]
中德财政合作项目实施后,衡水湖何以频现“鸟浪”奇观?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08:08
中德财政合作项目背景 - 中德政府贷款合作始于1985年 涉及生态环保 能源交通 城市基础设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 [2] - 衡水湖项目实际利用德国政府贷款1120万欧元 赠款20.5万欧元 配套资金855万元人民币 实施期为2016年5月至2022年6月 [2] 项目具体实施内容 - 水管理与水体生态恢复包括王口闸修缮 小湖隔堤生态修复 盐河故道橡胶坝建设 [2] - 湿地生态修复与管理包括青头潜鸭专项保护 管理与巡护 社区参与下的保护区管理 [2] - 监测与专项研究涵盖生物多样性 气象 土壤 水文水质监测 地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系统开发 [2] - 可持续发展教育包括梅花岛自然体验设施建设 教育活动推广与研究 [2] - 能力建设包括工作人员培训 [2] 项目成果与生态效益 - 衡水湖水质常年稳定在地表水Ⅲ类标准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5] - 鸟类种类由2016年323种增至2022年332种 2025年达336种 越冬鸟类超10万只 [5] - 完成18.19千米湖岸线近自然修复 占湖岸线总长度34% [3] - 建成梅花岛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 年接待研学学生超2万人次 [4] 创新保护模式与全球价值 - 划定季节性禁入区保护青头潜鸭繁殖地 种群数量从个位数增至120只 [6] - 开发综合监测系统 与8家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运行保护区监测网络 [4] - 衡水湖被列为"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重要栖息地"并获EAAFP授牌 [6] 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 - 梅花岛建设多感官体验设施 设置地下探秘 仿生鸭巢 沉水廊道等站点 [7] - 衡水湖年研学旅游游客突破300万人次 实现生态保护与利用双赢 [7]
你不知道的美国(14)科技巨头失去反骨
日经中文网· 2025-06-26 15:10
科技巨头与政府关系 - Meta为迎合特朗普政府废止DEI政策,撤除性少数群体卫生用品,但员工通过秘密放置女性卫生用品进行静默抗议[1][3] - 英伟达CEO黄仁勋、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等科技领袖追随特朗普出访沙特阿拉伯,显示对政府的恭顺姿态[4] - 苹果CEO蒂姆·库克为避免iPhone关税问题,投入25%精力处理政治事务[10] 企业内部文化冲突 - Meta因员工泄露人事评估通知(涉及裁员5%低绩效员工)而解雇工程师,引发员工对"自由企业文化"与管理层"控制倾向"的认知差距[5] - 谷歌2024年解雇50名反对向以色列提供云计算技术的抗议员工,政治讨论从公开转向地下[6] - 苹果前工程师批评公司官僚主义阻碍创新,导致人才流向初创企业[11] 硅谷员工结构变化 - 硅谷科技公司大专以上学历人才中仅30%为美国本土出生,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加剧外籍员工留美压力[6][7] - 谷歌总部2024年起封锁原开放区域(如恐龙骨架展示区),象征开放文化消退[9][10] 行业创新与挑战 - 科技巨头游说政府争取有利政策,但员工认为企业增长伴随"大企业病",如苹果内部创新受阻[11] - OpenAI等新兴AI企业正颠覆谷歌、Meta、苹果的商业模式,硅谷面临"防守即衰退"的竞争压力[11]
东湖绿道画圆一周年,外国大学生研学东湖点赞生态文化
长江日报· 2025-06-26 14:41
月24日至25日,正值105公里东湖绿道全线画圆一周年,来自德国、墨西哥、新加坡、越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大学生与武汉大学 学生组成研学团队,深入探访东湖生态文化。 据介绍,此次研学活动由武汉大学国际传播院主办,长江文化研究院协办。 y p 2 20 0 0 (F g a 0 8 团队行至东湖落雁景区,在观鸟栈道上探访了"走人棋鸟岛"——西伯利亚鸬鹚的重要栖息地。2011年,东湖将萎缩至0.7亩的岛屿扩大 10倍,补种池杉树,并在景区内开展生态保护为先的系统改造提升,吸引数百只鸬鹚栖息繁殖。紧邻的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纪念 馆内,各国大学生们聆听着中国湿地保护的点滴故事,通过"五感"零距离走进湿地、感悟湿地。来自墨西哥的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研究 生李白十分感慨:"在今天踏访的湿地,我看到了很多动物与植物,这里就是他们的家,我能看到东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决心与效率。这里 同样在教授大家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保护自然,这非常重要。" 海内外大学生们在华侨城湿地公园了解生态净化。 the state the first and the first the production p 10743 te w 海内外大学生 ...
