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
搜索文档
英国央行副行长Breeden:气候风险“真实且切实存在”。气候变化对通胀的影响“不太明显”。
快讯· 2025-07-10 23:07
气候风险与通胀影响 - 英国央行副行长Breeden指出气候风险"真实且切实存在" [1] - 气候变化对通胀的影响"不太明显" [1]
联合国粮农组织:青年是链接农业、气候、经济与未来的关键变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1:06
全球青年在农业粮食体系中的角色与挑战 - 全球15至24岁青年人口中约85%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农业是这些国家最主要的生计来源 [1] - 全球44%的青年劳动力从事农业相关工作,高于成年人口38%的比例,但地区差异显著:长期危机地区青年农业就业比例达82%,高度工业化国家仅为23% [1] - 2014-2016年至2021-2023年,青年粮食不安全发生率从16.7%升至24.4%,非洲地区形势尤为严峻 [1] 青年对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的潜在影响 - 青年在农业粮食体系中承担生产者、加工者、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等多重角色,是推动体系转型的核心力量 [2] - 全球超过20%的青年未参与教育、就业或培训(NEET),其中三分之二为女性,若将其纳入经济活动,全球GDP有望提升1.4%(约1.5万亿美元),农业粮食体系预计贡献其中45%的增长 [2] - 农村青年大量分布在农业潜力巨大区域,为基础设施、市场接入和职业吸引力提升提供机遇 [2] 气候与人口结构对青年农业的威胁 - 近4亿农村青年所处地区的农业产出潜力将因气候影响下降,传统农业体系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最脆弱 [2] - 预计到205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青年人口将增加65%,若缺乏引导,"人口红利"可能转化为结构性负担 [2] 推动青年参与农业的战略与建议 - 三大战略方向:加强青年参与农业的数据收集、提高政策制定中的青年代表性、加大对青年农业投资(技能培训、数字技术等) [3] - 具体行动包括提升农业职业吸引力、扩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推出青年土地与信贷支持计划、保障青年流动及推动数字农业应用 [3] - 农业现代化若无法吸引青年,将导致多国面临劳动力断层与粮食供需失衡的双重危机 [3]
外媒:中国正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使用
环球网· 2025-07-10 17:14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 中国今年新增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510吉瓦,同比增长57%,占全球在建装机容量的3/4 [1] - 中国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者,新增装机容量速度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1] - 中国企业在风力涡轮机和光伏板制造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产量分别占全球60%和80% [3] 碳排放趋势 - 中国首次在经济迅速提升电力需求期间实现碳排放量下降,12个月内同比下降1.6% [2] -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碳排放量下降,主要得益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装机容量激增 [1] - 今年前4个月中国化石燃料发电量同比下降3.6%,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首次超过总发电量的1/4 [2] 国际比较 - 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速远超其他国家,去年增量与欧盟总量相当 [2] - 中国人均排放量与日本相当,但远低于美国 [3] - 英国可再生能源占比46.3%,美国仅略高于20%,中国能源结构仍与西方经济体相似 [3] 未来展望 - 中国可能进一步转向可再生能源以提升能源安全,减少对进口能源依赖 [4] - 预计中国将重点发展低排放行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技术 [4]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中美应该增进交流与合作,尤需排除干扰和破坏
快讯· 2025-07-10 12:20
中美关系发展 - 中美关系发展需要正确相处并增进各领域交流合作 尤其需排除干扰和破坏 [1] - 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今年两次通话为中美关系把舵定向 [1] 青年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 - 青年是中美关系的见证者 受益者及未来希望所在 历史重要节点均有青年参与 [1] - 最年轻飞虎队员和乒乓外交参与者均不足20岁 尼克松访华时首席翻译傅立民仅28岁 [1] - 中美青年通过创客大赛 圆桌沙龙等形式共同应对人工智能与气候变化等21世纪挑战 [1] - 中美关系未来由两国青年创造 新生代应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1]
欧盟气候机构:今年6月是全球有记录以来第三热6月
快讯· 2025-07-09 10:07
气候数据 - 2025年6月是全球第三热的6月 平均地表气温为16.46摄氏度 比1991年-2020年期间6月平均值高0.47摄氏度 [1] 热浪事件 - 2025年6月中旬和6月下旬至7月初 欧洲大陆经历两次显著热浪 [1] - 第一次热浪在6月17日至22日达到顶峰 影响西欧和南欧大部分地区 [1] - 第二次热浪发生在6月30日至7月2日 同一地区气温更加极端 [1] - 西班牙和葡萄牙气温高达46摄氏度 部分国家地表气温超过40摄氏度 [1] 气象成因 - 两次热浪与持续的高压系统"热穹顶"有关 该系统将暖空气困在空气中 [1] - "热穹顶"导致长时间的炎热 晴朗和干燥天气 [1]
英国顶尖生态学家:中国“好得令人无法拒绝”
环球网资讯· 2025-07-09 06:56
