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资金

搜索文档
海南中行EF账户助力企业做全球生意
海南日报· 2025-06-19 09:21
EF账户功能与优势 - EF账户提供"一站式"线上服务,办理时间从传统1-2个工作日缩短至2-3小时[1][2] - 账户支持离岸汇率汇兑,帮助公司节省成本并提升汇率避险能力[2] - 本外币一体化设计,资金划转遵循"一线放开、二线按照跨境管理"原则[3] - 免除外汇登记备案和专户开立要求,资本项下跨境业务不受额度审批限制[3] 企业应用案例 - 浙商中拓集团通过EF账户累计完成超4亿元跨境资金结算[2] - 山东黄金集团(海南)成为首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之一[4] - 大宗商品流通企业实现"无感式"跨境结算,资金使用效率显著提升[2] 业务发展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末累计开立EF账户96户,服务市场主体42家[4] - 累计发生业务118.13亿元,其中跨一线业务66.36亿元,跨二线业务51.77亿元[4] - 业务种类涵盖跨境收付汇、同名划转、远期结售汇、流动资金贷款等[4] 政策实施进展 - 海南自贸港EF账户于2024年5月6日正式上线运行[3] - 海南中行在上线首日即完成多家企业账户开立[3] - 实现政策落地与业务实操"零时差"衔接[3]
外资,进一步增持境内股票
财联社· 2025-06-17 17:23
跨境资金流动 - 5月份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330亿美元 [1] - 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保持较高水平 [1] - 外资增持境内股票规模较上月进一步增加 [1] - 服务贸易、外商投资企业分红派息、对外直接投资等资金净流出总体稳定 [1] 外汇市场运行 - 5月份银行结售汇转为顺差 [1] - 企业、个人结汇意愿稳定,购汇需求回落 [1] - 市场交易理性有序 [1] - 当前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支撑外汇市场稳健运行 [1]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支持深圳率先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 截至5月底业务额达3400亿美元
快讯· 2025-06-12 11:32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成效 -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推出大批创新举措 在支持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 [1] - 试点支持深圳率先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 允许跨国集团办理境外成员企业本外币集中收付业务 实现币种自选、划转自由、资金混用 [1] - 截至今年5月底 55家跨国公司参与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 业务额达3400亿美元 [1] - 试点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实现路径 [1] - 已累计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104单 发行规模225亿元 惠及企业1535家 [1]
跨境资金管理迎来变革:单笔业务压缩至10分钟,效率提升70%
搜狐财经· 2025-06-11 08:13
跨境资金流动效率提升 - 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化推动企业跨境资金流动便利性需求增长 传统跨境结算模式面临流程复杂和时效性差等挑战 [1] - 金融机构通过技术创新和流程优化构建高效跨境资金管理解决方案 满足企业国际化发展需求 [1] 外汇展业改革成效 - 商业银行通过外汇业务流程改造升级 采用单一指令替代传统"单单审""逐笔核"模式 显著降低企业操作成本 [3] - 某跨境物流企业通过银行优质企业认定 实现跨境运费收支业务直接办理 单据整理传递时间大幅节省 [3] - API直连解决方案实现企业内部系统与银行业务系统无缝对接 单笔业务耗时压缩至10分钟以内 单据准备时间减少70% 财务人力投入下降70% 到账时效提升70% [3] 全球资金集中管理 - 跨国集团境外子公司业务需求多元化 催生"一点接入全球"的跨境资金管理模式需求 [4] - 银行针对"走出去"和"引进来"客群提供差异化服务 覆盖直接投资、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多币种账户等全生命周期需求 [4] - 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迭代至"3.0版" 为跨国企业提供便利化全球资金调拨通道 银行同步升级系统功能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4]
结算“加速度”:看跨境资金如何“畅”达全球
上海证券报· 2025-06-11 02:08
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 企业出海面临跨境资金结算效率问题,资本项下业务审核流程较长影响资金周转 [1]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提出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便利企业全球资金管理 [1] - 金融机构优化外汇业务流程和技术改造,兼顾"促便利"与"防风险" [1] 外汇展业改革成效 - 银行通过外汇展业改革试点优化流程,以"一个指令"替代"单单审""逐笔核",提升服务质效 [2] -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为优质企业提供指令办理跨境结算,单笔业务耗时缩短至10分钟内,单据准备时间、财务人力投入、到账时效均提升70% [2] - 试点以来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已为135家优质企业办理5500万美元跨境结算业务 [3] 智能化与风控结合 - 中信银行实现单证审核智能化、结算流程自动化、服务响应实时化,满足全球化运营时效需求 [3] - 银行利用大数据构建风险模型监测跨境业务,设置预警指标应对异常交易 [3] 全球资金集中管理需求 - 跨国企业亟需解决境外子公司资金纳入集团统一管理的问题 [4] - 招商银行全球现金管理体系支持"一点接入全球",满足集团资金"看管调"需求 [4] - 企业需求包括境外直接投资、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多币种账户服务及离岸金融等 [4][5] 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升级 - 上海推出高版本资金池"3.0版",提供更便利的全球资金调拨通道 [5] - 招商银行升级资金池服务,强化政策解读、系统优化,提升跨国公司资金管理智能化水平 [5] - 行业需应对不同国家资金管理政策差异,探索支持科创企业跨境流动及境外理财需求 [6]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活水”双向奔涌
