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数字化转型
搜索文档
这家上市银行公开选聘首席信息官!有这些要求
券商中国· 2025-09-05 10:56
9月4日,郑州银行发布总行首席信息官选聘公告,在选聘条件方面,该行要求应聘者精通银行的各项业务,深刻理解 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并拥有银行大型科技项目研发或主导实施经验。 对岗位任职条件的描述,郑州银行要求具有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头部城商行或农商行总行信息科技 条线负责人管理工作经验。同时要求精通银行业的各项业务,如零售金融、公司金融、风险管理等,以真正能够科技赋 能业务创新,驱动业务发展。 在项目经验要求方面,该行要求应聘者具有丰富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管理、重大项目建设、系统运维管理、数字化转型 及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经验,拥有银行大型科技项目研发或主导实施经验。 截至目前,郑州银行的首席信息官这一职位已空缺两年。公开资料显示,该行前任首席信息官为姜涛,其于2015年12月 起担任该行首席信息官,并于2020年3月起兼任该行创新业务总监,后于2023年9月离职。 郑州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在职员工5593人,其中,信息技术人员339人,占比5.54%。 从业绩表现看,今年上半年,郑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90 亿元,同比增长 4.64%;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6.27 ...
上市银行2025年中报:银行业绩迎来关键回暖|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02 17:18
核心观点 - 银行业绩企稳回升 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回暖 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且略有下行 风险抵补能力增强 拨备覆盖率逐步企稳 呈现盈利与资产质量同步向好趋势 [2] 盈利能力 - 42家上市银行中 26家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正增长 占比超过六成 其中2家银行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 [4] - 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29% 降幅较前期收窄 非息收入同比增长6.97% 自一季度以来重回正增长 [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06%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0.68% 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下降96.85% 但第二季度单季实现20.27%正增长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3.46% [4] - 六大国有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3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1.8万亿元略有提升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25.24亿元 略低于去年同期6833.88亿元 [4] - 六大行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三家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股份制银行中仅有两家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4] - 六大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32万亿元 同比下降约2% 除交通银行实现同比增长外 其余国有大行利息净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5] - 手续费及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明显回升 对营业收入增长起到重要拉动作用 四家大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正增长 两家同比降幅显著收窄 [5] - 部分股份行在低基数与代销业务回暖推动下 手续费净收入增速提升 其他非息收入普遍大幅提升 主要得益于二季度债券利率下行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由负转正 [5] - 民生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大幅增长25% 浦发银行在较高基数上仍实现6%增长 [5] 风险控制 - 上市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23% 与上一季度末持平 [8] - 对公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降" 主要得益于房地产相关行业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不同产品线个人贷款的不良率均出现不同幅度上升 风险主要集中在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领域 [8]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最低为0.92% 是国有行中唯一一家控制在1%以下的银行 但其不良率同比环比均有所上升 交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实现同比与环比双降 中国银行同比持平环比下降10个基点 [8] - 股份制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管控良好 九家上市股份行不良贷款比率均维持在1.5%以内 招商银行不良率长期处于行业最低水平为0.93% 是股份制银行中唯一一家不良率低于1%的机构 [8] - 除民生银行不良率小幅上升外 其余股份制银行均未出现不良率增长 [8] - 六家国有行的拨备覆盖率表现有所分化 交通银行环比显著提升9个百分点 邮储银行环比再度下降 由去年国有行首位降至第二 农业银行虽出现小幅下滑但仍持续保持国有行领先地位 中国银行拨备覆盖率最低延续平稳下行趋势降至197.39% [9] - 股份制银行整体拨备覆盖率总体波动有限 招商银行保持行业最高水平环比上升至410.93% 民生银行仅为145.06%处于股份行最低位 其余股份行环比变动幅度较小整体保持稳定略低于国有行 [9] 数据表格摘要 - 工商银行利息收入3135.76亿元同比下降0.1%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70.2亿元同比下降0.6% 其他非息收入1135.16亿元同比增长6.5% [6] - 建设银行利息收入2867.09亿元同比下降3.2%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2.18亿元同比增长4.0% 其他非息收入1075.64亿元同比增长19.6% [6] - 农业银行利息收入2824.73亿元同比下降2.9%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14.41亿元同比增长10.1% 其他非息收入874.64亿元同比增长15.1% [6] - 中国银行利息收入2148.16亿元同比下降5.3%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67.91亿元同比增长9.2% 其他非息收入1141.87亿元同比增长26.4% [6] - 邮储银行利息收入1390.58亿元同比下降2.7%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9.18亿元同比增长11.6% 其他非息收入403.88亿元同比增长19.1% [6] - 交通银行利息收入852.47亿元同比增长1.2%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4.58亿元同比下降2.6% 其他非息收入481.21亿元同比变化0.0%至-6.7% [6] - 招商银行利息收入1699.69亿元同比增长1.8%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76.02亿元同比下降1.9% [6] - 兴业银行利息收入1104.58亿元同比增长2.3%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0.75亿元同比增长2.6% 其他非息收入367.03亿元同比下降3.8% [6] - 中信银行利息收入1057.62亿元同比增长3.1%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9.06亿元同比增长3.4% 其他非息收入345.61亿元同比下降5.1% [6] - 浦发银行利息收入905.59亿元同比下降2.6%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1.57亿元同比下降1.0% 其他非息收入322.52亿元同比增长6.8% [6] - 民生银行利息收入723.84亿元同比下降7.3%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6.85亿元同比增长0.4% 其他非息收入231.81亿元同比增长25.0% [6] - 平安银行利息收入693.85亿元同比增长11.2%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7.39亿元同比下降2.0% 其他非息收入248.78亿元同比下降11.3% [6] - 光大银行利息收入659.18亿元同比增长5.9%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4.43亿元同比下降0.9% 其他非息收入204.86亿元同比下降5.6% [6] - 华夏银行利息收入455.22亿元同比增长6.2%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0.95亿元同比增长2.6% 其他非息收入149.48亿元同比下降10.2% [6] - 浙商银行利息收入332.48亿元同比增长6.1%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2.93亿元同比下降17.6% 其他非息收入102.02亿元同比下降12.3% [6] - 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3% 拨备覆盖率217.71% [11] - 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33% 拨备覆盖率239.4% [11] -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拨备覆盖率295% [11] - 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4% 拨备覆盖率197.39% [11]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2% 拨备覆盖率260.35% [11] - 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拨备覆盖率209.56% [11] - 