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G信息披露
icon
搜索文档
谋破局 寻新章 促进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7-09 09:53
绿色金融发展成效 - 我国绿色贷款余额已超40万亿元,位居全球首位 [1] - 绿色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持续扩大,吸引大量资金流入绿色产业 [1] - 绿色保险加速发展,为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保障 [1] 碳市场动态与挑战 -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成交均价为74.96元/吨,较去年11月高点下降约三成 [2] - 碳价下行受履约窗口、配额未收紧等因素影响,主管部门担忧高碳价加重实体经济成本 [2] - 欧盟碳价曾达约合人民币1000元/吨,高碳价有助于促进绿色技术研发与推广 [3] 碳市场国际化路径 - 强制碳市场因涉及各国定价权,短期内难以实现互联互通 [3] - 自愿碳市场规模较小,价格较低,具备跨境交易基础,互联互通可能性更高 [4] - 建议授权香港、澳门与其他国家签订碳信用合作协议,开展自愿碳市场互联互通试点 [4] 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与信息披露 - 中国将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的2035年NDC目标,推动地方及市场主体加速转型 [5][6] - NDC出台后,各地区及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需编制转型行动计划 [6] - 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 [6] 转型金融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已编制4个行业(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农业)的转型金融目录,另有7个行业正在编制 [8] - 缺乏清晰的转型标准可能导致"洗绿""假转型"风险,打击金融机构积极性 [8] - 当前转型金融产品以债务类工具为主,股权类和保险类工具较少 [8] 股权类转型金融工具 - 转型企业有扩充资本金需求,建议支持股权类基金发展,设立"转型基金" [9] - 部分金融机构已考虑推出股权类转型金融工具,如"转型基金"等产品 [9] - 绿债市场流动性欠佳,银行持有大量绿债且不交易,绿债基金和ETF产品较少 [9]
ESG信息披露进入强制时代
中国经营报· 2025-07-02 21:51
ESG信息披露趋势 - 全球ESG信息披露强制性加强 欧盟通过SFDR和CSRD实施严格ESG披露要求 美国正从自愿转向强制模式[1] - 中国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 要求部分指数样本公司和境内外上市公司最晚2026年披露2025年度报告 2024年5月1日起实施[1] - 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 计划2027年出台基本准则和气候准则 2030年建成统一披露准则体系[2] 建筑行业现状 - 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连续五年保持6.6%以上 2024年为6.67% 显示其国民经济支柱地位[3] - 2024年建筑业直接从业人数5962.07万人 同比减少12.26% 企业数量增长5.57%至168011个 反映劳动生产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3] - 建筑行业碳排放占比高 低碳转型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路径[3] 建筑企业ESG转型 - ESG强制披露为评估企业价值提供新维度 帮助建筑企业管控风险并把握转型机遇[4] - 建筑企业需将ESG披露要求与战略布局深度融合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以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4]
合规管理怎么干?看了这50多个合规案例就知道了
梧桐树下V· 2025-06-12 20:49
新《监察法》及合规监管趋势 - 新《监察法》生效标志着反腐败治理进入"穿透式监管"时代,明确保护企业产权与自主经营权原则 [1] - 2024年A股市场1011家上市公司因违规受罚,共开出2289张罚单,总金额达10.33亿元 [1] - 银行、计算机、电力设备行业成违规重灾区,仙琚制药、思创医惠等企业最高罚款达1.95亿元 [1] - AI逐步应用于合规决策,呈现"监管穿透化"和"工具智能化"趋势 [1] 企业合规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涵盖公司治理、董监高责任、反商业贿赂等6大合规模块,包含50+案例解析 [3][18] - 限时5折优惠活动,原价899元降至449.5元,6月10日-18日期间可叠加满500减80优惠 [2][18] 公司治理合规要点 - 聚焦股东出资纠纷、股权转让风险、关联交易合规等6大问题,结合6个真实案例 [4][5] - 