搜狐财经· 2025-06-06 09:02
在贸易、人员、运输自由便利流动之外,另一条看不见却至关重要的金融"血脉",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融入 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肌理"。 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是海南自贸港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海南自贸港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基础。《海 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5年来,海南自贸港金融领域创新频出、核心政策逐一落地,为海南自贸港 建设提供了丰沃的资金流动"土壤"。 2024年,海南省涉外收支规模达1086.3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在全国进入中等以上梯队,这也彰显海 南自贸港跨境资金双向流动更加活跃。 EF账户—— 架起海南与境外的"货币之桥" "同意,锁价。" 近日,香港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兰芳给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国际业务部工作人员李敏发出信息, 李敏收到信息,迅速操作,几分钟便完成了一笔标的50万美元的EF账户期权业务。 李敏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通过EF账户开展这笔创新业务,每1万美元企业可以节省300元人民币的成 本,同时由于无需缴纳风险准备金,购汇价格低又便捷,非常适合贸易企业。 6月5日,俯瞰海口市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据了解,作为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复兴城持续推动高水平 对外开放,做好外资企业 ...
人民币汇率:会否升破7.1?
东吴证券· 2025-06-02 22:37
核心观点 - 人民币汇率应防范“中间价调升→即期汇价跟涨→升值预期强化→结汇资金推涨”的正反馈风险,中间价需保持“有收有放”风格,短期中间价或下移至7.17 - 7.18区间,引导即期汇率在7.15 - 7.22区间双向波动 [1] 人民币汇率:市场渐成“一致性升值预期” - 5月人民币汇率“三价并轨”,在岸汇价与中间价偏离收窄,离岸与在岸汇价偏离修复 [7] - 外汇期权市场显示资金看涨人民币押注抬升,风险逆转因子和风险溢价走低 [9] - 5月中间价间歇性释放“维稳”信号,以“稳预期”为主,走势取决于美元指数等因素及预期与政策博弈 [12][17] 跨境资金流:“恐慌式结汇”会否重现? 跨境资金风险Ⅰ:“待结汇盘”是否会集中释放? - 4月出口企业结汇诉求回升,1 - 4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回落,货物贸易结汇顺差增加,居民囤汇需求下降 [19][20] - 截至2025年4月末“待结汇盘”约3583亿美元,平均持仓成本约7.06,有1.90%浮盈,若预期增强或诱发集中兑换 [24][27] - 2022年以来出口企业结售汇等影响汇率,“待结汇盘”有释放条件,但企业“出海”需求等可缓冲风险 [31] 跨境资金风险Ⅱ:外资“减债增股” - 2025年以来外资增持人民币金融资产需求扩张,2 - 4月经历“先配股、再配债”到“减债增股”切换 [33][36] - 1 - 4月证券投资结汇顺差达25.91亿美元,4月下旬风险偏好抬升,但港元汇率走势警示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37] 人民币汇率展望:短期中间价或下移至7.17 - 7.18区间 - 外汇市场高波动风险未消散,应防范正反馈风险,短期中间价或下移至7.17 - 7.18区间,引导即期汇率双向波动,中长期取决于多因素 [41]
海南自贸港首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落地
海南日报· 2025-05-29 10:24
海南日报海口5月28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琳 郭萃)5月28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省地 方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省金融局)获悉,近日省金融局会同相关部门完成首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审 核认定,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黄金集团(海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被认定 为海南自贸港首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金融领域又一核心政策落地。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是指在海南自贸港内注册并实质运营,主要负责集中运营管理 跨国公司成员企业境内外本外币资金的独立法人机构,其要符合多项相关条件。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加速 推进的背景下,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是提升企业全球资金管理能力的关键平台。 据介绍,企业在海南自贸港设立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一方面可依托境内市场资源优势,为融 资、汇兑、资产管理等提供更多元选择,进而降低资金成本,并可通过境内集约化运作降低管理成本和 人力成本,打破跨境信息差、时间差、效率差,帮助企业实现全球资金"看得见、管得住、调得动、用 得好";另一方面,自贸港EF账户可以较好满足企业跨境资金输血的需要,实现债务管理水平提升和成本 下降的双利。 海南自贸港首批跨境资 ...