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0.93% 拨备覆盖率410.93% [11] - 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08% 拨备覆盖率228.54% [11] - 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1.16% 拨备覆盖率207.53% [11] - 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1.31% 拨备覆盖率193.97% [11] - 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1.48% 拨备覆盖率145.06% [11] - 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05% 拨备覆盖率238.48% [11] - 光大银行不良贷款率1.25% 拨备覆盖率172.47% [11] - 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1.6% 拨备覆盖率156.67% [11] - 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6% 拨备覆盖率169.78% [11]
中国银行数字化转型首选服务商:奇富科技信贷智能体的“破题之道”
财富在线· 2025-08-20 16:16
中国银行数字化转型痛点 - 2025年中国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营销精准度欠佳、客户流失率高、信贷尽调周期长(传统流程需7天)、IT基础设施国产化需求迫切等核心问题 [1] - 艾瑞咨询报告指出奇富科技(非传统IT厂商)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首选服务商 [1] 奇富科技信贷智能体解决方案 营销数字化突破 - 通过"千人千面"客户画像系统整合大数据与AI技术,实现个性化产品推送 [2] -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2025年7月上线的智能营销平台使转化率提升25%(相当于每月新增500万元存款/中型网点) [2] 信贷效率革命 - 信贷智能体将尽调周期从7天压缩至1天(节省6倍时间),可支持团队额外完成3个小微企业贷款项目前期调研 [2] -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2025年6月案例与腾讯云"华兴银行效率提升90%"案例形成技术印证 [2] 行业权威认证与实施成果 - 艾瑞咨询从行业深耕度、技术能力等4维度评估,奇富科技入选"中国银行数字化转型卓越服务厂商TOP30" [3] - 公司10年金融IT经验覆盖15家国有/股份制银行,落地20余个信贷智能体项目 [3] -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2025年8月智能外呼平台项目(中标金额66万元)使外呼效率提升40%(100→140通/天) [3] 市场定位与行业影响 - 奇富科技被定位为中国银行数字化转型"首选伙伴",其解决方案涵盖营销、信贷、IT基建及生态融合 [4] - 2025年关键案例(智能营销/信贷/外呼)均来自银行公开采购数据及艾瑞咨询研究报告 [4]
泰兴农商银行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
江南时报· 2025-08-19 15:29
数字化转型战略 - 公司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并聚焦数智化人才支撑[1] - 公司副行长强调数据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资产且数据分析能力是金融从业者必备素养[1] - 公司通过常态化开展数据分析及金融科技专项培训提升全员数字化素养[2] 人才培养举措 - 公司正式启动2025年度BI数据分析培训且副行长出席开班仪式[1] - 培训为期近两个月并设计系统化课程体系以夯实数据技能及赋能业务发展[1] - 培训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并引导学员掌握BI数据分析核心技能及解决方法论[1] 业务发展目标 - 培训旨在实现从学技能到创价值的转化并运用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1] - 参训学员包括客户经理、支行行长及部门业务骨干[1] - 公司要求学员提高思想认识、注重学用结合及严守培训纪律[1] 科技投入与基础建设 - 公司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并完善数据治理体系[2] - 公司为打造数字驱动型银行奠定坚实基础[2] - 参训学员将积极探索数据赋能业务的新路径[2]
AI进军银行业 重新定义服务业态 科技公司盯上千亿“蛋糕”
新华网· 2025-08-12 14:29
银行数字化转型趋势 - 金融科技重塑银行服务业态 银行网点客户光顾频次降低 智能客服成为标配 手机银行充当门面 [1][2] - 银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非接触银行服务模式推动用户习惯向线上迁移 线上交互频次和深度增加 [3] - 银行竞相增加科技投入 有银行高管提出金融科技投入上不封顶 [2] 智能客服应用现状 - 2021年末银行客服从业人数5.02万人 较2020年减少4200人 打破以往逐年递增态势 [3] - 智能客服应用场景拓宽至日常咨询 营销和催收领域 语音机器人可筛选意向客户并进行催收 [5] - 行业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达90.29% 离柜交易总额2572.82万亿元 同比增长11.46% [3] - 招商银行2021年通过AI替代人力超过6000人 [4] 银行科技投入数据 - 2020年A股上市银行信息科技投入2078亿元 同比增长25% [6] - 