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售价499美元!特朗普计划推出新手机
证券时报· 2025-06-16 23:20
特朗普移动5G服务与T1手机发布 - 特朗普集团宣布特朗普移动将通过AT&T、Verizon和T-Mobile提供5G服务,并计划于9月推出"T1手机" [1] - 特朗普移动官网显示将提供一个名为"The 47 Plan"的话费套餐,每月47.75美元 [2] - T1手机售价499美元,被描述为金色、时尚、美国设计和制造的高性能智能手机 [5] 特朗普移动产品与服务细节 - 特朗普移动将提供包括远程医疗、路边援助和全球100个国家/地区无限短信等服务的套餐 [7] - 公司强调其目标是为服务不足的人群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包括移动通信领域 [7] - 特朗普集团由小唐纳德·特朗普和埃里克·特朗普经营,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主要控股公司 [9] 商标申请与业务扩张 - 特朗普集团旗下DTTM Operations LLC已申请"TRUMP"和"T1"商标,覆盖无线电话服务、手机配件及零售店 [10] - 商标申请范围显示公司可能涉足手机制造、零售店布局及定制5G设备 [10] - 美国专利律师指出此次商标申请准备时间可能超过1年,标志着特朗普集团业务从房地产、酒店向电信领域扩张 [14] 潜在商标冲突与监管挑战 - T1商标可能面临T-Mobile的反对,因后者可能认为该商标会稀释其品牌权益 [14] - 若特朗普直接或间接控制通信网络,可能引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监管冲突 [15] 特朗普集团战略背景 - 自2025年1月以来,特朗普关联公司已提交27份商标申请 [16] - 分析认为特朗普进军电信行业可能是为了绕过关税壁垒,强化"美国制造"标签,并为中期选举积累政治筹码 [16] - 推出手机品牌可巩固保守派选民和MAGA支持者的忠诚度 [16]
售价499美元!特朗普计划推出新手机
证券时报· 2025-06-16 22:59
特朗普移动业务布局 - 推出名为"The 47 Plan"的话费套餐 每月费用47 75美元 [1] - 计划在9月发布T1川普手机 售价499美元 定位为"金色而时尚"的美国设计和制造智能手机 [3] - 套餐服务包含远程医疗、全球100个国家/地区无限短信及车内路边援助等增值功能 [6] 产品战略与市场定位 - 目标群体为"服务不足"的消费者 强调填补移动行业未满足需求 [6] - 通过整合通信、医疗和紧急服务构建差异化产品矩阵 [6] - 强化"美国制造"标签 可能为中期选举积累政治筹码 [14] 知识产权与商标布局 - 特朗普集团旗下DTTM Operations LLC已申请"TRUMP"和"T1"商标 覆盖无线电话服务、手机硬件及零售店 [7][9][10] - 商标申请涉及国际分类009(手机及配件)、035(零售商店)和038(电信服务) [9][10][11] - 律师分析商标申请材料详尽程度显示筹备时间超过1年 [12] 潜在竞争与法律风险 - T1商标可能面临T-MOBILE的法律挑战 需证明消费者不会混淆两者关联性 [12] - 现任总统涉足通信网络可能引发FCC监管角色冲突问题 [13] 企业扩张背景 - 2025年1月以来特朗普集团累计提交27份商标申请 显示业务多元化意图 [14] - 此举或为规避对苹果等企业的关税政策影响 90% iPhone仍依赖中印供应链 [14] - 通过保守派选民专属设备巩固MAGA支持者群体 [14]
特朗普首个“美国制造”成果曝光,但不是iPhone
凤凰网· 2025-06-11 10:10
美国制造政策进展 - 富士康正在美国得州休斯顿扩大AI服务器产能 计划将两位数百分比的GPU模组和主板转移至美国生产 目前超过90%的此类组件仍在中国台湾制造 [1] - 富士康高管表示休斯顿是首要任务 因当前GPU模块和主板大多在中国台湾生产 [1] - 在美国生产有助于提高供应链韧性 应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1] AI服务器供应链动态 - 富士康和纬创是仅有的两家为英伟达生产GPU模块和主板的供应商 这些组件开发需要大量工程资源 [2] - 富士康有超过1000名工程师支持英伟达AI系统开发 涉及从GPU到最终组装的各个环节 [3] - 台积电计划今年在亚利桑那州工厂生产AI芯片 包括英伟达最新的Blackwell芯片 [3] 供应商扩张计划 - 富士康和纬创都计划在未来15个月内在得州扩大AI服务器生产能力 [3] - 纬创计划在未来12到15个月内完成得州新工厂建设 [3] - 和硕将在本月或下月敲定兴建美国AI服务器工厂的计划 可能选址得州 [4] 配套供应链布局 - 台达电子 光宝科技 勤诚 正崴精密等零组件供应商 广达 纬颖和英业达等组装厂都在美国设厂或扩建 [3] - 韩国SK海力士将高带宽内存芯片生产带到印第安纳州 [3]
iPhone能否实现“美国制造”?
