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厚普股份股价微涨0.17% 公司回应固态储氢技术应用问题
金融界· 2025-08-09 00:2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8日15时26分,厚普股份最新股价为11.53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2元 [1] - 当日开盘价为11.48元,最高触及11.58元,最低下探11.46元 [1] - 成交量为92670手,成交金额达1.07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46.74万元 [2]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1214.46万元 [2]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务,产品涵盖天然气加注设备、氢能装备等 [1] - 公司被列入专精特新企业名单,业务涉及氢能源、天然气等领域 [1] 公司动态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4日召开临时股东会,审议延长定向增发决议有效期等议案 [1] - 公司在投资者互动中表示固态储氢技术可用于发电,在数据中心应用方面具有技术可行性,但具体实施需结合实际场景进行研究 [1]
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将于9月16日至18日在四川德阳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21:15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将于9月16日至18日在四川德阳举办 主题为"绿色新能源 智造新未来" [1] - 大会聚焦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 覆盖水电 风电 光伏 核电 生物质能装备 新型储能 智能电网 高效输变电等核心领域 [3] - 采用"1+1+N"模式 包括开幕式 主旨大会 专题会议 展览会 对接会及实地考察 延伸至智能制造 绿色金融等支撑领域 [4] 行业现状 - 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 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体系 水电 风电 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 [3] - 2025年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全球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等重大装备相继问世 [3] - 上半年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速超过20% 光伏产能加速覆盖中东地区 氢能装备企业参与构建全球绿氢供应链 [3] 国际合作 - 通过"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框架 中国水电机组助力尼泊尔 秘鲁等多山国家能源建设 [3] - 大会汇聚全球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 用户行业代表 科研机构 专家学者 金融机构等共建产业生态 [3] 战略意义 - 大会举办正值"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启节点 契合全球绿色转型与中国产业创新引领背景 [4] - 旨在展示前沿技术成果 探讨装备智能化升级 数字化转型 推动能效提升与资源循环利用 [3][4]
武汉:拟按适度超前原则编制加氢站建设规划
快讯· 2025-07-07 10:18
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 武汉市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公开征求意见 [1] - 加快氢能装备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1] 氢能装备制造 - 加快氢能装备智能制造零碳产业园和氢能科技产业园建设 [1] - 推动氢气储运配套装备发展 [1] - 加快液氢罐箱运输技术产业化 [1] - 支持液态有机溶剂储氢装备应用 [1] - 加大制氢电解槽、氢气压缩机等重点产品生产 [1] - 优化氢能装备生产企业奖励政策措施 [1] 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编制加氢站建设规划 [1] - 简化审批流程 [1] - 优先支持三环线、四环线加氢站点基础设施建设 [1] - 鼓励现有加油(气)站改建、扩建加氢设施 [1] - 建设"油气电氢"综合能源一体站 [1]
股市必读:石化机械(000852)7月4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7-07 05:5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石化机械报收于6.63元,下跌1.92% [1] - 当日换手率2.4%,成交量22.67万手,成交额1.51亿元 [1] - 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87.48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34.7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922.22万元 [6] 投资者互动与市值管理 - 投资者质疑公司作为中石化控股的油服装备上市公司长期表现低迷 [2] - 公司回应将加强市值管理工作 [2] - 投资者关注中东战争对油气油服行业的影响,公司未正面回应业务发展情况 [2] 氢能业务布局 - 公司不生产氢能源,主营业务为氢能装备制造、服务及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公司下属氢能机械公司拥有10位博士、50余位硕士技术骨干,在氢能领域取得多项专利 [4] - 公司主持、参与多项标准编制,是中石化的"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和"湖北省氢气增压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4] - 公司以氢气压缩机、碱水制氢装备和纯氢管道为突破口,布局上游制氢和下游加氢市场 [4] - 公司计划开发关键装备,形成氢能装备一体化解决方案 [4] 国际市场布局 - 公司在沙特、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等多个国家有业务合作 [4] - 近两年公司在欧盟国家未形成销售收入 [5]
京城股份:天海氢能获政府补助594.2万元
快讯· 2025-06-23 18:32
