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

搜索文档
墨西哥民众青睐中国电动自行车
人民日报· 2025-06-05 05:44
墨西哥电动自行车市场概况 - 2024年墨西哥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约为607万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750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32% [1] - 中国品牌在墨西哥电动自行车市场占比超过一半,提供从经济型到高端智能化的多种产品 [1] - 墨西哥城、瓜达拉哈拉、蒙特雷等大城市电动自行车普及率不断提升,主要用于城市通勤和物流配送 [1][2] 中国品牌竞争优势 - 雅迪、艾沃拜克、奇沃和牛电科技等中国品牌凭借高性价比、良好续航能力和较低维护成本在墨西哥市场站稳脚跟 [1] - 雅迪宣布将投资近8000万美元在墨西哥阿兹特克建立新工厂,以开拓拉美市场 [1] - 中国品牌电动自行车充电费用远低于摩托车加油成本,维护更简单,受到消费者青睐 [1] 配送行业应用 - 外卖员和快递员成为电动自行车重点用户群体,中国品牌产品因便宜实惠、充电方便受到欢迎 [2] - 雅迪门店已覆盖墨西哥12个州,所有门店配备售后服务中心和配件仓库,提供两年全国质保 [2] - 低能耗、高续航的电动自行车特别适合配送行业骑手长时间骑行需求 [2] 市场基础设施发展 - 墨西哥电动自行车门店数量从去年年初的5家左右增至目前的20多家 [2] - 中国品牌推出支持快充的电动自行车,与特斯拉、比亚迪等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兼容 [3] - 未来中国企业计划与当地商场、超市、停车场合作建立更完善的充电网络 [3]
政策给力市场“涨”势喜人 “焕”出美好生活激活消费“一池春水”
央视网· 2025-06-04 11:49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5部门将于6月中旬在江苏启动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1] - 活动将选取新能源汽车推广比例不高、市场潜力较大的典型县域城市 [4] - 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金融、充换电及售后服务等领域市场主体共同参与 [4] -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4] - 5年来已有10余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29场专场活动、上百场巡游巡展活动 [6] - 发布9批次、400余款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 [6] - 下乡活动车型累计销售近1500万辆 [6]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 - 北京市累计申请以旧换新的电动自行车已突破14万辆 [7] - 带动新车销售超3.8亿元 [7] - 门店销售量环比上升,整体销售情况比2024年同期增长15%到20% [11] - 市民可享受最高650元的补贴 [12] 电动自行车销售情况 - 门店提供便捷的上牌服务,半小时内可完成新车上牌 [9]
广东本轮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销售17.4万辆 将依托门店打造“一站式”消费场景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9 16:55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广东省今年以来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销售量达17.4万辆,居全国前列,换新量约为上年度的3倍 [1] - 累计使用补贴资金8708万元,拉动电动自行车新车消费超4亿元 [1] - 珠三角城市成效显著,前5名地市分别为广州3.8万辆、佛山3.7万辆、惠州2.9万辆、深圳1.8万辆、东莞1.6万辆,合计约占全省80% [1] 政策实施与参与主体 - 全省参与活动的销售企业或门店共6992家,具备资质的回收企业84家 [1] - 开展宣传推广活动486场 [1] - 国家出台政策对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继续给予补贴,广东省多部门联动印发工作通知,明确补贴标准和流程 [1] 企业参与情况与市场反应 - 爱玛经销商表示以旧换新政策推动门店销售增长超过30% [2] - 雅迪指定两款车型旧车换购可抵1000元 [2] - 台铃在政府补贴基础上额外提供最高500元企业补贴,叠加旧车残值最高补贴600元,以旧换新最高可抵1600元 [2] 回收处理体系建设 - 全省已建成94个废铅蓄电池收集点,年收集能力80万吨 [3] - 建成5家再生铅企业,年处理能力50万吨,可满足回收处理需求 [3] 便民措施与服务创新 - 广州推出"电车专家服务端"报废回收登记系统,补贴发放效率提升50%以上 [2] - 佛山开展"信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试点,构建新型一站式监管机制 [2] - 惠州实现销售门店政策培训"全覆盖",确保政策解读"零偏差" [2] 未来工作方向 - 省商务厅将依托销售门店打造"一站式"消费场景,实现旧车回收、新车选购、补贴申领、新车上牌等业务一次办结 [3] - 推动各地市组织销售门店、回收企业联合开展促销活动,形成"国补+厂家补+旧车回收价"叠加优惠 [3]
