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金融

搜索文档
“两山”理念 国寿答卷 | 中国人寿绿色保险上半年提供风险保障超8.6万亿元
中金在线· 2025-08-15 12:38
核心观点 - "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 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1] - 中国人寿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拓展绿色金融转化路径 丰富产品谱系 提升服务质效 [1] 生态保护领域实践 - 广发银行为安吉县竹产业改造升级和碳汇能力提升项目提供2亿元银团贷款授信 联动集团保险业务为竹林和林农提供保障 推动传统产业向新领域延伸 [2] - 广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100亿元 在全国落地50余个碳减排项目 [2] - 财险公司在山东威海创新落地海洋碳汇指数保险 化解海草床灾害风险 实现从"靠海吃海"到"养海富海"的转变 [2] - 财险公司布局环境污染责任险、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险等关键领域 实现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保险全覆盖 [3] - 2025年上半年财险公司绿色保险提供风险保障约8.64万亿元 [3] 产业转型升级支持 - 国寿投资公司通过15亿元股权投资计划战略投资深能环保 助力垃圾焚烧厂转型为能源生态园 [4] - 资产公司发起设立50亿元绿色股权投资计划 支持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增加清洁能源投资建设 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近3700万吨 [5] - 广发银行清远分行为玻璃行业龙头企业提供转型票据支持 首创"转型认定+票据融资+动态利率"机制 将减排目标与融资成本挂钩 [6] 绿色金融服务创新 - 寿险公司为绿色产业链企业提供一揽子人身险保障方案 2025年上半年绿色保险保费同比增长160% [7] - 寿险陕西分公司覆盖近300家绿色企业和6万名员工 [7] - 财险青海分公司推出"绿色车险"等组合方案 将车险定价与低碳维修承诺挂钩 [8] - 广发银行推出"广发车e贷"产品 2025年上半年汽车消费贷款较年初增长超26% [8] - 广发银行信用卡联动绿色积分权益鼓励低碳行为 [8] 数字化与运营创新 - 推出多元化线上平台 客户可完成投保、查询、报案和理赔等操作 [9] - 2025年上半年寿险公司理赔直付案件量超391万件 电子发票理赔时效0.3天 [9] - 财险公司车险智能化理赔案件占比超60% 线上化率超80% 最快处理仅1秒 [9] 战略规划 - 实施"333战略" 将推动绿色发展作为己任 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10]
江西九江:金融发力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8-15 10:33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金融支持 -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2016年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优先导向,九江作为重要节点城市拥有152公里长江岸线,既是生态功能区也是工业基地 [1] - 九江金融系统将长江生态修复列为首要任务,与产业转型、生态价值转换并列为三大核心工作,推动出台《九江市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3] - 截至2025年6月末,九江绿色贷款余额达990.15亿元,同比增长23.25%,新增绿色贷款占比达54.4% [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金融创新 - 湖口县江豚湾项目获农业发展银行10.6亿元贷款,采用未来收益权质押模式,江豚数量从800只增至1249只,配套科普馆两年接待23万人,年均收入1.64亿元 [2] - 全国首单生物多样性挂钩银团贷款5亿元落地九江,利率与鄱阳湖保护目标挂钩,最高可为企业年降成本25万元 [11] 水环境治理与金融工具应用 - 九江金融系统累计投入193.7亿元信贷资金治水,通过银团贷款和项目库机制降低风险,入湖污染削减率超80%,长江干流水质连续7年保持Ⅱ类 [6][7] - 工商银行在滨江改造项目中采用"一项目一策",通过特许经营、收益权质押破解公益项目融资难题 [7] 工业转型与绿色金融实践 - 湖口县工业园区开展转型金融试点,九江银行推出"碳效贷"5.35亿元,利率较普通贷款低1个百分点以上,与企业碳减排表现挂钩 [9] - 交通银行18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心连心化工清洁改造,其甲醇项目获全国节能双十佳奖,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9] 生态价值市场化机制突破 - 九江首创排污权抵押贷款400万元,通过排污权交易试点将环境容量使用权市场化 [10] - 金融系统通过量化生态价值标的(如排污权、生物多样性指标)建立"资金流入—环境改善—价值提升"循环机制 [12] 零碳能源与产业升级 - 彭泽县棉船岛风电项目年发电2.44亿度,节约标煤9.6万吨,减少CO₂排放24万吨,获工商银行6亿元联合授信支持,成为长江首个"零碳岛" [8] - 转型金融推动高碳行业绿色升级,银行通过价格杠杆引导企业实现"节能降本"与"低碳发展"双赢 [13]
金融见证千里江山的绿色蝶变
