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
搜索文档
德尔股份跌2.02%,成交额9668.5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38.1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3 10:33
11月3日,德尔股份盘中下跌2.02%,截至10:24,报31.45元/股,成交9668.51万元,换手率2.02%,总市 值47.48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1138.16万元,特大单买入0.00元,占比0.00%,卖出397.11万元,占比 4.11%;大单买入1827.97万元,占比18.91%,卖出2569.01万元,占比26.57%。 德尔股份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其他汽车零部件。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汽车轻量化、小 盘、线控底盘、并购重组、比亚迪概念等。 截至9月30日,德尔股份股东户数2.50万,较上期增加1.09%;人均流通股6009股,较上期减少1.07%。 2025年1月-9月,德尔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6.42亿元,同比增长7.67%;归母净利润7923.04万元,同比增 长228.13%。 分红方面,德尔股份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德尔股份十大流通股东中,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 (001917)位居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97.00万股,为新进股东。中航新起航灵活配置混合A(005537) 退出 ...
经济日报:激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动能
搜狐财经· 2025-11-03 07:40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此次在并购重组领域的先行探索具有风向标意义。过去,对并购重组市场的 引导和支持多集中于国家层面,例如,去年证监会发布的"并购六条""重组新规"。而深圳推出的《行动 方案》,则体现了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其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特点"因地施策",既 有利于高效推动本地产业升级,也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从而在全国范围内进一 步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近日,深圳市印发《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通过优化制度 环境、强化政策协同,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行动方案》的出台,不仅是国家 层面并购重组政策在地方深化落实的典型实践,更释放出以市场化、专业化并购重组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明确信号,引发了广泛关注。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和产业企业进行资本运作、提升经营效益的重要方式,在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优化经济结 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迫切需要发挥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主渠道作用,促进产业整合与升级, 推动要素资源 ...
激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动能
搜狐财经· 2025-11-03 07:22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此次在并购重组领域的先行探索具有风向标意义。过去,对并购重组市场的 引导和支持多集中于国家层面,例如,去年证监会发布的"并购六条""重组新规"。而深圳推出的《行动 方案》,则体现了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其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特点"因地施策",既 有利于高效推动本地产业升级,也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从而在全国范围内进一 步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当然,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并非鼓励上市公司盲目跨界,关键在于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随 着并购重组的不断活跃,监管部门应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强化信息披露,压实中介机构责 任,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为并购重组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同 时,还要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基于自身发展战略和产业逻辑审慎决策,确保并购重组能够产 生"1+1>2"协同效应,真正提升企业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随着各项政策红利的释放,相信未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地各部门应参考有 益经验,加强政策协同,共同下好并购重组这盘"活棋",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赋能 重点产业增强竞争优势, ...
深圳国资首单并购重组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07:21
交易概述 - 沙河股份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深业鹏基持有的晶华电子70%股权,交易完成后晶华电子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1]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因交易双方控股股东同受深业集团有限公司控制,构成关联交易 [1] - 该交易公告于10月30日发布,距离深圳市10月22日发布并购重组行动方案仅8天,被市场视为政策后的首单重大案例,具有激活资本市场的信号意义 [2][8] 交易方背景 - 收购方沙河股份是一家以住宅开发为主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其控股股东为深业沙河(集团)有限公司,最终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资委 [1][6] - 交易对方深业鹏基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经营、物业管理及租赁经营等,其间接控股股东为在港上市的深圳控股 [1][5] - 标的公司晶华电子成立于1987年,是专业从事物联网领域智能显示控制器、液晶显示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4][5] 标的公司晶华电子详情 - 晶华电子曾于2023年6月创业板IPO获深交所受理,原计划募集资金5.31亿元,但于2024年3月主动撤回申请材料终止IPO [5]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2.6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21亿元,净利润从2009.79万元增至5934.3万元,三年间实现近3倍增长 [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95亿元,净利润为1072.35万元 [5] - 公司与大金、科勒、施耐德、格力、大疆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商业合作关系 [5]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深圳市于10月22日发布《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升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的估值包容度 [8][9] - 方案计划到2027年底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培育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并重点支持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并购 [9] - 分析认为,沙河股份此次并购有助于其在地产行业调整期进行多元化布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9] - 尽管交易具有积极信号,但10月31日沙河股份二级市场股价跌停,收于18.75元/股,总市值45.38亿元 [10] 行业前景与交易意义 - 晶华电子所处的液晶显示领域在AI技术与终端设备需求增长下,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期中国市场的OLED显示器出货占比将从2024年的14%增至2025年的21% [9] - 交易双方同属深圳国资背景,分析认为这有助于提升效率,加速审批流程,为交易落地扫清障碍 [7] - 此次重组被视为推动国资在新兴产业进行前瞻性布局的具体实践,符合政策鼓励方向 [8][9]
