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优先

搜索文档
48小时内三连击!特朗普“强人神话”开始坍塌,中国只需静候其变
搜狐财经· 2025-08-21 00:47
核心观点 - 特朗普政府面临多重政策失效压力 包括能源策略受挫 民调支持率下滑及经济数据疲软 导致其对华贸易态度转向缓和 全球关注中国后续反应 [1][3][18][21][23] OPEC+能源策略调整 - OPEC+宣布9月起增产54.8万桶/日 沙特与阿联酋采取降价竞争策略 [3] - 油价稳定于70美元水平 特朗普试图通过压低油价迫使美联储降息的策略失效 [4] - 俄罗斯与OPEC+加强合作 抵消特朗普对俄油进口加征100%关税的威胁 [5][6][7] 美国经济政策与民调表现 - 特朗普经济政策支持率降至37% 创任期新低 [8] - 62%民众反对关税政策 58%对减税法案失望 55%认为整体经济策略失败 [9] - 小企业面临生产成本飙升 失业率回升及扩张计划暂停 涵盖服装制造 农机设备及金属加工等行业 [9] 就业数据与政府反应 - 7月美国就业增长跌至疫情以来最低水平 特朗普解雇劳工部统计局局长 [10][11] - 数据公信力受质疑 可能影响市场对美国经济信心 [13][14]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拒绝降息 特朗普公开要求其辞职 [15] 对华贸易政策转变 - 特朗普态度软化 称中国为"伟大的国家" 并对达成协议表示乐观 [17] - 美国政府撤销12项对华反制措施 财政部长此前威胁的"三位数关税"未实施 [16][17] - 政策调整被视为试探性求和 反映其国内压力加剧 [18] 全球贸易环境反应 - 多国未跟进特朗普8月1日宣布的新关税措施 观望中国后续行动 [19][20][21] - 中国是否妥协 反击或维持现状 将直接影响全球贸易态势走向 [21][22]
“赢麻了”!特朗普透露“美乌矿产细节”,美国收益远超3500亿!
搜狐财经· 2025-08-20 23:14
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声称通过美乌矿产协议将为美国带来超过3500亿美元的收益,远超拜登政府提供的3500亿美元援助 [3] - 协议于2025年4月30日签署,涉及乌克兰稀土资源的共同开发,乌克兰拥有全球顶级稀土资源之一 [3][7] - 35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全年财政收入的十三分之一,或乌克兰两年GDP总和 [3] 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与政策转变 - 美国此前三年向乌克兰提供670亿美元武器装备和315亿美元直接财政支持,总计约1000亿美元 [3] - 签订矿产协议前,美国停止对乌军事支援和情报共享,导致乌克兰军事行动受阻 [6] - 协议签订后,美国仅允许乌克兰有偿购买武器,或由北约代为支付,不再提供无偿援助 [7][8] 矿产协议的执行挑战 - 协议收益为"预期收入",需美国投资设备、技术及管理人员参与乌克兰矿产开发,变数较大 [16] - 乌克兰战乱环境可能阻碍矿产顺利开发,且矿山位于乌克兰境内,开发自主权受限 [17] - 美国稀土加工技术不成熟,依赖中国技术但难以获取,可能影响收益预期 [18] - 特朗普剩余三年半任期内开发进度受限,若政党轮替可能导致政策中断 [19][20] 特朗普的谈判策略 - 特朗普坚持"美国优先",拒绝无偿援助乌克兰,要求所有支持必须付费或由第三方承担 [8][11] - 通过关税战等手段增加国库收入,谈判中极力避免美国利益受损 [11] - 协议目标包括收回拜登政府援助成本并额外获利,但对乌克兰困境缺乏同情 [14] 协议潜在收益评估 - 虽特朗普宣称收益超3500亿美元,但实际兑现需克服多重执行障碍 [16][23] - 行业分析认为美国大概率能收回成本,但高额收益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23]
特朗普有3个失误,鲁比奥也承认犯错!美国在贸易战上输给了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8-20 13:44
