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同富裕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第二期“政协杭商荟”活动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8-04 11:10
杭州"十五五"规划企业建言 - 政协委员和企业家代表围绕杭州"十五五"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涵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金融支持 民间资本参与创投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韧性智慧城市建设 人才引育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及共同富裕等领域 [1] 企业参与规划编制 - 企业家处于经济活动一线 对市场趋势和产业创新把握直接 被鼓励结合企业发展为"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2] - 企业需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在各行业引领创新推动发展 将规划蓝图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景 [2] 政府支持与企业服务 - 市委人才办 金融办 发改委 经信局 商务局 市场监管局 科技局 审管办等部门参与协商座谈 [1] - 市相关部门需研究吸纳企业家建议 在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市场培育 人才引育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营造更好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 [2] 政协履职重点 - 市政协将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开展协商议政作为重点履职任务 组织多层面调研和协商准备工作 [2] - 市政协需紧扣中心大局深入调查研究 精心组织协商 为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聚智汇力 [2]
攻坚奋战担使命 创新拓局谱新篇
杭州日报· 2025-08-04 11:10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 7月29日,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发出了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干在实处、走在前 列、勇立潮头,出色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坚决打好"十四五"收官战,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 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成 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范例而不懈奋斗的号召。 锚定航向,聚力前行。全会精神在我市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干在实 处"的韧劲、"走在前列"的闯劲、"勇立潮头"的干劲熔铸于岗位实践,在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 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中出实招、见真章,以点滴之力汇聚成加快建设世界 一流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磅礴动能。 以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创新是杭州发展的鲜明标识。本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 之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 "杭州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对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是有深厚的基础和底 气的。"市社科联(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旭霞认为。杭州的创新版图从未止步于单一领域,而是在多 元赛道上持续拓展深 ...
市政府召开第八次全体会议
杭州日报· 2025-08-04 10:58
会议还专门邀请了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党代表、市民代表、市政府参事代表列席会议。 在充分肯定上半年成绩后,姚高员指出,做好下半年工作,重点在十方面发力:着力提振市场信 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健全涉企问题快速响应闭环解决机制,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稳进 向好创造良好氛围。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统筹推进教科人一体改革,提升 科创平台能级,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力度,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着力拓市场稳外贸,壮大外贸新 增长点,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打好外经贸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着力强化招引和项目推进,突出抓好产业 项目招商引资,激活民间投资活力,全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着力激发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 增长点,充分发挥"演赛展商旅"叠加效应,加快消费转型升级。着力稳住基本盘,扎实推动制造业提质 升级、智改数转网联、工贸联动发展,扎实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巩固工业回升向好态势。着力提质 增效,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文化产 业创新发展,更好发挥服务业压舱石作用。着力深化改革,推动各项重大任务落地见效。着力除险保 安,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 ...
许昆林在乡村振兴联系点调研时强调注重联农带农 激发动力活力 走好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
新华日报· 2025-08-04 07:34
农业产业发展 - 高庙社区新建180亩蔬菜大棚项目 首茬种植螺丝椒直供知名餐饮企业 [1] - 该项目预计为社区直接增收30万元 并为60多名周边村民提供务工机会 [1] - 强调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 做足土特产文章 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1] 农民增收机制 - 增加农民收入被确定为三农工作中心任务 [1] -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通过保底分红 入股参股 服务带动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1] -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 [2] 农村综合发展 - 强调推动资源和要素向农村倾斜 管理和服务向基层下沉 [2] - 统筹推进农房改善 供水供电供气 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2] - 依托自然资源和红色底蕴优势培育文旅产业 举办特色赛事和文旅活动 [2]
注重联农带农 激发动力活力 走好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
新华日报· 2025-08-04 06:19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强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 - 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走好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 [1] - 占地约180亩的蔬菜大棚是高庙社区新打造的富民增收点,首茬将种植螺丝椒直供多家知名餐饮企业 [1] 富民产业发展 - 蔬菜大棚将为社区直接增收30万元,给60多名周边村民带来务工机会 [1] -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要着力发展富民产业 [1] - 引育更多契合度高、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 [1] - 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 联农带农机制 -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联合与合作 [1] - 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更多农民群众有活干、有钱赚 [1] 产业融合发展 - 持续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 - 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一体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大力推动资源和要素向农村倾斜 [2] - 统筹抓好农房改善、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2] 文旅产业培育 - 依托自然资源富集、红色底蕴深厚等优势,谋划举办彰显地方特色的赛事、文旅活动 [2] - 书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2]
4年200亿人次报销,未来五年全民医保如何升级|“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 2025-08-03 20:32
