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用金融之手“贷”动绿色发展
人民日报· 2025-10-20 08:07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应因地、因时、因业施策,不断推进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特别是在推出标准 化产品之外,要加强打造与当地产业发展特征相匹配的产品工具,及时关注不同类型客户的现实需求, 实现"量体裁衣",进一步增强绿色金融服务的适配性。绿色金融重点支持的有时是前期投入大、回报周 期长的绿色项目和新兴技术,传统信贷模型难以准确定价,风险结构更为复杂,金融机构应加强授信和 投资的尽职调查,全面识别并了解项目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及影响。 发展绿色金融,不仅是金融体系的业务增量,更是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型。当前,要进一步为具有碳减排 效益的产业和项目、高排放或较难减排领域的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资金支持,研究发展转型金融的 必要性不断凸显。推动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有效衔接,更是增强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 要求。今后,要注重总结提炼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做法和有益模式,将其运用到转型金融政策及工具设 计,同时通过完善标准体系、强化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要求、优化激励约束机制等,进一步加强金融 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让绿色发展动能更强劲、转型更全面更系统。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从支持光 ...
以旧换新添力 绿色消费升温
金融时报· 2025-10-15 10:17
以旧换新政策规模与成效 - 2025年以来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达830万份 [2]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自行车收旧、换新数量为846.5万辆 [2] - 今年以来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数量超1.1亿台 [3] - 截至2025年8月14日,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9万亿元,惠及超3.2亿人次 [5] - 财政部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下达规模为690亿元 [5] 电商平台参与与创新 - 京东承接全国31个省份的以旧换新“国补”发放,2025年已承接“国补”订单量接近1.6亿单,其全链条供应链金融服务每年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金额5000亿元 [6] - 京东推出“国补+银补”双重补贴、“国补+白条免息分期”等服务 [6] - 拼多多将“百亿补贴”与“国补”打通,大促期间手机、电脑、家电等品类可额外获得旧机回收补贴10% [6] - 天猫“国补”覆盖超1600个品类、3000多个品牌、20万款商品,日均有超1.5亿人次逛其“国补”专区 [6] 绿色消费与产业转型 - 过去一年,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超过90% [7] - 过去一年废旧家电回收量和拆解量的同比增幅分别为14.83%和20% [4] - 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增智能化社区回收设施2800余个,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同比大增70%,主要互联网回收平台的废旧手机回收额增长50% [8] - 某家电企业通过构建全链路绿色循环生态体系,实现旧家电精细化拆解较行业增长30%,产出的循环新材料纯度高达99.9% [8] - 金融机构针对节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品推出利率下浮的分期信贷产品及“碳账户”服务 [7] 政策支持与未来方向 - 政策范围从家电扩围到3C数码,服务链条从单一回收升级为去旧回收加换新安装全链条 [5] - 商务部等9部门提出开展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贴息,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5] - 未来需完善废旧物资回收激励政策,金融机构应创新低成本、便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企业需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 [9]
服贸会|北京发布140个招商项目,涉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领域
中国经营报· 2025-09-13 00:45
9月11日下午,服贸会"北京日"暨投资北京大会上,北京市向全球发布140个招商合作项目,进一步释放 合作机遇与政策红利。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招商项目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领域,包括昌平生 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招商项目、怀柔科学城产业转化示范区招商项目等。朝阳区、丰台区、昌平 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出2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集中呈现北京的合 作机遇、"两区"建设开放成果、惠企政策,向全球释放开放合作商机与务实举措。 在大会上,北京市朝阳、海淀、石景山、通州四个区域分别围绕商务、绿色金融改革实践、中关村科学 城科技创新生态和独角兽企业培育、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进行主题推介,彰显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为资本 与产业对接搭建桥梁。 持续支持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产业,"北京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 金"、全国首支设立的ESG投资基金等政府性产业基金落地副中心。 在投资洽谈环节,汇聚8支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构、银行、风险投资机构及各区、经开区投资促进机 构,与有投资合作需求的企业进行精准对接。通过项目路演、一对一洽谈,为有意向的投资人和企业打 通资本 ...
聚焦价值创造,上海农商银行实现投资价值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环球网· 2025-05-13 15:40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净收入266.41亿元,同比增长0.9% [1] - 归母净利润122.88亿元,同比增长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5% [1] - 总资产达1.4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7% [1] - 吸收存款1.09万亿元,贷款与垫款总额7552.19亿元 [1] - 不良贷款率0.97%,与上年度持平 [3] - 资本充足率17.15%,较上年同期的15.74%提升 [3] - 2024年累计派发现金红利41.66亿元,分红率33.91%,较上年度提升3.81个百分点 [9] 业务发展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149.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29% [4] - 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4278户,较上年末增加30.63% [4] - 绿色信贷余额843.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28% [5]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66.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4% [6] - 涉农贷款余额677.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2% [6] - 个人客户数2473.2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39% [6] - 零售金融资产余额7953.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3% [6] - 理财产品总规模1783.96亿元,保持全国农村金融机构首位 [6] 战略布局 - 构建"三农"金融为本色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4] - 打造以科创金融为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4] - 建立以绿色金融为底色的可持续发展金融服务体系 [4] - 推进"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构建"鑫生态"服务联盟 [5] - 建成55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千家"心家园"公益服务站实现上海全覆盖 [6] - 个人线上渠道用户数达649.63万户,电子渠道承载96.30%理财和97.74%基金交易 [7] 市场地位 - 全球银行业排名第128位,中国银行业排名第23位 [8] - 连续四年蝉联城区农商银行综合评价第一 [9] - 入选国有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 [9] - 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总数达4.35亿股,较年初大幅净买入 [11] - 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股利165.20亿元,为IPO募集资金总额的1.92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