贸易战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从最初500亿美元扩大到2025年60%水平 [3] - 美国企业成本飙升导致民众物价上涨 农场主订单遭受重大冲击 [4] - 美国股市暴跌且失业人数飙升 美联储警告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18]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出口市场实现多元化转型 迅速拓展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3][15] - 2025年国内消费和投资贡献79.1%经济增长 新能源车产量暴增 [15] - 实现7纳米高端芯片自主生产能力 覆盖从基础零件到大型装备的完整制造体系 [15] 全球格局变化 - 70多个国家被迫前往华盛顿进行贸易谈判 推动全球多极化趋势发展 [13] - 欧盟在批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同时 与中国重启投资协定谈判 [15] - 沙特/伊朗/埃及等多国加入金砖组织 推动本币结算减少美元依赖 [15] 产业供应链重组 - 亚洲各国加速供应链重组进程 东南亚国家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13][15] - 日韩汽车制造商纷纷在中国设立工厂 深化本地化生产布局 [15] - 中国产业链韧性显著提升 在全球贸易体系中获得更广泛合作空间 [18]
在特朗普的带领下,美国已不再值得信任,多个盟友叫停采购F-35计划
搜狐财经· 2025-08-20 09:24
瑞士人算得很清楚,美国关税让他们的精密手表出口成本暴涨,F-35采购合同还规定,最终价格要随美 国通胀和原材料成本浮动,这架号称"性价比最高"的隐形战机,还会让国库多掏16亿美元冤枉钱。 但真正让他们愤怒的是,特朗普政府那种"爱买买不买滚"的态度。就像前五角大楼官员说的,39%关税 对盟友而言就是当众竖中指,更何况还专挑瑞士国庆日这天宣布,侮辱性极强。 更深层的崩坏是信任层面,西班牙转向法国阵风战机时说的很直白:"我们需要可靠伙伴"。这话翻译过 来就是,美国已经不算可靠伙伴。印度也是如此,50%的关税还不掀桌,那就是傻了。 实际上,从2018年钢铝关税开始,到阿富汗撤军,再到如今把贸易战火烧到永久中立国瑞士头上,盟友 们的耐心被一点点磨光。F-35订单危机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它证明即便最铁杆的军售关 系,也架不住"美国优先"的持续放血。 西班牙国防部刚撕毁价值百亿的F-35订单,瑞士议会就传来要求取消战机的消息,印度国防部长则直接 取消访美行程,这些发生在过去两周的情形,根本不是巧合。 当特朗普政府把对盟友的钢铝关税飙升到39%,还威胁要北约成员国把军费提到GDP的5%时,他大概 没想到,最先流血的 ...
美方开出300%芯片关税!特朗普:必须在美国建厂,否则免谈?
搜狐财经· 2025-08-19 23:05
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策略 - 将国际关系视为商品交易 国家主权和国际道义均可量化定价 形成"商品+价格"的单一评估体系 [3] - 对德国汽车加征25%关税以保护本土产业 与沙特签署千亿美元军火订单换取石油利益 [3] - 要求北约成员国缴纳GDP5%作为"保护费" 将军事同盟关系转化为付费服务模式 [3] 能源领域的博弈手段 - 原计划制裁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 但因普京强硬表态保护买家而被迫取消制裁 [5][6] - 此前对印度购买俄石油征收50%重税 形成明显双重标准 [6] - 将能源供应国划分为不同等级 对沙特等资源大国采取怀柔政策 对弱势国家实施资源榨取 [5] 科技产业施压措施 - 威胁对境外芯片企业征收200%-300%关税 限期要求企业迁美建厂 [6] - 建立"搬迁宽限期+阶梯式关税"组合拳 通过税率杠杆强制产业转移 [6] - 形成"要么本土化生产 要么承受毁灭性关税"的二元选择模式 [6] 贸易保护主义特征 - 针对不同国家实施差异化关税政策 墨西哥乌克兰等弱势经济体承受更大压力 [5] - 采用"东敲西打"战术 在汽车能源芯片等多个领域同时发起贸易攻势 [6][7] - 将关税武器与产业政策捆绑 实现"贸易战+产业回流"双重目标 [6] 国际信誉影响 - 频繁变更政策立场导致承诺可信度下降 如对乌克兰军援附加矿产条件 [1][5] - 盟友关系呈现"付费会员制"特征 破坏传统同盟体系的稳定性 [5][10] - 短期利益导向削弱长期战略信誉 可能引发国际合作伙伴的避险行为 [10]
特朗普对全球亮出底牌,中方躲过一劫?美前财长:中国成唯一赢家
