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

搜索文档
中金《秒懂研报》 | 智能驾驶:引领出行变革的新时代
中金点睛· 2025-05-24 16:32
智能驾驶背后的技术引擎 - 端到端架构降低数据标注难度并优化数据处理流程,减少人工工作量,提升信息传递效率[2] - 视觉语言模型和云端模型的引入增强系统处理复杂场景的能力[3] - 城市导航辅助驾驶(NOA)或成为车企竞争新热点,未来可能向L3/L4高阶自动驾驶发展[3] 智能驾驶的普及步伐 - 高速NOA功能2024年已规模化上车,有望成为20万元以上智能驾驶汽车的标配[5] - 城市NOA渗透率2024年有望达6.5%,成本降低推动搭载车型价格下探至20万元级市场[7] 智能驾驶的商业模式 - L2++智能驾驶软件收费面临挑战,车企多选择标配系统积累用户数据,探索减配方案增厚硬件利润[11] - 头部车企尝试买断或订阅付费模式,如华为ADS 3.0订阅价720元/月或7200元/年,买断价36000元[12] - L3自动驾驶功能落地可能推动后向功能订阅收费,2025年或迎来收获期[12] 城市NOA的益处 - 带动高配置、高毛利车型销售,硬件成本增加但单车毛利增量可观[13][14] - 理想L7 Pro/Max车型差价28000元,单车毛利润增量13700元;小鹏G6 Pro/Max差价20000元,毛利润增量10000元[15] - Robotaxi与城市NOA技术栈需求重叠,2025年头部智驾企业或公布相关路标推动行业转型[15] - 国内Tier1企业凭借技术和量产经验具国际市场代际优势,合资车企合作推动全球化发展[16][17]
耐世特(1316.HK):主业盈利能力回升 构建完善的线控底盘产品组合
格隆汇· 2025-05-24 02:00
汽车转向系统技术发展 - 汽车转向系统正从EPS向线控过渡,线控转向系统具备响应灵敏度更好、智驾功能拓展性更高、能实现驾驶员操作与车辆运动解耦等优点,是L3+自动驾驶的必然选择 [1] - 2013年英菲尼迪Q50首次量产应用线控转向系统,2023年特斯拉发布专利结构图并计划搭载,线控转向进入高速发展期 [1] - EPS是实现ADAS功能的关键,目前在乘用车中大量使用 [1] 公司业务与竞争力 - 公司主业盈利能力回升,正构建完善的线控底盘产品组合,电气化、自动化、软件定义车辆(SDV)等趋势重塑汽车行业 [1] - 公司依靠专业能力帮助整车制造商高效整合软件、硬件及整体运动控制系统,在新的产业潮流中具备强大竞争力 [1]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为6171.9万美元,较2023年的3673.7万美元增长68.1% [2] - 2024年公司共取得客户项目订单量合计60亿美元,其中31%为新/新获取业务,包含多个线控转向订单 [2] 产品与市场拓展 -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陆续发布后轮转向(RWS)系统和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战略性拓展"线控运动控制"底盘领域 [2] - 线控转向系统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有助于公司获得持续不断的订单 [2] - 亚洲市场增长迅速,公司与客户的合作正不断深化 [2] 财务预测与目标价 - 预测公司FY2025至FY2027实现收入44.69/47.72/50.68亿美元,同比增长4.5%/6.8%/6.2% [2] - 预测归母净利润1.21/1.62/1.86亿美元,同比增长96.2%/34.1%/14.4% [2] - 目标价7.61港元/股,对应FY2025E财年PE约19倍,距现价有24%上涨空间 [2] 盈利驱动因素 - 产品组合升级叠加成本管控得当,公司利润率有望持续提升 [2] - 对关税有全面应对措施,受影响的程度比较可控 [2]
2 Software Stocks Suffering Steep Slides After Earnings
Schaeffers Investment Research· 2025-05-23 22:58
Autodesk Inc (ADSK) - 公司一季度盈利和收入超出预期 同时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2] - 股价早盘冲高回落 最新下跌0.3%至29403美元 但仍较去年同期上涨37% [2] - 摩根士丹利等11家券商上调目标价 最高调至370美元(原330美元) [2] - 期权交易量达日均12倍 看涨期权占比略高于看跌期权(3247张call vs 2615张put) [3] - 最活跃合约为周度300美元行权价看涨期权 315美元行权价合约也有交易 [3] Workday Inc (WDAY) - 公司一季度盈利和收入超预期 但订阅收入展望不及预期导致股价重挫108%至24248美元 [4] - 遭遇2024年5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2025年累计下跌64% [4] - 摩根大通维持"增持"评级 但6家券商下调目标价 仅2家小幅上调12个月目标价 [4] - 期权交易量激增至日均20倍 看跌期权占比显著(10000张call vs 13000张put) [5] - 最活跃合约为7月18日到期的看跌期权和5月235美元行权价看跌期权 [5]