财富FORTUNE· 2025-06-10 20:55
核心观点 - 美国初创企业Purism成功实现智能手机本土化生产,证明在美国制造智能手机虽具挑战性但可行,且成本可控[1][3][7] - 苹果公司若给予足够时间规划供应链和人才培养,可大幅降低美国生产iPhone的成本,但需克服熟练劳动力短缺等结构性难题[9][11][12] - 政治因素(如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加速制造业回流,但政策实施节奏对企业转型至关重要[2][13] 生产可行性 - Purism在美国加州卡尔斯巴德运营小型组装线,雇佣十余名工人,过去两年持续盈利[1][9] - Liberty Phone(美国制造)与Librem 5(中国制造)成本分别为650美元和600美元,差异控制在10%以内[7][8] - 自动化技术有效降低人力依赖,额外成本集中在后期焊接、测试等环节[11] 成本与供应链 - 美国制造机型售价1999美元(中国制造机型799美元),溢价覆盖安全验证成本及更高利润率[3][8] - 美国供应链面临零部件采购限制(如高端摄像头需进口),小规模生产难以实现规模效应[11] - 分析师预估若苹果紧急转移生产,iPhone美国售价或达3500美元,但渐进式转移可显著降低成本[12] 市场竞争与定位 - Purism年营收数百万美元,主打政府机构及高安全需求客户(如FBI、众议院情报委员会)[6][13] - 产品差异化:物理开关切断通信模块、开源操作系统、防篡改包装等安全设计[6] - 行业分析师认为其难以挑战消费市场巨头,但政府/军方细分市场存在机会[14] 政策与行业影响 - 特朗普威胁对进口iPhone征收25%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成为政治议题[2] - 渐进式关税政策更利于企业规划,突然实施可能导致供应链断裂[13] - 美国熟练电子工程师数量远低于中国,人才培养需长期投入[9][11]
白袜崇拜,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吗?
虎嗅APP· 2025-06-06 21:56
以下文章来源于那个NG ,作者渣渣郡 那个NG . 用关注决定视界|复杂世界的策展人 高定是阶级的幽灵,T恤是民主的降临,军装是国家的剪影,一切时尚趋势的流行,背后都是某种意识形态的崛起。反过来说,每一次意识 形态的震荡,也都会催生新的时尚语法。 在美国,随着特朗普的上台"MADE IN USA"的时尚概念也开始受到关注。 但,他们真的能在孤立主义风潮中形塑出美国风格吗?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就像《亮剑》里楚云飞换身军装,都能从美式小翻领品出民主芬芳的道理一样。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时尚不是浮皮潦草的风格宣告,而是意识形态的延伸。 今天,美国人穿的衣服98%来自国外生产。 在今天东京下北泽的中古店里,印有该标语的产 品颇受行家喜爱,总能卖个好价 长期以来,得益于全球化,美国民众沉溺在实用主义的快乐中尽情购物,跨国服装公司借此不断扩张。但在特朗普上台以后,情况发生了变 化,一些人试图做一些原汁原味的美国货。 "那些想在美国做衣服的人,并不是单纯为了金钱,而是有更大的意识 ...
“美国制造”流量汹涌:卖家狂欢,买家缺席
虎嗅· 2025-06-05 15:20
"美国制造"搜索热度激增 - "Made in USA"相关搜索量同比激增220%,其中"美国制造的美国国旗"等具体品类搜索词暴涨250% [3] - 亚马逊上"Made in USA"搜索次数30天内从2.6万次飙升至12.6万次,增长近五倍 [6] - Facebook小组"乐享非中国制造"成员人数翻倍至约2000人 [2] 电商平台营销策略转变 - 亚马逊卖家将"美国制造"标识从第四、第五张产品图提升至主图醒目位置 [6] - 超过15.1万件亚马逊商品添加"美国制造"标签,预计相关销售额达51亿美元 [8] - 部分卖家通过SEO优化投放"美国制造"关键词,但实际生产线未改变 [7] 消费者行为与价格敏感度 - 超半数美国受访者表示有意购买国产商品,但仅11%愿承受超过15%的溢价 [10] - 淋浴喷头测试显示:129美元中国制造版本售出584个,239美元美国制造版本零成交 [12][13] - 33%消费者因关税转向低价品牌,仅10%接受涨价 [16] 制造业回流的经济壁垒 - 美国生产运动鞋成本达35-45美元/双,中国仅15美元/双 [19] - 美国淋浴喷头生产成本比中国高三倍,甚至超过145%关税成本 [20] - 美国工厂工人平均时薪12-16美元,中国为3-4美元,东南亚仅1.5-3美元 [20] 行业结构性挑战 - 美国轻工业供应链分散,需4-6家供应商协作导致效率低下 [20] - 97%美国服装鞋类依赖进口,政策重点转向芯片、军工等高端产业 [21] - Temu等平台商品价格可达亚马逊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 [18]
台积电美国厂五大客户订单塞爆 苹果稳居最大客户
经济日报· 2025-06-02 07:18