搜狐财经· 2025-08-19 19:02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核心观点 - 特朗普政府推出庞大加税清单 几乎涵盖全球所有国家 但中国未被列入[1][3] - 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指出中国成为"唯一赢家" 美国可能走向"阿根廷化"经济衰退[5][8] - 关税政策导致美国物价全面上涨 短期增加财政收入但长期损害经济信誉[8][9] 美国政策战略意图 - 通过加税充实国库并引导全球资本和产业链回流美国 解决制造业衰退和就业问题[6] - 对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征收重税 展示"美国优先"原则的强硬态度[1][6] - 避开对中国加税是战略性试探 因全面贸易战将冲击美国资本市场科技行业和零售业[8] 中国应对策略优势 - 通过双循环战略强化国内市场 减少外部依赖 并通过一带一路和RCEP扩大国际朋友圈[6] - 东盟已超过欧盟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任何排除中国的举动将引发全球经济波动[6] -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 在数字经济和绿色能源领域突破 积极推进多边合作[10][14] 全球格局变化 - 美国孤立主义政策推动多极化发展 巴西印度等国家更紧密团结在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10][12] - 全球资本技术和人才流向发生深刻变化 跨国企业投资可能撤离美国不稳定环境[9][10] - 特朗普政策消耗美国百年积累的国际信誉 无意中敲响美式霸权丧钟[12][14]
特朗普关税最新消息,最高 250%!美联储主席大消息,贝森特退出!
搜狐财经· 2025-08-19 18:08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及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特朗普又在贸易领域扔下了一颗 "重磅炸弹",同时美联储那边也是好戏不断, 贝森特退出美联储主席竞争,这一系列消息搅得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 不得安宁。 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事儿。 特朗普的关税 "大杀器":瞄准药品与芯片行业 特朗普这位 "推特治国" 的老手,又一次通过媒体向世界宣告了他的 "宏伟计划"。8 月 5 日,在接受 CNBC 采访时,他放出狠话, 要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 这关税可不是小打小闹,一开始是小额起步,但一年内就会飙升到 150%,最多一年半后直接冲到 250%。这数字,听起来就像天文数字,简直能把人吓晕 过去。 特朗普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呢?他想着用这高得离谱的关税,逼那些制药公司把生产线乖乖迁回美国本土,从而减少美国对海外药品供应的依赖。 咱们都知道,美国虽然是个超级大国,但在药品供应上,对国外的依赖程度可不小。尤其是那些创新药,很多都是从海外进口的。一旦这高额关税落地,就 好比在制药行业扔了一颗炸弹,成本会像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 这不,白宫已经给制药 ...
特朗普寡不敌众,4大盟友与美国反目,日媒:中国将是下个领导者
搜狐财经· 2025-08-19 15:59
从7月到8月,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虽然有一些国家与美国达成了贸易协议,迫使美国降低关税,但也有不少国家在没有达成协 议的情况下遭到美国单方面加税。就在这时,美国的四大盟友开始与其对立,给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带来了严峻考验。 首先,西班牙本应是美国的坚定盟友,却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下感到被背叛。特朗普加征的关税成了西班牙经济的一大负担,而特朗普更是贪得无厌地要求 西班牙增加军事开支,提出军费要占GDP的5%。面对这一不合理的要求,西班牙政府拒绝了特朗普的"建议",坚持将军费控制在GDP的2%。这一决定加剧 了两国间的矛盾。此外,西班牙还取消了购买F35战机的计划,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购合同被撤销,表明西班牙不会轻易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坚定捍卫自己 的战略主权。 其次,瑞士也因美国的高额关税而产生了激烈反应。特朗普对瑞士的商品征收近40%的关税,声称两国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而瑞士的商品在美国市场上抢 占了份额。瑞士方面感到非常冤枉,因为它出口到美国的主要是黄金和医药产品,而这些商品并非完全由瑞士生产,大部分只是经过加工后出口的中间产 品。面对美国单方面加征的关税,瑞士也准备采取反击措施,考虑取消采购 ...