广东推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拉动新车消费超4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5-29 13:07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广东全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销售量达17.4万辆,居全国前列,换新量约为上年度的3倍 [2] - 累计使用补贴资金8708万元,拉动电动自行车新车消费超4亿元 [2] - 珠三角城市成效显著,前5名地市分别为广州3.8万辆、佛山3.7万辆、惠州2.9万辆、深圳1.8万辆、东莞1.6万辆,合计约占全省80% [2] - 参与活动的销售企业或门店共6992家,具备资质的回收企业84家 [2] 回收处理体系 - 广东已建成94个废铅蓄电池收集点,年收集能力80万吨 [3] - 建成5家再生铅企业,年处理能力50万吨,完全满足回收处理需求 [3] - 回收企业对旧车进行一车一档查验,拆解过程由交管部门实时监管 [4] - 建有专用铅酸电池和锂电池贮存仓库,确保电池安全暂存 [4] 市场监管情况 - 2025年以来广东市场监管系统累计出动检查人员5.9万人次,检查电动自行车相关单位4.3万家次 [5] - 立案查办违法案件993宗,查扣涉案产品2300余件,涉案货值256万元,罚没金额375万元 [5] 企业参与情况 - 台铃科技针对不同城市提供多种申报平台协助消费者申请补贴 [3] - 广东骏宏环保回收有限公司严格执行车辆拆解和电池处理规范 [4]
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024年度沪市主板低碳新能专题集体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02:09
2024版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影响 - 安全相关修订:最高设计时速维持25公里/小时但强化电机限速指标[4] 防篡改要求覆盖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大系统[6] 防火阻燃标准提升至塑料件占比≤5.5%并强制整车编码永久标识[7] 新增企业质量保证能力与生产一致性检验要求[8] 明确标注使用年限引导淘汰老旧车辆[9][10] - 智能化升级:经营性车辆强制安装北斗模块实现动态安全监测[11] 通信模块需符合国家加密规定并保障用户隐私[12] - 其他调整:铅酸电池车型整车质量上限提升至63公斤[13] 脚踏骑行装置改为非强制项[14] 以旧换新政策进展 - 2024年首次纳入国家补贴体系 2025年浙江江苏等地单车补贴达1000-1200元[15] - 对无登记记录且首次购买新国标车型的消费者直接发放补贴[15] 公司资本开支规划 - 2025-2026年持续投入台州/丽水/广西/重庆/丰县/兰州生产基地及总部大楼建设[15] - 近两年转固规模将达到高峰[15] ESG信息披露策略 - 从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四维度评估ESG议题成熟度[16] - 优先对高成熟度议题开展细化和量化披露[16] 资金结构调整 - 增持PR1-PR2低风险理财替代协定存款以应对利率下行[17] - 保持与主流金融机构合作优化理财产品配置[18] 海外市场拓展 - 已设立越南/印尼/美国分支机构 印尼实现本地化供给 越南启动工厂交付[19] - 三级市场战略:东南亚/欧洲为重点突破 中亚/南亚为中期培育 其他区域保持前瞻研究[20] 产品升级路径 - 科技化:构建"APP-云平台-智能中控-头盔"智能生态 自研三电系统提升续航与安全[21] - 时尚化:联合Pantone发布流行色 与RIZOMA合作设计创新车型[22] - 平台化:模块化架构+数字孪生技术加速产品迭代[23] 股东回报 - 2024年拟每股分红0.592元 合计5.10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3.05亿元[23] - 股东大会授权管理层根据经营情况审议中期分红[23] 2025Q1业绩驱动 - 以旧换新政策刺激终端需求[24] - 渠道网络优化+智能化新品投放+精准营销策略协同发力[24]
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带动新车销售额2.6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5-28 11:08