国妆典范,植愈未来:植物医生的“大国品牌”时代答卷
搜狐网· 2025-06-26 14:33
品牌发展历程 - 公司用31年时间从高山植物探索起步,发展成为中国美妆行业领跑者[1] - 品牌定位为"高山植物、纯净美肌",将东方美学与自然哲学完美融合[7] - 公司发展历程被视为中国美妆行业战略转型的缩影[9] 科研创新 - 2014年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建"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4] - 从铁皮石斛中提取高含量石斛寡糖,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空白[4] - 采用"昆植1号"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比药典标准高出约15%[4] - 构建"一中心四基地"研发矩阵和顺德智能工厂全产业链品控体系[5] 文化输出 - 将东方美学与自然哲学结合,重构高端化妆品品牌叙事逻辑[7] - 在海外市场打造沉浸式店铺体验,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输出的转变[7] - 通过央视《大国品牌》节目展示品牌故事和文化理念[3][13] 社会责任 - 2017年发起"生物多样性-高山植物保护行动"[10] - 在云南设立示范园,恢复生态面积超5000亩,惠及万名居民[10] - 捐赠3000万元打造扶荔宫生物多样性体验园[10] - 赞助吴征镒植物学奖激励科研人员[10] 行业影响 - 公司成功锻造"中国美妆标准",推动行业从跟跑到领跑全球[1] - 品牌故事折射中国美妆从跟跑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蜕变[13] - 持续引领中国美妆行业在全球舞台绽放光彩[13]
江苏银行:锚定“自然金融”新赛道 共绘美丽江苏新蓝图
和讯网· 2025-06-25 16:22
战略合作与自然金融倡议 - 公司与亚投行签署《自然金融倡议合作意向书》,共同开发自然友好型金融产品,助力美丽中国和美丽江苏建设[1] - 全球约50%的GDP产出和46亿人直接或间接依赖生物多样性,联合国开发署预测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缺口每年近万亿美元[1] - 公司将与亚投行开展非主权转贷合作,创新模式既顺应国际绿色金融趋势,又紧扣美丽中国建设任务[1] ESG管理与绿色金融布局 - 公司建立全行ESG管理体系,董事会设"战略与ESG委员会",高管层设"五篇大文章"工作领导小组,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治理架构[2] - 公司绿色融资余额近7000亿元,绿色贷款占比在人总行直管的21家商业银行中排名前列,Wind ESG评级位于66家上市银行前列[2] - 公司制定绿色金融三年规划,从政策制度、产品服务等维度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2] 生态金融产品创新 - 公司创新推出EOD融资模式,支持徐州潘安湖采煤塌陷地转型为国家湿地公园,项目现拥有植物328种、鸟类106种、鱼类46种[3] - 公司与北京绿交所、上海环交所合作推出"碳排放权质押""GEP质押"等产品,支持条子泥湿地修复项目[4] - 江苏拥有8842种自然物种和176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公司通过金融工具助力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3] 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 - 公司运用气象大数据建立风险预测模型,识别极端气候对农业、渔业等生物多样性相关资产的影响[5] - 引入PRB"投资组合影响分析工具"评估信贷资产组合的生物多样性风险,引导配置友好型资产[5] - 将生物多样性风险纳入ESG指标体系,强化全流程风险管理并激励企业生态信息披露[5] 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 - 公司担任UNEP FI领导委员会委员,参与全球银行业可持续金融准则制定,并在COP15大会上联合120家机构发起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6] - 公司作为人总行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成员,参与起草《金融支持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活动目录》等多项金融标准[6]
三峡集团:长鳍吻鮈全人工繁殖技术获得突破
环球网资讯· 2025-06-25 12:05
三峡集团长鳍吻鮈繁殖技术突破 - 三峡集团成功突破长鳍吻鮈全人工繁殖技术 获得子二代鱼苗1万余尾 标志着该物种种群恢复迈出重要一步 [1] - 长鳍吻鮈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属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3] - 该物种存在应激性强 性腺发育迟缓 易感染小瓜虫等特性 导致成活率低 苗种培育难度大 [3] 长鳍吻鮈保护研究历程 - 2009年三峡集团启动长鳍吻鮈保护研究工作 2014年突破人工繁殖技术并开展苗种试验性培育 [3] - 2015-2021年持续探索苗种培育技术 2022-2024年攻克野生亲鱼批量化驯养及子一代规模化繁育技术 [3] - 建立国内规模最大的人工种群 累计放流子一代长鳍吻鮈43万尾 [3] 最新技术进展 - 2025年科研团队成功将子一代亲鱼调控成熟 繁殖培育子二代鱼苗1万余尾 目前鱼苗体长2-3厘米 长势良好 [3] - 采用小瓜虫病防控 环境调控与营养调控等综合技术手段实现技术突破 [3] 未来研究方向 - 三峡集团将继续深化长鳍吻鮈人工群体建设 开展物种保护技术研发 [4] - 持续助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4]
为什么新物种总能在自然保护地被发现?
中国环境报· 2025-06-25 11:12
生态系统保护与新物种发现 - 新物种发现是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物种多样性对生态服务和经济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1] - 新物种并非新近诞生,而是因国土辽阔、环境复杂长期未被发现,随着考察深入和分类学进步才被记录 [1] - 生态文明建设需兼顾已知物种保护和未知物种潜在价值,后者同样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组成部分 [1] 自然保护地的核心作用 - 原生境保护是维持未知物种存活的最佳途径,75%的新物种(如海南热带雨林的金樽水玉杯、浙江百山祖角蟾等)集中出现在保护历史较长的自然保护地 [2] - 加强管控人类活动威胁可维护生态系统自然性,防止物种灭绝并为待发现物种保留生存空间,例如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发现的墨脱麝鼩等 [2] - 保护地新物种发现频率高与其受关注度高、调查投入大相关,如重庆专项调查发现巫山黄芩等新物种 [2] 荒野保护与区域开发平衡 - 国家公园体系需通过长期细致工作保护荒野自然,以应对物种发现的复杂性 [3] - 开发区域(包括沙戈荒地带)应保留原生态片区,这些区域可能蕴含独特物种多样性,未来或成新物种发现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