解析股东会程序、对外担保授权及制度审查要点,涉及"大股东越权决议无效"等案例 [9][10] 董监高责任强化 - 新公司法下董监高面临更高合规要求,涵盖内幕交易、违规披露等5类刑事重罪标准 [8] - 民事责任涉及抽逃出资、违法减资等12类场景,特别针对"新三板监事担责"等难点 [8] 高风险领域合规管理 - 反商业贿赂覆盖8大重点领域,广告宣传涉及7大风险场景,安全生产明确5类主体责任 [13] - 结合"压力管道未检""虚假宣传"等30+案例解析监管逻辑 [13] 人力资源合规实务 - 详解招聘、用工、绩效管理等全流程法律要点,包含"就业歧视纠纷"等10个案例 [15] - 重点解决劳动合同签订疏漏、竞业限制协议执行等难点 [15] ESG信息披露要求 - 对比MSCI、中证指数、商道融绿三大评级体系方法论差异 [17] - 结合沪深交易所最新披露要求,分析中芯国际、歌尔股份等企业ESG实践案例 [17]
合规管理怎么干?看了这50多个合规案例就知道了
梧桐树下V· 2025-06-12 20:48
新《监察法》与合规监管趋势 - 新《监察法》生效标志着反腐败治理进入"穿透式监管"时代,明确保护企业产权与自主经营权原则 [1] - 2024年A股市场1011家上市公司因违规受罚,共开出2289张罚单,总金额达10.33亿元 [1] - 银行、计算机、电力设备行业成为违规重灾区,仙琚制药、思创医惠等企业最高罚款达1.95亿元 [1] - AI技术逐步应用于合规决策,呈现"监管穿透化"和"工具智能化"双重趋势 [1] 企业合规实务课程核心内容 公司治理合规 - 聚焦股东出资纠纷、股权转让风险、关联交易合规等6大问题,含6个真实案例分析 [5][6] - 解析公司设立、解散、股权转让等环节风险点,提供防控策略 [6] 董监高责任 - 新公司法强化背景下,涵盖内幕交易、违规披露等5类刑事重罪新标准 [10] - 民事领域涉及抽逃出资、违法减资等12类场景责任,特别解析"新三板监事担责"难点 [10] 企业运营合规 - 以"大股东越权决议无效"等案例解析股东会程序、对外担保授权要点 [13] - 结合当当网"抢公章"事件,提供印章保管依据与决策流程规范 [13] 专项领域合规 - 反商业贿赂覆盖8大重点领域,广告宣传梳理7大风险场景,安全生产明确5类主体责任 [17] - 通过30+案例解析商业贿赂、虚假宣传等风险特征 [17] 人力资源合规 - 详解招聘、用工、绩效管理全流程法律要点,含10个真实案例 [20] - 针对劳动合同签订疏漏、竞业限制协议执行等难点提供解决方案 [20] ESG信息披露 - 对比MSCI、中证指数、商道融绿三大ESG评级体系方法论差异 [23] - 结合中芯国际、歌尔股份案例,分析沪深交易所最新披露要求 [23] 课程促销信息 - 原价899元,限时5折449.5元,含50+案例拆解6大合规模块 [3][16][25] - 活动时间6月10日-18日,支持满500元减80元叠加优惠 [2][16]
世界环境日 | A股可降解塑料行业ESG信披观察:产品可降解率等技术参数待完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14:41
政策与行业背景 -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2021年9月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1] - 国家标准《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GB/T 41010-2021)于2022年6月1日实施,规范生物降解塑料性能及标识[2] - 快递包装领域政策修订鼓励使用可降解材料,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向重点领域深入[3] 行业ESG披露现状 - 可降解塑料指数27家上市公司中15家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披露率56%,高于全A股45 74%[2][3] - 市值TOP10企业中8家披露ESG报告,5家公布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范围一+范围二),仅1家披露范围三数据,6家公布研发投入[3] - 行业ESG披露水平被专家评价为"中游",未满足公众期待,范围三数据尤其缺乏[2][3] 企业案例与技术应用 - 万华化学全生物降解地膜已应用于30万亩农田,恒力石化推动生物降解地膜治理白色污染,彤程新材建成10万吨级可降解材料产线开发农业地膜[5] - 聚乳酸(PLA)占全球可降解塑料制品份额超60%,但最新研究显示其微塑料颗粒可能入侵人体肠道系统[6] - 上市公司ESG报告普遍缺乏可降解率、可回收率等关键数据披露[6] 专家建议与行业挑战 - 专家呼吁企业应在ESG报告中详细披露技术参数(如可降解率),并通过招股书等渠道补充环境效益数据[6] - 行业需平衡技术优势与风险披露,政策应明确标准框架,企业需履行环境责任透明度[7] - 可降解塑料并非零危害,需客观评估其应用风险而非过度宣传环保光环[6][7]
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024年度沪市主板低碳新能专题集体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02:09