两部门拟完善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 242家境内企业已完成境外上市备案
长江商报· 2025-05-26 09:07
境外上市政策优化 -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起草《关于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共26条内容,拟优化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政策,统一本外币管理政策,规范募集资金管理,支持境内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高效融资 [1] - 《通知》拟统一本外币管理政策,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减持或转让股份等所得可以外币或人民币调回,相关资金均可使用资本项目结算账户汇出入,以人民币调回的还可使用境内企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 [2] - 《通知》拟简化管理程序,放宽登记时限要求,将发行上市、增发登记时限由15个工作日延长为30个工作日,减持登记时限由拟减持前20个工作日调整为减持后30个工作日 [3] 境外上市市场动态 - 境外资本市场为中国新经济企业提供独特融资机遇,截至2025年4月底,已有242家境内企业完成境外上市备案,其中83家为科技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 [6] - 截至5月21日,今年以来共有49家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获证监会通过,截至5月16日,143家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仍在进行中,其中102家拟赴港上市 [6] - 宁德时代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绿鞋前发行规模46亿美元,绿鞋后发行规模52.9亿美元,为2023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IPO,境外发行上市备案从受理到完成仅25天时间 [5] 境外上市资金管理 - 《通知》拟规定境外上市募集资金以外币调回的可自主结汇使用,上市主体可自主选择外汇风险管理途径,通过银行或券商办理即期结售汇及套期保值交易 [3] - 《通知》明确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减持或转让股份所得资金原则上应汇回境内,股东因增持汇出资金如有剩余或交易未达成时应及时汇回境内,同时明确境外发行可转债和将可转债转为股票相关管理要求 [3] - 考虑到企业存在境外使用的合理诉求,《通知》明确如果在境外上市前已拿到业务主管部门批复或备案文件,也可留存境外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境外放款等业务 [3] 监管政策与协调机制 - 2023年证监会发布境外上市备案管理相关制度规则,对境内企业直接和间接境外上市活动统一实施备案管理,并建立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监管协调机制,完善跨境证券监管合作安排 [6] - 证监会将进一步提高境外上市备案质效,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等机制安排,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申请新业务、设立新产品,不断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 [6] - 企业境外上市发行活动主要由证监会按《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及相关配套监管指引进行管理,在汇兑环节,直接上市按照《通知》办理境内公司境外上市登记 [5]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起草《通知》——完善境内企业境外直接上市资金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5-25 06:17
政策背景与目的 -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起草《关于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完善境内企业境外直接上市相关跨境资金管理,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1] - 现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已实施10年,在登记时间要求、账户使用、资金汇兑等方面有待提升便利化[2] - 政策优化基于前期银行办理境外上市登记业务在北京、上海、广东等12地的试点情况[2] 政策核心内容 - 统一本外币管理政策,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减持或转让股份等所得可以外币或人民币调回,相关资金均可使用资本项目结算账户汇出入[3] - 企业募集资金境内使用和外汇风险管理更为灵活便利,境外上市募集资金以外币调回的可自主结汇使用[3] - 简化管理程序,放宽登记时限要求,将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相关登记的办理方式由外汇局办理调整为银行直接办理,将发行上市、增发登记时限由15个工作日延长为30个工作日[3] - 规范募集资金管理,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减持或转让股份所得资金原则上应汇回境内,但若企业已获得发改、商务等业务主管部门批复或备案文件,也可留存境外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境外放款等业务[3] 政策影响与意义 - 政策将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从"量的突破"迈向"质的提升",为企业境外上市提供制度保障,增强市场活力[1] - 有助于推动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规则,降低企业"双重合规"成本,促进双向资本流动,增强市场韧性[4] - 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提升汇率定价权,助力人民币国际化[4] - 政策从资金管理各环节为企业境外上市提供便利,将推动A股公司赴港上市,提高企业上市积极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