邮储银行申请搜索软件测试相关专利,解决搜索软件输出结果无法预知导致难以测试的问题
金融界· 2025-05-23 21:08
天眼查资料显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货币金 融服务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9916107.6038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1214条,专利 信息822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96个。 金融界2025年5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 为"搜索软件的测试方法、装置和搜查软件测试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120029922A,申请日期为2025 年02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搜索软件的测试方法、装置和搜查软件测试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 搜索软件的原始测试用例,原始测试用例为测试搜索软件的搜索功能的测试用例;设置搜索软件的搜索 功能对应的蜕变关系,蜕变关系为搜索软件的搜索的输入和输出之间需要满足的关系;根据蜕变关系生 成原始测试用例的多个衍生测试用例,衍生测试用例的输入与原始测试用例的输入满足蜕变关系;根据 原始测试用例和多个衍生测试用例对搜索软件的搜索功能进行测试,得到原始测试用例的输出和各衍生 测 ...
耐世特:主业盈利能力回升,构建完善的线控底盘产品组合-20250523
国元国际· 2025-05-23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耐世特“买入”评级,目标价 7.61 港元/股,对应 FY2025E 财年的 PE 约 19 倍,距现价有 24%上涨空间 [5][7][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转向系统正从 EPS 向线控过渡,线控转向是 L3+自动驾驶的必然选择,2023 年起进入高速发展期 [5] - 公司主业盈利能力回升,通过改善供应链等措施,2024 年净利润显著增长,订单量达 60 亿美元且含多个线控转向订单 [6] - 公司在 2025 年上半年发布后轮转向和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拓展“线控运动控制”底盘领域,打开成长空间 [6] - 预测公司 FY2025 - FY2027 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呈增长态势,处于利润快速增长期 [7][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运动控制技术公司,产品涵盖多种转向系统及软件解决方案,为全球 60 余家客户服务,业务布局全球 [16][17] - 公司创立于 1906 年,2010 年更名耐世特并被中航工业收购,多年来在技术领域屡获殊荣 [20] - 公司于 2013 年在香港上市,中航工业旗下耐世特汽车系统(香港)控股公司持股 44% [21] 汽车转向系统正逐步从 EPS 向线控过渡 - EPS 是当下主流转向系统,是实现 ADAS 功能的关键,在乘用车中大量使用,能提供路感和安全提示 [25][26] - 自动驾驶需求推动线控转向渗透率逐步提升,线控转向技术发展历经三阶段,相比 EPS 有诸多优点,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30] - 未来线控转向系统有适配标准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硬件轻量化和小型化、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发展趋势,更多整车厂加大研究与装车研发 [31][32][33] 公司主业回升,构建完善的线控底盘产品组合 - 公司在汽车产业新趋势中竞争力强,能帮助整车制造商整合软件、硬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其转向软件支持多种功能和架构转变 [36][37] - 2024 年公司盈利能力回升,收入创新高,净利润率显著提升,自由现金流量优于 2023 年 [38] - 公司订单数量及结构取得突破,2024 年订单量 60 亿美元,来自中国国内整车制造商订单增加,2025 年一季度订单创新高且在线控转向领域有多项突破 [41][42][43] - 公司战略性拓展线控底盘产品组合,推出后轮转向和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提升车辆性能和安全性,拓展底盘“线控运动控制”领域 [52][53] - 关税因素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公司采取措施减轻风险,区域化供应链策略降低外部政策波动影响 [5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公司收入和利润处于中长期上升轨道,动力包括亚洲市场增长、线控转向渗透率提高、拓展底盘领域、产品组合升级和成本管控、应对关税措施有效 [57] - 预测公司 FY2025 - FY2027 实现收入 44.69/47.72/50.68 亿美元,同比增长 4.5%/6.8%/6.2%;归母净利润 1.21/1.62/1.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96.2%/34.1%/14.4% [7][58]
震有科技(688418)每日收评(05-23)
和讯财经· 2025-05-23 16:46
公司股价表现 - 综合得分39 26分 偏弱 [1] - 当日主力成本28 79元 5日主力成本29 80元 20日主力成本30 93元 60日主力成本30 93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0次 跌停1次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29 80元 短期支撑位28 19元 [1][2] - 中期压力位31 75元 中期支撑位28 19元 [2] - 股价跌破短期支撑位 短线观望为宜 股价跌破中期支撑位 中期主力资金做多意愿不强 [2] - K线形态显示三只乌鸦和双飞乌鸦 可能见顶回落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39 24万元 占总成交额-8% [2] - 超大单净流出244 70万元 大单净流出794 54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121 90万元 [2] 行业表现 - 关联行业/概念板块表现:通信设备-1 58% 国产软件-1 98% 卫星互联网-2 15% 量子科技-1 20% [2]
三旺通信(688618)每日收评(05-23)
和讯财经· 2025-05-23 16:37
三旺通信688618 时间: 2025年5月23日星期五 50.45分综合得分 较强 趋势方向 主力成本分析 21.05 元 元 60日主力成本 周期内涨跌停 当日主力成本 21.34 元 5日主力成本 21.03 元 20日主力成本 21.95 过去一年内该股 涨停 0次 跌停 0 次 技术面分析 21.71 短期压力位 21.19 ★三只乌鸦★ 可能见顶回落 ★长上影★ 表明行情上档压力沉重,升势受阻 资金流数据 2025年05月23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 短期支撑位 22.00 中期压力位 19.43 中期支撑位 股价跌破短期支撑位,短线观望为宜; 目前中期趋势不慎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K线形态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 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 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 证和承诺。 | 主力资金净流入20.67万元 | | --- | | 占总成交额1% | | 超大单净流入0.00元 | | 大单净流 ...
SaaS 的下一站是 Agentforce ?Salesforce 押注 AI 工作流革命
36氪· 2025-05-23 10:28
核心观点 - Salesforce CEO马克·贝尼奥夫提出"服务即软件"(Service as Software)愿景,认为AI驱动的智能体将深度集成到业务流程中,与人类员工协同工作 [1][2] - 公司通过Agentforce和数据云两大战略支柱推进这一愿景,目标是成为首家"纯软件超大规模服务商" [2][19] - 该战略强调在现有软件架构上叠加AI能力而非取代,保持数据治理的同时提升生产力 [3][7] - 早期市场响应强劲,已有5000家机构部署Agentforce,其中3000家采用付费版本 [6] - 与微软的封闭垂直整合模式形成对比,Salesforce定位为跨云连接枢纽和中立编排层 [24][30] Agentforce平台 - 是Salesforce推出的AI驱动企业智能体平台,嵌入所有应用程序中,目标是与业务数据和工作流深度集成 [3] - 内部已有数万名员工使用,遵循与人类相同的访问控制和治理规则 [3] - 贝尼奥夫预计可提升跨部门生产力50%,较此前30%的目标显著提高 [4] - 