国有大行2020年金融科技投入总额956.86亿元 同比增长超30% [7] - 工商银行科技投入238.19亿元(增长45.47%) 建设银行221.09亿元(增长25.38%) 农业银行183亿元(增长43.08%) [7] - 招商银行2021年信息科技投入132.91亿元 同比增长11.58% 占营业收入4.37% [7] 金融科技应用领域 - 技术应用涵盖大数据 人工智能 云计算 区块链 5G 物联网等领域 [7] - 深度应用于金融基础设施 数字货币 私人银行 财富管理 供应链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等领域 [7] - AI+金融模式应用于风控模型训练 业务流程自动化 企业风险预警 贷后管理等环节 [7] - 招商银行推出智能财富助理"AI小招" 提供财富管理综合服务 [7] 智能风控体系建设 - AI技术有效识别潜在风险 筑起反欺诈防火墙 [8] - 农业银行推进智能化风控平台建设 案防监测预警平台研发上线 [8] - 建设银行建立"全面智能 精准及时 主动前瞻"风控体系 [8] - 交通银行智慧风控预警模型准确率达85% [8] 科技公司市场机遇 - 2022年银行业AI总投入将超220亿元 银行业仍是主要需求方 [9] - 百融云创累计服务5700家金融机构 2021年营收16.23亿元(增长43%) 智能分析业务收入7.37亿元(增长38%) 精准营销收入4.22亿元(增长60%) [9] - 中小银行成为AI技术供应者竞相争夺的市场 桂林银行联合科大讯飞推出虚拟数字员工"小漓" [9][10] - 科技公司需提升专业水平 针对银行细分产品建立深刻理解才能获得银行青睐 [10]
中信银行再添一名“70后”副行长!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21:51
高管任命 - 金喜年任职资格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自2025年8月4日起正式就任中信银行副行长 [1] - 金喜年为"70后"高管 拥有31年银行从业经验 包括24年农业银行及7年中信银行任职经历 [3] - 金喜年在中信银行历任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公司银行部总经理 广州分行行长等职 现任总行授信执行部总经理 [3] 管理层架构 - 高管团队恢复"一正五副"格局 包括行长芦苇及副行长贺劲松 胡罡 谢志斌 谷凌云 金喜年 [4] - 此次任命填补了3月副行长吕天贵离职后的空缺 吕天贵已调任中信信托党委书记 [4] - 目前"70后"高管占比提升至3人 包括行长芦苇 副行长谷凌云及新任金喜年 [4] 公司经营数据 - 截至一季度末 中信银行资产总额达98552 6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 38% [4] - 一季度营业收入517 7亿元 同比下降3 72% 但归母净利润195 09亿元 同比增长1 66% [4] - 不良贷款率1 16% 拨备覆盖率207 11% 较上年末下降2 32个百分点 [4] 行业趋势 - 银行业竞争加剧及数字化转型加速背景下 年轻化 高学历化高管团队更有利于推动创新 [4]
中信银行再添一名“70后”副行长!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21:49
高管任命 - 中信银行副行长金喜年任职资格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自2025年8月4日起正式就任 [2] - 金喜年为"70后"高管 中信银行管理层回归"一正五副"格局 [3][6] - 金喜年拥有31年银行从业经验 2017年加入中信银行前曾在农业银行任职24年 历任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广州分行行长等职 [5] 管理层架构 - 当前高管团队为行长芦苇及五位副行长(贺劲松、胡罡、谢志斌、谷凌云、金喜年) 其中三位为"70后" [8] - 副行长吕天贵因工作调动于3月10日离任 后出任中信信托党委书记 [7]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98552.6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38% [8] - 一季度营业收入517.7亿元 同比下降3.72% 归母净利润195.09亿元 同比增长1.66% [8] - 不良贷款率1.16% 拨备覆盖率207.11% 较上年末下降2.32个百分点 [8] 行业趋势 - 银行业竞争加剧及数字化转型加速背景下 年轻化、高学历化高管团队更有利于推动创新 [8]
多家银行优化员工团队 科技人才最“吃香”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5
银行员工数量变动情况 - 平安银行2024年6月末员工总数40830人 较2023年末43119人减少2289人 减员比例超过5% [1] - 浦发银行员工数量从年初63582人下降至年中61892人 半年减少1690人 较2022年末64731人减少近3000人 [2] - 南京银行员工数量从年初16342人下降至年中16260人 减少82人 [2] - 沪农商行员工数量从年初11295人下降至年中11240人 减少55人 [2] - 兴业银行员工总数从2023年末增加317人至66886人 [3] - 江苏银行员工总数从2023年末增加28人至16335人 [3] 银行组织架构调整 - 平安银行完成总行层面架构调整和分行基本架构调整 实现队伍变化和干部年轻化 [2] - 银行普遍通过精简团队和提升科技人员占比优化人才结构 [1] 金融科技人才建设 - 6家国有大行2023年末金融科技员工总数9.49万人 较2022年增加7500多人 增幅8.59% [5] - 工商银行金融科技人员3.6万人 占员工总数比例8.60% [5] - 招商银行研发人员1.07万人 占员工总数比例9.14% [5] - 兴业银行科技人员7828人 较上年末增长16.85% 占员工总数比例13.91% [5] - 光大银行科技人员3685人 较上年末增长14.73% 占全行员工比例7.74% [5] - 银行对金融和科技双重背景人才需求较大 与数字化转型密切相关 [4] 银行数字化转型进展 - 平安银行通过升级智能化云服务平台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4] - 南京银行将云化、线上化、智能化三大金融科技能力融入经营管理全价值链 [4] - 科技成为银行业核心竞争力比拼的重要方向 驱动银行向数智化道路迈进 [5]