政策实施效果 - 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申请量突破10万辆 带动新车销售金额2 6亿元 [1] - 2024年政策已带动新车销售额超0 96亿元 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 [2] - 老旧电动自行车更新步伐显著加快 拉动了消费增长 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补贴政策细节 - 基础补贴为每辆新购车辆补贴500元 [2] - 交售老旧锂电池电动自行车并购买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的消费者 额外补贴100元 [2] - 所交售旧车经过电池健康评估的消费者 额外补贴50元 最高可申领650元补贴 [2] - 补贴资金直接发放至消费者个人账户 杜绝企业"先涨价后补贴"行为 [2] 消费者参与流程 - 消费者需注销老旧车辆并购买"目录"内新车 通过"京通"小程序实名认证上传证明材料 [1] - 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件 银行卡 车辆注销证明 购车发票原件照片 [1] - 旧车电池健康评估需在申请提交前完成检测 每人享受1次补贴 [2] 行业影响 - 政策倒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推动行业向规范化 智能化方向升级 [3] - 企业需满足新国标对生产一致性 安全性能的严格要求 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3] - 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创新突破 如智能防盗系统 电池管理技术等 [3] - 消费者以更低成本置换符合新国标的安全车型 提升出行品质 刺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增长 [2] 政策设计特点 - 采用"后补模式" 摒弃企业门槛限制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2] - 消费者在任一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购买新车均可享受补贴 购新选择更自由 [2] - 政策红利精准直达消费者手中 实现惠民利企 [2]
北京电动自行车换新申请突破10万辆
北京青年报· 2025-05-28 09:20
政策实施效果 - 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申请量突破10万辆 带动新车销售额达26亿元 [1] - 政策消除安全隐患并拉动消费增长 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 2024年政策已带动新车销售额超096亿元 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 [4] 补贴细则 - 消费者通过"京通"申领补贴 金额最低500元 最高650元 [2] - 基础补贴为每辆新车500元 交售老旧锂电池车换铅酸电池车额外补贴100元 [2] - 旧车电池健康评估后额外补贴50元 每人限享1次补贴 [2] 门店销售情况 - 雅迪新街口门店300辆车申请以旧换新 销量同比增长15% [3] - 爱玛小西天门店137辆车申请以旧换新 销量同比增长20% [3] - 消费者对更智能 续航更长 安全性更高的电动自行车需求旺盛 [3] 便民服务 - 北京近400家便民服务点提供售旧 换新 辅助上牌等一站式服务 [3] - 消费者通过京通小程序上传材料后 10分钟即可在店内领取新车牌 [3] 政策设计特点 - 采用"后补模式" 补贴资金直接发放至消费者账户 杜绝企业"先涨价后补贴"行为 [4] - 无企业门槛限制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提升市场主体参与度 [4] - 消费者可在全市任一门店购新车享受补贴 选择更自由便捷 [4]
中瑞股份(301587) - 2025年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6:3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位于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内领先的圆柱锂电池精密安全结构件研发、制造及销售商,产品包括锂电池组合盖帽、大圆柱结构件等 [2] - 与LG新能源、Tesla等国内外行业领先锂电池厂商、新能源车企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2]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3,649.7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07.80万元 [2] 业绩相关 2024年度业绩变动原因 - 下游部分重要客户阶段性调整采购需求并改款,部分组合盖帽销售收入下降 [3] - 行业降价压力传导,公司降低部分成熟产品型号单价,营业收入下降 [3] - 跟进前沿产品开发,部分产品原材料成本高及人工成本增加,营业成本增加 [3] 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13,996.45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2.27万元 [3] 业绩预期 - 预计锂电行业及相关市场将继续增长,公司围绕主营业务,加强市场开拓,推进大圆柱结构件产品研发制造,争取2025年度实现更好业绩 [3] 产品相关 大圆柱结构件收入占比 - 2024年大圆柱结构件收入占比约为10.88%,较往年同期有所提升 [3] 大圆柱结构件技术储备及研发重点 - 围绕提升大圆柱电池容量、放电倍率、安全性及使用寿命等方面进行技术储备,开展46封口型组合件等研发项目 [3] 项目建设情况 - 所投资的大圆柱系列新型锂电池精密金属结构件项目进展顺利,土建工程已开工建设 [3]