深圳国资首单并购重组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07:18
交易概述 - 沙河股份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深业鹏基持有的晶华电子70%股权 交易完成后晶华电子将成为沙河股份的控股子公司 [1]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因交易双方控股股东同受深业集团有限公司控制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 - 交易公告发布于10月30日 距离深圳市发布并购重组行动方案仅8天 具有强烈的市场信号意义 [2] 交易标的:晶华电子 - 晶华电子成立于1987年 是专业从事物联网领域智能显示控制器、液晶显示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5] - 公司产品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控制、智能车载、智慧医疗等场景 客户包括大金、科勒、施耐德、格力、大疆等知名企业 [6] - 公司2020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从2.64亿元增长至5.21亿元 净利润从2009.79万元增至5934.3万元 三年实现近3倍增长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5亿元 净利润1072.35万元 [7] - 公司曾于2023年6月冲刺创业板IPO 原计划募集资金5.31亿元 于2024年3月主动撤回申请材料终止IPO [6] 交易方背景 - 沙河股份是一家以住宅开发为主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控股股东为深业沙河(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34.02% 最终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资委 [1][7] - 交易对方深业鹏基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经营、物业管理及租赁经营等 晶华电子控股股东为深业鹏基 持股70% 间接控股股东为港股上市公司深圳控股 实际控制人同为深圳市国资委 [1][5]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深圳市于10月22日发布《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提出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提升国资对科技型企业的估值包容度 [10] - 方案计划到2027年底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 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 培育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 形成万亿级产业基金群 [11] - 方案重点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 鼓励国资通过并购实现产业升级 沙河股份此次并购被视为在地产行业调整背景下进行多元化布局的举措 [11] - 晶华电子所处的液晶显示领域在AI技术与终端设备增长驱动下行业景气度攀升 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期中国OLED显示器出货占比将从2024年的14%增至2025年的21% [11]
深圳国资重组首单公告 沙河股份拟收购晶华电子70%股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2 17:44
交易概述 - 沙河股份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深业鹏基持有的晶华电子70%股权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1] - 交易公告发布于深圳市并购重组政策出台后仅8天 被市场解读为激活深圳资本市场并购活力的信号性案例 [2][5] - 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 交易各方尚未签署正式协议 最终能否达成合作存在不确定性 [4] 交易方背景 - 沙河股份是一家以住宅开发为主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控股股东为深业沙河集团 最终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资委 [1][3] - 标的公司晶华电子是专业从事物联网领域智能显示控制器、液晶显示器件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产品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 [2] - 交易双方同属深圳国资背景 分析认为有助于提升审批效率和加速交易落地 [4]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晶华电子2020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从2.64亿元增长至5.21亿元 净利润从2009.79万元增至5934.3万元 三年实现近3倍增长 [3] - 2023年上半年晶华电子营业收入为1.95亿元 净利润为1072.35万元 [3] - 晶华电子曾计划创业板IPO募集资金5.31亿元 但于2024年3月主动撤回申请材料终止进程 [2][3] 政策背景与行业前景 - 深圳市发布并购重组行动方案 计划到2027年底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 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 培育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 [6] - 政策支持国资在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 鼓励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并购 [6][7] - 晶华电子所处的液晶显示领域在AI技术驱动下景气度攀升 预计中国OLED显示器出货占比将从2024年14%增至2025年21% [6] 交易战略意义 - 分析认为此次并购有助于沙河股份在地产行业调整期进行多元化布局 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6] - 政策推动"链主"企业开展上下游并购 收购强链补链的优质资产 此次交易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7]
国元证券李洲峰:硬科技整合进行时,并购重组驱动价值重构与资本协同
券商中国· 2025-11-02 09:55
并购重组市场战略转型 - 并购重组正从规模扩张升级为企业整合资源、布局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1] - 政策暖风持续吹拂下,硬科技产业整合与跨领域协同正在重塑资本市场的价值坐标系 [1] - 未来并购交易有望向估值更趋理性、交易结构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1] 当前并购市场特征 - “并购六条”实施一年来,A股首次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数量及金额均同比增长超过100% [2] - 硬科技领域并购愈发勃兴,产业链整合成为主流,跨界并购案例陆续涌现且多属新质生产力范畴 [2] - 并购交易方式更为灵活,出现股份、定向可转债结合现金支付等差异化对价方式 [2] 并购标的筛选标准与买方构成 - 并购买方普遍偏好5000万至3亿元规模的硬科技标的,且对标的仍有盈利要求 [2] - 备受青睐的标的集中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半导体、新能源等符合国家战略的硬科技领域 [2] - 并购市场上的买方主要集中在行业龙头企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上市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平台 [2] 未来并购市场机会与趋势 - 未来一年并购市场的机会将主要集中在产业整合领域,尤其是硬科技等新兴产业的整合 [3] - 随着政策持续发力,跨界并购将保持一定活跃度,跨境并购有望进一步升温 [3] - 并购交易将更加注重质量和协同效应,估值更加理性,交易结构更加多元化 [3] 跨界并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跨界交易撮合难点在于交易双方对交易条件难以达成一致,尤其当买方主营业务与标的关联度不高时 [4] - 一级市场估值虚高导致的标的估值倒挂现象有所缓解,例如半导体行业平均市盈率较之前高点下降 [4] - 可通过合理的估值模型、对赌协议等方式设置风险缓冲,并采用多角度评价定价公允性以增加交易灵活性 [4] 证券公司并购业务能力要求与实践 - 并购业务要求证券公司具备专业的估值能力、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深入的行业研究能力等 [5] - 公司通过建设完善“六个一”并购业务体系,重塑组织架构,打造由撮合型向赋能型升级的现代化服务模式 [5] - 公司围绕省内龙头企业与上市公司启动“六个发动机”,打造了一系列并购典型案例 [5]
