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

搜索文档
合力推动协同发展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6-10 05:48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 - 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指数从2018年的0.38上升至2023年的0.58 标志着该地区已进入深度协同发展阶段 [1] - 发展重点从"污染治理"转向"产业协同""创新驱动" 最终聚焦"推动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体现全面协同升级 [1] - 交通一体化 生态环境治理 产业协作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1] 新阶段发展重点 - 科技创新是动力 产业协作是支撑 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是重要抓手 [1] - 河北需发挥环京津地缘优势 打造联通京津的经济廊道 [1] - 北京 天津需深化对河北帮扶 带动河北承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 [1] 现存问题与挑战 - 区域发展不平衡 京津冀在人均GDP 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差距 [2] - 河北经济结构偏传统重工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足 与北京高精尖产业对接存在断层 [2] -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津冀在中试平台 产业基金等配套环节薄弱 "北京研发 津冀制造"模式尚未完全打通 [2] - 体制机制协同需突破 三地在土地指标 税收分成 环保标准等领域存在政策壁垒 [2] 解决方案与措施 - 唐山通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技术联合攻关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 构建与京津优势互补的创新链 产业链 供应链 [2] - 2025年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审议通过《促进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 提出贯通概念验证 中试转化 强链补链全流程 [2] - 需整合区域创新资源 搭建高效协同创新平台 完善协同创新服务体系 [3] - 持续推进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 实施基础研究合作专项 促进高校 科研院所和企业跨区域联合攻关 [3] - 优化政务服务 破除要素自由流动障碍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3] - 优化企业跨区域迁移登记服务 实现高频事项跨域通办 异地可办 同标办理 [3]
这里为何能引来京津创新活水 ——来自河北唐山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6-10 05:42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唐山产业升级 产业承接与平台建设 - 自2014年以来累计承接京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948个,总投资6065.92亿元,完成投资4917.75亿元,承接项目数量及投资额居河北省前列 [1] - 首钢京唐钢铁通过搬迁实现高端化转型,产品涵盖0.07毫米"蝉翼钢"及循环用水体系,带动曹妃甸示范区形成产业集群,吸引北京巴威、华润电力等企业入驻 [2][3] - 津冀(芦台·汉沽)协同发展示范区承接北京华瑞新材料科技等企业,2023年投产的高纯金属靶材项目依托临津产业园扩大产能 [4] - 玉田中华老字号产业园引入北京同仁堂、王致和等企业,同仁堂中药材加工车间年产能达400万公斤,形成完整中药产业链 [5][6]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研发卫浴陶瓷专用树脂材料,降低企业采购成本62%,并与中车唐山等企业合作推动数字化转型 [8] - 2024年引进京津科技成果78项,技术合同交易额168亿元,建成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1个 [8] - 河北第六镜智能科技采用"北京研发+唐山生产"模式,热态长材检测装置服务钢铁企业智能制造 [9] - 京唐智慧港2017年以来引进26个京津项目,投资100亿元,包括国轩电池10GWh新能源电芯项目 [9] - 巨视机器人实现人工智能农业装备本地化生产,智能激光板栗划口机提升农产品加工效率 [10] 产业集群与转型升级 - 首钢京唐联合本地企业建设矿石码头、水渣细磨项目,带动循环经济及装备制造产业 [12] - 鑫华源智能停车设备公司利用曹妃甸钢铁配套优势,拓展立体车位及光伏支架市场 [12] - 乐亭县建筑支护装备产业园聚集70余家企业,2024年营收突破100亿元,供应雄安新区建设 [13] 人才引进与协同机制 - 实施"凤凰英才"计划,2020年以来全职引进京津研究生1170余名,柔性引进专家155人 [14][16][17] - 建立"通宝唐"人才一体化机制,2024年签约智力技术项目65项,举办197场引智活动 [15][17] - 北京-唐山高层次人才基地深化产学研合作,提供创业担保贷款(个人最高30万元)及50%贴息 [16][19] - 百川智能公司人才参与省级研发项目,实现地铁车顶智能检修机器人技术突破,获3项专利 [19]
大动作!民生银行正式推出“京津冀三地卡”
券商中国· 2025-06-06 19:32
京津冀三地卡产品发布 - 中国民生银行携手中国银联推出创新金融产品"京津冀三地卡",包含京彩卡、津彩卡和冀彩卡三个版本,旨在推动区域支付互联互通和构建便民惠民金融服务生态 [1][2] - 该产品深度融合中国银联"支付无界、创新无境"的设计理念,整合三地银联资源及区域金融与非金权益,围绕"惠民、便民、利民"宗旨开发 [2] - 产品聚焦京津冀区域内客户在业务办理及"医、食、住、行、文、娱、购"等高频生活场景的核心需求,提供同城一体化综合服务 [3] 战略合作与市场定位 - 中国银联与民生银行长期保持紧密战略合作,"京津冀三地卡"是双方响应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2] - 民生银行表示将通过该产品打造京津冀区域民生服务品牌,深化与中国银联合作,推广普惠民生新模式,提振区域消费活力 [2] - 产品依托云闪付卡券支付优惠,覆盖京津冀地区百万优质商户,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居民生活注入金融新动能 [3] 产品功能与客户权益 - 持卡人可享受新客礼、达标礼等专属优惠,以及同城及异地ATM机跨行取款免手续费、短信即时通免费等多项优惠 [3] - 产品叠加民生银行"V+任务"及"非凡礼遇"等多重客户权益体系,满足客户多元化生活需求 [3] - 提供费率减免、产品定制等差异化金融服务,并将惠民满减活动延伸至百姓日常生活各方面 [3]