迪士尼案例显示数千个AI Agent能实时同步客户偏好和游乐设施数据,实现"智能体流动性" [4][5] - 2024年中推出的首批AI Agent专注于自动化高频服务任务,数据云与AI产品组合年化收入接近10亿美元 [6] 数据云战略 - 是统一实时数据平台,聚合内外部数据形成"业务状态四维地图" [8][9] - 正重写核心应用程序(如销售云、服务云、Tableau)以深度集成数据云 [10] - 强调"数据流动性"概念,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跨平台数据联邦化整合 [11] - 与Snowflake建立双向"零复制"数据共享,与Databricks合作纳入Lakehouse数据 [12] - 与AWS紧密合作,Hyperforce基础设施计划使软件能在AWS等公共云上全球运行 [12][13] 商业模式 - 通过纯软件和SaaS平台追求超大规模效应,避免传统云服务商的资本密集型模式 [19] - 本财年营收预计达500亿美元,远低于三大云服务商30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总和 [20] - 通过长期批量协议管控云服务成本,保持轻资产运营优势 [20] - 新增约2000个销售和工程岗位加速AI和Agentforce进程 [21] - 目标是仅通过订阅软件和基于使用量的许可模式提供超大规模服务 [22] 行业竞争 - 微软是最大竞争对手,推行基于Azure和Office栈的封闭垂直整合模式 [23][24] - 行业格局高度碎片化,存在众多替代方案如Palantir、ServiceNow、Workday等 [28] - 数据基础设施领域面临Snowflake、Databricks、Google和AWS的竞争 [29] - Salesforce选择与这些平台集成而非正面竞争,成为现代数据架构中的一等参与者 [30] - 公司正在从根本上重构技术栈以实现原生AI驱动,这可能是差异化优势 [30] 发展前景 - 设定目标通过AI Agent推动整体生产力提升超过50% [35] - 计划将AI能力嵌入全部客户群,推动Data Cloud和AI相关收入达数十亿美元 [35] - 大型AI合同接连落地,客户开始获得实际投资回报 [36] - 未来12到24个月是关键验证期,有望重新定义"云时代领导者"形象 [35][36] - 挑战在于保持执行节奏,在激烈竞争中证明联邦式战略的优越性 [32][34]
经济日报:鸿蒙电脑好用的关键在生态
快讯· 2025-05-23 08:15
鸿蒙电脑生态发展 - 鸿蒙电脑好用的关键在于生态建设 以用促进、共建生态是实现国产软件、国产电脑及中国制造好用、耐用、易用的重点 [1] - 鸿蒙电脑仍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更多时间和空间发展 目前软件应用数量和质量与成熟国产操作系统存在差距 尤其在专业软件领域 [1] - 开发者是生态繁荣的关键 鸿蒙正在构建"技术—生态—市场"正向循环 头部应用深度适配验证了开发框架可行性 [1] - 开发成本降低吸引更多中小开发者加入 推动优质应用涌现 进一步丰富应用生态 共同促进鸿蒙电脑生态繁荣 [1]
鸿蒙电脑好用的关键在生态
经济日报· 2025-05-23 06:02
鸿蒙电脑的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首款鸿蒙折叠屏电脑,实现从内核层自主可控的关键突破,是我国科技行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成果 [1] - 公司攻克折叠屏电脑在转轴铰链、超大屏幕、散热续航等技术难题,采用业内最大尺寸、最薄且技术复杂的折叠转轴 [2] - 鸿蒙操作系统是国内首个实现移动端与电脑端生态融合的国产系统,凭借"一次开发、多端部署"核心技术打通多终端开发体系 [3] 鸿蒙电脑的行业影响 - 鸿蒙电脑为电脑市场带来新增长点,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技术水平提升,带动行业向更灵活高效的生产力工具转型 [2] - 鸿蒙生态设备接入数量突破10亿台,融合应用从300余款增至1000余款,年底将支持超过2000个应用适配 [4] - 头部应用深度适配证明鸿蒙开发框架可行性,开发成本降低吸引中小开发者加入,丰富应用生态 [5] 国产软件生态发展 - 国产电脑操作系统此前多基于Linux二次开发,存在漏洞响应时效和供应链攻击防御等风险 [1] - 鸿蒙为国产软件生态提供新沃土,解决此前在成熟生态体系中融入难和适配门槛高的问题 [3] - 用户反馈推动软件功能完善,如跨设备会议协作需求促使飞书、钉钉适配,文档处理需求推动WPS结合AI实现语音生成PPT [4] 生态建设模式 - 以用促改、以改促优的模式让国产软件逐渐摆脱功能单一、体验欠佳的固有印象 [4] - 构建"技术—生态—市场"正向循环,形成"使用—反馈—改进—再使用"良性循环 [5] - 鸿蒙电脑生态发展可借鉴国产新能源汽车从早期问题到全球市场崭露头角的发展路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