新泰市打好电动自行车安全整治“组合拳”
齐鲁晚报网· 2025-05-23 12:37
自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新泰市通过强化源头管控、严格执法监督、深化科技 赋能和推动社会共治,逐步构建起整治行动闭环管理体系,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强警示宣传,推动社会共治。新泰将电动自行车管理纳入基层治理网格,联合物业、社区志愿者 开展"扫楼行动",排查"进楼入户""飞线充电""楼道充电"等隐患,引导居民使用集中充电设施。此外, 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题警示宣传,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官方微信公众号、"新泰融媒"和户外大屏、楼宇电 视、电梯广告播放电动自行车警示视频,教育引导群众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管理。加大对《电 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宣贯力度,深入解读标准中的技术指 标,提高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人员对电动自行车相关标准的理解与执行水平。 三、深化科技赋能,加速创新引领。新泰建设智能阻止系统,摸清全市住宅小区的楼宇电梯数量,充分 调研小区电动自行车管理模式、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停放场地及充电设施建设等情况,对接智能化物业 管理系统市场运营方会商电梯轿厢"电动自行车阻车系统"安装细节,通过深入分析、精准把握,合力推 进住宅小区电梯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阻 ...
【西安】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
陕西日报· 2025-05-22 06:25
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核心内容 - 西安市出台《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试行)》,旨在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预防和减少交通、火灾等事故,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 - 电动自行车管理遵循保障安全、方便群众,科学规划、依法规范,疏堵结合、协同共治的原则 [1] 电动自行车销售与改装限制 - 禁止销售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 [1] - 禁止销售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信息与实物不一致的电动自行车 [1] - 禁止销售关键零部件(蓄电池、控制器、充电器等)与产品合格证信息不一致的电动自行车 [1] - 禁止改装或改动电动自行车电动机和蓄电池等动力装置 [1] - 禁止更换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电动机和蓄电池 [1] - 禁止改装或拆除电动自行车限速装置使最高时速超标 [1] - 禁止拆除电动自行车车速提示音装置 [1] - 禁止擅自加装遮阳(雨)伞、车篷、车厢等改变外形结构影响驾驶安全的装置 [1] 电动自行车登记与使用规定 - 电动自行车所有人需在购车之日起30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并取得号牌方可上路 [1][2] - 30日内未登记挂牌的可凭购车发票临时上路行驶 [2] - 满30日未登记挂牌上路的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置 [2] - 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等需按机动车管理规定登记注册并悬挂相应号牌 [2] - 驾驶电动摩托车等车辆需持有相应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 [2] 电动自行车使用限制 - 禁止利用电动自行车非法载客 [1][2] - 禁止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盲道、道路交叉口等禁止停放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 [2] - 使用电动自行车从事邮政快递、即时配送等经营活动的企业需履行交通安全主体责任 [2] - 相关企业需建立健全配送车辆及驾驶人安全管理制度 [2] - 相关企业需优化改进平台算法,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2] - 相关企业需督促从业人员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悬挂规定号牌的车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