科研人才流动 - 英国顶尖生态学家杰森·查普曼决定全职加盟中国南京农业大学 [1] - 查普曼的选择凸显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 [1] - 中国在科研领域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国际顶尖人才 [1] 科研技术优势 - 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昆虫雷达技术,能够高效追踪飞行昆虫 [1] - 中国在雷达昆虫学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拥有众多科研人员 [1] - 昆虫探测雷达技术具备高度灵敏的探测和追踪能力,分析软件复杂 [1] 科研资金与协作 - 中国的科研资金支持"远优于"英国,为查普曼提供充足资源 [2] - 南京农业大学承诺为查普曼团队提供一流的科研条件和平台 [2] - 中国科研团队协作高效,查普曼称机会"好得让人无法拒绝" [2] 科研成果与国际影响 - 查普曼发表过140余篇学术论文,促进中英科研机构合作 [2] - 中国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上频繁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2] - 中国科研人员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推动昆虫迁徙研究 [2] 研究应用领域 - 查普曼的研究将助力解决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智慧农业问题 [2] - 中国对农业研究的重视为昆虫雷达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持 [1]
到2035年,三分之一的芯片生产可能面临铜供应中断
搜狐财经· 2025-07-08 21:59
气候变化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 - 到2035年全球约32%的半导体产量可能面临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铜供应中断比现在水平增加四倍 [2] - 智利作为全球最大铜生产国因水资源短缺导致产量放缓到2035年为芯片行业提供水资源的17个国家中大多数将面临干旱风险 [2] - 上一次全球芯片短缺由疫情引发需求激增和工厂停工导致汽车等行业瘫痪美国GDP增长率下降1%德国下降24% [2] 铜供应风险的地理分布 - 中国澳大利亚秘鲁巴西美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墨西哥赞比亚蒙古的铜矿开采商将受到影响全球所有芯片制造地区均面临风险 [2] - 智利目前25%铜产量面临中断风险十年内升至75%到2050年达90%至100% [3] - 到2050年无论各国减排进度如何约一半铜供应将面临风险 [3] 铜在半导体行业的关键作用 - 每个芯片电路中数十亿根细小导线由铜制成目前无替代材料在价格和性能上可与铜媲美 [2] - 若材料创新无法适应气候变化且受影响国家未开发更安全水源风险将随时间增加 [2] 应对措施与局限性 - 智利和秘鲁通过提高采矿效率和建设海水淡化厂保障水资源供应但该方案对无大量海水的国家不适用 [3]
铜供应危机拉响芯片业警报 普华永道:2035年32%半导体生产或因缺水中断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8:59
半导体生产与铜供应风险 - 到2035年全球约32%的半导体生产可能因气候变化面临铜供应中断问题,是目前水平的四倍 [1] - 全球17个主要铜供应国中大部分到2035年将面临干旱风险,直接影响芯片行业 [1] - 智利作为最大铜生产国已因水资源短缺导致产量放缓 [1] 历史芯片短缺影响 - 上一次全球芯片短缺由疫情需求激增和工厂停工引发,严重冲击汽车等行业 [1] - 芯片短缺导致美国GDP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德国减少2.4% [1] 铜矿开采与区域风险 - 中国、澳大利亚、秘鲁等9个主要铜矿生产国的开采商将受干旱影响 [1] - 全球无一芯片制造地区能完全规避铜供应风险 [1] - 铜在芯片电路导线中不可替代,尚无材料能在性价比上超越 [1] 长期风险与应对措施 - 若材料创新滞后且供水系统未改善,铜供应风险将随时间持续上升 [2] - 到2050年各国约50%铜供应将面临风险,与碳排放减少速度无关 [2] - 智利和秘鲁通过提高采矿效率及海水淡化厂缓解风险,但非所有国家适用 [2] 智利铜产量风险预测 - 当前智利25%铜产量面临中断风险 [2] - 十年内风险比例将升至75%,2050年达90%-100% [2]
普华永道:气候变化加剧铜供应短缺,2035年全球1/3芯片产能面临中断风险
华尔街见闻· 2025-07-08 17:46
全球半导体行业铜供应危机 - 到2035年气候变化相关的铜供应中断风险将影响全球32%的半导体产能 是当前水平的四倍 [1] - 到2050年约有一半国家的铜供应将面临风险 无论全球减排速度如何 [1][2] - 铜是制造芯片电路中数十亿根微型导线的关键材料 目前尚无替代材料能在价格和性能方面与铜匹敌 [2] 铜供应中断的具体影响 - 智利目前有25%的铜生产面临中断风险 这一比例将在十年内上升至75% 到2050年将达到90%至100% [2] - 全球最大铜生产国智利已在应对缺水问题 影响铜加工的干旱是造成供应风险的主要因素 [1][2] - 铜供应中断风险将波及所有主要芯片制造地区 包括澳大利亚、秘鲁、巴西、美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等 [2] 经济影响 - 上一次全球芯片短缺使美国经济GDP增长损失了整整一个百分点 德国则损失了2.4% [1] - 如果材料创新无法适应气候变化且受影响国家无法开发更安全的水源供应 风险将随时间推移加剧 [1][3] 应对措施 - 智利和秘鲁已采取措施保障水源供应 包括提高采矿效率和建设海水淡化厂 [2] - 对于无法获得大型海水资源的国家 海水淡化可能并非可行的解决方案 [2]
研究:一些无花果树可吸收并“石封”大气中二氧化碳
新华社· 2025-07-08 16:27
碳封存机制 - 部分无花果树可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以碳酸钙"石块"形式储存在周围土壤中实现碳封存 [1] - 这种机制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同时改善土壤质量并产生经济效益 [1] - 碳酸钙中的无机碳在土壤中寿命通常远长于有机碳成为更有效的二氧化碳封存方式 [1] 树木碳转化过程 -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构成树干、枝条、根和叶子 [1] - 某些树木会利用二氧化碳生成草酸钙晶体在腐烂时转化为碳酸钙 [1] - 该过程提高了土壤pH值并增加某些营养元素的可利用性 [1] 研究案例 - 研究团队分析了肯尼亚桑布鲁县生长的三种无花果树 [1] - 发现碳酸钙不仅在树干表面形成也在木材结构内部生成 [1] - 其中一种无花果树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钙的效率最高 [2] 后续研究方向 - 研究人员计划量化该树种水分需求和果实产量评估农业林业适用性 [2] - 将确定该树种在不同条件下的碳封存潜力 [2] - 已发现多种树木能形成碳酸钙但相信还有更多类似树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