同比增长5.6% 一季度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万亿元
新京报· 2025-06-06 18:07
区域经济表现 - 一季度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达2.8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1][2] - 三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8%(北京)、5.7%(天津)、7.7%(河北),较上年全年加快0.1、1.1和0.2个百分点 [4] - 京冀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1%和12.7%,北京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量均翻倍增长 [4] 行业动能与投资 - 制造业高端化推进,津冀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33.1%和43.3% [4] - 三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4.0%(北京)、8.7%(天津)、7.1%(河北),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达22.3%、21.4%和41.4% [5] - 设备购置投资显著增长,北京增速达1.3倍,天津和河北分别为36.0%和26.3%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00.9亿元,同比增长0.6%,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京冀分别增长5.9%和35.1% [5] 创新与产业协同 - 京津冀共建57个技术研发及产业创新平台,一季度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1105项,成交额111.8亿元 [6] - 京津冀基金累计出资29.7亿元,覆盖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6][7] - "通武廊"区域经济表现突出,通州区GDP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北京市首位 [7] 重点区域发展 - 雄安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空天信息领域企业达60家,京雄政务服务3500余项实现跨区域办理 [10] - 通州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湾里"商业娱乐综合体施工进度达85% [8] 民生与公共服务 - 京津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3606元(北京)、15987元(天津)、9220元(河北),增速5.0%-5.6% [12] - 津冀参保人员在北京就医直接结算398万人次,占京外医保结算量的30%以上 [11] -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环京通勤人员同比增长7.1%至44.6万人 [11]
中国银联与中国民生银行携手正式推出“京津冀三地卡”
人民网· 2025-06-06 17:20
产品发布背景 - 中国银联与中国民生银行联合推出创新金融产品"京津冀三地卡",旨在服务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居民生活便利化 [1] - 产品发布会于6月6日在北京举行,标志着双方在推动区域支付互联互通、构建便民惠民金融服务生态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 产品设计特点 - 产品包含"京津冀三地卡京彩卡"、"京津冀三地卡津彩卡"和"京津冀三地卡冀彩卡"三种银联借记卡 [1] - 产品深度融合中国银联"支付无界、创新无境"的设计理念,依托京津冀都市圈发展优势,整合三地银联资源及区域金融与非金权益 [1] - 产品聚焦区域内客户在业务办理及"医、食、住、行、文、娱、购"等高频生活场景的核心需求 [2] - 产品将购物、出行等生活场景与金融工具紧密结合,并辅以惠民补贴 [2] 产品功能与权益 - 持卡人可享受新客礼、达标礼等专属优惠 [2] - 持卡人享有同城及异地ATM机跨行取款免手续费、短信即时通免费等多项优惠 [2] - 卡片叠加了中国民生银行"V+任务"及"非凡礼遇"等多重客户权益体系 [2] - 产品提供费率减免、产品定制等差异化金融服务 [2] - 依托云闪付的卡券支付优惠,覆盖京津冀地区百万优质商户 [2] 战略意义 - 产品旨在优化三地互联互通,打造"本地化、便民化"的消费生态圈,打造京津冀区域的民生服务品牌 [2] - 中国银联表示这是响应国家战略,践行"支付为民"宗旨的重要举措 [1] - 民生银行表示将继续深化与中国银联的战略合作,全面推广普惠民生新模式,提振区域消费活力 [2]
汇通集团: 东方金诚债跟踪评字【2025】0037号汇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汇通转债”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05 18:31
东方金诚债跟踪评字【2025】0037 号 汇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根据跟踪评级安排对贵公司及"汇 通转债"的信用状况进行了跟踪评级,经信用评级委员会评定,此 次跟踪评级维持贵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 AA-,评级展望为稳定,同 时维持"汇通转债"信用等级为 AA-。 信用评级报告声明 为正确理解和使用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金诚")出具的 信用等级通知书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信评委主任 二〇二五年六月四日 东方金诚债跟踪评字【2025】0037 号 信用 评级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本公司声明如下: 公正的关联关系,本次项目评级人员与评级对象之间亦不存在任何影响本次评级行 独立、客观、公正的关联关系。 履行了勤勉尽责和诚信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本次评级遵循了真实、客观、公正的 原 则。 级对象和第三方组织或个人的干预和影响。 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和/或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按照相关性、 靠性、及时性的原则对评级信息进行合理审慎的核查分析,但不对资料提供方和/或 发 布方提供的信息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东方金诚 ...