台积电美国新厂客户订单情况 - 台积电美国新厂获得苹果、AMD、高通、博通及英伟达五大客户订单,苹果为最大客户,英伟达AI芯片产品将于年底实现美国制造 [1] - 苹果规划2023年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新厂生产数千万颗先进芯片 [1] - 英伟达AI芯片已在台积电美国新厂进行制程验证,预计2023年底量产 [2] - AMD作为台积电2nm和亚利桑那州晶圆21厂主要高速运算客户,双方密切合作 [2] - 高通已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厂生产部分芯片,博通大部分前段制造外包给台积电 [2] 台积电美国新厂产能规划 - 台积电计划加码美国千亿美元投资,预计三成2nm以下先进制程产能将在亚利桑那州厂区生产 [2] - 美国新厂第三厂已提早动土,后续三个扩充厂产能也已被客户预订 [3] - 美国厂区良率已可比美中国台湾厂 [3] 行业趋势与定价策略 - 地缘政治驱动台积电客户异地备援需求,加速美国厂达到经济规模 [1] - 台积电已提高报价并将继续提价,主要因厂区所在地不同及制程从5nm向3nm/2nm升级导致成本上升 [1] - AI驱动先进制程需求从5nm向3nm乃至2nm推进 [1]
特朗普威胁加征25%关税,苹果天塌了
金投网· 2025-05-26 19:20
这两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在社交平台"开炮",这次直接点名苹果公司:"我早就告诉蒂姆·库克了, 想在美国卖iPhone?那就必须在美国本土生产,不然就准备交25%的高额关税吧,谢谢配合!" 说完苹果市值大幅跳水,苹果股价在盘前交易中直接下跌3.57%,拖累美国股指期货走低。 说实话,一直以来,特朗普心心念念的就是让美国的制造业重新振兴起来,大量的制造业岗位都流失到 国外去了,他想把这些工作机会再拉回到美国本土。而苹果,作为全球科技行业的巨头,那影响力可是 相当大。苹果手机的生产,背后是一整条长长的产业链,涉及到零部件供应、组装等等环节,要是能把 苹果的生产拉回美国,那带动的就业岗位可就多了去了,特朗普觉得这是个实现他 "美国制造" 梦想的 好机会。 但实际上,这在很多人眼里也只是一个童话,事实上,各种加税之下美国的就业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 在减少。比如,最近沃尔玛宣布裁员1500人来降低成本,高盛也给了预判,说美国关税可以让制造业增 加不到10万个岗位,但是会拖累50万个岗位,整体减少40万的就业。 其实,美国现在最应该解决的是劳动力成本高、受教育水平低、供应链不聚集等根本问题。库克曾直 言:"在美国找模具工 ...
特朗普频频施压库克,iPhone“美国造”难成现实
国际金融报· 2025-05-26 19:03
当地时间5月25日,据路透社,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当天表示,他的关税政策旨在推动军事装备、科技产品等领域的本土化生产,而非传 统纺织业。 "我们的目标不是生产运动鞋和T恤。我们要制造军事装备、要制造尖端科技产品、要发展人工智能。" 基于这一目标,特朗普近日频繁将矛头对准苹果公司。上周五,他再次"威胁"这一科技巨头在美国生产iPhone,否则将面临至少25%的关税。 截至目前,苹果官方仍未对关税问题发表任何评论。 对于苹果公司而言,实现iPhone"美国造"无疑是耗时、耗力、耗钱,且不讨消费者"喜爱"的。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机构分析师和供应链人士认为,从 现实角度来看,在美国制造iPhone是难以实现的。另外,库克在5月初的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也曾表示,2025年二季度销往美国的大部分iPhone将产自印 度,中国仍将是苹果在美国以外销售的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地。 特朗普当日在他的自创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真实社交)上发帖称,"我很久以前就告诉苹果公司的蒂姆·库克(Tim Cook),我希望他们在美国销 售的iPhone是在美国制造和生产的,而不是印度或其他任何地方。如果不是这样 ...
特朗普再施压iPhone“美国制造” 苹果为何难弃中国供应链?
环球网· 2025-05-26 14:25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5月26日消息,美国政府近日向苹果公司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将iPhone生产线迁回美国本土,否则将对海外生产的产品征收至少 25%关税。但业内分析指出,这一要求在现实层面面临成本、供应链、技术人才三重壁垒,短期内难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自身对iPhone的未来也持保留态度。苹果高管曾预言:"十年后人们可能不再需要iPhone。"这种危机感促使苹果将研发重心转向为人工 智能打造的新设备。外媒认为,在此背景下,重金押注美国本土制造显得并不明智,既要承担巨额转型成本,又可能错失新兴市场机遇。 业内人士分析,即便苹果愿意承担成本,美国消费者是否愿意为2000美元的iPhone买单仍是未知数。这场围绕"美国制造"的博弈,本质上仍是全球化时代产 业分工的缩影。(思瀚) 市场研究机构TechInsights分析师韦恩·兰姆算了一笔经济账:若将iPhone生产线完全转移至美国,终端售价将飙升至2000美元以上,较现行价格翻倍。 曾在苹果担任制造设计经理的马修·摩尔表示,转移供应链会带来一些好处,包括降低从海外运输产品的环境成本。但与必须克服的挑战相比,这些好处微 不足道。 而从人才来看,苹果C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