政府补助公告 - 公司下属全资附属公司北京天海氢能装备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13日收到政府补助594.2万元 [1] - 其中与收益相关的金额为229.8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利润的10.19% [1] - 与资产相关的金额为364.4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26% [1] - 预计该政府补助将对公司2025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重磅!湖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6 15:01
湖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到2027年湖南省氢能产业目标包括:形成10家全国影响力骨干企业、氢能关键材料部分领域产业规模全国领先、氢能装备市场占有率全国前列、构建"一港两廊多区"发展格局 [1][5] - 重点发展交通运输、氢储能、氢冶炼、氢化工等领域的规模应用,突破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关键技术 [1][5] - 空间布局以岳阳氢能绿港为核心,沿京广、沪昆高速打造两条示范走廊,并在长沙、株洲等地建设多个特色应用示范区 [2][10][11][13] 行动目标与发展模式 - 以打造氢能装备和材料高地、氢能应用示范区为目标,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应用场景示范等四大工程 [5] - 发展模式强调创新驱动(突破PEM电解水制氢等核心技术)与应用带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示范) [7] - 突出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产业生态 [9] 空间布局具体规划 - **氢能绿港**:岳阳港口布局绿氢项目,推动氢燃料港口设备替代及内河氢动力船舶示范 [10] - **示范走廊**:京广/沪昆高速沿线布局加氢站,探索大中型货车、冷链物流的氢能应用 [11] - **应用示范区**:长沙聚焦工程机械氢能化,株洲发展轨道交通氢能技术,郴州推进"绿电制氢+氢冶炼"项目 [13] 重点任务与技术突破 - **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高压气氢储运、燃料电池零部件(膜电极、催化剂等)技术 [15] - **应用场景示范**:工程机械(混凝土搅拌车等)、交通(中重载商用车、船舶)、储能(风光发电+氢储能)领域优先推广 [16] - **产业集群建设**:发展制氢装备(电解槽)、储运设备(液驱泵、车载储氢系统)、关键材料(碳纤维、先进钢铁) [17]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基础设施**:构建绿氢供氢体系,在高速路段、港口、园区布局加氢设施,试点长距离输氢管道 [18] - **标准与人才**:参与氢能国际标准制定,高校增设交叉学科培养专业人才 [20][21] - **保障措施**: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技术攻关,优化加氢站审批流程,建立氢能车辆高速通行优惠机制 [17][18]
中原内配:与阳光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快讯· 2025-06-03 15:47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中原内配与阳光新能源于2025年5月30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 - 合作协议为框架性协议,旨在围绕能源结构转型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1] 合作内容 - 合作包括源网荷储风电一体化项目[1] - 合作涉及氢能装备产业合作[1] - 合作涵盖氢能应用场景[1] - 合作包含绿电长协合作[1] 财务影响 - 合作预计对公司2025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构成重大影响[1]
郭元强到东西湖区调研 更好统筹稳增长和促转型 全力推动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长江日报· 2025-05-29 10:2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武汉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生产超高纯金属溅射平面靶、管靶、精密钼等新型显示核心材料,郭元强鼓励企业利用武汉科教人才资源加强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新型显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1] - 中国赛宝(华中)实验室为武汉光电子、通信、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供计量检测和元器件检测服务,郭元强希望实验室发挥平台优势推动重点行业质量可靠性研究及技术服务 [1] - 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从事氢能装备研发、制造及系统集成,郭元强希望企业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研发更有市场竞争力的氢能装备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2] 现代农业与产业融合 - 西湖大农仓项目是东西湖区重点打造的农业现代化及农旅融合综合示范区,郭元强强调要立足特色资源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2] 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 郭元强强调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抢占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 [3] - 郭元强要求各区各部门紧盯上半年"双过半"目标强化经济运行分析和调度,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3] - 郭元强提出要做细做实企业服务,"一企一策"解决企业困难为重点企业增资扩产提供要素保障 [3]
致远新能(300985) - 300985致远新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年5月27日