金融时报· 2025-08-15 09:24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达42.39万亿元人民币 较年初增长14.4% [2] - 试点地区截至2025年5月末落地转型贷款约550亿元人民币 [6] - 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激励银行业支持碳减排项目 [7] 金融机构实践案例 - 建设银行广西分行投放28亿元绿色贷款支持河池有色金属企业循环水处理系统 工业用水回用率达95.79% [2] - 农业银行浙江分行通过"转型金融贷"向铝业企业提供1.3亿元贷款 预计使碳排放强度较2024年下降15%以上 [4] - 天津银行向荣程钢铁集团投放1亿元转型金融贷款 系该行首笔转型金融业务 [5] - 上海银行获得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 用于支持能源中心低碳转型项目 [7]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 中国银行作为联席全球协调人协助财政部发行60亿元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 系中国首次发行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 [3] - 民生银行在武汉推出全国首个个人碳普惠减排量抵扣贷款利息闭环 碳减排量按1000克=2元标准兑换利息红包 [8] - 武汉市"武碳江湖"平台涵盖绿色出行/垃圾分类/低碳用电等11类低碳场景 [8] 政策与标准建设 - 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制定钢铁/煤电/建材/农业四大行业转型金融标准 已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 [5] - 转型金融债券及贷款等工具获多家银行推广应用 [6]
央行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2022年重点研究任务
新华网· 2025-08-12 14:28
会议要求,研究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改进文风、学风、作风,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 设,持续强化上下、内外联动,全面提升科学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 开。 【纠错】 【责任编辑:柴峥】 会议认为,2021年人民银行研究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行党委工作要 求,坚持和弘扬"研究立行"的工作理念和优良传统,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 改革三项任务以及全行中心工作,扎实开展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有序推进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区域 金融改革、普惠金融、"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编制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会议指出,2022年人民银行研究系统要充分认识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对研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 挑战,勇挑重担,积极作为。要以服务稳增长和防风险为重点,强化重大基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要 以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继续深化转型金融研究,实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序有效衔接,形成 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注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创金融的融合发展, 切实推动改革政策落地落实,不断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各项工作。要以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契 ...
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
新华网· 2025-08-12 14:27
会议指出,发展可持续金融对于推动绿色和包容的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方肯定 了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的工作进展,期待继续推进制定转型金融政策框架、促进发展中国家绿色融资 等重点工作,并落实《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 【纠错】 【责任编辑:刘睿祎】 会议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疫情反弹、通胀压力上升、地缘局势紧张等多方面挑战,复苏动能放缓。 部分成员关注地缘局势对能源、粮食等的供应和价格的影响。部分成员强调主要发达经济体退出支持性 政策时应稳妥调整、做好沟通,避免产生负面溢出效应。各方同意,G20作为全球经济协调的主要平 台,应维护多边合作,在继续应对疫情等的冲击的同时,采取措施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新风险。 各方重申将继续支持低收入国家应对疫情等对经济的冲击。会议欢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使用相 关国家自愿转借的特别提款权设立韧性与可持续性信托(RST),期待RST在今年10月全面运作,为有 需要的国家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各方支持继续以及时、有序、协调的方式,在个案基础上落实好关于债 务处置的共同框架。各方同意加强以IMF为中心的全球金融安全网,推动按期在2023年12月15日前完成 IMF第1 ...