医保制度发展 - "十四五"期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四年累计近200亿人次享受就诊医保报销 [1][2] - 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27亿人,医疗救助每年资助参保约8000万人 [2] - 职工和居民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0% [2]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参保覆盖达1.9亿人 [2] 医保覆盖与改革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达110万家,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64.4万家 [3] - 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从无到有,目前10种门诊慢特病可跨省异地直接报销 [3] - 四年多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减少参保群众垫资5900亿元 [3] - 我国仍有约2亿城镇就业人员未参加职工基本医保 [3] 新业态就业人员参保 - 河北省分类施策推动平台企业为从业人员参保 [4] - 苏州市率先落实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 [4] - 优化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清算模式,实现个人账户余额"秒到账" [5] 医保费用与支出 - "十四五"期间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13万亿元,年均增速9.1% [6][9] - 2024年基本医保基金支出2.98万亿元,患者个人负担同比下降5% [6] - 2024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药总费用约2.06万亿元,增长3.6% [7] - 2024年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医药费用2.03万亿元,增长3.7% [7] 药品与耗材集采 - 累计开展10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纳入435种药品 [7] - 累计开展5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7大类高值医用耗材 [7] - 2024年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报销2.8亿人次 [6] 医保创新与技术进步 - 国家医保局印发30批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新增100多项与新技术相关的价格项目 [10] - 脑机接口单独立项,湖北、浙江等地已率先落地 [11] - 医保谈判新增药品支出大幅增加,2024年支出是2020年的3.9倍,年均增速40% [9] 长期护理保险 - "十四五"期间49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拉动社会资本投入超500亿元 [11] - 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超8800家,护理服务人员达30万人 [11] - 全国统一的长护险制度有望年内推出 [11]
聚焦三大主题!南都启动2025责任中国ESG创新案例征集
南方都市报· 2025-08-02 11:22
政策导向与监管要求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央国企及大型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战略,重点关注"双碳"目标、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三大方向,强调通过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2] - 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央企ESG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央国企2025年前实现ESG信息披露全覆盖,并将减碳、乡村振兴等纳入高管考核 [2]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强制沪深300成分股企业披露ESG报告,新增"新质生产力贡献"、"碳排放强度"、"科技伦理治理"等可量化指标,同时加强数据真实性审查 [2] ESG实践与案例征集 - 南方都市报启动2025年度责任中国ESG专题,聚焦"质跃未来"、"科技向善"、"绿色同行"三大创新主题,面向社会征集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实践案例 [2] - 南都湾财社将组建中国ESG智库团,联合企业家、学者及跨界人士,实地考察企业在"零碳园区"、可持续运营及创新公益模式等方面的成果与经验,推动商业向上标准和政策出台 [3] - 优秀案例征集时间截至2025年10月20日,可通过扫码、邮箱nandujianding@qq.com或微信号ndlab2020提交 [3] ESG年度盛典活动 - 2025责任中国ESG年度盛典将于10月底在广州举行,发布南方都市报ESG智库报告,邀请行业专家、标杆企业讨论相关话题并发布创新案例 [3] - 活动落地时间为2025年10月底,地点为广州 [4] 专题策划与执行 - 专题主题为"商业向上 碳索不止:2025责任中国ESG专题",由陈养凯统筹,南都湾财社记者黄驰波采写,李毅然负责海报制作 [6]
温氏股份:公司始终将联农带农作为企业发展的初心使命,深度践行共同富裕理念
证券日报网· 2025-08-01 20:13
公司发展理念与农户合作 - 公司始终将联农带农作为企业发展的初心使命,深度践行共同富裕理念 [1] - 2024年公司与4万多户合作农户携手共进、共创共享 [1] - 合作农户总收益近12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1] 农户增收措施 - 引导合作农户配备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养殖设备,提高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率 [1] - 加强合作农户养殖管理培训,指导合作农户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饲养成绩 [1] - 为农户提供更多安全保障,如指导购买财产保险、统筹低值易耗品采购等 [1]
一张网,何以托起千钧重?
中国能源网· 2025-08-01 15:37
电力行业战略地位 - 电力被定位为"重中之重"和"生命之网",是支撑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2] - 浙江全社会用电量从2005年1657亿千瓦时跃升至2024年6780亿千瓦时,增长4倍,总量全国第四[11] - 最高用电负荷从2005年2540万千瓦增至1.26亿千瓦,增长5倍,位居全国第三[11] 电网建设成就 - 建成"两交三直"特高压骨干网架,实现西部清洁能源跨区域输送[21] - 超高压变电站从零星布点增至超55座,形成"东西互供、南北贯通"环网[21] - 舟山联网工程投运实现11地市超高压全覆盖,南麂岛44.7公里海底电缆结束孤网历史[21][24] 产业支撑作用 - 工业用电量20年间从1291亿千瓦时跃升至4435亿千瓦时,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需求持续旺盛[14] - 稳定电力供应是吸引高端产业落地、保障产业链韧性的关键砝码[14] - 电力直接托举浙江GDP从万亿级向九万亿级跨越[11] 科技创新突破 - 建设世界最大跨海联网输变电工程并创造14项世界纪录[15] - 全球首个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解决中远海风电送出难题[15][18] - 双端柔直±800千伏特高压工程为能源高效输送提供新方案[15] 民生保障水平 - 2024年浙江城乡居民人均用电达全国1.5倍[19] - 农村供电可靠性超过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实现城乡电力服务同质化[25] - 电力已成为现代生活的"空气"和"水",直接影响6600万人的获得感[19] 未来发展路径 - 规划甘浙直流和第五直流特高压项目,增强区外清洁电力接纳能力[25] - 加快500千伏网架优化和220千伏城市电网补强[25] - 推进配电网高可靠性升级以适应分布式光伏和电动车新业态[26] - 深化AI、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28]
市政协党组传达学习市委全会精神
杭州日报· 2025-08-01 10:26
会议背景与核心定位 - 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于高质量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高起点谋划"十五五"规划及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的关键时期召开 [1] - 会议核心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考察浙江精神 全面贯彻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部署 [1] - 审议通过的《决定》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及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指引 [1] 战略方向与目标 - 动员全市忠实践行"八八战略" 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 [1] - 彰显政治忠诚与省会城市责任担当 凝聚团结奋斗共识力量 [1] - 明确创新发展重点领域、重大问题、任务举措和政策落实方向 [2] 履职重点与实施路径 -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聚焦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问题 [2] - 通过深入调研和协商建言实现靶向助力 以政协之为服务创新之要 [2] - 强化"四个凝聚"工作 倾力服务中心大局 [2] 自身建设与机制优化 - 大力弘扬"六干"作风 守正创新实干争先 [2] - 持续擦亮"同心同杭"党建品牌 做强平台阵地做精亮点载体 [2] - 做优制度机制 为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贡献力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