2025-05-28 08:5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 11.52 亿元,同比减少 35.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由盈转亏 [6]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0.10% 和 4.18%,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43.45% [2] - 2024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49 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14] - 2025 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58.92% [14] 业务与产品情况 - 目前尚无氢能产品订单,有少量生产氢能产品用的碳纤维原材料存货,“氢能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待国家质量监督总局颁发制造许可证,产品经客户验证试验通过后可批量生产 [1][5] - 2024 年主营业务车载 LNG 供气系统业务稳步发展,市场份额稳居国内领先地位 [15] -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在手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苏州致邦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的 LNG 动力船燃料系统和吉林省昊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订单均有明显增长 [15] 业绩下滑原因与应对措施 原因 - 受市场需求和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影响,主营产品车载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的收入和毛利同比下降 - 募投项目投入使用,期间费用、折旧摊销等成本增加 - 全资子公司吉林省昊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业务产能利用率较低 - 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相关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约 1.41 亿元,对参股公司江苏申氢宸科技有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 3,650.69 万元,确认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为 740.15 万元 [6] 措施 - 2025 年把握 LNG 重卡市场机遇,做好主业,以“谋增长、提能力、创一流”为工作方向,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 研发专注于轻量化、节气耗、长续航、HPGS 内外置系统、高强钢框架应用等领域 - 抓住政策导向,抢占 LNG 动力船燃料系统业务市场份额 [2][11][13] - 强化自主研发能力与战略性研发投入,聚焦核心产品技术突破并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 开展大客户联合研发项目强化战略黏性,配合快速响应的售后支持体系,实现存量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 实施精益降本等措施提升产品毛利率及公司产品竞争力 [2][4] 精细化管理措施 - 创新研发方面,加强产品研发技术迭代,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新材料应用和实用性应用创新,探索稳定高效的产品工业化方案,在超大容积 LNG 气瓶供气模块的轻量化创新和 LNG 气瓶超长期保温性能方面技术优化 - 供应商管理方面,强化供应管理,开展供应商评审,为供应商提供配套产品技术支持 - 生产运营方面,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精细化管理,合理降低各项费用,增强全员成本意识,强化成本控制,优化人员配置,通过人、机、料、法、环各环节控制成本 [8][13] 研发成果与投入方向 成果 - 产品研发实现车载 LNG 低温绝热气瓶长真空寿命周期性能突破,生产工艺创新实现 3 分钟/台数字化自动化控制生产节拍 [10] 方向 - 2025 年一季度研发投入主要集中于模块轻量化设计方面,在车载 LNG 低温绝热气瓶长真空寿命周期性能开展研究 [15] 市场拓展策略与成果 策略 - 聚焦客户,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构建“洞察需求 - 整合资源 - 创新产品”的高效响应体系 - 构建“定制化产品 + 增值服务”的创新模式,深度响应客户需求 - 建立“质量追溯 + 服务闭环”管理机制,深化客户全周期服务 - 重点推进“技术攻坚 + 产品矩阵”战略布局,加大力度开拓增量市场 [17] 成果 - 客户群体为国内大型商用车制造企业,包括一汽解放等多家企业 [17] 行业发展情况与公司定位 - 中国天然气重卡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呈现显著周期性特点,2025 年相关政策对天然气重卡市场和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是利好 - 公司将抢抓国家“双碳”战略和能源结构调整机遇,把握国家对 LNG 产业的政策支持,做好长期战略布局 [18][19]
隆基绿能李振国“请辞” 专注研发及科技管理
经济观察网· 2025-05-26 19:39
高层人事调整 - 隆基绿能宣布高层人事架构调整,李振国辞去董事、总经理职务,专注于研发及科技管理工作 [2] - 董事长钟宝申兼任公司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日常运营、客户合作及供应链管理等职能不变 [3]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未发生变化,李振国和李喜燕夫妇合计持股19.10% [3] 战略与技术投入 - 人事调整与公司"技术领先"战略高度契合,李振国将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及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术官 [4] - 2024年研发投入约50亿元,占营收比重提高至6.07%,在BC电池、钙钛矿叠层、氢能装备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4] - 公司近年技术突破包括晶硅电池转换效率26.81%(2022年)、27.3%(2024年),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4.6%效率,HPBC 2.0组件25.4%效率打破海外垄断 [4] 行业现状与公司应对 - 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困局,2024年出现亏损,公司反思行业现状并调整战略 [5] - 李振国强调产能过剩时技术护城河的重要性,公司研发投入始终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6] - 人事调整被视为公司面向行业新周期的主动战略适配,强化技术创新应对风险 [6] 公司发展展望 - 隆基绿能成立25周年,李振国呼吁行业共同应对寒冬,强调技术创新的长期价值 [5][6] - 公司战略方向保持连贯,内部管理架构未变,职务交接平稳有序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