2024版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影响 - 安全相关修订:最高设计时速维持25公里/小时但强化电机限速指标[4] 防篡改要求覆盖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大系统[6] 防火阻燃标准提升至塑料件占比≤5.5%并强制整车编码永久标识[7] 新增企业质量保证能力与生产一致性检验要求[8] 明确标注使用年限引导淘汰老旧车辆[9][10] - 智能化升级:经营性车辆强制安装北斗模块实现动态安全监测[11] 通信模块需符合国家加密规定并保障用户隐私[12] - 其他调整:铅酸电池车型整车质量上限提升至63公斤[13] 脚踏骑行装置改为非强制项[14] 以旧换新政策进展 - 2024年首次纳入国家补贴体系 2025年浙江江苏等地单车补贴达1000-1200元[15] - 对无登记记录且首次购买新国标车型的消费者直接发放补贴[15] 公司资本开支规划 - 2025-2026年持续投入台州/丽水/广西/重庆/丰县/兰州生产基地及总部大楼建设[15] - 近两年转固规模将达到高峰[15] ESG信息披露策略 - 从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四维度评估ESG议题成熟度[16] - 优先对高成熟度议题开展细化和量化披露[16] 资金结构调整 - 增持PR1-PR2低风险理财替代协定存款以应对利率下行[17] - 保持与主流金融机构合作优化理财产品配置[18] 海外市场拓展 - 已设立越南/印尼/美国分支机构 印尼实现本地化供给 越南启动工厂交付[19] - 三级市场战略:东南亚/欧洲为重点突破 中亚/南亚为中期培育 其他区域保持前瞻研究[20] 产品升级路径 - 科技化:构建"APP-云平台-智能中控-头盔"智能生态 自研三电系统提升续航与安全[21] - 时尚化:联合Pantone发布流行色 与RIZOMA合作设计创新车型[22] - 平台化:模块化架构+数字孪生技术加速产品迭代[23] 股东回报 - 2024年拟每股分红0.592元 合计5.10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3.05亿元[23] - 股东大会授权管理层根据经营情况审议中期分红[23] 2025Q1业绩驱动 - 以旧换新政策刺激终端需求[24] - 渠道网络优化+智能化新品投放+精准营销策略协同发力[24]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充满活力的上市公司群体是投资中国的价值源泉
新浪财经· 2025-05-19 10:29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概况 - 大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聚焦中国资本市场新机遇 [1] - 参会机构包括金融监管机构、交易所、主权财富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等近400名代表 [1] A股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A股上市公司总数超过5000家,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反映中国产业门类齐全 [2] - 2024年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五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2] - 沪深300指数股息率接近3.6%,市盈率12.6,明显低于境外主要指数 [3] 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 - 2024年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90%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超40% [3] - 实体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1.6万亿元,同比增长3.1% [3] - 超800家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 [3] 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2.4万亿元,回购股份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3] - 越来越多企业实施一年多次分红 [3] 资本市场改革政策 - 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 [3] - 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加大重组支持力度 [4] - 引导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 [4]
上市公司气候信息披露制度比较研究|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24 20:00