印度前总理顾问库尔卡尼接受《环球时报》专访:美国蔑视规则,会让更多国家质疑其理智
环球时报· 2025-08-19 06:56
美印贸易关系紧张 - 美国对印度进口商品征收总计50%关税 并威胁因印度是金砖国家成员再加征10%关税[1] - 两国曾设定2030年双边贸易额提升至5000亿美元目标 但关系在半年内急转直下[1] - 贸易紧张局势使"四方安全对话"合作更困难 今年领导人峰会存在不确定性[6] 印度对美态度转变 - 印度民众对美国态度变得更消极 带有苦涩情绪 因美国行动违背印美友好原则[3] - 即使曾经崇拜美国的印度人也感到失望和愤懑[3] - 印度认为推动关系跌入历史性谷底的不是印度 而是美国政府的行为[3] 地缘政治战略影响 - 美国拉拢印度遏制中国的战略在关系恶化前已被认为行不通[4][5] - 印度主张中印问题不应引入第三方 强调两国数千年的交流与尊重[5] - 印度坚持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合理性 批评美国"指令式"态度[5] 多边机制前景 - "四方安全对话"被视为缺乏未来的"小圈子" 起不了什么作用[7] - 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秩序应纳入所有相关国家 包括中国和印尼[6] - 建立真正公平民主的全球贸易秩序需要各国协作 而非单独面对霸权[10] 国家政策立场 - 印度以独立主权国家为傲 不可能向美国或其他国家屈服[8] - 批评"美国优先"政策违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是单方面强加行为[9] - 主张"人类优先"理念 认为国家利益应置于全球共同利益之后[9]
阿拉斯加阴影下:欧洲能否阻止特朗普用乌克兰换对俄和解?
搜狐财经· 2025-08-19 00:54
欧洲对美外交策略 - 欧洲核心领导人组成元首天团与特朗普会晤 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 德国总理默茨 芬兰总统斯图布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1] - 欧洲制定三重策略应对美国立场转变:价值观捆绑与安全叙事重构 私人关系柔性突破 经济利益隐性交换 [3][4][5] - 芬兰总统斯图布作为特朗普的欧洲翻译 通过高尔夫友谊建立私人沟通管道传递欧洲立场 [1][4] 美国战略诉求 - 特朗普核心诉求包含国内政治短期收益 对俄战略长期布局 对欧关系重新校准三层逻辑 [7][8][9] - 寻求以承认克里米亚现状换取俄罗斯战略缓和 减轻美国军事负担并应对亚太挑战 [8] - 要求欧洲在防务开支和对华政策等领域与美国保持一致 将乌克兰问题与跨大西洋关系捆绑 [9] 潜在解决方案 - 类北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机制为谈判提供缓冲空间 允许美欧在乌遭受攻击时采取联合行动 [10] - 欧盟306亿欧元对乌援助计划将优先用于购买美国武器 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11] - 利用战场形势和中期选举时间窗口 通过危机叙事迫使特朗普达成协议 [12] 地缘政治影响 - 会晤结果将决定跨大西洋联盟稳固性 欧洲战略自主进程及乌克兰命运 [14] - 若美国坚持强硬立场 欧洲将加速防务一体化 乌克兰可能成为大国博弈牺牲品 [14] - 博弈揭示小国命运取决于大国利益权衡 欧洲为战略生存空间而战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