湖州银行精准助力企业低碳化转型,全力推进转型金融发展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纺织印染行业在长兴县产业结构中的占比较高,推动传统行业的绿色低碳化转型成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该笔贷款的落地,是将企业转 型、环境效益、绿色金融紧密结合的成功探索,也是湖州银行践行绿色银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目前湖州银行已经出台了专项的转型金融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将推进转型金融建设工作提到了全行战略高度,以创新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开放 合作生态、防范转型金融风险、深化数智转型变革和打造示范引领范式为主要抓手,通过明确责任、细化举措,做到有目标、有规范、有重点、有督导的促 进转型金融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争取通过更多的创新和服务,为地方产业低碳转型做出更大贡献。 【纠错】 【责任编辑:任想】 据了解,该项目作为2021年长兴县首批工业企业绿色化(低碳化)改造示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对原有厂房低改高;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印染装备, 淘汰置换染色机等旧设备,提升工艺装备;新增染料助剂自动调配与配送系统,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利用厂房屋顶自主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绿色项目 等,项目建成后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余吨。湖州银行在了解项目融资需求后,迅速制定授信方案,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第一时间为企业提 ...
抓住低碳市场机遇,丰富相关产品和服务——绿色金融正扬帆
新华网· 2025-08-12 14:25
ESG披露进展 - 国有大型银行ESG报告披露更为全面规范 6家国有大型银行均已发布2021年度社会责任(ESG)报告 [1] - 中国银行连续15年发布ESG报告 披露146项国际ESG评价指标(较上年新增54项) 并对港交所ESG指引指标进行全面披露 [2] - 建设银行连续16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农业银行发布首期绿色金融专题报告并设立董事会级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2][3] - 工商银行实施"三新一高"信贷布局 境内分行环境友好和环保合格类贷款余额占比达99.3% [3] - 多家城商行、农商行及网商银行、百信银行、微众银行首次发布ESG报告 [4]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中国银行累计推出15个领域40余项绿色金融产品 包括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和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 [5] - 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以确权应收未收补贴资金确定贷款额度 建设银行中山分行落地2500万元该类贷款 [6] - 农业银行成为首家对接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商业银行 "农银碳服"系统正式上线 [6] - 中信银行推出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 民生银行发布"民生碳e贷" 平安银行上线银行业首个全卡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 [6] - 工商银行发行境内首单商业银行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券 北京银行发行9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7] - 广发银行承销国开行2022年首期绿色金融债 浦发银行承销转型中期票据用于降碳项目 [7] 绿色金融市场数据 -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 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8.07万亿元(同比增长38.6%) 其中66.5%投向碳减排效益项目 [7] - 截至2022年6月末 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2.19万亿元 存量规模1.34万亿元 2021年上半年发行规模4087.71亿元 [8] 转型金融发展 - 可再生能源和低碳交通成为最受境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绿色债券类别 [9] - 转型金融聚焦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 欧盟和中国正加速推进转型金融政策及标准体系建设 [10][11] - 转型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被视为高碳行业转型的关键融资工具 [11] - 2021年《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推动建立统一分类标准 仍需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11]
人民银行唐山市分行王宁:立足实际 统筹推进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协同发展