国际气候信息披露制度框架 - ISSB于2023年6月26日发布IFRS S1和IFRS S2准则,建立全球统一的气候信息披露框架,强调可比性、一致性和兼容性("3C"特点)[5] - ISSB准则整合全球多套ESG标准,解决信息壁垒问题,允许各司法管辖区保留弹性空间以增强适用性[5] - IFRS S2首次专门针对气候信息披露制定要求,显著提升披露标准,成为各国制度建设的共同参照基准[5] 欧盟气候信息披露制度特点 - 欧盟通过CSRD(2022年)、ESRS(2023年)和CSDDD(2024年通过)构建全球最严格的制度体系,2024年1月生效[7][8] - 采用双重重要性标准(财务+环境影响),强制要求范围3排放披露,并规定独立鉴证时间表(有限鉴证2026年、合理鉴证2028年)[9] - 范围3披露涉及全价值链中小企业,合规成本高,实际执行效果待观察[10] 美国气候信息披露制度现状 - SEC规则(2024年3月)仅要求范围1-2披露,未强制范围3,采用单一财务重要性标准,鉴证时间表(有限鉴证2029年)晚于欧盟[12][13][14] - 加州规则更激进,要求2026年起披露范围1-2、2027年起范围3,鉴证进度(有限鉴证2026年)快于SEC但慢于欧盟[14] - SEC规则因诉讼暂缓生效,政治分歧导致未来实施存在不确定性[14] 中国气候信息披露实践 - 生态环境部2021年《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银保监会2022年《绿色金融指引》等文件初步涉及气候信息披露要求[16] - 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明确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不完整导致投资者损失需承担侵权责任,首次确立司法追责机制[16]
《中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ESG信息披露报告》在京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4-21 19:47
文章核心观点 责任云研究院与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国内首份《中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ESG信息披露报告(2024)》,指出开展重大工程建设项目ESG信息披露与评价意义重大,目前中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整体ESG信息披露水平处于初始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并从三个维度提出优化建议 [1][3][4] 分组1:报告发布情况 - 责任云研究院与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联合召开中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ESG发展研讨会并发布《中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ESG信息披露报告(2024)》,这是首个面向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层面的ESG信息披露研究 [1] 分组2:开展重大工程建设项目ESG信息披露的意义 - 开展重大工程建设项目ESG信息披露与评价,是贯彻相关法规政策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的精神,也是企业ESG在项目层面的深化,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1] 分组3:报告研究方法与样本 - 报告全面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现阶段ESG信息披露标准和实践,重点参考权威机构标准,用描述性统计和内容分析方法评估现有工程建设项目ESG信息披露内容 [2] - 报告选取2014年至2024年间134项中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作为样本,涵盖多种基础设施类型,具备典型性与代表性,给出ESG信息披露优秀案例30强名单 [2] 分组4:中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ESG信息披露现状 - 中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在关键领域取得积极进展,部分项目已将ESG理念纳入建设管理,但整体ESG信息披露水平处于初始阶段,平均分未达及格水平,存在完整性不足、标准化有待提升等问题 [3] - 环境影响方面,工程项目重视相关问题,但环境指标披露在广度和深度上差距大,对实际环境影响的量化披露不足 [3] - 社会责任方面,项目对员工权益、社区影响及供应链管理的披露不充分,部分项目未能全面披露在社会发展和公众参与方面的贡献 [3] - 治理方面,项目的合规管理、风险控制与廉洁制度完善有进展,但全面、系统的ESG机制建设需加强 [3] 分组5: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 报告从信息披露制度、标准体系、激励机制三个维度提出优化建议,如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方面,建议将强制披露范围拓展至社会和治理维度,构建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披露机制,推动项目ESG信息披露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创新转变,建立全生命周期的ESG信息披露新制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