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投入运行
快讯· 2025-06-04 20:52
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投运 -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1] - 工程每年可输送电量超过400亿千瓦时 [1] - 显著提升内蒙古、河北等清洁能源基地向天津地区的电力输送能力 [1] 京津冀协同发展 - 项目直接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 - 通过增强跨区域输电能力优化区域能源资源配置 [1]
深化区域联动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在协同发展中彰显金融担当
新京报· 2025-06-04 14:47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来,三地携手,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 作的"工笔画",同心铸就新的区域发展增长极。今天的京津冀,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 区、示范区",不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近年来,邮储银行(601658)北京分行以北京城市总体规 划为纲领,紧密围绕服务首都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战略布局,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一张图"规划建 设积极作用,为"一核两翼"腾飞、京畿大地发展带来金融推动力。 聚焦城市副中心发展建设 "金融参与者"升级"生态构建者"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是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深刻把握疏解北京非首 都功能这一核心任务,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一方面以实际行动响应区域发展号召,将办公地址迁至城市副 中心运河商务区核心地段的北京邮储大厦,实现物理空间与战略方向的精准契合;另一方面,全面统筹 金融服务体系,聚焦城市副中心建设需求,从基础设施完善到产业升级、民生保障等领域,全方位注入 金融动能,将这片承载国家战略的热土,打造为践行金融使命、创造社会价值的全新实践阵地。 "落户"运河商务区以来,北京邮储大厦(副中心)不仅是邮储银行服务京津 ...
看好房,挑好房,开启优居新时代 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首届房展会
搜狐财经· 2025-06-02 18:04
房展会跨越端午小长假三天,通州区12家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携优质楼盘项目参展,涵盖刚需住宅和改善型住房,普通商品房、高端别墅等多种类型,能够 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购房者。参展企业纷纷拿出展会专属购房政策,除了折上折优惠、特惠房源以外,相关项目还有7天6晚旅居体验券、10年车位使 用权、首位认购客户优惠百万元等不同福利。 除房企参展外,还有公积金中心、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以及链家、我爱我家等机构入驻展会,为计划在通州区置业的市民现场提供以旧换新、住 房贷款、政策解读、配套咨询等服务。 5月31日-6月2日,由通州区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首届房展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共享空间—D.P.ONE源心地上广场举办。本次 房展会通过搭建"线下沉浸式体验+线上全媒体传播"的立体展示平台,全面传递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态价值与置业机遇,让广大市民朋友直观感受副中心好房 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建设效果。 据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自2021年以来,新建居住建筑已全面达到绿建二星及以上标准,房地产开发项目呈现出高质量发展趋势。随着好房子标准实施,很 多项目在满足二星级绿色建筑要求的基础上,主动达到三星级 ...
北京城市副中心首届房展会举办!12家知名房企携优质楼盘项目参展
搜狐财经· 2025-06-01 00:15
房展会概况 - 北京城市副中心首届房展会由通州区房地产业协会主办,采用"线下沉浸式体验+线上全媒体传播"的立体展示模式,重点展示区域生态价值与置业机遇 [1] - 展会跨越端午小长假三天,12家知名房企参展,覆盖刚需住宅、改善型住房、普通商品房及高端别墅等多类型产品 [3] - 参展房企推出折上折、特惠房源、7天6晚旅居体验券、10年车位使用权、首位认购客户优惠百万元等专属政策 [3] 配套服务与政策支持 - 公积金中心、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及链家、我爱我家等机构现场提供以旧换新、住房贷款、政策解读等服务 [3] - 北京城市副中心自2021年起新建居住建筑全面达到绿建二星及以上标准,部分项目主动提升至三星级或超低能耗标准 [4] - 区域广泛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提高绿色建材比例,有效降低室内污染物排放 [4] 市场供需与项目表现 - 通州区2025年累计供应新建商品住宅1800余套(约21.5万平方米),产品覆盖刚需与改善需求 [4] - 招商蛇口、中铁建近期竞得通州八里桥地块和梨园强力家居地块,溢价率分别达16.28%和21.94% [4] - 云璟揽阅项目(梨园地铁站附近)上市三个月网签率近40%,国誉颂项目(宋庄)开盘两月成交量占同期全区11.5% [4] 区域发展背景 -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入第二个十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9年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3] - 区域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吸引优质企业与人才聚集,为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3]