新华网· 2025-08-12 14:14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分行统筹推进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协同发展 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 为经济绿色转型贡献金融力量 [1][3][6] 政策框架 -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正研究转型金融标准 首批覆盖煤电 钢铁 建筑建材 农业四个领域 将形成支持框架和信息披露要求 [3] - 唐山市分行以"边申边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抓手 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创新金融服务 [6] 金融工具应用 - 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具 优先支持绿色行业及碳减排企业票据再贴现 开通业务办理"直通车" [5] - 通过融资租赁 并购贷款 股权融资 银团贷款等综合化金融服务支持"两高"企业技术改造 节能环保及循环经济需求 [5] 银企对接机制 - 参与制定《唐山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落实"双周"银企对接会制度 建立高碳企业"一企一策"协调机制 [5] - 指导金融机构优先支持钢铁退城进园 陶瓷退城等绿色转型项目信贷投放 [5]
转型金融赋能化工产业绿色蝶变
金融时报· 2025-08-12 10:34
政策支持与标准制定 - 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 为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持 [2] - 中国人民银行长寿分行联合区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制定有机化学原料制造行业转型金融标准 包括设定企业转型基准值与目标值 [2] - 推动建立长寿区转型贷款财政贴息机制 对获得转型融资企业额外给予100个基点利率贴息 [2] 企业融资与转型案例 - 重庆欣欣向荣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获得5家银行机构1.2亿元授信 其中3100万元碳挂钩转型贷款 达到降碳目标后每年节省财务成本约30万元 [3] - 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获得1000万元转型信用贷款 利率与产品能耗挂钩 达到目标可获20基点利率下调 2025年新增600万元转型贷款 [4] - 重庆恩力吉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获得3500万元转型贷款 用于锅炉系统技术改建 项目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盘活闲置资产 [5][6] 转型成效与行业影响 - 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通过苯胺萃取技改 每年减少2000吨二氧化碳排放 节省33万元污水处理费 [4] - 截至2025年6月末 长寿区累计发放转型贷款2.79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以20%以上增速攀升 [6] - 转型金融助力化工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提升 推动产业绿色升级 [4][6]
“两山”转化 绿富共兴 访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玉苓
金融时报· 2025-08-12 09:01
绿色金融政策与制度创新 - 浙江2014年启动省级绿色金融综合改革试点 2017年获批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1] - 出台20项重点支持举措强化绿色金融总量保障和能力建设 建立"再贷款+绿色信贷"联动机制和"财政+金融"混合融资模式 [2] - 绿色贷款余额达4.43万亿元 占各项贷款比重17.5% [2] 标准体系建设与认证 - 湖州 衢州发布30余项绿色企业 绿色银行认定评价地方规范 [2] - 浙江省金融学会发布13项团体标准 其中2项获金融行业标准立项 [2] - 在国内率先发布《转型金融支持活动目录》等多项制度标准 牵头研制纺织业转型金融行业标准 [4] 数字化平台与碳账户应用 - 搭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精准投融资对接 [3] - 湖州建设"数智绿金"系统 衢州构建"碳账户金融"5e闭环系统 [3] - 牵头建设全国首个跨区域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长三角数据互联互通 [3] 转型金融实践成果 - 落地纺织业转型贷款65.5亿元 [4] - 试点地区落地农业转型项目15个 累计发放转型贷款4.58亿元 [5] - 指导湖州 衢州 丽水开展农业转型金融行业标准试用 [4] 可持续信息披露进展 - 湖州 衢州2021年率先实现金融机构可持续信息披露全覆盖 [6] - 截至2024年末浙江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信息披露全覆盖 包含168家法人银行和29家非法人分支机构 [6] - 86.9%法人银行开展定量披露 87.5%法人银行实现自主编制披露报告 非法人银行100%自主编制 [6] 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 - 湖州建立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举办亚洲首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活动 [3] - 获得20多个国家和地区170名代表高度评价 [3] - 组织金融机构实务操作培训 建立披露考核评价引导机制 [6] 未来发展规划 - 保持绿色贷款规模稳步增长 促进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7] - 推动绿色金融债 绿色债务融资工具 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扩面增量 [7] - 开展生物多样性金融目录试用 加强碳核算 转型金融 绿色消费等领域团体标准研制 [7] - 深化纺织业 农业转型金融实践 推动转型贷款扩面增量 [8] - 探索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 数字金融融合发展模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