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流动性投放
icon
搜索文档
如果国债买卖重启,债市怎么走?
2025-11-04 09:5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债券市场,核心讨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如国债买卖、MLF、OMO)及其对市场利率、债市走势的影响 [1][2][4] * 提及权益(股票)市场,分析其与债券市场的互动关系(跷跷板效应)[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关于国债买卖重启的背景与性质** * 四季度重启国债买卖并非出于流动性投放的急需,因央行已有MLF、OMO等工具 [1][2] * 重启更多是参考海外经验和现代货币理论(MMT),旨在丰富流动性投放工具箱,使操作更趋中性 [1][2] * 选择在四季度操作可能与政策择时不确定性及财政与央行间协调有关 [4] **2 关于2025年债市整体表现与国债买卖的影响** * 2025年债市呈现双向波动的健康状态,例如一季度下跌、二季度上涨、三季度再次下跌、四季度回升 [5] * 国债买卖政策对债市影响总体中性偏多,市场已对5个基点的利好有所定价,实际结果可能在4-6个基点之间 [1][6] * 今年操作方式更中性,对市场利好影响小于去年,论据是去年一年期国债利率降至0.9%,而今年一年期保持在1.36%左右 [1][4] **3 关于国债买卖的未来趋势与操作细节** * 未来几年国债买卖量预计将逐渐增加,以替代使用频率降低的降准工具 [7] * 预计2025年以购买短期国债为主,同时兼顾中长期(如3年以内、5-7年、7-10年),且央行可进行双向操作(既可购买也可出售) [1][8] * 市场对国债买卖的解读将随时间推移更加理性和中性 [1][7] **4 关于2025年四季度债市走势与策略** * 四季度债市预计好于三季度,存在修复行情 [1][9] * 可适当进行长久期利率债交易,并关注止盈机会;若连续几天波动极小且无增量消息,则可关注票息策略 [1][9] * 四季度国债仍有下行空间,预测十年期国债(250016券)年底可能达到1.75%左右,无税券(250011券)可能达到1.65%-1.7%之间 [3][15] **5 关于债市与其他市场的关联** * 股市与债市存在一定跷跷板效应,但非绝对;居民存款入市对债市资金影响有限,资金分流主体是非银投资者(如理财产品、混合基金),但总体分流占比有限 [10] * 未来30年地方债利率预计在2.4%-2.5%左右,此利率水平对权益市场形成压力,限制其上涨空间 [3][11] 其他重要内容 **1 关于其他政策与外部因素的影响** * 基金赎回费率政策影响有限,因赎回费用进入基金财产,资金未真正离开债券市场;理财产品不一定会大规模赎回短期债券 [3][12] * 贸易摩擦的影响已部分在市场定价中反映,其可能在11月份出台方案 [14] * 关于基金赎回费率的征求意见稿落地后,若最终版本有较大调整,反而可能带来利好 [13]
10月MLF净投放2000亿元!流动性充裕,市场利率上行空间不大
北京商报· 2025-10-27 21:08
货币政策操作 - 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9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因本月有7000亿元MLF到期,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为连续第八个月加量续作[1] - 10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对冲到期的13000亿元后实现净投放4000亿元,本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计达6000亿元,规模与9月份持平[3] 操作背景与目的 - 操作旨在应对10月资金面面临的大税期和跨月双重考验,10月27日为纳税申报截止日,28日至29日为税期走款,在缴税大月和跨月叠加影响下资金面或面临较大压力[3] - 操作旨在配合政府债发行以强化货币与财政协同,10月财政部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预计10月政府债券净融资仍会达到万亿元规模[4] - 操作旨在助力宽信用进程满足实体融资需求,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撬动约5万亿元有效投资,预计创造2万亿至2.5万亿元配套贷款需求[4] - 操作旨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中长端市场利率稳定,近期中长端市场利率普遍有所上行,银行体系流动性有所收紧[5] 政策展望 - 买断式逆回购和MLF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1月到期量较大,合计分别达5.6万亿元和1.9万亿元[6] - 中国人民银行在去年8至12月期间累计购债1万亿元,截至今年9月末累计到期约7575亿元(近76%)[6] - 在到期压力加大及支持明年初政府债券集中发行等背景下,不排除中国人民银行在四季度采取降准或买入债券的手段来深度释放流动性[6] - 年底前市场流动性将继续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市场利率上行空间不大[6]
9000亿元!央行预告:下周一操作!
证券时报· 2025-10-24 22:19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及MLF操作是在央行每日根据一级交易商需求 连续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额外投放的中长期资金。10月以来,央行两度开展公开市场买断 式逆回购操作,累计净投放4000亿元。综合来看,MLF与买断式逆回购两项政策工具在10月合计释放 中期流动性6000亿元,与上月净投放规模持平,继续展现出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连续八个月加量续作。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10月24日发布预告称,将在10月27日(周一)以固定数量、利 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鉴于10月有7000亿 元MLF到期,本月央行MLF净投放将达到2000亿元,为央行连续第八个月对MLF加量续作。 校对:吕久彪 自今年3月MLF政策属性完全退出,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以来,央行持续保持对MLF加量续作。市 场机构普遍认为,在保持流动性充裕和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MLF期限偏长、投放和到账时 间确定,能为金融机构提供稳定的预期。 随着MLF操作招投标机制的完善,MLF操作已从当天发布结果公告改为预先发布招标公告,有利于参 ...