商业银行关停、整合旗下App 为推进数字化减负增效
证券日报· 2025-07-25 23:50
银行App集中关停与整合趋势 - 行业核心观点:银行App关停与整合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趋势,核心目标是"减负"与"增效",通过精简非核心应用降低运营成本,同时集中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和智能服务能力 [1][4] - 信用卡类和直销银行类App成为整合重点领域,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均参与其中,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信用卡App已所剩无几 [2][4] - 直销银行App整合更受关注,多家银行将服务迁移至手机银行App,如北京银行、民生银行等 [2][4] 整合原因分析 - 信用卡行业处于组织架构变革期,直销银行与手机银行功能高度重合,难以适应行业发展路径 [3] - 银行从广撒网式运营转向精准化深耕,缩减低活跃度、功能冗余的App以优化资源配置和降本增效 [4]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银行更注重提升用户体验与运营效率 [4] - 监管政策加速整合进程,如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 [4] 整合影响 - 有助于银行降低技术维护和运营成本,集中资源优化核心功能,精准把握用户需求 [5] - 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与获得感,增强用户对银行品牌的认可度 [5] - 长期来看,推动服务从"工具导向"向"场景化、生态化"升级,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 [5] 未来发展方向 - 场景化:突破单一金融场景,嵌入消费、教育、养老、生活服务等高频生活场景,构建"金融+场景生态"闭环 [6] - 生态化:打造覆盖支付、贷款、理财、权益等多领域的综合金融服务生态 [6] - 智能化:借助AI智能助手实现快速响应、复杂问题一键解决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感和黏性 [6]
【招银研究|行业深度】数字金融之AI+银行——大模型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三组关系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7-18 17:00
大模型与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观点 - 大模型技术为银行业开辟全新赋能路径,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资产组织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1] - 银行业AI应用呈现"生成式AI+判别式AI"协同发展格局,通过伞形模式或串联模式实现技术升级[6] -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依赖业务流程深度变革,需建立战略规划、组织协同和技术实施的闭环联动[3] 第一组关系:大模型基础能力与银行应用场景 - 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三大突破(内容生成、信息提取、对话交互)高度契合银行业知识密集型特征[1] - 前台应用:智能客服缩短通话时长10%,营销文案自动生成提升客户满意度30%[1][5] - 中台应用:某银行"智能授信"将尽调报告撰写时间从1周缩至5分钟,覆盖29家分行[21] - 后台应用:代码生成效率提升20%-30%,单元测试行覆盖率达60%-80%[24] - 国外银行AI应用中前台/中台/后台占比分别为55%/19%/26%,知识库构建占比最高[25] 第二组关系:生成式AI与判别式AI - 生成式AI擅长非结构化数据处理但存在运算成本高、可解释性差等问题,判别式AI在结构化数据处理和风控评级中优势明显[2] - 两类AI协作模式:伞形模式(大模型拆解任务+判别式AI执行)提升建模效率30%;串联模式(模型输出串联)在旅游线路规划中效用提升79%[39][40] - 判别式AI在银行业务中持续创造价值:某股份行智能放款覆盖90%业务量,单笔时长从5小时缩至5分钟[33] - 摩根大通2024年科技投入达170亿美元,大模型研究数量从2021年2项增至2024年30项,同时保持对其他AI技术的稳定投入[41][42] 第三组关系:人工智能与银行数字化转型 - 银行数字化转型成功率仅16%,领先银行数字化渠道销售额增长30% vs 落后银行9%[55] - 银行业三次技术变革均伴随流程调整:金融电子化阶段实现数据集中处理;互联网金融阶段改造支付清算体系;FinTech阶段推动普惠贷款超1万亿元[56][57][58] - 业务流程变革面临四大挑战:部门协作障碍、收益分配矛盾、伙伴意愿不足、数据基础薄弱[60] - 成功案例显示需具备四大要素:战略层面顶层设计、长期投入定力、跨部门协作机制、科学推进节奏[61] 国内外银行大模型应用实践 - 国内A银行大模型应用超200个,覆盖渠道运营、风控合规、程序开发等领域[11] - 跨境支付报文处理中,BERT模型分类准确率超90%,全球查询报文年发送量达20.5亿笔[17] - 摩根大通构建CFA考试表现评估等17项大模型性能测试,反映其对技术落地的稳健态度[42] - 澳洲联邦银行实现员工通过自然语言查询IT问题,55%国外银行AI案例服务于内部员工[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