龙头八连板,本周披露并购重组进展的A股名单一览
凤凰网· 2025-11-01 21:52
A股并购重组市场整体概况 - 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多项政策利好下,资本赋能产业转型显成效,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各项举措正在落地开花 [1] - 截至发稿,本周披露并购重组进展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21家 [1] - 时空科技因拟收购嘉合劲威100%股权切入存储领域,股价斩获八连板 [1] 代表性并购重组交易案例 - 威高血净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山东威高普瑞医药包装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交易完成后威高普瑞将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3] - 东土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高威科100%股份,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5] - 胜利股份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由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控制的燃气类相关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标的包括中油珠海100%股权等,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6] - 凌志软件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凯美瑞德(苏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6] 交易金额与股权比例 - 百川能源拟2.15亿元取得西安中科光电22.86%股权 [1] - 安孚科技拟3.04亿元收购安孚能源6.7402%股权 [1] - 鹏鼎控股拟以3.57亿元收购并增资无锡华阳科技 [1] - 九芝堂拟2.1亿元收购吉象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5%股权 [1] - 领益智造拟24.04亿元收购浙江向隆96.15%股权 [1] - 康龙化成拟13.46亿元收购佰翱得82.54%股份 [1] - 中远海能拟5.98亿元收购上海液化气100%股权 [1] - 新兴铸管拟1.51亿元购买控股子公司阜康能源10%股权 [2] - 博源化工拟27.26亿元收购银根矿业10.65%股权 [2] - 得利斯拟3232万元收购裕丰和食品100%股权 [2] 并购战略与产业协同 - 威高血净收购威高普瑞可整合标的公司技术积累和产品布局,将产品线扩展到医药包材领域,实现业务协同 [4] - 东土科技收购高威科可补齐公司在解决方案环节的能力短板,推动由提供产品向成套解决方案及系统化服务模式的升级,同时提升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核心控制技术国产化率 [5] - 威高普瑞是国内首家取得预灌封注射器注册证的企业,核心产品实现关键医药包材的国产化替代 [4]
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11-01 02:08
交易方案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威高股份、威海盛熙和威海瑞明合计持有的威高普瑞100%股权 [33]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并构成关联交易,但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不构成重组上市 [34][35][36] - 交易标的的审计、评估工作及交易价格尚未最终确定,最终交易价格将以评估结果为基础由各方协商确定 [33][41] 交易战略背景与目的 - 交易旨在整合优质资产,新增预灌封及自动安全给药系统等医药包材业务,实现多元化经营,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9][30] - 交易响应国家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 [28] - 通过协同公司自身生物医用膜核心技术与标的公司在生物制药领域的丰富客户资源,共同开拓以生物制药滤器为重点的生物制药上游业务市场 [31][32] 交易对主营业务的影响 - 交易前,公司主营业务为血液净化领域医用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已完成生物制药滤器的技术研发与产品试制 [38] - 交易后,公司主营业务将新增预灌封给药系统及自动安全给药系统等医药包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5][30][38] - 标的公司威高普瑞的预灌封产品国内市场占比超过50%,国内排名第一,国际市场销量位列行业前五 [26][30][32] 交易对财务及股权结构的影响 - 交易完成后,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数据预计将有所增长 [6][39] - 交易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每股收益等的具体影响,因审计评估工作未完成尚无法准确计算,将在后续重组报告书中披露 [7][15][38][39] 行业前景与市场地位 - 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5,348亿元增长至2032年的11,2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92%至11.64% [27] - 下游生物药、疫苗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预灌封给药系统、自动安全给药系统及生物制药上游滤器产品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25][27][32] - 生物制药上游产品市场目前主要由外资厂商占据,国产化进程方兴未艾,市场前景广阔 [27][32] 尚需履行的程序 - 本次交易尚需履行多项决策和审批程序,包括公司再次召开董事会、股东会审议批准,以及获得上交所审核通过、中国证监会注册同意等 [8][40]
德尔股份: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将上会审核
巨潮资讯· 2025-10-31 23:15
交易核心信息 - 德尔股份收到深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会议安排通知,定于2025年11月7日召开会议审核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申请[2] - 本次重组方案为德尔股份拟向上海德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交易对方购买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2]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零对价受让方式收购爱卓智能100%股权,并同步募集不超过8270万元配套资金[2] 交易具体构成 - 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环节,德尔股份拟向上海德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行股份收购其持有的爱卓科技70%股权,交易对价为2.7亿元[2] - 同时以零对价受让上海兴百昌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持有的爱卓科技30%股权,该部分股权系未实缴的认缴出资额[2] - 本次交易标志着公司开启同行业并购升级之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