9000亿元,央行连续八个月加量续作
证券时报· 2025-10-24 21:54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10月24日发布预告称,将在27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 式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鉴于10月有7000亿元MLF到期,本月央行MLF净投放将 达到2000亿元,为央行连续第八个月对MLF加量续作。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及MLF操作是在央行每日根据一级交易商需求连续开展7天期 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额外投放的中长期资金。10月以来,央行两度开展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累计净投放 4000亿元。综合来看,MLF与买断式逆回购两项政策工具在10月合计释放中期流动性6000亿元,与上月净投放规模持 平,展现出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自今年3月MLF政策属性完全退出,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以来,央行持续保持对MLF加量续作。市场机构普遍认 为,在保持流动性充裕和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MLF期限偏长、投放和到账时间确定,能为金融机构提供稳 定的预期。 随着MLF操作招投标机制的完善,MLF操作已从当天发布结果公告改为预先发布招标公告,有利于参与机构提前做好 短中长期流动性安排。同时,当前MLF操 ...
9000亿元!央行连续八个月加量续作!
券商中国· 2025-10-24 21:08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于10月27日开展9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鉴于当月有7000亿元MLF到期,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为连续第八个月加量续作 [1] - 10月以来,央行通过MLF与买断式逆回购两项政策工具合计释放中期流动性6000亿元,净投放规模与上月持平,展现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3] - 自今年3月MLF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以来,央行持续加量续作,MLF期限偏长、投放时间确定,能为金融机构提供稳定预期 [3] 政策工具与市场机制 - 央行MLF操作机制已完善,从当天发布结果改为预先发布招标公告,有利于参与机构提前做好流动性安排 [3] - 当前MLF操作采取多重价位中标方式,有利于机构按需求合理确定投标利率,提高自主市场化定价能力,同时便于央行动态掌握机构流动性状况 [3] -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及MLF操作是在每日7天期逆回购基础上额外投放的中长期资金 [3] 市场分析与未来展望 - 近三个月央行保持较大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市场机构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等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4] - 在保持流动性充裕和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MLF能为金融机构提供稳定的预期 [3]
央行将于10月15日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搜狐财经· 2025-10-14 18:13
央广网北京10月14日消息(记者 冯方)10月14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将于10月1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 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截图自央行网站) 据此前公告,央行于10月9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央行数据显示,10月有8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央行上述操作落地后,当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3000亿。此外,10月还有5000亿元6 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待10月15日6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落地,央行当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净投放流动性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 ...
人民银行发布9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
北京商报· 2025-10-10 20:26
央行流动性工具操作 - 2025年9月短期逆回购实现净投放3902亿元 [1] - 2025年9月买断式逆回购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1] - 2025年9月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为0元 [1] - 2025年9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1] - 2025年9月抵押补充贷款(PSL)为净回笼883亿元 [1]
央行发布9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
证券时报网· 2025-10-10 18:44
央行流动性投放概况 - 9月央行通过多种工具实现流动性净投放,短期逆回购净投放3902亿元[1] - 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3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1] - 抵押补充贷款(PSL)呈现净回笼状态,规模为883亿元[1] -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在9月未产生净投放,为0元[1] 货币政策工具分类 - 央行流动性管理工具主要分为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类[2] - 公开市场业务包含短期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及中央国库现金管理等具体操作工具[2] - 中央银行贷款工具涵盖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及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
央行持续开展逆回购操作,流动性投放加码
国际金融报· 2025-09-30 19:23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概况 - 9月30日央行开展242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因有2761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339亿元 [1] - 前一日(9月29日)央行开展288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因有2405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481亿元 [1] 季度末流动性投放加码 - 9月22日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投放规模3000亿元 [1] - 9月26日14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扩大至6000亿元 [1] - 9月22日至9月30日期间,央行累计开展逆回购操作31799亿元,逆回购到期23434亿元,实现净投放8365亿元 [1]
时隔八个月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 连续净投放维稳季末资金面
新京报· 2025-09-22 14:14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季末临近,央行时隔八个月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单日开展3000亿元14天期和2405亿元7天期逆回购,因当日有2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2605亿元,为连续第九日净投放 [1] - 此次操作旨在应对国庆假期居民取现需求,操作时间和规模与近两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有助于抑制资金利率上行势头,预计月底前将持续投放,节后将实施净回笼以削峰平谷 [1] - 央行将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操作时间和规模将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此举有助于央行更好选择回购到期日、避免集中到期 [2] 货币政策工具定位 - 14天期逆回购操作机制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使其与MLF操作机制对齐,定位于数量型调控政策工具,不再有统一中标利率,由机构市场化自主定价 [2] - 调整进一步明确了7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政策基准利率的定位,强化了其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地位 [2] - 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新机制以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起点,“由短及长”传导至长期债券定价,并与LPR、存款利率、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等形成联动 [3] 季末资金面展望 - 跨季临近,央行公开市场到期额升至2万亿元以上,但财政存款的下拨能够对流动性形成补充,往往集中体现于季末最后几天 [4] - 银行间市场跨季资金面或呈现“稳中有忧”格局,压力整体可控但阶段性波动或将放大,公开市场超2万亿元到期等因素可能形成扰动 [4] - 央行对流动性态度偏呵护,预计将继续通过合理规模公开市场操作维护资金面平稳,月末7天期资金利率中枢或在逆回购利率上方约10bp-20bp之间 [4][5] - 近期中长端市场利率有所上行,但央行将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等工具注入中期流动性,中长端利率上行空间有限,9月MLF预计将延续增量续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